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

黃修遠之所以對3067研究所如此關注,並不是因爲該項目對於人類戰鬥力的提升。

很多人都沒有察覺到,這個項目的根本意義。

無論是納米內骨骼、納米內皮層,都是黃修遠提出的項目,儘管他沒有親自參與具體的研究,但大體方向還是由他來把握。

這個項目的深層次意義,在於太空。

具體而言,就是爲了讓人類可以在失重環境下,保持長期的生活。

爲什麼人類無法長期在外太空生活?其中的核心限制因素,就是低重力環境。

人類的生存環境,是藍星地面,身體也和藍星環境相適應。

而外太空的低重力環境,會引起太空綜合徵,包括骨質疏鬆、血管粥化、肌肉退化之類。

這些太空病,一般會在8~12個月的太空生活後,逐步顯現出來,嚴重的可能造成致命傷害。

哪怕採用離心機鍛鍊法和專門的飲食調控,太空生活時長,也不宜超過15個月的極限。

雖然宇航員返回藍星後,可以通過科學的鍛鍊和飲食,逐步恢復身體健康,但一旦在太空生活的時間,超過了最大限度,可能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傷。

因此中華航天局設定的宇航員太空工作期限,分爲專業宇航員最長9個月,非專業宇航員最長6個月。

比如之前上去月球的程存武,單次最長只能在外太空工作6個月,而且回到藍星後,休息調整時間,也不得低於6個月。

在探索宇宙的初期,宇航員絕大部分都是專業,或者半專業人員組成。

但是到了中後期,必然需要考慮普通人上外太空的事情,如果還是現在的宇航員培養模式,那效率就真的太低了。

因此太空人類生存學應運而生。

比起毫無頭緒的人工重力技術,或者工程量超大的離心力擬重力技術,或者是基因進化技術,黃修遠更加看重另一個技術——液壓擬重力技術。

這是他思來想去,覺得是目前唯一可以實現的太空生存技術。

他打算利用液壓力,來代替重力,模擬藍星重力作用在人體的效果。

那要如何實現這個技術方案呢?

首先水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壓縮的,如果要增強液壓力,肯定要需要大量的水或者其他液體。

如此一來,又要面臨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液體作用在皮膚上,而皮膚長期浸泡在液體環境中,肯定會有液體分子滲透到細胞內,導致表層細胞迅速死亡。

黃修遠的思路非常簡單,既然液體分子會滲透身體的皮膚細胞,那他就給皮膚覆蓋一層“人造皮膚”,用於分隔表皮和液壓液。

人造皮膚技術,對於現階段的燧人系而言,並沒有什麼難度,採用納米材料,可以打造出有彈性,又複合了防水層的人造皮膚。

有了人造皮膚,卻並不代表液壓擬重力技術可以投入使用了。

因爲在黃修遠的構想中,初期採用液壓艙、氣壓呼吸系統,加上人造皮膚,可以保證宇航員在太空中,通過在液壓艙休息的方式,保持身體的健康。

但這種方式,有一個先天限制,那就是液壓艙是固定的,無法保證宇航員在工作狀態下,也處於液壓狀態中。

而液壓艙技術的晉階版,就是液壓裝甲。

將液壓艙改進成爲一套外骨骼裝甲,然後將宇航員浸泡在其中。

液壓外骨骼裝甲技術,要保證人類可以方便操控,必須儘可能小,最好可以貼近身體,外骨骼裝甲的尺寸,最佳比例應該維持在1:1.2左右。

即一個身高1.8米的普通人,那他的外骨骼裝甲高度,應該不高於2.16米。

液壓外骨骼裝甲採用核電池,本身可以長期維持內部液壓、氣壓環境。

而由於要保持長期穿着外骨骼裝甲,那人體的內骨骼、內皮層之類,就必須同步強化。

別以爲外骨骼對人體沒有負擔,特別是液壓型的外骨骼,本身的重量和壓力,就是一個比較大的負擔。

只有內骨骼和外骨骼同步強化,纔可以促進人類在外太空長期生活。

現在液壓艙技術,已經進入人體實驗階段,但液壓外骨骼技術,卻還沒有成熟的產品。

主要是小型化的擬重力液壓,需要的設備都相對比較大,而且液壓力的控制,也必須儘可能的精細化。

這套系統是要使用在人體上的,如果隨隨便便,那是拿宇航員的生命在開玩笑。

方華帶着黃修遠,觀看了納米內皮層的植入實驗。

被固定在手術檯上的小白鼠,已經被全身麻醉了,一條條比頭髮絲還細的納米線,直接穿透了小白鼠的表皮,彷彿沒有留下一絲傷口。

這就是納米線帶來的超微創技術,現在甚至還有納米針管,可以直接刺穿皮膚、器官組織、骨骼,直達病竈區,然後將藥物分子注入病竈。

幾名研究員通過計算機系統的輔助,彷彿在小白鼠皮膚上繡花,一根根特製納米線,在機械臂的穿針引線下,迅速在真皮層中,形成一片納米網狀結構。

而幾臺機械臂上,上面裝備了紅外光激光器,正眼花繚亂地點射着小白鼠的皮層。

通過紅外光體內焊接,將這些納米結構徹底結合起來,變成一個整體。

納米皮層還和納米內骨骼融爲一體,相互連接後,就可以保證這一套系統的一部分設計效果。

其實此時的納米內骨骼、納米皮層,還只是半成品,很多設想之中的功能,還沒有完成。

黃修遠看了3067研究所的成本估計,一整套人體納米內骨骼+納米皮層,目前的綜合成本大概在2.7億華元左右。

這是以當前生產100套的產量,加上相關科研成本,計算出來的結果。

如果要大規模量產,至少要等技術更加成熟一些,到時候以生產十幾萬套的規模計算,成本可以壓低到一套200萬左右。

對於初期實驗室的成本,他早有預料,這是非常正常的情況。

畢竟投入幾百億華元,就生產100套測試產品,科研成本一平攤下去,一套肯定要幾個億。

“阿華,你們和3058研究所要多溝通,他們那邊的液壓艙,已經開始進入人體實驗階段。”

方華點了點頭:“我明白。”

而此時,小白鼠身上的植入手術,已經初步完成了。

內骨骼和內皮層結合在一起,這種情況下,讓小白鼠的身體綜合強度,提升了好幾個等級。

如果用棍子大力敲打小白鼠,它體內的皮層和外骨骼,就會瞬間形成非牛頓結構,導致攻擊的力度被削弱。

這種防禦機制,並不是沒有限制的,至少利器刺擊、超壓攻擊,還有超高溫超低溫,都可以傷害到改造體。

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十五章 工業靈魂第三百一十章 兩個遊客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曝光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五百一十二章 湯谷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二百四十三章 展望未來第一百七十一章 忌憚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六百零一章 天門號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五百四十九章 削弱中間第三百九十六章 線的延伸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四百三十八章 消息和目的第三百一十章 兩個遊客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一百四十七章 開業典禮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五十九章 大項目(加更)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一百三十五章 內部整頓第六十四章 固發測試第五十一章 一些變化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霍霍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個實驗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二百六十章 此起彼伏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價比第一百一十七章 支付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東遊記(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許多問題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鉀風雲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進度第二百四十九章 早茶密談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六十九章 崛起(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廢熱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五章 仍是少年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六百八十章 提煉工廠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五百三十五章 根除者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八十八章 淡化廠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發現第六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響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三百零五章 半導體變化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人性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九十九章 新式薄膜
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十五章 工業靈魂第三百一十章 兩個遊客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曝光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五百一十二章 湯谷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二百四十三章 展望未來第一百七十一章 忌憚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六百零一章 天門號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五百四十九章 削弱中間第三百九十六章 線的延伸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四百三十八章 消息和目的第三百一十章 兩個遊客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一百四十七章 開業典禮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五十九章 大項目(加更)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一百三十五章 內部整頓第六十四章 固發測試第五十一章 一些變化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霍霍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個實驗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二百六十章 此起彼伏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價比第一百一十七章 支付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東遊記(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許多問題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鉀風雲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進度第二百四十九章 早茶密談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六十九章 崛起(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廢熱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五章 仍是少年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六百八十章 提煉工廠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五百三十五章 根除者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八十八章 淡化廠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發現第六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響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三百零五章 半導體變化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人性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九十九章 新式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