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

崇禎六年到來了。

大明王朝依舊是多事之秋,陝西農民軍大規模進入山西,陝西的局勢暫時穩定下來,三邊總督洪承疇鞭長莫及,已經無法顧及到大規模進入山西的流寇,朝廷派遣賀人龍、李卑、艾萬年等部進入山西剿滅流寇,無奈宣大總督張宗衡和山西巡撫許鼎臣意見不合,都在爭取對於賀人龍等部隊的指揮權,導致賀人龍等將領無所適從,剿滅流寇的事宜停滯不前,山西巡按御史張宬,極力上疏,舉薦在陝西剿滅流寇立下大功的延綏東路副總兵曹文昭,皇上採納張宬的建議,命令曹文昭節制山西境內諸軍,合力剿滅流寇。

遼東倒是暫時平靜,沒有什麼戰事,不過因爲大淩河之戰慘敗,遼東邊軍已經全部收縮到城池之中,完全失去了對遼東廣闊地域的控制。

與此不同的是,登萊之地重新煥發出來生機。

貨運碼頭、貨運倉庫和交易市場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軍營也開始了大規模的建設。

截止崇禎六年正月,外來進入登萊之地的人口已經超過三十萬人,而且更多的人還在源源不斷前來,後金韃子控制的復州、海州和耀州等地,當地官府已經發現人口大量流失的跡象,開始嚴格控制人口的遷移。

大量的商賈也前往登州,讓登州的商貿出現了初步繁華的跡象。

登萊之地的總人口已經接近五十萬人,絕大部分都集中在登州,雖然和戰前無法比較,但發展的苗頭已經很不錯了。

東印度公司派遣專人,前來登州府城,他們已經在登州府城租賃了商鋪,準備在這裡長期經營,公司還派遣專人拜會了吳宗睿。

商貿發展的勢頭很不錯,吳宗睿基本是滿意的,接下來就是好好呵護這來之不易的局面。

春節到來,吳宗睿最爲關注的春耕時節到來了。

農業爲本,商貿的發展可以讓各級官府賺到銀子,農業的發展才能夠讓登萊之地近五十萬人活下去,而且來到登萊之地的人戶,源源不斷,人口還在不斷的增加。

按照登萊巡撫衙門的告示和文書,在登萊之地落戶的人家,每家男人能夠分配到五畝耕地,女人能夠分配到三畝耕地,如此算來,就算是五十萬人全部都按照這個要求分配到耕地,依舊有大量的田地荒蕪。

這是絕對不能出現的情況。

吳宗睿和曾永忠、史可法、盧發軒、崔雲輝等人商議之後,再次做出決定,登萊之地落戶的人家,每家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租賃一部分的耕地耕種,其田地上面八成的收入歸於農戶家中,二成的收入上繳府州縣衙門,不過每家每戶租賃的耕地,絕對不能荒蕪,否則官府會追究責任。

同時,登州和萊州的駐軍,也劃撥了耕地土地的任務,根據軍士人數的多少,負責耕種相應的耕地,當然耕地上面的收成,全部歸於軍隊所有。

巡撫衙門下發的這個文書,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不過不要多長的時間,他們就會發現其中的奧妙。

“寬之兄,路廷兄,玉蜀黍的種子全部都發放到位了嗎。”

“大人,玉蜀黍種子全部發放到位了,不過登州的百姓習慣種植春小麥,還有水稻,開春就要播種春小麥,玉蜀黍的種植,難以推廣啊。。。”

史可法說完,盧發軒跟着開口了。

“萊州的情況差不多,當地百姓習慣於種植春小麥好水稻,包括那些遼東漢人,也習慣種植春小麥,他們不知道玉蜀黍,故而推廣種植的難度很大。。。”

吳宗睿神色變得嚴肅。

登萊之地,同樣適合種植玉蜀黍,而且玉蜀黍的產量遠遠高於春小麥,至於說番薯,種植的時間稍稍推後,可以下一步考慮。

山東屬於大明水稻的主產區之一,可惜水稻的產量不高,一畝田能夠收穫一石多水稻就算是很不錯了,不過山東水稻的質量很好,部分的水稻屬於貢米,專門提供給皇宮。

登萊之地平原和丘陵屬於對半開,平原地方適合種水稻,可惜這些年由於乾旱,不少地方種植的水稻顆粒無收,水田也變成了旱田,至於說丘陵地區,主要種植抗旱能力強的春小麥等農作物。

多年來,山東乃至於登萊之地,農作物種植單一,主要就是稻穀和小麥。

這樣的情形,必須改變。

何況今年的年成應該不錯,冬月和臘月下了好幾場大雪,對於春耕生產是非常有利的。

“寬之兄,路廷兄,玉蜀黍的種植辦法,教授了農戶嗎。”

“已經教授過,不過有些複雜,農戶之中的青壯人員本就不是很多,怕是有些困難。。。”

吳宗睿終於忍不住了,站起身來。

“史大人,盧大人,我一再強調,務必讓農戶種植玉蜀黍,而且要按照規矩種植,如此才能夠保證收成,糧食豐收,下半年的景象肯定不一樣,農戶畏難,這可以理解,可你們作爲府衙的主官,居然也有着畏難的情緒,這怎麼說的過去。”

“巡撫衙門下發了告示和文書,那麼百姓就要按照要求種植,決不能違背,府州縣衙門可以明確告知農戶,若是不按照官府要求耕種土地,則會遭遇官府的嚴懲,這方面,你們可以抓幾個典型,儘管懲戒就是,如此其他農戶就不敢亂來了。”

“二位,話我可是說了,春耕季節的時候,巡撫衙門會派遣人員,到處巡查,若是發現異常,肯定是要責罰的,你們作爲登州和萊州府衙的主官,首當其衝。”

“寬之兄,路廷兄,你們應該明白我爲何如此做,登萊之地如今的人口,超過五十萬人,下半年是不是有糧食吃,能不能讓這些人在登萊之地紮根,能不能讓更多的人到登萊之地,糧食種植是關鍵。”

“我相信還有不少人觀望,一些搬遷來的農戶和百姓,也沒有完全放下心來,這一切,都要依靠下半年的糧食收成。”

“登萊之地,土地肥沃,不僅要種植玉蜀黍,還要種植番薯、大豆等等,要充分的利用每一寸的土地,要從土地裡面獲取儘量多的糧食。”

“農業是根本,士農工商,農業發展了,登萊之地的穩定才能夠維持好,否則商貿無法真正的發展,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會付諸東流。”

“二位,春耕的事情,拜託你們了。”

。。。

史可法和盧發軒都坐不住了,悉數站起身來。

“大人放心,下官這就回去落實巡撫衙門的文書和告示。”

“下官馬上回到萊州去,府州縣衙門官吏全部派出去,落實巡撫衙門的告示和文書。。。”

吳宗睿臉上露出微笑。

“很好,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夠做好,對了,玉蜀黍育苗的事情,難度有些大,我已經留下了部分的種子,要求登州新軍軍士大量育苗,若是有些農戶不熟悉,可以讓他們看看新軍軍士是如何育苗的。”

“若是某些農戶家中青壯不夠,你們也可以想辦法,讓一些家中青壯多的農戶,大量的育苗,那些無法很好育苗的農戶,則出一部分的錢糧,或者以玉蜀黍的種子,來換取育好的玉蜀黍幼苗,總之,辦法要多想一些。”

“只要農戶按照要求種植玉蜀黍和春小麥,接着種植水稻和薯塊,包括大豆等農作物,下半年登萊之地的情形肯定不一樣。”

“眼看着到了春耕季節,遷到登萊之地的人戶會逐漸減少,農戶都要忙於春耕事宜了,所以說,府州縣衙門,可以將主要經歷放置在春耕生產上面了。”

“寬之兄,你要辛苦一些,崔大人的主要精力,還是在貨物碼頭的修建上面,不能因爲貨物碼頭、貨運倉庫和交易市場的修建,耽誤春耕生產,所以崔大人也要加快進度,這蓬萊縣春耕的事宜,就請你多多費心了。”

史可法離開之後,盧發軒留下了。

天色不早了,盧發軒歇息一夜,翌日一大早出發前往萊州。

“路廷兄,萊州新軍的情形如何,楊總兵有什麼表現。”

“大人,下官真的很爲難啊,楊總兵不大聽從下官的建議和話語,萊州新軍的事宜,下官根本無法插手,而且最近一段時間,楊總兵對於下官,好像有着很大的意見,偏偏萊州的百姓,很少崇敬楊總兵,下官也無可奈何。”

“楊總兵插手府衙的事宜嗎。”

“這倒是沒有插手。”

“給萊州新軍的耕地全部分配到位了嗎。”

“全部到位了,按照朝廷的規矩,每個軍士三畝耕地,全部分配了,只多不少。”

“很好,春節快要過去,春耕時節到來了,從下個月開始,萊州新軍的所有軍餉,他們自己去掙,我倒是看看,府衙和縣衙不再提供,他們能夠維持多長的時間。”

“這樣做,楊總兵豈不是要問責下官啊。”

“他沒有資格問責你,朝廷有規矩,萊州新軍軍士,需要自己養活自己,如果楊總兵覺得無法支撐,就找到朝廷和兵部戶部去索要餉銀,地方上沒有餉銀提供。”

“大人這樣做不好吧,楊總兵於登萊之地是有功的。”

“我知道,他若是不彈劾我,一切好說,可惜他給朝廷寫去奏摺,彈劾我修建貨運碼頭之事,那我就沒有必要養他和他麾下的軍士了。”

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八百三十章 殘陽如血(1)第八百零五章 孫傳庭的決斷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梟雄末路(9)楔子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四十五章 祭祖第七百零八章 掌控山東(13)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立規矩(1)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梟雄末路(10)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膽的分析第一千零六十章 見風使舵(1)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第一千零一十章 還是無奈第二百三十六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於心何忍第四百七十三章 家人的心態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七百八十六章 漕運大整頓(2)第九百九十三章 法之必行第六百七十七章 釘釘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鄭芝龍的圓滑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四百七十九章 其實是交易第一百九十六章 難道是天意第三百五十一章 殘陽如血(3)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關乎大局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一千零一章 微服私訪(2)第六百六十四章 無法隱忍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舉風波(4)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納百川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六百五十九章 爲時已晚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路(3)第八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1)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祖大壽的建議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五百一十二章 明智的建議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擊(2)第一百六十一章 漕運碼頭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一百七十三章 塘報的刺激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
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八百三十章 殘陽如血(1)第八百零五章 孫傳庭的決斷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梟雄末路(9)楔子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四十五章 祭祖第七百零八章 掌控山東(13)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立規矩(1)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梟雄末路(10)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膽的分析第一千零六十章 見風使舵(1)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第一千零一十章 還是無奈第二百三十六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於心何忍第四百七十三章 家人的心態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七百八十六章 漕運大整頓(2)第九百九十三章 法之必行第六百七十七章 釘釘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鄭芝龍的圓滑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四百七十九章 其實是交易第一百九十六章 難道是天意第三百五十一章 殘陽如血(3)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關乎大局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一千零一章 微服私訪(2)第六百六十四章 無法隱忍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舉風波(4)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納百川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六百五十九章 爲時已晚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路(3)第八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1)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祖大壽的建議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五百一十二章 明智的建議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擊(2)第一百六十一章 漕運碼頭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一百七十三章 塘報的刺激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