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新年剛過,長江上舟船穿梭,三千左軍悄悄渡過長江。
張應祥騎着戰馬,身後護兵打着總兵儀仗,人馬浩浩蕩蕩的殺奔漢川縣。
爲啥選擇漢川縣,一是應爲高義歡在此沒駐守多少兵馬,一是因爲城中有戶豪紳,聯繫到黃澍,表示他對高義歡在湖廣推行的政策很不滿,希望朝廷能將高義歡驅出湖廣。
在高義歡控制湖北大部後,湖北不少士紳都說,高大帥的稅法,兵肥民飽士人飢,對高義歡很不滿。
想讓一個既得利益階層,放棄到手的利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個過程往往伴隨着殺戮和戰爭,不流血,基本很難達到重新分配利益的目的。
人性總是有自私的一面,一個理想的社會,應該是掌握絕大多數資源和財富的人,來承擔更多的責任,但往往這些人不僅不會承擔更多的責任,還會想着將自己的責任轉嫁給普通貧苦,而且會越來越變本加厲,直到最後底層暴動玩不下去。
在暴動和底層怨氣累積的過程中,有點遠見的可能學會讓步,學會妥協,讓出一部分利益,使得社會改良成功,可要是沒有覺悟,變本加厲,當社會矛盾壓制不住,那便將迎來一場血雨腥風。
高義歡在湖廣,清丈田畝,讓士紳豪強不能偷稅漏稅,又壓低佃租,讓他們不能收取高額佃租,便讓有些人覺得利益受損,接受不了,不過要說他們沒飯吃,那肯定是扯淡。
這些人只是因爲現在得到的比以前減少,所以對高義歡不滿,想要顛覆高義歡。
此前高義歡讓陳名夏處理了一批人,使得一部分有遠見的士紳,投靠了高義歡。
他們看到了魏武軍的潛力,看見了高義歡的能力,那麼讓出一點田賦,老實交稅,讓出一部分利益,換取能在高義歡麾下發展的機會,全當是一場政治投機,又有什麼不可呢?
不過還有一些人,卻只看見眼前的利益,看見田租減少,對高義歡懷恨在心,他們只是表面屈服,心裡其實懷戀大明,隨時準備反撲。
這時,張應祥領着三千人馬浩浩蕩蕩奔着漢川縣城而來,縣城早收到消息,三百名士卒,急忙一面給襄陽報信,一面把城門關了起來。
這時張應祥等人騎馬來到城下,輕蔑的看了城頭一眼,扭頭吩咐道:“你去告訴城裡的人,趕緊把城門打開,就說老子要進去佈防。”
城頭上的知縣,站在城樓上,看見城外突然殺到的幾千明軍,一個個盔歪甲斜,隊伍散亂,士卒們拖槍扛刀,滿臉的驕橫,沒有軍隊樣兒,更像是土匪,頓時讓知縣額頭冒汗。
魏武軍的精銳在河南大戰,湖廣三萬人馬,要守襄陽、荊州,還得防備四川的西軍出川,兵力十分有限,便只能向各府府城和險要關隘收縮,各縣城基本沒有什麼兵馬駐守,只有一些新卒和縣裡的民壯駐守。
很快,三千左軍就在城下展開,一名左軍遊擊,奔到城下,囂張道:“快把城門打開,我們張總兵來保護你們了。”
知縣看着這支人馬的樣子,就曉得是對岸的左軍過江,哪裡敢放他們入城。
“這位將軍,漢川縣是韓國公的防區,由魏武軍駐防。將軍不如暫時駐紮城外,免得韓國公怪罪!”知縣姓孫,想借着高義歡的威名,讓左軍知難而退。
相比於魏武軍,左軍不似軍隊,更似土匪。要是讓左軍進了城,那城裡的百姓肯定要遭殃。
城下的左軍遊擊,一聽這話,立刻就憤怒了,“你娘個劈的!魏武軍在豫南快頂不住啦,我們張總兵辛辛苦苦渡江,趕來保護你們,你們就讓我們在野地裡凍着?草你孃的,你娘心讓狗吃呢?信不信我們總兵這就發兵,把你這小縣打下來!”
左軍遊擊猖狂的很,孫知縣額頭冒汗,縣裡根本沒能力抵擋左軍的進攻。
張應祥騎在馬上,閉目養神,手下人馬卻已經鼓譟起來,叫嚷着要殺進城去。
孫知縣束手無策,左軍畢竟是官軍,又已協防的名義要進城,他擋又擋不住,可是讓左軍進城,百姓怕又要遭殃了。
正在孫知縣不曉得該怎麼辦時,城中街道上,忽然來了一羣人,爲首一人卻是本縣有名的士紳王進士。
他是漢川縣士紳的領袖,家中良田數千畝,根本不將知縣放在眼裡,就是知州也得對他客客氣氣。
以前漢川縣任何事情,都得他點頭首肯才行,否則知縣的命令都不好使。
可是,自從高義歡控制漢川縣後,王進士的日子便苦了起來,名下田產必須交稅不說,連租子也不讓多收,便讓王進士不高興了。
地主家的地,也不是憑空變出來,要是覺得租子高,可以不種,限制租子就有點過分了。
因爲心中不滿,所以王進士前段時間,頻繁拜訪北撫傅上瑞,結果莫名其妙被牽連進入“通西大案”,害他花了好幾萬兩,裝孫子擁護高大帥,才被放出來。
經歷這件事後,王進士看透了,高精忠就是個流氓加無奈,所以他一直暗地裡積極聯絡認識的明朝官員,希望官軍打回來。
聽說數千官軍進抵漢川縣,王進士立時容光煥發,一改往日的低調做派,領着數十名護院,叫上城中有頭有臉的鄉紳,往城樓而來。
“孫知縣,大冷的天,怎麼還不開城門,把官軍迎進來?”王進士領着一衆人上了城牆,看了城外一眼,遂即板着臉道。
孫縣令聽他口氣,就曉得事情不妙,城外三千左軍,縣裡還不團結的話,便是內憂外患了。
“左軍的軍紀,諸位都有耳聞,一旦進城,百姓肯定遭殃,況且我也沒法子向韓國公交代啊!”孫縣令苦着臉道。
王進士臉上露出輕蔑,“那縣令準備怎麼辦,讓左軍攻城,殺光百姓嗎?”
隨行而來的士紳們,聽了這話,臉色立刻一變,“縣令,左軍名聲是不好,可畢竟是官軍,咱們把該給的都獻上,把他們餵飽,他們還能咋樣?”
孫縣令聞語臉上慘白,王進士見他神情,將手杖往地上杵了杵,慍聲道,“縣令,左鎮軍紀是差了點,但是現在哪有軍紀好的軍隊。魏武軍是不擾民,可是軟刀子更疼,稅法搜刮紳民,比直接搶還狠。現在這個情況,咱們破財免災,總比惹惱了左軍要強。”
說着他一回頭,便招呼道:“大家聽老夫的,咱們把城門打開,迎接官軍進城。”
數十名王家的護院,聞語便要去開門,眼看着守城的民壯,要與他們發生衝突,孫縣令無奈道:“那就開城門,不過大軍不要入城,請張總兵進城就可以了。”
城門嘎吱着打開,鄉紳門站在街道兩旁迎接,王進士自掏腰包,賣了些爆竹,在街道上炸響,歡迎左軍進城。
張應祥騎在馬上,在護兵的簇擁下,進入城門,他不停的左右拱手,“各位鄉親父老,今後你們的安全,就由我張應祥來守護了!”
王進士感動了,心頭連連讚歎,“南望王師又一年,王師終於渡江啦!”
孫縣令卻裝着膽子問道,“張總兵,韓國公正在河南與東虜作戰,張總兵說要協防,是否要趕去豫南增援?”
張應祥見他官服,知道是本縣的縣令,呵呵道:“前面有韓國公頂着,我給韓國公掠陣,還是守住湖廣,保護湖廣百姓要緊!”
說完,張應祥一揮手,便大聲喝道:“接管城防!”
三千左軍頓時一擁而入,亂哄哄的進入縣城~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求支持正版。mmp的我掛了,等一個月再考,目前恢復正常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