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東行漫記
6月25日,馮達飛的愛妻殷芙蓉在香港瑪麗亞婦科醫院,生下了一個男嬰,取名馮思林。因爲他是父母在思林鎮的結晶。
對於香港醫院的設施設備和服務水準,殷芙蓉大爲稱讚,拍電報給黃采薇,讓預產期在八月底的黃采薇來香港待產。
晚上陳維政回到三碼頭,對黃采薇的正當要求做了難。
晚餐在百色喝酒,佘慧大醉,醉後居然哭了,五月下旬,陳維政與廣西大學盤珠祁校長聯繫,請他派出一個一個礦產考察團和地質勘探隊來到桂西,給桂西拿拿脈。廣西大學派出以李四光教授爲首的考察團,佘慧這位桂西政府的副總理,從頭到尾陪着桂西礦產考察團在潞城專區走了一個月,在高龍鄉,找到一個儲量相當大,開採便利的金礦礦脈,知道了這個消息,廖源方立即對這一地區進行軍管,黃大權知道,潞城貧困的日子快要過去了。
從高龍回到百色,陳洪濤設慶功宴招待李教授一行。佘慧對於潞城老百姓的生活極度心痛,說起他們的生活,痛哭失聲。春天陳維政讓潞城人們種下的桐油樹,還要幾年才能出效益,廣西大學農學院的專家送來的糧食新品種,已經種下,今天如果新品種不能豐收,真的會餓死人。陳維政在佘副總理的哭聲中,同意給每棵桐子樹補助大米十斤,一家種上一百棵桐子樹,就能有大米千斤,聽到陳維政的話,佘副總理才破啼爲笑,露出狡猾的笑臉,陳維政大呼上當。
桂西已經進入到高速發展的軌道,這個時候是否陪愛妻去香港待產,讓陳維政很傷腦筋。如果去,田陽這一大攤,交給誰?如果自己不去,無父無母的黃采薇那種失落感是可想而知的,雖然香港有三嬸,但是畢竟不是自己的親孃。
看看手錶,時間還不是很晚,陳維政撥通了百色韋拔羣的電話。
“師哥,有件事,想聽聽你的主意。”陳維政說:“采薇想去香港待產,要我陪她去,我想向政府請幾個月的假,不知道行不行。”
“你去了香港,田陽市的工作交給誰?”韋拔羣問。
“魏伯剛可以的。”陳維政回答。
“第二軍呢?”韋拔羣再問。
“許卓可以勝任。”陳維政回答。
韋拔羣沉默了一下,問:“你一定要去嗎?”
“如果沒有什麼大事,我想去,采薇沒有母親,生孩子這種事,我不在身邊,她會害怕的。”陳維政說:“我最多到年底就回來。”
“哪好吧!”韋拔羣很不情願的說:“生孩子是大事,當年你嫂子生述宗,我不在她身邊,到現在她還怪我。對於桂西,你還有什麼要強調的嗎?”
“一定要加強與桂系的關係,這次廣西大學派出的李教授一行,給我們解決了大問題,如果新的糧食品種能夠種植成功,桂西的糧食就不再擔憂。努力發展經濟,不要與周邊發生軍事行動,就行了。”陳維政說:“再有就是一定要排除中央臨委的干擾,不能再出現過去麥夫的情況。”
韋拔羣沒有出聲,掛了電話
。
第二天,陳維政在辦公室裡,把田陽市的工作移交給魏伯剛,把二軍的工作移交給許卓。無官一身輕的陳維政回到三碼頭,已經大腹便便的黃采薇站在小花園的芭蕉樹下,看着有些許失落的陳維政,問:“老公,你不想去香港嗎?”
“不,只是對桂西的工作有點放不開而已。”陳維政走過去,攙着黃采薇,走向遑啓居。
“老公,桂西的工作如果離開你就不行,那是不正常的,你要做的事是規劃一種發展的方向,具體的工作要大家去做,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黃采薇說:“如果離開了你桂西就出問題,只能說明一點,這個地區不夠成熟。我們黃恆棧做到今天,在那坡有黃恆棧、百色有黃恆棧、南寧、梧州、廣州、香港都有黃恆棧,如果樣樣都要我四叔操心,那還得了,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
“那也是!”陳維政笑了,說:“地球不會因爲少了誰就不轉。桂西也不會因爲少了我就完蛋。但是我和你就不一樣,我只有一個你,你也只有一個我。所以我一定會陪你去香港,守着你把我們的寶寶生下來。”
黃采薇很少聽到陳維政說這些情話,貼着陳維政,說:“老公,我們永遠都在一起,一輩子也不分開,好不好!”
陳維政點點頭,攬着黃采薇的身子,走上遑啓居的臺階。
屋子裡,寶寶的小衣服已經裝了幾箱子,都是黃采薇和她四嬸以及黃掌櫃夫人等人的手工,陳維政隨便拿起一件小衣服,不由自主的讚歎,太講究了!這完全不再是衣服,是工藝品,完全具備收藏價值。柔軟的布面鏽了各種圖案,卻並沒有讓布面變得僵硬,反而將布面襯得更有型。一套全銀裝飾的帽子,足有三斤重,陳維政吃驚的問:這是寶寶戴的帽子?黃采薇笑着說:“完全是壓箱底用的,三歲的孩子戴着轉頭都難。”陳維政這才知道,後世的那些少數民族全套的銀飾都是假的,如果是全銀手工打造,完整的一套沒有十斤也有八斤,想戴着那麼輕歌曼舞,不可能。
第二天,換了柴油發動機機的“乘風”號遊船,滿載着行李物品、油鹽柴米,在大家的送別中,離開那坡。陳維政不知道,這一次離開桂西,他就再也沒有回來過這個地方。
船到思林,被劉本初的右江團截了下來,羅明初帶着莫圓走上船,第一句話就是:“大哥,我們倆你選一個,跟你去香港,你不帶點人去,我們不放心。”
陳維政沒有理他們兩個,走到他們兩個身後看了看,問:“酒呢?菜呢?”
“大哥你怎麼知道我們準備了酒菜?”莫圓笑了起來。
“這還用想?”陳維政說:“即使你們倆去一個,還得留下一個,這個酒也得喝。我的想法,是你們倆都留在這裡,我去香港又不是去打仗,到了香港又有黃恆棧公司。”
“大哥我還是想跟你去。”莫圓說:“我娘去了蒙自,我自己一個人在這邊,無牽無掛的。我不太想當兵,想去香港學做生意。”
“好啊!”黃采薇搶先回答:“如果是去學做生意,我同意,去香港黃
恆棧,跟着我三叔,如果做得上手,香港黃恆棧就交給你當掌櫃。權哥,答應莫圓,你們兄弟們不缺打仗的,就缺做生意的,難得莫圓有這個想法,求之不得。莫圓才十九歲,去香港一邊讀書一邊做工,有黃恆棧做平臺,三兩年下來,就是商場上叱吒風雲的人物。”
“你真的願意丟掉這個團長的職務?”陳維政問。
莫圓笑着說:“大哥,我這個團長是大家看到哥哥們的面子上給的,我有自知之明,論打仗,論帶兵,我比陳金秀參謀長、何建良副師長這些人差得太遠。我行李都帶來了,警衛團還有幾個人也想跟我一起去學做生意,等會一起去香港。大哥,帶我們一起去好嗎?”
“行!你得履行手續,辦理辭職。”陳維政說。
“我幫他們補辦就行。”羅明初對陳維政說,轉過頭來對莫圓笑道:“跟着大哥去香港,過幾年發大財了,記得給我兩個錢用。”
莫圓笑着說:“明初哥你別取笑我,你可是堂堂師長,手下有人有槍,看上什麼,誰敢不給你。”
“那可不敢,我要是敢拿着部隊胡作非爲,大師哥會拿我去打靶。”羅明初大笑。
有了莫圓一夥,船上的實力大增。十個人腰裡都揣着馬牌櫓子,陳維政笑他們這個樣子不象是去做生意的,象是去混黑道的。
第二天一早,到了南寧,南寧水警的船早等在江心,李宗仁帶着一個二十七八歲的年青人來見陳維政,告訴陳維政,這位就是紅水河基金會的經理,貴縣人韋頌雲,程思遠的開襠褲同學,哈佛大學畢業,在美國基金會中工作過,是目前廣西對基金會最熟悉的人。陳維政的三千萬早就轉到了南寧,桂系方的三千萬也全部到位,雷家,程家,謝家,佔了大頭,連李宗仁個人也投資了五十萬大洋。廣西銀行是第一個項目,準備發行紙幣,在廣西境內流通。
在邕江邊的神仙樓,李宗仁安排了廣式早茶,李夫人郭德潔,白崇禧及其夫人馬佩璋在包廂裡等候。看到黃采薇大着肚子,李夫人和白夫人才知道,她們今天就是來照顧這位陳夫人,馬佩璋有比較多的生育經驗,向黃采薇大談育兒經,這位桂林女子師範畢業的才女,是黃采薇見過最典型的賢妻良母,說話委婉,思路清晰。郭德潔是桂平人,雖然也很優秀,儀態端莊,但是與馬佩璋比起來總有一點說不出來的不足。喝完早茶後回到船上,黃采薇問起陳維政才知道,郭德潔名爲平妻,實爲小妾,李宗仁有一原配叫李秀文,是一個極其傳統的女子,不願意出來應酬,但端莊美麗,更在郭德潔之上。黃采薇感嘆道:爲妻爲妾,地位迥然不同,思維也大不一樣,如果郭德潔是正妻,只怕整個人就會上升不只一個級別。難怪古人說,寧做窮人妻,不做富人妾。從妻妾的關係黃采薇想起了桂西政府的現狀,對陳維政說,即使以後再回到桂西,不要再顧忌大師兄的面子,如果他還是這樣盲目聽從上級意見,就取而代之。
陳維政笑笑,他的想法與黃采薇完全不同,打出了桂西這一片新天地,交給韋拔羣,如果還被毀掉,只能是天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