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六不總督

江寧戰役出現了一個非常詭異的情況,那就是明軍入了外城,在鐘山上炮轟內城城牆,基本把城牆都炸得沒有完整模樣了。兩千八旗兵都給炸得金黃嫰脆,反正是沒有人模樣了。近萬綠營兵龜縮在江寧城之內,彷彿看不到城牆是已經不能給他們提供任何保護了。而明軍就在外郭不知道搞什麼勾當,反正就是不攻城。

在鐘山腳下開始吃戰地火鍋的白明修,說起這個情況來,也是表情怪怪。他夾着一塊羊肉片,在銅鍋裡涮了幾秒鐘,蘸上摻了韭花兒、腐**、蒜泥和醬油的芝麻醬,美美地嚼了起來,說道:“這個郎廷佐也是有意思了,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古今中外,堪稱奇觀了。”

獅姐坐在白明修對面,用的是一對特別精緻的陶瓷筷子,吃起飯來都是細嚼慢嚥,格外淑女,她輕笑道:“打又打不過,投降更沒可能,畢竟在韃子這條船上已經呆了太久,這種人是不敢死的,但是帶兵撤走呢,必然給清廷追究責任,所以纔出現了現在這六不總督的局面。”

白明修一頓火鍋吃得心情愉悅,招呼人道:“給我送上文房四寶,本宮給郎廷佐送一幅墨寶珍藏。”

說罷,就有人給他的小桌清理了上面的銅鍋和碗筷,鋪開了白紙,送上了筆墨紙硯。這位太子殿下雖說文采不甚流傳,但是一手書法,已經在南國有名,特別是祭庚寅之劫的碑文,已經多有文人騷客臨摹。白明修穿越前就是書香門第,從小就練寫字,穿越之後不知道是不是有神秘力量加成,一手書法更是漂亮。白明修擅寫行書,時人多讚揚太子殿下的行書“筋健而骨直,圓融而寫意,或龍蛇行走,或顧盼自雄,意真神美,當代罕有”。

甚至有人不知是不是出於吹捧,將太子殿下的書法與趙孟頫、董其昌等人相提並論,恍若真的成了什麼了不起的書法大家。

白明修說寫就寫,他這個人沒什麼造作氣,更不拘泥,提起筆來就在紙上落下幾個大字——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此六不總督,笑死。

他完全不寫什麼令人稱奇的詩句,就是一句平白的笑死,反倒寫到最後的時候,笑死兩個大字真的如同一個人在捧腹大笑,諷刺之意幾乎從紙面上跳了出來。

白明修說道:“晾晾乾,等會找個清兵的俘虜,給我捧着進城去送給郎廷佐,讓郎廷佐好好裱起來,掛在牆上。唔,他大概也沒幾天時間能欣賞了,就讓他多瞧瞧吧。”

當晚,一名驚慌的清兵俘虜真的把白明修的這幅字送去了南京城內。郎廷佐一夜不得好眠,聽說城外明軍送來信,趕緊來看,結果看到了這麼一幅字。

郎廷佐的臉上幾乎紅得要炸裂開來,望着這副新鮮的字帖,幾乎恨意爆發要將這字撕開。可郎廷佐卻沒膽子這麼做,不僅僅是因爲這字寫得真心瀟灑,是藝術品。還因爲寫這字的人是南明太子監國,他開罪不起。

旁邊的奴才問道:“大人,這字真的給裱起來嗎?”

郎廷佐心理鬥爭了半天,還是嘆氣道:“裱起來吧,收好。”

這一巴掌結結實實地打在他的臉上,但是郎廷佐還必須唾面自乾地讓白明修打。此刻他是真心恐懼,這位朱慈煊太子殿下的聲名太可怖,走到哪裡殺到哪裡,血腥得很。原本郎廷佐覺得,他們清軍已經是格外殘暴了,殺起老百姓來,足以讓人斷魂驚慌。可沒想到,這南明太子對待百姓倒是格外好,對他們這些韃子卻毫無耐性。

這麼久的時間裡,尚未聽說有哪個在旗的清兵,經歷了與南明的戰爭還能苟活的。南明太子酷愛人頭,見到他們韃子的人頭就難免興致勃發,非要給他們砍下來,還要整整齊齊地擺在土坑裡,上面立一座首級碑。

說起來,這南明太子已經建了5座首級碑,殺了數萬韃子了。

郎廷佐本身是漢軍鑲黃旗,不是滿人但是旗人。他也不是貳臣,當初是他老爹郎熙載投靠了野豬皮努爾哈赤,他是始終仕清的。按照太子殿下的標準,他郎廷佐跟韃子沒有兩樣,也是要被砍頭的。

“這江寧,究竟是守不住了嗎?”郎廷佐心裡一片蕭索,他也知道自己六不舉措於局勢一點裨益都沒有,但畢竟之前他曾在江寧戰勝鄭成功,獲得了不世戰功,他此時也隱有希望,覺得可能援軍來了他就有救了。

只需要複製當年的成功就可以了。

可是鐘山炮擊,毀掉了喀喀木全軍兩千多,幾乎沒有旗人逃回來,郎廷佐就徹底知道了,有這樣的攻擊能力,就算援軍再來個幾萬,仍不夠南明太子監國打的。他也有情報,知道明軍的兵力至少有五千,現在攻城的纔不過幾百。如果明軍援軍來得快,那麼他就更不要提什麼固守了。

在這樣的心理建設之下,郎廷佐最終決定撤出江寧,帶領所剩的清軍從西門撤出,保存有生力量,聯合其他清軍再做打算。

大約一萬清軍在在準備了一天之後,觀察外郭明軍沒有什麼動向,在半夜匆匆離開南京城。

郎廷佐騎在馬上,回望這座曾經帶給他巨大榮耀的城市,默然無語。

清軍剛出城沒多少距離,突然四下裡傳來了一陣嘹亮的軍號上。

噠噠噠的槍聲以及喊殺聲,頓時打破了夜的平靜。

“是明軍的埋伏!”郎廷佐大驚,他明明已經交代下面的人做好了偵察,確定向西離開的路線上沒有問題,怎麼還是有明軍在這裡埋伏了他們。

本來清軍就是從城中撤出,躲避明軍的攻擊,士氣相當低落,這回直接被明軍伏擊,更是連仗都不敢打了。夜幕之中,他們也分辨不出明軍又多少人,只是聽到連綿的槍聲和炮聲,不斷有人被殺死。

一擊便潰,莫過如此!

197 士風漸復(下)743 開局一條艦710 丹麥海峽(下)212 毒計377 藩屬國561 大明裝甲428 外交官們的憂慮759 白顧問210 太子殿下的日常(七)111 系統便利334 新皇帝的第一天163 江南戰役籌備會(上)105 嶺南煥新743 開局一條艦052 責任感468 計劃外的佔領402 可登錄分身651 刺殺餘波451 大西南格局284 三帝360 血書軍旗454 圍城待降595 強迫的被保護192 炮炸八旗703 宣改省500 忽悠路易十四505 大學生實習651 刺殺餘波639 正中下懷661 急轉直下217 降雪276 究極挑戰任務279 強敵逼近514 防疫工作隊422 晉升到下一文明的機會157 廢宗室526 東瀛鄭氏500 忽悠路易十四307 新來的總督205 太子殿下的日常(二)689 護國大將軍550 吳敏的新一輪大計劃273 通州之戰(下)030 準備赴澳048 兵力何來676 一種風險246 大明爸爸的新朝貢體系003 咒水之難361 汗血馬騎士440 思鄉的西班牙人307 新來的總督048 兵力何來627 接受條件505 大學生實習114 槍炮與鋼鐵457 包工隊783 追擊621 緊缺的巴黎322 報警了457 包工隊203 滿清想議和463 放貸和行醫603 摧枯拉朽446 印度洋體系(下)358 漠北拉鋸?203 滿清想議和788 互相傷害055 晉王誅賊之戰(一)723 不萊梅的早晨066 殺漢奸的獎勵792 獵殺潛艇(下)670 撤退結束342 大建設495 航行繼續061 晉王誅賊之戰(七)606 巴黎峰會(上)337 駐屯軍團668 不被信任的大帝國102 大高手146 決戰黔西南(六)304 哭訴的流放士紳299 袁懋功037 夜襲巴達維亞736 戰犯519 死亡射手121 戰略右勾拳040 潘明巖344 可選支線048 兵力何來043 抵澳776 震驚於世798 對宿主668 不被信任的大帝國116 商貿廣州(上)400 公審628 丘吉爾663 通信小隊315 潰敗063 晉王誅賊之戰(九)
197 士風漸復(下)743 開局一條艦710 丹麥海峽(下)212 毒計377 藩屬國561 大明裝甲428 外交官們的憂慮759 白顧問210 太子殿下的日常(七)111 系統便利334 新皇帝的第一天163 江南戰役籌備會(上)105 嶺南煥新743 開局一條艦052 責任感468 計劃外的佔領402 可登錄分身651 刺殺餘波451 大西南格局284 三帝360 血書軍旗454 圍城待降595 強迫的被保護192 炮炸八旗703 宣改省500 忽悠路易十四505 大學生實習651 刺殺餘波639 正中下懷661 急轉直下217 降雪276 究極挑戰任務279 強敵逼近514 防疫工作隊422 晉升到下一文明的機會157 廢宗室526 東瀛鄭氏500 忽悠路易十四307 新來的總督205 太子殿下的日常(二)689 護國大將軍550 吳敏的新一輪大計劃273 通州之戰(下)030 準備赴澳048 兵力何來676 一種風險246 大明爸爸的新朝貢體系003 咒水之難361 汗血馬騎士440 思鄉的西班牙人307 新來的總督048 兵力何來627 接受條件505 大學生實習114 槍炮與鋼鐵457 包工隊783 追擊621 緊缺的巴黎322 報警了457 包工隊203 滿清想議和463 放貸和行醫603 摧枯拉朽446 印度洋體系(下)358 漠北拉鋸?203 滿清想議和788 互相傷害055 晉王誅賊之戰(一)723 不萊梅的早晨066 殺漢奸的獎勵792 獵殺潛艇(下)670 撤退結束342 大建設495 航行繼續061 晉王誅賊之戰(七)606 巴黎峰會(上)337 駐屯軍團668 不被信任的大帝國102 大高手146 決戰黔西南(六)304 哭訴的流放士紳299 袁懋功037 夜襲巴達維亞736 戰犯519 死亡射手121 戰略右勾拳040 潘明巖344 可選支線048 兵力何來043 抵澳776 震驚於世798 對宿主668 不被信任的大帝國116 商貿廣州(上)400 公審628 丘吉爾663 通信小隊315 潰敗063 晉王誅賊之戰(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