第三六五章 東北虎軍
第二警衛聯隊聯隊長秋田宏二話不說,帶着他的部隊迎了上去。
柳川平助讓他的參謀長田邊盛武少將帶領司令部直屬部隊增援。田邊盛武舉起望遠鏡看了一會,說:“司令大人,情況不對,這回的敵人不一樣,完全是拼命的架勢,而且人數不少,我估計宮田旅團,不一定能擋住,我想我們還是帶着直屬部隊在宮田旅團的掩護下,向西到全公亭與第六、第十六師團匯合。如果我們司令部出什麼意外,那將前功盡棄。”
柳川平助點點頭,讓通訊員通知第二警衛聯隊聯隊長秋田宏頂住,帶領司令部人員及直屬部隊沿着全塘河向全公亭迅速撤退。
金奎壁完全如同一個紅了眼的牯牛,一看到宮城平一帶着警衛旅團第一聯隊過來,就想衝鋒,被吳桐崗緊緊拉住:“想死也不爭這一兩分鐘,讓戰士們準備好手炮和手雷。”
金奎壁這纔回過一下神,對吳桐崗說:“參謀長,我已經瘋了,什麼時候衝鋒,你告訴我就行。”
看着警衛旅團第一聯隊兩千多人進入到打擊範圍,吳桐崗喊了一聲:“打!”所有的手炮步槍同時開火,不到一分鐘,手炮發射了五枚炮彈,步槍打出了槍夾裡的五發子彈。沒等吳桐崗說話,金奎壁操起一把步槍,猛叫一聲:“兄弟們,給軍長報仇,跟我衝!”
四千多人從陣地裡騰身飛起,殺向敵人
就在第一顆手炮爆響,傳到下游的108師張文清耳裡,如同天籟一般,獰笑一聲:“兄弟們,107師已經打響,我們去抄他們的後路。”
108師,迎着宮城旅團第二聯隊就衝殺了過去。懷着必死之心的108師,在師長張文清少將、三二二旅旅長劉啓文少將、三二四旅旅長夏樹勳少將的帶領下睜着血紅的雙眼,端着步槍,亮着明晃晃的刺刀,一槍不發,如同中世紀的馬其頓方陣,向着敵人衝去。敵人的槍響了,方陣裡有人倒下,但是方陣不亂,也不減低他們的速度,仍然直直的衝向敵人。秋田宏聯隊長呆了,敵人的勇氣也激起了他心目中的武士道精神,讓他的聯隊,也排着同樣的隊伍,開始撞擊。
田邊盛武少將就是看到了這種氣勢,被嚇壞了,拉着柳川平助逃跑。
看着腳下的血伴隨着雨水,流成溝流成河,匯進全塘河,面前的日本人都死光了,108師也剩下不多人。坐在地上,張文清任由血水流過他的身下,把他的褲子染得血紅。他的左肩被日本人的刺刀捅了一個對穿的窟窿,血已經不流,也不知道痛。三二二旅旅長劉啓文死了,胸口上插着一把三八大蓋,眼睛園瞪,死不瞑目。三二四旅旅長夏樹勳站在張文清身邊,手裡拄着一把三八大蓋,腿上的血已經凝結,一個戰士正蹲在他的身邊,用繃帶扎着腿傷。
另一個戰士正在給張文清扎着肩上的傷口,橫一道豎一道,拉了七八道,最後把左臂一起捆起。
戰士把張文清扶了起來,說:“參謀長他們來了!”看着全塘河的那邊,吳桐崗帶着人儘量快的跑過來。走過河,看到面前的景象,吳桐崗也呆了。
張文清慢慢走到吳桐崗面前,裂着嘴一笑,說:“本來以爲不會再有命,誰知道又活回來了。參謀長,我們到底是跟什麼部隊在打仗,你們那邊情況怎麼樣?”
“活回來就好,又賺得一次殺日本人的機會!”吳桐崗說:“我們全殲了日本第十軍軍部的警衛旅團,殺死了他們的旅團長,算是給軍長報仇了!我們那邊的傷亡也有一些,不過比你們這邊少一些,三二一旅旅長朱之榮犧牲了,三一九旅旅長吳騫負重傷。”
“老金呢?”張文清問。
“負了一點輕傷,正在處理戰場善後。走,我們去跟軍長匯合。”輕傷的扶着重傷的,活的揹着死的,向着之前被摧毀的營地走去。
這時,一架飛機才從遠處飛來,在戰場上空兜了兩圈,又飛了回去,有戰士看到了飛機上噴的青天白日圖案,知道是自己的飛機。67軍的電臺早在被轟炸時就已經全毀,爲了與上級聯繫,在埋伏之前,吳桐崗讓通訊飛跑向朱涇劉多荃部,讓他們的電臺把67軍遭到敵軍艦炮轟炸,軍長陣亡,發報機炸燬的情況用電報上報給中央軍委會,同時告訴委員長,67軍參謀長吳桐崗正準備在全塘河與敵人血戰到死。
得到劉多荃的電報,軍委會纔派出偵察飛機確認。日軍確實兵分三路,在漕涇鎮、全公亭、金絲娘橋三處登陸。
飛機回報,金絲娘橋登陸的日軍已經被67軍全部消滅,67軍殘部,回到之前被日本艦炮轟炸的地點,正在進行血祭。從飛機上看,之前67軍的一萬五千多人,在這次與日軍的戰鬥後,能夠活下來的,不會超過三千人。這些人只要是能行走的,都在把戰友的屍體搬運到金山的殘營,同時把日本人的頭都割下來,擺在戰友面前做祭品。
聽到空軍的消息,軍委會一片沉寂。過了良久。程潛嘆了一口長氣,說:“經此一役,東北軍之恥盡雪,天下還有何人敢小看東北軍。”
很快,從劉多荃部發來電報,對金絲娘橋的戰鬥進行了細緻的彙報,在炮擊中軍長吳克仁遇難,部隊受損嚴重,但是殘部在參謀長吳桐崗的帶領下,以死還擊,全殲日軍宮城旅團。是役,張文清師一槍未放,排着整齊的方陣,視死如歸,殺向敵人,全憑血肉之軀與宮城旅團第二聯隊搏鬥,全殲敵人。師長重傷,三二四旅旅長夏樹勳重傷,三二二旅旅長劉啓文戰死。吳桐崗親率金奎壁一零七師與宮城旅團長率領的第一警衛聯隊對陣,全殲敵人,殺死敵酋宮城平一。是役,三一九旅旅長吳騫重傷,三二一旅旅長朱之榮犧牲。
看着電報,所有人都呆了,良久,蔣介石大叫:心痛死我了!跌坐在椅子上。
下令:追封67軍軍長吳克仁爲上將軍,三二二旅旅長劉啓文、三
二一旅旅長朱之榮爲中將軍。軍委會第六部立即從東北後備軍中精選兩萬士兵補充進67軍,任命吳桐崗爲中將軍長,107師師長金奎壁、108師師長張文清爲中將,全軍撤回湖州整編,按德械軍裝備,增加桂產122mm重炮旅,增加戰車旅,賜名爲:“東北虎軍”。
時間不容軍委會的決策者們作太多的感嘆,整個參謀部要面臨的是整個戰局,會議室裡只聽到一個參謀在讀着楊遇春從安亭第九集團軍發回的電報:“建議:一、以第28軍陶广部回擊漕涇鎮登陸之敵軍。二、第70軍李覺部及預備隊盧興榮第52師殿後,掩護右路軍其餘各部撤入吳江。三、朱紹良部對左部日軍進行總攻,儘量殺死對方有生力量,要求攻要攻得上,退要退得下,四個小時後,全面撤退,退入崑山。”
這是要把差不多整個吳福線以東讓給日本人。顧祝同當即提出了不同的意見,顧長官氣壯山河的提出,絕不能放棄一寸土地,徐永昌也認爲,這一次,雖然日本在金山衛登陸,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但是,也只有四個師團和一個國崎支隊,總數不過十一二萬人,我們又不是沒有跟十一二萬日本人對仗的經驗,因此,他更主張,讓新中路軍第39軍劉和鼎部、第43軍郭汝棟部、第49軍劉多荃部擋住在全公亭登陸的日軍。第28軍陶广部迅速沾上在漕涇鎮登陸的日軍,然後讓第70軍李覺部擋住原龍華的日軍,右路軍其它各部,迅速趕往漕涇鎮,將新登陸的第114師團、第23師團、裝甲車第3旅團消滅在漕涇鎮。
顧祝同和徐永昌的話,讓所有的人信心大增,蔣介石看向不說話的張治中,看着張治中不陰不陽的表情,臉上帶着可有可無的笑意,知道他對顧祝同的意見頗不認同。但是他習慣於不反駁其它人的意見,也不願意多提自己責任之外的話,之前補充兩萬人給67軍是他的責任,現在如何迎敵就不是他的考慮範圍。
蔣介石再三考慮顧祝同的意見,想不出有什麼不妥,再考慮楊遇春的意見,認爲楊遇春太過重視敵人,完全放棄吳福線以東的廣闊地域,留出廣大的戰場空間。突然,他想起了在第三、四次江西蘇區圍剿時紅軍的做法,不正是讓自己深入,然後分散自己的部隊,然後在運動中尋找機會,集中現存兵力,形成局部優勢,一口一口把自己的圍剿部隊收拾掉。這與當年的情況是何曾相似,只是自己成了紅軍的角色而已。
想到這裡,蔣介石倒抽了一口涼氣,這個楊遇春,他的目的很簡單,我不要土地,我只要人頭,日本人只要來到中國,就沒有想過讓你活着回去,如果沒有了日本人,即使我讓半個中國給你,你又拿什麼來佔據?
但是如果不作一點抵抗就放棄三江三角洲,對上對下都不好交待,多少還是要打一打的。蔣介石這一回知道應該怎麼樣做了,明面上是支持顧祝同的意見,實際上則是按照楊遇春的打法,楊遇春,真正的智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