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七章 機場接客
第二天,重新整編,全集團軍五萬人全部打亂,編成兩個軍,一個軍進入衛戍部隊,一個軍進入華南北征部隊。一切以自願爲主。願意回武漢的站在左邊山頭,願意進入北征部隊的站右邊山坡,不願意再吃軍糧的站中間。選擇時間是半個小時,大家都是軍人,不要拖拖拉拉。
很快,曾經叱吒風雲的第九集團軍一分爲三,竟然有兩萬多人選擇了右邊山坡。主要一萬來自於王耀武的74軍和宋希濂的76軍所部。宋希濂、郭懺、王耀武、張靈甫都站在那裡,還有一個完整制式的師一級單位,是72軍185師,師長方天。
站在左邊山坡的以王敬久爲首,72軍88師的師長鍾鬆、71軍87師師長沈發藻、55師李松山、第九集團軍參謀長馬君彥也在此列。選擇這個方向的士兵僅次於右邊,有兩萬來人。
還有近萬人在中間沒有動,其中赫然有72軍軍長孫元良。
地寶處理方法很簡單,願意去武漢的立即動身,帶好隨身物品跟着楊遇春前往武漢,負責人是王敬久。願意離開的官兵他每個人打了一張蓋有黃中恆私章的白條,讓他們持此白條到任何一個黃恆棧公司兌換大洋二十個。孫元良和一些軍官走到地寶面前,跟地寶話別,從此後或者再難相見。地寶讓他們帶上自己的物品,包括武器,對孫元良說,回鄉後如果沒有什麼發展,就去廣東,去黃埔軍校找黃埔聯誼會,做生意,辦實業,總能提供一條活路。
打發了這一萬人,地寶最後來到王耀武等人面前,用很嚴肅的語氣說:“這是你們的選擇,希望你們能夠忠於自己的選擇。”
全體立正,齊聲回答:“忠誠選擇!”
“好,我宣佈,成立華南聯合軍直屬第一軍,軍長王耀武,副軍長宋希濂,參謀長郭懺,下轄第一師師長張靈甫,第二師師長方天,立即開拔,駐地隨州。”地寶一聲令下,出發。
昨天,華南聯合政府主席莫圓和華東總裁羅明初聯合發佈倡議,提出將武漢定爲首都,邀請西南西北華北東北及長城地區的主要領導一起來武漢商討建國事宜。
今天一早,西南的民生報頭版頭條就刊登了西南政府的一篇文章《衆志成城,共建中華》,積極響應華南華東的倡議,並提出今天派出代表團赴武漢共商國事。在同一版的次要位置,發佈了一個公告,爲了恢復武漢的經濟,促進首都的繁榮,從即日起,恢復重慶到武漢的航船,今天首航,將運輸五百噸大米前往武漢,向武漢市民敞開供應。
西北的民權報也刊登了一篇《增強凝聚力,共建大中華》的文章,對於在武漢建都的提議大爲讚賞,並羅列出八大優勢,其中前七條都是老生常談,第八條讓人意外,第八條說江漢是一個古老的地區,武漢卻是一個全新的城市,1927年初,武漢國民政府將武昌與漢口(轄漢陽縣)兩市合併作爲首都,並定名爲武漢。這座新興的武漢市,其歷史只有13年。中國五千年文明,有長安的雄渾,也有北京的輝煌,有洛陽的厚重,也有南京的恥辱。只有武漢,如同一張白紙,一張潔白的沒有任何瑕疵的白紙,沒有任何一點歷史的印跡,它將帶領中華民族創造新的歷史。
華北至今沒有報紙,宋時輪進行了明碼電報:“堅決擁護,建設祖國。”
東北的溥儀很可愛,在報紙上發佈聲明:因爲體弱多病,此事交由皇太子愛新覺羅·重光負責。朝野笑成
一片,人人都說,這位皇太子未免有點太小,才兩歲,他能負什麼責!
下午,各路大軍開始彙集武漢,最先到的竟然是東北滿洲國代表團,一架飛機從中南國南都起飛,從南寧桂林上空飛過,降落在武昌機場。從飛機上走下一家三口,把在機場接人的楊遇春笑得夠嗆:“我就估計東北的代表是你們一家三口,果然不錯。”鄭進階接過話頭,說:“準確的說,東北的代表是我們家的二小子,我們兩個是隨員,我是保鏢,他老孃德懿格格是保姆。”
楊遇春哈哈大笑,對陳燕燕說:“保姆格格,你先帶着皇太子跟着工作人員去我們家休息,令俊在家呢。你們家的保鏢我先借用一下,一會華北的專機就要到,跟華北宋時輪的關係,還是你們家的保鏢最好。”
不到半個小時,華北代表團的專機降落,一架中南國生產的運五飛機裝得滿滿墩墩,宋時輪、傅作義、趙尚志,孫渡,還有一個趙戴文。剩下的空間全部是新鮮的上好牛肉,一路腥得宋時輪等人難受之極。
飛機一降落,鄭進階一把摟過宋時輪,則想說話,又一把推開,鼻子使勁的嗅了嗅,大聲問“什麼味?”
宋時輪大笑起來,拉着鄭進階走到飛機出口處,看着一筐筐從飛機裡擡下來的肉塊,鄭進階罵了一句:“這血淋淋的就往飛機上擡,你們就不會頭天殺好凍上啊!”
宋時輪說:“凍過的就不新鮮,這都是在機場現殺的,絕對的新鮮,晚上下火鍋,做餃子,你就等着吧。”
鄭進階說自己就不這麼傻,一火車皮的海鮮和水果已經到了桂林,準備跟着華南的專列一起過來。飛機那麼小的位置,放自己家二小子的尿片,就差不多滿了。
宋時輪大笑,說:“你們家二小子是皇太子,御用的尿片肯定要多備一點,皇太子的屁股那是什麼屁股,金貴着呢!”
這時,跟楊遇春打了一番招呼的傅作義們走了過來,趙戴文老氣橫秋的說:“宋委員長,怎麼不給我們介紹一下。”
宋時輪這才正色一些,向鄭進階介紹起自己的人來:“這位是華北監察院長趙戴文老先生,不知道兄長可曾聽說過。”
“聽過的。山西大儒!”鄭進階伸出手去,自我介紹說:“鄙姓鄭,是宋委員長的同鄉好友兼兄弟,見過趙老先生。過去曾聽說打下山西的是趙戴文,坐穩江山的是閻錫山,還以爲趙戴文必是慷慨激昂的燕趙悲歌之士,可沒有想到是如此風度翩翩的儒雅長者。”
“鄭先生過獎了,老朽雖有儒雅之氣,風度翩翩可就說不上了!”捋了捋白鬍須,得意的笑了。
“這位是華北政府主席傅作義將軍。”宋時輪說。
“久仰久仰,以一力敵一黨,宜生將軍名不虛傳。”鄭進階順手就是一記馬屁。
來到趙尚志面前,還沒有等宋時輪開口,趙尚志就搶先說道:“我知道你是誰了!你不只是我們委員長的同鄉好友兼兄弟,還是中南國的總參謀長,黃埔一期的學長,天下聞名的鄭大師爺。”
趙尚志的話把趙戴文和傅作義都拉了回來,他們用懷疑的眼光看着鄭進階,這位是中南國的人,這次會議可沒有說要請中南國來參加。
鄭進階笑着點點頭,說:“沒有錯,我是鄭進階,我也猜一猜你,黃埔四期的趙尚志對不對?”
“對對對,見過學長!”趙尚志說:“我猜想學長是代表東北滿洲國來的吧!”
一語點
破,傅作義和趙戴文恍然大悟,這位,可是滿洲國皇太子他爹。
鄭進階陪着華北一行人剛離開機場,從隨州返回的地寶就和羅明初莫圓就來到了機場,看到三位的到來,楊遇春才安下心來,自己的級別太低,接下來的有幾個人又是自己不太願意看到的,正好找機會避一避。
接下來降落的是西南地區代表,機艙打開,第一個冒出來的腦袋是薛嶽,看到下面的幾個人,興奮的揮揮手,走下舷梯。
第二個冒頭出來的是劉伯堅,這幾個人裡,他只認識楊遇春,還是在井岡山上見過,另外幾個,他不認識。
緊跟着劉伯堅出來的是鄧小平,他認識這裡所有的人,最不熟悉的反而是楊遇春。這位自從逃出井岡山,就再也沒有見過,只是風聞他在抗日戰場上呼風喚雨,可不知道這幾年不見,一個毛頭小夥子已經成長爲堂堂大將軍。
第四個出來的是佘惠,他看到羅明初就大聲叫了起來:“明初你來了,雲逸同志到了沒有?”
羅明初告訴他,華東的船要到明天才能到,張參謀長也要到明天才能見到。
鄧小平經常跟莫圓地寶和羅明初聯繫,沒有太多的新鮮感,繞過他們,徑直向外圍的楊遇春走過去:“柳青,多年不見了!”
“你好,鄧書記。”當年鄧小平是瑞金縣委書記,楊遇春老家的父母官。楊遇春是紅34師101團團長,在贛東閩西作戰,有過幾面之交。
“山不轉水轉,我們又轉到一起來了!魯迅先生有一句詩說得好: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鄧小平風趣的話,一下子打消了楊遇春的隔膜。
“楊遇春是嗎!”從身邊傳來一個聲音。楊遇春轉身一看,是西南政府主席劉伯堅。正想向他問好,不料劉伯堅卻冷冷的說了一句話:“小平能跟你泯恩仇,我卻不能原諒你,你要離開井岡山沒有人怪你,但是你不應該殺掉高傳遴。”
楊遇春當場就呆了,鄧小平連忙拉走劉伯堅,讓與地寶說話的薛嶽去安慰楊遇春。薛嶽和地寶走到楊遇春面前,地寶拍了拍楊遇春的肩膀,說:“我剛纔見到鄭大師爺了,讓我和周璇今天晚上去你們家吃飯,你那有什麼好菜?”
楊遇春猛然醒過神來,說:“什麼菜?”
薛嶽大笑,搖搖頭說:“一句話就能弄得心神大亂,楊中軍師,我看低你一級。在飛機上劉劉伯堅就跟我說起過你那樁事,我的態度很簡單,誰敢擋我,我就殺誰,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至於殺了之後有人跟我算賬,接着就是。劉伯堅這個傢伙,思想很單純,有點一根筋,你不要管他。”
楊遇春笑了,說:“不同的,當年的事如同針刺,埋在心裡深處,平時不提也就罷了,一提起就如芒刺穿心。我也想通了,如果我不殺他,也許早就成了一縷冤魂,在這裡陪你們聊天的,不知道是誰了。” .ⓣⓣⓚⓐⓝ .c o
地寶笑道:“你這算什麼,我家三哥覃時良,把井岡山派到桂西的李明一夥一百多人,一次性全活埋了。劉伯堅去到中南國,也不敢說我三哥一個不字。西南,可不是他劉伯堅一個人說了算。我今天晚上就把事情向我大哥彙報,他會處理的。”
薛嶽笑了,對地寶和楊遇春說:“你們兩就別把事態升級了,我之前說了,劉伯堅就是這麼一個耿直人,有什麼說什麼,你們別往心裡去。”
莫圓陪着西南代表團離開,但是地寶楊遇春與西南劉伯堅的芥蒂算是種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