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章 家裡家外
日本人並不因爲老蔣龍體欠安就停止了對武漢地區的進攻,豐島房太郎的假冒和平建國軍在廟嶺與吳奇偉的碰撞即將拉開。
吳奇偉的輕敵註定讓他吃個大虧。郝鵬舉的和平建國第三軍,吳奇偉太熟悉了,很瞭解,在江西,經常跟他們做生意。用兵不成兵將不成將來形容這支部隊是極爲合適的,士兵基本上都是之前被打散的國軍和收編的土匪組成,槍支什麼五花八門的都有,宗仁式、漢陽造、三八大蓋、鞏縣造,甚至遼十三都有,在宗仁式已經十分普及,國臣式大展神威的今天,居然連常規武裝都配不齊全,可以想象此軍實力如何。兩軍之間有大量的商貿往來,主要是郝鵬舉部用物資來換取江西的軍備,所謂的軍備,並不是槍支彈藥,而是軍鞋棉被等。和平建國軍,穿的是當地人土造的布底鞋,一次急行軍,一次大運動量的集訓,就要費掉一雙鞋,江西的軍鞋都是桂西產的膠底鞋,成了和平建國軍的最愛。
對於這樣一個對手,吳奇偉十分的看不起,認爲只需要一個衝鋒,對方就會放羊,哪裡來的回哪裡去。基於這個觀點,吳奇偉在廟嶺的防禦也就變得相對隨意。甚至連五輛T-28也停在基地沒有開到防禦陣地上。
不僅吳奇偉輕視對手,武漢軍政府參謀部也十分不看好對方的這支迂迴大軍,朱紹良認爲,郝鵬舉完全是想趁虛撿漏,才鋌而走險。顧祝同更是對此路大軍不屑一顧,認爲郝鵬舉完全是在自找死路。只有楊遇春的看法不太一樣,他認爲郝鵬舉也不是蠢人,雞蛋碰石頭的道理他是懂的,希望總參謀長何應欽讓空軍毛邦初派出一架雙翼偵察機,飛到迂迴的敵軍上方看一看,希望能夠看出一點端倪來。顧祝同則大不以爲然,嘲笑楊遇春一到秋天就變成牛,一遇春天就成了羊,現在正是春天,不是打仗的季節,是發情的季節。張發奎覺得顧祝同的話有點刺耳,回了一句,春天的羊有草吃,好過那些看來看去都如同蠢豬一樣的人。顧祝同大怒,當即就要發作,楊遇春從中相勸,沒有效果。還是何應欽火了,罵了一句,大敵當前,不思破敵,就會窩裡鬥,還有點出息沒有。
參謀部的故事傳到蔣介石的耳裡,蔣介石嘴角動了幾動,卻沒有出聲,只是無神的目光閃了幾閃,那是傳說中的兇光。王世和知道,老頭子已經很生氣了。
過了一下,王世和聽蔣介石很平靜的問:“柳青怎麼在武漢?”
“昨天回來的,聽說是要送孔二小姐去南都孔大小姐那裡待產,送走了孔二小姐再趕往鄖縣。柳青家裡沒有其它人,自己又在前方作戰,顧不上夫人生子這件大事,也只能趕回來送送了。”王世和說。
“柳青是個忠臣,是個有良心的人,令俊能夠找到這樣一個夫婿,是她的福氣。”這個時候的蔣介石不象一國之君,倒象一個慈祥的父親,眼裡盡是溫柔。說到這裡,笑了一下,估計是想起了孔令俊飛揚跋扈的青春時光,繼續說:“我從來沒有想過,令俊那麼一個囂張女子,竟然會成長爲如今的模樣,真是有如滄海桑田。你去問問柳青,如果放不下心令俊自己一個人去南都,就陪令俊去南都吧,不要去鄖縣了。那是他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時不在身邊,他這一生只怕都不會安寧。”
“我問過了,他放心不下鄖縣的戰事。”王世和說:“他說孔夫人已經去了南都,有母親和姐姐在,不會出什麼事,更何況生孩子這種事,他一個大男人在身邊也幫不上什麼忙。”
“他不懂,打仗多一個人少一個人問題不大,可生小孩是兩夫妻的事,妻子只有一個丈夫,母親和姐姐不能代替丈夫,你把我說的話轉達給他,讓他去南都。二十五集團軍司令,讓顧祝同接任。顧祝同在武漢,越來越不合羣了,既然胸有大志,目中無敵,就去跟日本人較量一下。”蔣介石停了一下,繼續說:“告訴柳青,如果令俊生完孩子,武漢還沒有淪陷,他就回來,接手何敬之的總參謀長職務。”
“湖北省長呢?”王世和再問。
“繼續兼着。”蔣介石揮揮手,讓王世和出去頒旨。
王世和頒發的聖旨讓參謀部裡的所有人都爲之一驚,免去楊遇春的職務,只擔任湖北省省長,這是意味着楊遇春失勢了嗎?顧祝同再任集團軍司令,是意味着重拾實權還是充當炮灰,也有人認爲,這是老蔣在安排親疏,楊遇春是家裡人,應該避凶就吉,顧墨三是下屬是外人,就應該衝鋒陷陣前線送死,各種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
不管別人怎麼說,楊遇春是如釋重負,一身輕鬆。開着孔二小姐的小吉普,離開軍委會,飛回自己家的三合院,他的心情歡快,車子也開得歡快,竟然從車子裡傳出來楊遇春的歌聲,那分明是江西的採茶調子:左採茶來右採茶,雙手兩面一起下。一手前來一手後,好比兩隻公雞爭米上又下……春天來了,百花盛開,茶樹抽出了嫩綠的新芽,姑娘們走出家門,去了茶山。她們戴着草帽、腰間繫着小筐在茶樹之間穿梭着,雙手在茶樹上飛舞着,嫩綠的茶葉尖尖就樣被採摘下來,茶園裡歡聲笑語不斷,遠遠的瞧去,像一片片彩雲點綴在綠色的山間,採到興起,有人哼起小調……不知不覺,三合院就在眼前。
聽到楊遇春獲得特批,能夠陪她去中南國待產,孔二小姐不顧肚子累贅,一蹦而起,拉着楊遇春向門外走,楊遇春問她去幹什麼,她說,馬上打電報給姐姐,讓她派專機來接。楊遇春作聲不得,什麼時候,自己家的老婆有了如此之高的待遇。
看着興高采烈的孔二小姐,楊遇春想到自己的被批准,從之前的嚴禁出國,到今天的勸說出國,時間並不太長,變化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蔣委員長,過去老蔣是關注他的江山,不願意人才外流,現在看來,老蔣已經開始放棄他的江山,更看重的是親情,家裡家外有別啊。
拍完電報的孔二小姐,挺着大肚子,親自開車拉着楊遇春來到曇華林的一棟大樓前。曇華林,於武昌城東北部,地處花園山北麓和螃蟹岬之間,隨兩山並行,呈東西走向。明清時期,這裡曾是湖北全省各縣秀才下榻苦心研讀備考的地方,還是清廷負責地方軍事衙門的所在地,並有以戈甲命名的營盤。1861年漢口開埠後,曇華林一帶逐漸形成華洋雜處、比鄰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後有意大利、英國、美國和瑞士的傳教士在此傳教、辦學、施醫,經商,成了武昌城一處繁華熱鬧所在。
這是一棟四層西式大樓,大樓的中央是一個供車輛出入的出口,出口有柵欄,還有門衛,門衛穿的是警備司令部的制式服裝。看到孔二小姐的車進來,門衛立正敬禮,連忙拉開柵欄,放車進入。
進門之後,是一個很寬暢的院子,當中一個大大的水法,沒有流水,長了些青苔,更象一座假山,院子裡面還有兩棟兩層的小樓,孔二小姐的車就停在其中一棟小樓的門口。一個守衛小跑過來,幫孔二小姐拉開車門,口稱:“董事長來了!”
“董事長?”楊遇春看
了一眼身邊的女人,這位什麼時候又成董事長了,還真是百變身份。
“怎麼樣?奇怪吧。”孔二調皮的笑了笑,拉着楊遇春走進當中的房間。
這是一個裝修得極爲古樸的房間,巨大的黃花梨套椅和雕花班臺,牆面整版的紅木書櫃,一看就知道相當的高檔。在一邊的牆上,掛着一個鏡框,裡面四個鎦金大字:瑞金商貿。
“這是我們家的公司,這個院子和房子都是我們的,我這棟小樓是董事會,旁邊那棟是理事會,前面那棟四層樓是工作樓。”孔二小姐說:“我這裡,代理大姐從中南國發過來的緊俏物資,從武器彈藥到醫藥物資,應有盡有。這一年多來,努力經營,也算小有成就。”
如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楊遇春回過神來,突然想起一個問題,是不是孔大小姐把捐贈的物資弄進來,讓孔老二處理,結果這個沒有譜的妹妹,居然做起這個無本的生意來,想問清楚,話到嘴邊又咽下,如今江山都要易主,弄點物資又算得了什麼,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沒必要說起這些壞了氣氛。換了個話題:“怎麼起個名叫瑞金商貿公司?”
“我記得你是瑞金人,我嫁給你,也就成了瑞金人,我們的公司,當然叫做瑞金公司。”孔老二的話說得楊遇春心裡一陣暖意。瑞金二字,即使從字面上理解意頭也很好,是個好名字。
參觀完了整個公司,孔老二把公司的高層全部集中起來,跟楊遇春見面。楊遇春也不客氣,開口就說:“今天我來,就是要處理一件事,公司搬遷。”
孔老二有點奇怪,什麼時候跟這位說起這件事了?這位還真老實不客氣,直接就當家做主人了。但是中國女人的三從四德不允許她有打斷丈夫說話的舉動,而是繼續聽下去。
“戰火就要燒到武漢,我們庫存必須立即清空,之後的物資倉庫全部轉移到宜昌,各位同仁,如果願意去宜昌,我們歡迎,如果不願意去,可以在武漢分部留守,但是如果戰火燒到武漢,公司不負責疏散。”楊遇春繼續說:“同時,我們還要開設長沙分公司和南昌分公司,人員也從目前公司中選擇,希望各位踊躍報名。”
孔老二聽懂了楊遇春的意思,有點崇拜的眼光看着楊遇春,這纔是他的丈夫,一個真正的一家之主。她不知道楊遇春的真正想法,其實楊遇春的真正想法是,估計從中南國回來,這邊已經塵埃落定,湖北不會姓日,也不會姓蔣,姓什麼,不知道。他不會去綏遠西北西南淮海那些共產黨的地盤,更不會去投靠南京的汪精衛,更不會在中南國寄人籬下,也許,這個瑞金公司就是他下輩子的物資和精神寄託,意義重大。
在武漢飛往南都的專機上,楊遇春絲毫沒有過去想去中南國的那份激情,而是強打精神陪着妻子樂,哄着妻子玩,說着好久沒有說的閒話,讓孔老二享受到從沒享受過的溫情。孔老二樂在其中,盡情享受這少有的溫情,卻沒有看到,在楊遇春的神色裡,不時閃現出一絲擔憂,那是對戰局的擔憂,對校長的擔憂,對中華民國前途的擔憂。上飛機之前,王世和來送自己,告訴自己,將來的參謀總長位置是留給自己的,一定要記住一句話,將以有爲也。
想到這裡,楊遇春嘆了一口氣,孔老二敏捷的感覺到了,立即覺察出楊遇春的心底思維,聰明的她沒有安慰丈夫,而是把自己往楊遇春的懷裡擠了擠,想用自己和孩子,把楊遇春的心結漸漸的淡化。
大廈將傾,各自須尋各自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