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血火_第五九一章 實踐認知

bookmark



第五九一章 實踐認知

汪精衛一門心思修建國民禮堂粉飾大平,讓自己這個民國主席當得名正言順,蔣介石則把一腔怒火放在圍攻湖北的日本軍隊身上。

日軍四路圍攻,讓湖北面臨抗戰以來最嚴峻的考驗。華北方面軍第四軍軍長磯谷廉介從漢中進入鄖縣,華北方軍司令寺內壽一率領華北方面軍第一軍從信陽進襄陽。華東方面軍第十軍在司令十川次郎的率領下虎視隨州,華東第十一軍在司令岡村寧次的率領下西進黃岡。

針對日本人的四路圍攻,蔣介石親自部署防禦,以楊遇春的二十五集團軍孫連仲的第二集團軍及鄖陽等地警備軍,嚴防磯谷廉介。以胡宗南劉茂恩部嚴守襄陽,關麟徵俞濟時守隨州,羅卓英賀耀祖守黃岡。此外,長江南岸的吳奇偉隨時增援,江西的防守交給龐炳勳,湖南的防守交給李覺。

第三戰區黃中恆將軍向老蔣求戰,被老蔣駁回,告訴他,浙江一地非同小可,守住就是成功,不可冒然貪功。地寶樂得不去,正好在家侍侯肚子已經滾圓的周璇。

“這已經是老蔣的最後底牌!”陳維政說:“成敗在此一舉。”

“我們家的老蔣校長做過了!”鄭進階說:“中國力量並非他這一點,應該全力調動纔是。”

“老蔣的胸懷決定了他走到這一步。”李明瑞說:“正權,我們幫不幫他。”

“你說呢?”陳維政反問。

李明瑞搖搖頭,無可奈何的嘆了一口氣。

陳維政笑了,這位,很清楚應該怎麼樣對付老蔣,雖然有點不忍心,但是還是堅守自己的原則。走到李明瑞面前,遞給他一隻香菸,掏出火機幫他點着,說:“在我們中國的西南,有一種圖騰鳥,叫鳳凰,鳳是雄鳥,凰是雌鳥,與中原地區的龍一樣,是無所不能的神鳥,有人認爲這就是五行中的朱雀。傳說中,鳳凰是人世間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揹負着積累於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於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與幸福。同樣在肉體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輪迴後它們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軀體得以重生。在佛經中,也有關於這段故事的記載,鳳凰在大限到來之時集梧桐枝於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髓。佛經中的天龍八部提到的迦嘍羅就是中國鳳凰的原形,500年涅盤一次,叫聲是仙界的音樂,每天要吃100頭龍,1000條大毒蛇。 鳳凰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獲得重生,並在重生中達到昇華,稱爲鳳凰涅盤。寓意不畏痛苦、義無返顧、不斷追求、提升自我的執着精神。中華民族,經歷了太多的屈辱,經歷了太多的苦難,經歷了大多的奮起和抗爭,之所以一直不能脫胎換骨重新開始,就是因爲中國一直在尋求和平中改良,在無傷無損中改變。歷史告訴我們,不傷其基礎的改良已經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現狀,中國,已經到了下猛藥的時候了。”

“我懂,我理解。這段時間,我一直在跟我的小外孫玩,孩子真可愛,除了會笑就會哭,滿足了他,他就笑,不能滿足他,他就哭,你嫂子說不能慣着他,一些不合要求的哭,必須制止。”

李明瑞說:“我們一個民族,一個文明,與一個孩子的成長很相似,我們走出了中國,才能從客觀的角度來審視這段文明,同時,也因爲我們的發展已經走在中國的前面,才能讓我們從新的高度來規範中國,正權,謝謝你,是你,讓中華民族有了重新騰飛的可能。”

“可別這麼說,我也是中國人,流的是中華民族的血,爲了中國的騰飛,我願意盡我所能。”陳維政說:“只是我也是一個極平凡的人,我纔不如梁漱溟,文不如胡適之,武不如孫祿堂,智不如鄭進階,爲什麼會佔據中南國老大之位,只是因爲我敢想敢幹敢博。”

“正權你要這麼說,我們就無地自容了。”馮達飛笑着說:“之前我們還有點自信,認爲有點才能,如果回到國內,最差也能像羅明初一樣,成爲一方諸侯。按照正權的思路,我們還真沒有什麼可以自傲的,用句不好聽的話說是,不是什麼玩意。”

“行了行了,老大可以自謙,我們可不能這樣做。”鄭進階笑着說:“我們做臣子的,有競爭,做老大的,一國之首,沒得比的。”

“ 呵呵呵呵,鄭大師爺錯了,做元首的,不僅有得比,而且不能輸,一輸可就是亡國。”李明瑞大笑說:“且看今天的武漢老蔣,那就是一個必輸的賭徒。”

“老蔣想用自己的行爲,感召各地諸侯,共同抵禦日軍。”陳維政說:“他想錯了,大家都已羽翼豐滿,大把的人早已生出取而代之的心思,如果說中國是一個舞臺的話,日本人是丑角,蔣介石就是那二醜。至於汪精衛,倒是一個典型的老生。”

聽到陳維政的比喻,在座各位都大笑出聲。二醜,中國戲劇舞臺上一個最有代表意義的角色,從這個名字,大家都想起周樹人先生的《二醜藝術》來,“世間只要有權門,一定有惡勢力,有惡勢力,就一定有二花臉,而且有二花臉藝術。我們只要取一種刊物,看他一個星期,就會發見他忽而怨恨春天,忽而頌揚戰爭,忽而譯蕭伯納演說,忽而講婚姻問題;但其間一定有時要慷慨激昂的表示對於國事的不滿:這就是用出末一手來了。”

蔣介石並不知道,他在全國各大諸侯的眼中,已經是一個典型的二醜,他還以爲自己是個主角,是風流倜儻的小生,是風度翩翩的儒生,是英姿颯爽的武生。此時此刻,他還在武漢的廣播裡發表演說:“中國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壓迫到最後限度,中國軍隊爲了民族之生存,決心在武漢地區與日軍決一死戰,這次抗戰,是以廣大的土地來和敵人決勝負;是以衆多的人口來和敵人決生死。……我們現在與敵人打仗,就要爭時間。我們就是要以長久的時間來固守廣大的空間,要以廣大的空間來延長抗戰的時間,來消耗敵人的實力,爭取最後的勝利。”

聽到蔣介石的演講,湖南的程潛和江西的熊式暉立即收縮防區,他們兩位知道,蔣介石所謂的空間,在中國而言,就止剩下湖南和江西了。湖南程潛任命李覺爲警備司令部司令,建立一支三軍六師的整編集團軍,幾乎傾家蕩產從廣西高價購買飛機坦克大炮,目的不爲抵禦日本人,只爲防止老蔣在湖北大敗後退入湖南。程潛已經交待李覺,湖北的隊伍一

旦進入湖南,不管三七二十一,一率繳械。江西的處理方式,則與湖南不同,湖南是嚴拒,江西則是禮送。熊式暉從表面上看,完全可以稱爲蔣家王朝的絕對忠臣,他對蔣太子經國說,爲了支持委員長的抗戰,由經國公子出任吳奇偉集團軍的政治部主任,以江西全省之力,以江西全省之財,以江西全省之糧,支援吳將軍北渡長江,與岡村寧次決戰於黃岡。吳奇偉蔣經國離開南京不到一個小時,龐炳勳的第一集團軍就開進了南昌和九江,熊式暉的專機同時也到達了龍遊。

綏遠的毛澤東召開了第一次軍事作戰會議,會議由總司令朱德主持,朱德早已從庫倫調回歸綏,擔任十八集團軍司令,綏遠軍區第一負責人,總政委爲毛澤東,總參謀長是葉劍英。下轄三個軍全面調整,庫倫第87軍軍長由彭德懷擔任,政委楊尚昆,下轄115師師長林彪政委羅榮桓、197師周保中政委薄一波、198師李兆麟政委舒同。 歸綏第85軍軍長由賀龍擔任,政委關嚮應。下轄120師師長肖克政委甘泗淇、129師師長倪志亮政委譚政、139師師長徐海東,政委高崗。陝北第86軍軍長左權,政委任弼時,下轄201師師長陳賡政委謝富治、202師師長聶榮臻政委鄧華、203師師長陳光政委宋任窮。

在會議上,朱德就目前的形勢和任務進行了長達四個小時的講話,第一次在正式會議上把中國各大勢力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明確了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並再一次強調,這個問題,纔是目前的首要問題,我們之前打山西,完全是錯誤的行爲,只能削弱我們自己的力量,是讓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在發言過程中,有人高喊口號,打倒瞎指揮,掃除黑干擾,中國革命是中國人的革命等等。

朱德的講話結束後,進行了半天的討論,與會者都表示,對朱總司令的講話精神已經深刻領會。第二天是政府關於支援軍隊作戰的報告,報告者是習仲勳。習仲勳在報告中把目前由漠南漠北綏遠陝北組成的區域統一稱之爲長城地區,並將這一地區的經濟文化物資潛力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把整個地區的各方面狀況完完全全的擺在衆人面前,用事實告訴大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務是艱鉅的,困難是可以克服的。

最後,毛澤東作了題爲《論認識與實踐,知與行的關係》的講話。認爲,在中國共產黨內,曾經有一部分教條主義的同志長期拒絕中國革命的經驗,否認“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這個真理,而是生吞活剝馬克思主義書籍中的隻言片語,去嚇唬別人。還有另一部分經驗主義的同志拘守於自身的片斷經驗,不瞭解理論對於革命實踐的重要性,看不見革命的全局,雖然很辛苦,但卻是盲目地在工作。這兩類同志的錯誤思想,特別是教條主義思想,曾經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零年使得中國革命受了極大的損失,而教條主義者卻正是披着馬克思主義的外衣迷惑廣大羣衆的那一些人。

毛澤東的話,如洪鐘大呂,把與會者震得體無完膚。南都大學校長梁漱溟拿着毛澤東的講話稿,不停的讚歎:“贊哉!至其真洪鐘大呂,大扣大鳴,小扣小應,俱系精神骨髓所在也。”

(本章完)

第○八四章 中央來人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一二章 清雅惡俗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一章 極品軍備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三五章 出海輪訓第六卷 風雲_第二七七章 真假埋伏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九章 金蘭戰火第○六九章 人民軍隊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一六章 進軍芬蘭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八四章 借道湛江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三一章 和平景象第○八○章 酒場鬥智第十卷 血火_第五九七章 漢白古道第○八七章 右江小宴第八卷 熔爐_第四○四章 告一段落第○五六章 土地換船第七卷 淞滬_第三四五章 飛炸臺灣第一二五章 見義勇爲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四章 雛鷹展翼第三卷 折騰_第一四五章 土匪行徑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六二章 容克五二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章 光榮畢業第九卷 能源_第五四三章 民族融合第○五四章 俘虜換錢第七卷 淞滬_第三四三章 百舸爭流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六一章 陳兵褒河第八卷 熔爐_第四五五章 誰是智者第○四八章 分兵時節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章 各取所需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八四章 後院起火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四章 一枝獨秀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五○章 政治協商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七章 機械農具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八○章 民族民國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二章 黃河潰退第十卷 血火_第五七八章 司令迴歸第六卷 風雲_第三○○章 戰爭爆發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七章 寒夜烈火第十卷 血火_第五九四章 白髮更短第○四八章 分兵時節第五卷 征途_第二二一章 出征呂宋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八七章 翻過一頁第一○二章 紙上談兵第八卷 熔爐_第四五二章 齊人之福第○一五章 上山拉練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六二章 觸動靈感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一九章 白色死神第一一二章 寶馬摩托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一五章 慷慨老蔣第七卷 淞滬_第三九八章 士兵炮灰第六卷 風雲_第二九一章 北方攪事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三五章 出海輪訓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一九章 白色死神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章 大浪淘沙第○七四章 馬後大炮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八章 人不同人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二章 哀兵必勝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六一章 遠程支援第十卷 血火_第五七八章 司令迴歸第十卷 血火_第五七七章 李德蒙難第一一一章 落魄同學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一一章 五年淪回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二八章 泰山觀日第六卷 風雲_第二七九章 集體綁票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七六章 颯爽英雌第九卷 能源_第五二四章 北滿棄將第四部 縱橫_第二○○章 滾滾洪流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一七章 峰迴路轉第○三三章 以卵擊石第○二三章 釜底抽薪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一五章 戰艦逆襲第六卷 風雲_第二五四章 知已知彼第七卷 淞滬_第三四二章 禮尚往來第一三二章 聯省自治第一四一章 相擁永恆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二章 一戰三捷第六卷 風雲_第二九八章 速勝亡國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七章 革命女性第○九一章 雲南馬隊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章 阿拉木圖第七卷 淞滬_第三四七章 北路捷報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六章 樂極生悲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八章 人不同人第○八三章 之子于歸第一一○章 武鳴機場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四章 東線迎戰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三三章 不同閉關第○九六章 子彈參假第一○三章 臨江品茶第八卷 熔爐_第四○四章 告一段落第五卷 征途_第二○六章 閒談貴州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六七章 血如鐵鏽第○七六章 瞎子指路第一○九章 東線停戰第一二一章 東行漫記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七章 革命女性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三○章 全面整編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八五章 甘肅攻略第五卷 征途_第二二四章 不破不立第八卷 熔爐_第四四一章 會攻徐州第一一四章 滿載而歸
第○八四章 中央來人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一二章 清雅惡俗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一章 極品軍備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三五章 出海輪訓第六卷 風雲_第二七七章 真假埋伏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九章 金蘭戰火第○六九章 人民軍隊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一六章 進軍芬蘭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八四章 借道湛江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三一章 和平景象第○八○章 酒場鬥智第十卷 血火_第五九七章 漢白古道第○八七章 右江小宴第八卷 熔爐_第四○四章 告一段落第○五六章 土地換船第七卷 淞滬_第三四五章 飛炸臺灣第一二五章 見義勇爲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四章 雛鷹展翼第三卷 折騰_第一四五章 土匪行徑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六二章 容克五二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章 光榮畢業第九卷 能源_第五四三章 民族融合第○五四章 俘虜換錢第七卷 淞滬_第三四三章 百舸爭流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六一章 陳兵褒河第八卷 熔爐_第四五五章 誰是智者第○四八章 分兵時節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章 各取所需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八四章 後院起火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四章 一枝獨秀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五○章 政治協商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七章 機械農具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八○章 民族民國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二章 黃河潰退第十卷 血火_第五七八章 司令迴歸第六卷 風雲_第三○○章 戰爭爆發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七章 寒夜烈火第十卷 血火_第五九四章 白髮更短第○四八章 分兵時節第五卷 征途_第二二一章 出征呂宋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八七章 翻過一頁第一○二章 紙上談兵第八卷 熔爐_第四五二章 齊人之福第○一五章 上山拉練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六二章 觸動靈感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一九章 白色死神第一一二章 寶馬摩托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一五章 慷慨老蔣第七卷 淞滬_第三九八章 士兵炮灰第六卷 風雲_第二九一章 北方攪事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三五章 出海輪訓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一九章 白色死神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章 大浪淘沙第○七四章 馬後大炮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八章 人不同人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二章 哀兵必勝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六一章 遠程支援第十卷 血火_第五七八章 司令迴歸第十卷 血火_第五七七章 李德蒙難第一一一章 落魄同學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一一章 五年淪回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二八章 泰山觀日第六卷 風雲_第二七九章 集體綁票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七六章 颯爽英雌第九卷 能源_第五二四章 北滿棄將第四部 縱橫_第二○○章 滾滾洪流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一七章 峰迴路轉第○三三章 以卵擊石第○二三章 釜底抽薪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一五章 戰艦逆襲第六卷 風雲_第二五四章 知已知彼第七卷 淞滬_第三四二章 禮尚往來第一三二章 聯省自治第一四一章 相擁永恆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二章 一戰三捷第六卷 風雲_第二九八章 速勝亡國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七章 革命女性第○九一章 雲南馬隊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章 阿拉木圖第七卷 淞滬_第三四七章 北路捷報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六章 樂極生悲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八章 人不同人第○八三章 之子于歸第一一○章 武鳴機場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四章 東線迎戰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三三章 不同閉關第○九六章 子彈參假第一○三章 臨江品茶第八卷 熔爐_第四○四章 告一段落第五卷 征途_第二○六章 閒談貴州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六七章 血如鐵鏽第○七六章 瞎子指路第一○九章 東線停戰第一二一章 東行漫記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七章 革命女性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三○章 全面整編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八五章 甘肅攻略第五卷 征途_第二二四章 不破不立第八卷 熔爐_第四四一章 會攻徐州第一一四章 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