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是從地面(0電位)流經敵人的身體造成傷害,並且最終回到莫歌身上形成完整的迴路。
考慮了一下,莫歌卻兩種方式都沒有選擇。
他最終還是決定將放電器官的正極再延伸出兩路,連接到雙爪部位。
這一方面能夠顯著增強原本就比較強力的前爪攻擊,另一方面也更方便莫歌釋放“控制技能”。
想象一下,當莫歌攀上對手的背部,先用緊扣敵人身體的前肢電得對方渾身發麻,然後用強力尾刺來個一擊必殺。
是不是也挺帶感的?
其實說到攻擊效率的問題,性價比最高、最能以弱勝強的,大概是用毒吧。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不對。
君不見自然界裡有那麼多體型不大,卻少有其他動物敢惹的存在。
什麼毒蜘蛛、毒蛇、毒蠍子,箭毒蛙、雞心螺、河豚魚等等等等。
這些生物賴以生存的根本,正是那足以致命的各類生物毒素。
莫歌回想了一下上輩子看到過的那些奇聞異事,地球上最毒的動物是什麼呢?
箱水母?藍環章魚?還是太攀蛇?
不過怎麼記得這些玩意全部都生長在澳洲呢?
其實澳洲還真是世界劇毒生物的樂園,除了以上莫歌記得的幾種,那裡還生存着諸如毒鮋、艾基特林海蛇、漏斗形蜘蛛、褐色網狀蛇等等世界排名前列的劇毒生物。
不過問題就在於,澳洲是在哪裡?
莫歌努力回想了一下僅剩的地理知識,倒是知道澳洲位於南半球,被太平洋所環繞。
然後呢?爲了一個劇毒特性,不遠……多少裡來着?跑到那麼遠的地方?
最主要還是,莫歌根本就不確定自己能夠找到正確的方向好嗎!
劇毒特性確實性價比頗高,但是如果是要跨越大洋去尋找的話,那又完全沒有性價比可言了。
還好,世界上劇毒生物也不都是生活在澳洲的。
莫歌第一時間想到的,最方便捕獲的,是一種看起來挺漂亮,卻也攜帶着劇毒的魚類。
實際上這種魚也非常的有名。
獅子魚。
這是一種三四十釐米長的淺海魚類,因爲它們的胸鰭和背鰭具有很多延展的輻條,很像獅子的鬃毛而得名。
這東西的學名叫蓑鮋,體表黃色,布有紅色至棕色條紋,它鰭條根部及口周圍的皮瓣含有能夠分泌毒液的毒腺。
一旦被獅子魚的毒棘刺中,它分泌的毒液就會讓對方疼痛難忍,甚至會導致呼吸困難和最終暈厥。
原本獅子魚是生活在太平洋海域的,但是由於人類的活動,將這種生物帶到了米國東海岸。
於是在大西洋缺乏天敵的獅子魚就開始氾濫生長了。
簡單來說,就是形成了生物入侵。
還好這玩意對於其他生物的危害性不算太大,倒也算不上嚴重的生物入侵事件。
莫歌這輩子出生以來,從紐約外海直到墨西哥灣附近,這一路游過來,在不少地方都見過這玩意。
甚至於在附近海域的珊瑚礁裡都有不少,倒是很方便收集相關素材。
那還等什麼呢?
馬上出發咯!
剛好在上個世界的收穫也消耗完了,順便補充一下營養正當其時。
莫歌下意識的遠離自己曾經“放毒”的方向,走向島嶼另一面,扭了扭身子,躍入了海中。
海水輕易容納了這隻體型越發成長的怪獸。
相比一望無垠的海洋,八米長的怪獸又算得了什麼呢。
差不多有十來天沒有下水的莫歌,對於海里的環境倒是有些想念了。
他甩動着長尾,扭動着身軀,感受着海水在身周的環繞和包容。
不過腹中的飢餓卻是更加現實的問題,他很快遊向了一處魚蝦嬉戲的珊瑚礁。
電擊!
在陸地上使用起來限制極多的生物電擊能力,在海中卻十分好用。
電流從莫歌的肩甲部位蔓延出去,瞬間擴散出一個死亡之圈。
只要被電流波及的動物,幾乎都在毫無反應的情況下瞬間死亡。
這裡畢竟大多數還是些小魚小蝦而已。
然後就是收割的時刻了。
莫歌向來不是一隻挑食的怪獸,只要可以下口的,基本來者不拒。
花了一點時間填了個半飽之後,莫歌也就沒有繼續自己的掃蕩了。
實際上這種捕獵方式確實有點殘酷,經過電流肆虐之後,那一小片海域基本上所有動物就宣告滅絕了。
根本不會顧及那些魚蝦蟹類是否只是些還未成長的幼苗而已。
反倒是水中無數浮游生物、藻類等等結構簡單的生物不太會受到影響。
在沒有達到一定強度之前,電流對生物的傷害主要還是體現在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不再受飢餓驅使的莫歌開始更專注於自己的目標。
他開始有意的尋找那些隱藏在珊瑚叢裡的獅子魚。
實際上這東西他之前也吃過一些,只是從未想過要提取相關特性而已。
還好,獅子魚不愧是形成了生物入侵的物種,就算稱不上隨處可見,卻也比什麼章魚、電鰩之類的生物好找得多。
一旦找到目標,莫歌只需要輕輕放出些電流,就能輕易將這種體型不大的魚類擊斃。
然後當然就是吃掉它們了。
莫歌小心的避開獅子魚背上的那些長長毒棘,只找肉多的地方下口。
這也是莫歌少有的稍嫌浪費的舉動了,主要是這東西稱得上大名鼎鼎,即便是莫歌生前只能算是各種奇異生物知識的愛好者,卻也對此有所瞭解。
聽說被這東西的毒棘刺到,可是會非常非常痛的。
嗯,即便是怪獸,也是會怕痛的好嗎。
還有就是,莫歌還聽說這東西適當烹調之後會非常美味。
不過在莫歌吃來,倒是也跟其他魚類差距不大——反正這種不大的魚類,基本上都是一口吞掉而已。
很快補齊了素材的莫歌,帶着差不多吃飽的肚子,再度回到了小島之上。
接下來還要進行一點小工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