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 大明裝甲

大明魯省青島府,這個非常年輕的城市在這二十年來發展得極快,已經成爲了北方重要的商埠,同樣也是大明軍方的重要港口。

鐵路輸送來的大量的重型裝備,將在青島府陸續裝船。大明陸軍自十多年前就開始進入了機械化的時代,不過由於缺乏一個明顯的大敵,加上理政院的主要精力都在發展工業和投資教育上面,所以大明陸軍整體的機械化速度並不快,換裝換到現在,全部大明陸軍52個滿編師(包括騎兵師、山地師),只有兩個師完成了全面性的機械化改造,所有步兵都可以用步戰車運送,坦克數量也多,其餘的步兵師最多算是具有一定機械化程度的摩托化步兵師。

這兩個全機械化師,都是大明陸軍的王牌部隊,也是當年白明修指揮過的功勳部隊,分別是大明陸軍第四師,和大明陸軍騎兵第二師。騎二師也是現在大明陸軍中,被稱爲騎兵,但是實際不騎馬的一支騎兵。騎二師是裝備了大量的步兵戰車,作爲一支衝擊力很強的師級部隊。大明在未來可能會陸續撤掉騎兵的建制,但是作爲功勳編制,騎二師和當年李定國的騎一師,都是要保留下來的。

而典型的大明步兵師,一般由兩個步兵旅組成,每個旅下轄三個摩托化步兵團,一個機械化步兵團和一個裝甲團,所以是具備一定的機械化突破的能力,其餘的部隊比較依賴軍用卡車運載,也自然需要公路。不過大明的軍卡水平不錯,只要是一定平整的地面就都能夠比較順暢地前進的。

大明第12集團軍共有三個步兵師、一個炮兵旅、一個裝甲旅、一個陸航和防空團、後勤保障團等單位組成的,總人員數超過八萬人。大明軍隊在本土基本上是一個軍區部署一個集團軍,有些也有額外,所以集團軍的數量並不多。之前臨時組建了一些,番號也有些停用了,實際的狀況是一些集團軍的建制是空置,如果需要就啓動,往裡填充兵員。現在活躍的集團軍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二、第十四共10個集團軍。

從軍列上卸下來一輛輛的大明新式坦克,如果是後世來的人,自然能夠一眼看出來,這些看上去粗大皮實的坦克,分明就是改版的蘇聯T-34-85坦克。

儘管大明並沒有什麼明確的陸地上的裝甲敵人,白明修甚至也沒格外關注這些,但是大明陸軍可是不願意將就自己的。大明陸軍自四年前選定了這款被命名爲19式的坦克作爲他們的主戰坦克,就開始大量生產這種製造簡便、性能可靠又維修簡單,火力防護和機動三要素都得到比較好平衡的坦克。

大明上下有幾十家軍工廠都能造這玩意,技術難度一點也不高,大明實際還有更高的技術,但是從可靠性和實用性的角度,陸軍選擇19式僞T-34作爲自己的陸上之王。

裝甲兵上尉謝阿滿簽了軍列的運送單,摘下自己的軍帽扇了扇風。

“也不知道拉這些大傢伙去印度有什麼用,咱們搞演練三年,基本上針對的都是北方那頭韃子熊,考慮的是怎麼對抗成規模的大編制裝甲兵,這回倒好,我們去了印度怎麼打仗?作爲步兵行動可以依靠的支點麼?”謝阿滿略微吐槽了一下。

整個世界上,裝甲兵規模第一大的是大明,第二就是西清了,而且神奇的是,僅從數量這個指標上,其實西清的坦克並不比大明少許多。當然西清的坦克都略微原始一些,被很多大明軍工行業的人和裝甲兵同行們嘲笑爲鐵皮水箱。幾年前,西清在歐洲戰場上部署了坦克集羣,幾乎是一個照面就擊潰了奧地利部隊,這讓歐洲人極爲恐慌。

歐洲人不僅想盡辦法希望自己研製出坦克,而且還發了瘋地向大明採購。本着制衡的原則,大明還是搞了一些淘汰下來的老坦克交給了奧地利乃至其他歐洲國家的陸軍,奧地利陸軍在獲得大約四十輛大明老式坦克之後,頓時在戰場上扳回了面子。

於是歐洲軍事領域現在有一種濃厚的坦克崇拜,認爲坦克這種具有機動力、防護力和火力三重要素的武器,完全就是戰爭的主宰者。這種風潮其實也影響到了費揚古,西清在近年來也在不斷地製造新的坦克,不過受限於技術,他們的坦克還是沒辦法像是大明的一九式僞T-34一樣好用。

謝阿滿的戰友指導員周存剛摸着一九式主戰坦克厚重的炮管說道:“總不能再讓咱們的士兵去跟着騎兵活動,畢竟我們已經不是在那個時代了,哈哈而且我們軍方的運力是足夠的,這一次一口氣運走咱們集團軍所有的重裝備,都不費吹灰之力。”

謝阿滿頗爲感慨地道:“我也是才知道,我們大明可供軍隊部署的運力就有100萬噸,當初兵部有特別的軍費,專門提供給那些航運公司,要求他們按照我們軍方的規格製造他們的貨輪,平時他們可以用來跑航運,戰時的時候可以臨時徵用,爲我們來進行服務,當初也不知道是誰想的這麼天才的主意,避免了投入大量的經費建造專門軍用貨船,也避免了利用率不足。”

周存剛笑道:“老謝,你現在不應該考慮一下接下來去了印度該怎麼打仗麼?”

謝阿滿道:“考慮什麼,老子閉着眼睛開着坦克軋過去,行了,咱們這仗就贏了。”

兩人都在笑,這一次印度的戰爭,軍方普遍認爲就是萬鈞之力壓雞卵,而且真正複雜的東西,在於戰後如何接收印度,將其融入到大明的帝國體系之中。至於莫臥兒帝國的軍力,其實真的不足一提。莫臥兒帝國儘管從歐洲獲得了不少的武器裝備,包括步槍、機槍和大炮,但從組織到軍事思想,莫臥兒帝國都已經很老舊了。

073 守城621 緊缺的巴黎366 林中襲擊080 南沙705 平波斯(下)361 汗血馬騎士535 光復二十三年258 破落之國離散之人563 陸戰七旅404 捕獵大師062 晉王誅賊之戰(八)770 樂浪初戰099 瓊州海戰(中)355 一五計劃(上)226 武勝關444 金融霸權的雛形795 一個禮物742 美帝與新明130 破城計036 登陸爪哇001 末日太子048 兵力何來162 引才455 治理的挑戰660 空戰時刻604 人口膨脹399 東瀛藩軍091 萬軍臨城749 哪裡冒出來的725 災難製造者418 大明爸爸終於要談判了046 熙天府(下)495 航行繼續685 山地激戰(上)634 震驚世界的轟炸525 百船來航(下)229 大別山麓368 奪寨720 戰略打擊部隊489 真不是故意欺負你318 永曆返國130 破城計107 議政王大臣會議202 鄭經降清630 強迫症337 駐屯軍團785 新明國內反應447 發展爲綱718 頓河兩岸329 不住紫禁城750 待戰375 嶺北宣慰司792 獵殺潛艇(下)301 光復遊行133 改主意403 北美的第一個殖民點517 契約勞工123 反伏擊(下)700 無路可逃175 不起眼的大成就718 頓河兩岸063 晉王誅賊之戰(九)325 基本國策218 流民事件(上)223 流民轉移民092 天火焚城507 西清的圖存327 太子接駕722 他們的願望322 報警了253 明年的這時候769 低配梟龍也很強105 嶺南煥新091 萬軍臨城295 顧炎武買報104 天命在我295 顧炎武買報696 戰爭慘烈118 來自大明的新商品762 海陸之爭196 士風漸復(上)487 貴族和平民666 土豪460 哥薩克戰韃靼312 華埠的槍聲633 死亡空襲744 海上追殺629 “光榮革命”691 善戰者無赫赫戰功193 六不總督598 急進的大明646 真心不差錢664 解救飛行員652 未遂的爆炸案523 百船來航(上)564 委婉的死刑574 兩個皇帝674 朕的江山(下)337 駐屯軍團072 被二十萬敵軍圍城是一種什麼感覺
073 守城621 緊缺的巴黎366 林中襲擊080 南沙705 平波斯(下)361 汗血馬騎士535 光復二十三年258 破落之國離散之人563 陸戰七旅404 捕獵大師062 晉王誅賊之戰(八)770 樂浪初戰099 瓊州海戰(中)355 一五計劃(上)226 武勝關444 金融霸權的雛形795 一個禮物742 美帝與新明130 破城計036 登陸爪哇001 末日太子048 兵力何來162 引才455 治理的挑戰660 空戰時刻604 人口膨脹399 東瀛藩軍091 萬軍臨城749 哪裡冒出來的725 災難製造者418 大明爸爸終於要談判了046 熙天府(下)495 航行繼續685 山地激戰(上)634 震驚世界的轟炸525 百船來航(下)229 大別山麓368 奪寨720 戰略打擊部隊489 真不是故意欺負你318 永曆返國130 破城計107 議政王大臣會議202 鄭經降清630 強迫症337 駐屯軍團785 新明國內反應447 發展爲綱718 頓河兩岸329 不住紫禁城750 待戰375 嶺北宣慰司792 獵殺潛艇(下)301 光復遊行133 改主意403 北美的第一個殖民點517 契約勞工123 反伏擊(下)700 無路可逃175 不起眼的大成就718 頓河兩岸063 晉王誅賊之戰(九)325 基本國策218 流民事件(上)223 流民轉移民092 天火焚城507 西清的圖存327 太子接駕722 他們的願望322 報警了253 明年的這時候769 低配梟龍也很強105 嶺南煥新091 萬軍臨城295 顧炎武買報104 天命在我295 顧炎武買報696 戰爭慘烈118 來自大明的新商品762 海陸之爭196 士風漸復(上)487 貴族和平民666 土豪460 哥薩克戰韃靼312 華埠的槍聲633 死亡空襲744 海上追殺629 “光榮革命”691 善戰者無赫赫戰功193 六不總督598 急進的大明646 真心不差錢664 解救飛行員652 未遂的爆炸案523 百船來航(上)564 委婉的死刑574 兩個皇帝674 朕的江山(下)337 駐屯軍團072 被二十萬敵軍圍城是一種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