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 謁孝陵

明軍砍了不少人頭,收集起來,這一批人頭準備送去嘉定進行掩埋。其餘的婦女嬰幼,已經被看管起來,準備之後送往爪哇島。

爪哇島這一年來已經變成了日漸繁華的殖民地,並且接收了不少來自大陸的移民。由當地民勇和少部分白明修留下的僱傭兵組成的爪哇藩軍,基本上已經消滅了爪哇島其他的那些土著部落,並且在原本土著的勢力範圍內建立起了華人城鎮,並利用緬甸的經驗治理爪哇。

不過爪哇那邊並不算太平,土人的反叛時有發生,甚至很多時候是爪哇當局僱傭這些土人,給他們好吃好喝,以及住的地方,讓他們進入種植園等地方做工,結果這些土人仍舊會選擇時機進行反抗。相對地,爪哇藩軍的鎮壓也是毫不手軟。

爪哇的熱帶種植園經濟也已經展現雛形,香料、橡膠、劍麻和油棕等熱帶作物是主要的產品,一些肥力比較好的土地上也種植白明修帶來的超級稻。這裡的主要勞動力還都是華人,土人老老實實工作的並不多,即便他們能夠獲得不錯的薪資。

巴達維亞城主潘明巖原想着直接抓捕土人作爲奴隸工作的,不過被告知這不符合大明的價值觀和形象。大明全境之內是禁止奴隸制度的。不過,種植園主們可以用低於華人勞工三分之二的薪資去僱傭土人,這個價格基本上是市場勞動力價格,並沒有刻意進行調整。

白明修自己估計,隨着更多的移民涌入,爪哇未來的發展也會相對看好。輸送旗人俘虜到爪哇對於勞動力的增加效果比較有限,原因是被輸送過去的主要是婦女,倒是能夠解決一下爪哇華人勞動力的單身問題。

白明修佔領南京之後,並沒有着急入城居住,反而是就在外郭的孝陵前暫居。在這裡仍舊有一些從弘光時代就殘存下來的守陵人,當初設經歷司,在孝陵設孝陵衛守衛這座大明太祖皇帝的陵墓。明季戰亂,孝陵衛自然也沒有了,但是仍舊剩下來一些人還在此地守皇陵。

攻克江寧的第二天,城內已經有了消息,太子要正式謁陵,爲太祖上香。城內百姓如有心意者,也可隨太子上香。這在規矩上是不合適的,不過軍中歷來是白明修說什麼就是什麼,太子身邊也沒有什麼臭規矩的文官,所以這個命令得以通傳。

謁陵這日,來的人還是以士子居多的,很多都是明朝遺老,心懷故國之人。太子祭拜太祖,是宣告大明覆國的重大成功,更是告慰江南零落的百姓和人心。

一隊大明覆國軍的士兵在下馬坊,算是作爲安檢,不過他們最大的作用其實是另一件事。

“你不能進去。”鐵面無私的士兵阻止了一名中年書生。

這書生錯愕,也許是知道大明覆國軍士兵軍紀森嚴,對百姓秋毫無犯,稍微壯膽,問道:“這是爲何?太子不是邀請應天府百姓一同祭拜太祖皇帝嗎,我是應天府人,爲何我不能進去?”

士兵瞧了他一眼,臉上不由帶着幾分諷刺,說道:“你拖着一條韃子的金錢鼠尾,卻想要進孝陵祭拜太祖,莫不是腦子有問題?”

這書生一聽,臉刷地一下就紅了,強自辯解道:“只是來不及剪掉而已,這一時也找不到剃髮匠,不如先通融一下……”

士兵直接拿出一把剪刀,比劃了一下,說道:“帶着辮子,不能進孝陵,這是太子殿下立下的規矩,進去的人都是我大明子民,帶着辮子的是蠻夷,就這麼簡單。你要進去也可以,讓我把你腦袋後面那根金錢鼠尾給剪了。”

書生卻支支吾吾起來,變得格外扭捏。

一旁一個年紀輕輕已經是光頭的青年直接戳穿了他的心思:“這位仁兄,你怕不是覺得我大明王師還會被清軍擊敗,日後清軍再攻入南京,你還帶着辮子,能做大清朝的順民吧?”

“這……這自然不是,只是大庭廣衆下,剪髮有辱斯文……”

那青年不由怒罵:“在大明國土上,拖着一根金錢鼠尾,纔是真的有辱斯文,你不想剪,我來替你剪了!”

說着這青年就衝上去,去扯那書生的金錢鼠尾。

這邊打鬧了一番,那書生最終負氣離開,也不要祭拜太祖了,旁邊人都是對他恥笑不已。

人潮基本上已經進了孝陵之內,這場儀式也算是要開始了。不少人都對能夠恢復峨冠博帶的大明衣着欣喜不已,不過站在高臺上的白明修,卻還是穿了一身利索的軍裝,看上去也是一樣的英姿颯爽。

有人並不知道那高臺上站着的人是誰,便說道:“那年輕小子是誰人?”

有站崗的士兵隨口回答:“太子殿下。”

問話的人膝蓋一彎,啪的就跪下了,滿臉驚容和後怕。

“臺上的是太子,你們怎麼不跪啊!”

結果衛兵卻道:“殿下執行新政,禮教改革,跪拜大禮不用時常行,現在大明宣揚士農工商四民平等,見官不跪,見了太子也只需鞠躬。殿下是不那麼注重虛禮的人,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禮儀通達的人,還不是投靠韃子,做了漢奸,這樣的人能算得上知禮嗎?”

這些士子讀書人望着這個衛兵,都是嘖嘖稱奇,這衛兵看上去也就是尋常小兵,卻懂得如此道理,十分不易了。

“殿下所領王師,連一個尋常兵丁都有這般見識,人傳言大明覆國軍非凡,可見一斑。”

雖然許多人明明能夠望得見太子,但是卻不行禮不跪拜,感覺有一些難受,但是大多數人都在體驗着着完全不同的感覺。

不多時,一羣有一些年紀,甚至還有殘疾的人走了上臺。太子朝着這些人居然深深鞠了一躬。那些人明顯被嚇了一跳,連忙跪下還禮,卻被帶上來的衛兵阻止,只是要求鞠躬還禮。

“那些人是何人?爲何太子要向他們行禮?”

“孝陵衛,大明國家破碎,這些人仍舊在守衛孝陵,太子這是在向國家殘破卻仍盡忠職守的人表達敬意。咱們這位太子是個奇人,敬人行敬人言卻不敬人的身份、財富,廣東那邊傳來許多軼事趣聞,看來大半爲真了。”

001 末日太子207 太子殿下的日常(四)041 城主576 奧朗則布的火刑臺126 俍兵439 呂宋華村714 登陸不慘烈070 野生敵人308 不造大艦的海軍026 緬北會戰(上)359 追擊和反追擊611 讓西清憂心的情報367 葉林斯基128 拿土司076 三連抽201 清肅江南289 副本結束335 間客232 泉州夜襲107 議政王大臣會議120 西進之策533 皇帝畢業了016 A級政務官680 走失的清兵085 提前出戰194 沒人性的太子殿下309 馬尼拉封港298 妄使482 帕維亞戰役637 步安的早飯635 震怒的西清皇帝095 失之交臂056 晉王誅賊之戰(二)206 太子殿下的日常(三)131 御風539 關於歐洲的會議(上)363 逐走005 攢錢招兵710 丹麥海峽(下)366 林中襲擊641 天命耶?306 開往呂宋的戰艦065 殺吳賊216 山雨欲來396 吃掉日本不容易420 報告老師092 天火焚城095 失之交臂623 親王和女伯爵602 老少將帥503 帶貨沙龍756 寄存箱109 入潮州360 血書軍旗700 無路可逃692 列車炮451 大西南格局066 殺漢奸的獎勵735 帝國秩序639 正中下懷178 舟山海戰(上)431 地圖開疆270 天津鎮援兵797 千島509 印第安青年288 錯覺之我能反殺445 印度洋體系(上)501 學中文的學院083 讀書人治國論023 誘餌418 大明爸爸終於要談判了699 地中海潛艇135 戰狼太子深夜炸城216 山雨欲來267 水陸合擊(下)300 清官和明官298 妄使025 支線362 給禽獸一個時間表494 意大利王國158 郭之奇026 緬北會戰(上)441 懲戒還未結束574 兩個皇帝577 陛下的指揮風格485 直布羅陀海戰(下)116 商貿廣州(上)521 環行美洲234 南方平定576 奧朗則布的火刑臺433 殖民事業報告043 抵澳287 大陣仗679 建言564 委婉的死刑463 放貸和行醫607 巴黎峰會(下)534 傳薪火者310 馬尼拉灣299 袁懋功
001 末日太子207 太子殿下的日常(四)041 城主576 奧朗則布的火刑臺126 俍兵439 呂宋華村714 登陸不慘烈070 野生敵人308 不造大艦的海軍026 緬北會戰(上)359 追擊和反追擊611 讓西清憂心的情報367 葉林斯基128 拿土司076 三連抽201 清肅江南289 副本結束335 間客232 泉州夜襲107 議政王大臣會議120 西進之策533 皇帝畢業了016 A級政務官680 走失的清兵085 提前出戰194 沒人性的太子殿下309 馬尼拉封港298 妄使482 帕維亞戰役637 步安的早飯635 震怒的西清皇帝095 失之交臂056 晉王誅賊之戰(二)206 太子殿下的日常(三)131 御風539 關於歐洲的會議(上)363 逐走005 攢錢招兵710 丹麥海峽(下)366 林中襲擊641 天命耶?306 開往呂宋的戰艦065 殺吳賊216 山雨欲來396 吃掉日本不容易420 報告老師092 天火焚城095 失之交臂623 親王和女伯爵602 老少將帥503 帶貨沙龍756 寄存箱109 入潮州360 血書軍旗700 無路可逃692 列車炮451 大西南格局066 殺漢奸的獎勵735 帝國秩序639 正中下懷178 舟山海戰(上)431 地圖開疆270 天津鎮援兵797 千島509 印第安青年288 錯覺之我能反殺445 印度洋體系(上)501 學中文的學院083 讀書人治國論023 誘餌418 大明爸爸終於要談判了699 地中海潛艇135 戰狼太子深夜炸城216 山雨欲來267 水陸合擊(下)300 清官和明官298 妄使025 支線362 給禽獸一個時間表494 意大利王國158 郭之奇026 緬北會戰(上)441 懲戒還未結束574 兩個皇帝577 陛下的指揮風格485 直布羅陀海戰(下)116 商貿廣州(上)521 環行美洲234 南方平定576 奧朗則布的火刑臺433 殖民事業報告043 抵澳287 大陣仗679 建言564 委婉的死刑463 放貸和行醫607 巴黎峰會(下)534 傳薪火者310 馬尼拉灣299 袁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