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太子殿下的日常(三)

上海大概是現在17世紀亞歐大陸上唯一的一座不夜城,到了晚間,城市中的路燈便會亮起來,雖然白明修還沒有讓科技樹躍升進入電氣時代,不過發電機、輸電線路以及電燈這些局部的科技樹已經給點亮了。

其實白明修覺得自己現在讓手下的科技人才們去搞內燃機、無線電報一類的東西,還是有希望在短期內成功搞出來的,只不過系統反覆要求過他,不能讓他將科技樹點得太高,否則將會引來不利的後果。白明修也就索性沒有讓人去做,畢竟蒸汽機的科技樹他都沒有完全點好,而且就算弄出了內燃機等東西,他現在也不具備大規模開採原油和冶煉原油的能力。

這座城市已經逐漸變得有人煙起來,雖然大明覆國軍獨立旅仍然作爲“禁衛軍”在軍管這座城市,不過白明修已經陸續放了很多人進入上海,畢竟他將理政院遷了過來,而且還開始運營上海的各種工廠,甚至之前白明修還搞了一波騷操作。

因爲許多江南地主掌握過於龐大的土地,白明修就搞了一套換地政策,1:3兌換澳洲、爪哇或緬甸土地,1:1.5兌換四川土地,或者用100畝土地兌換一套上海的洋房。不換基本上是不行的,按照遞進地稅的繳納辦法,那些土地可能幾千幾萬畝的地主們,光是一年的地稅都可以讓他們輕鬆破產。大明新行的地稅是徵收明兩,而且跟收成完全是無關係的,就是一種單純的財產稅。比如在江南,個人擁有50畝以下土地是不徵收的,50畝以上就開始徵收,基本在500畝以上,地稅就會收到田畝市價的50%。

許多大家族不得不將田畝分配於族中人丁,但是財產權給到個人家庭的時候,再想要凝聚回到大家族,就非常困難了,畢竟地權辦公室只認他們簽發的田契。

多少江南地主並不能夠理解這個時節以100畝江南的田產換一套上海的房子是多麼有先見之明的事情,尤其是他們很多人發現一套所謂的洋房也就是200多平米,甚至後院都不如他們一進小房的院子大。

大多數大地主在沒辦法抗拒新規定的情況下,只得選擇了跨區換地,以及將土地賣給公家,或將土地轉租給新成立的農業合作社。轉租給農業合作社的土地,只需要繳納最低一檔的地稅,而且農業合作社會跟地主簽訂一個長約,比如20年之內承包,頭五年免租,後面十五年一次付清,或者付給他們租金。

農業合作社是不跟地主們簽訂收成比例租子的,因爲這種情況又等同於舊有的租佃制度了。農合的背後是強有力的政府支持,等於半強行的將土地從地主們手裡集中起來,再交給農民們進行耕種,而且是組織農民們進行合作耕種。

中國實在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國家,每個地區的情況就不太一樣。農合的形式也必須搞得多種多樣。在江南這邊,大明的分田基本上給到每戶的田地相對比較少4-10畝是比較常見的情況,每個村的所有農民家庭都加入農合。農合作爲基層組織,安排農民們的生產和其他活動。更主要的,提供農民們良種、農業技術、肥料以及未來可能提供更多農業機械。農民在完成自留地的耕種之後,如果還有剩餘勞動力,則耕種掛在農合下面的土地,手法上既包括承包自種,也包括共同耕種。承包自種的形式,其實等於將土地以不剝奪土地所有權的形式,從地主手中流轉到了農民手中;共同耕種則是計工分,多勞多得。

農合的另一大作用,就是協調經濟作物的耕種,經濟作物直接導向現金的收入,從而可以很好地改善農民的收入。而即便是糧食,農合直接對接國有糧食公司,以統一價格向各農合收購,糧食公司的價格是穩定的,算是一層保險,防止出現豐年糧賤,多收了四五石結果導致破產這種事。

大多數江南農民是還沒有意識到農合到底是怎麼樣一種強大的存在,不過看在分地免糧的面子上,農民們還都是非常積極地入社。

大多數江南地主對於朝廷一系列的新政還是搞得有些心驚膽戰,這個大明跟以前那個讓他們佔盡便宜的大明已經全然不同了。不是沒有人想過搞事抗拒,但是前段時間鄭成功在江南搞得轟轟烈烈的清肅活動,已經讓許多士紳名流破家破產,甚至給發配到了海外,衆人基本上只能噤聲,甚至這一時期還有很多士紳寫詩諷刺,說光復後的大明還不如韃子仁慈。

這當然是胡說八道,在輿論中只能算是一種非主流。江南也已經開始刊行大量的代表官方聲音的報紙和雜誌,輿論已經很好地控制在了太子殿下的手中。新學也開始蔚然成風。

畢竟清廷當初可是敲詐勒索,什麼招數都用,更是殺了不少人。太子治下,一切依法辦理,經濟類的罪行除非重大,不至於死罪,最多也就是罰錢,或者就是給扔去爪哇島。於是乎,從這個時代後,吳語中就有了一些諺語,例如死去爪哇一類的詞,用來罵人。

說起來,上海的洋房還是有些富戶用土地換了來。一些人已經知道靠土地八成是很難賺錢了,在看到工商政策向好的局面,就來到上海來經營商業。很快地,第一批十七世紀的炒房團已經出現了,只不過現在的炒還比較初級。

畢竟,一個如此與衆不同的現代城市,寬敞的水泥馬路和路燈,有着各種各樣的工廠和商業公司,有一個通達各地的大港口,善於商業的新興資產階級已經看到了利益潛力,如同嗅到血腥的鯊魚一樣,開始逐漸涌入上海。

東方魔都也就是在1662年的冬天開始,逐漸展現出自己的魔力。從那個時候就定居上海的江南人們,總是自居正宗老上海,甚至很多年後都還誇耀,自己曾經在什麼館子見到過年少時的太子。

799 波世島332 大祭禪讓(三)445 印度洋體系(上)093 澳門160 愛民太子616 非法移民534 傳薪火者799 波世島229 大別山麓270 天津鎮援兵391 琉球逐日(中)318 永曆返國323 君子小人論166 南邊的妖孽254 新讀書人226 武勝關745 亂入之戰列艦785 新明國內反應今天第二章因技術問題消失了690 大明人看戰爭159 小伐交趾119 圍棋盤207 太子殿下的日常(四)555 試金石098 瓊州海戰(上)675 旗丁或包衣106 楊氏投誠628 丘吉爾033 獅級戰列艦?不!你想多了339 報告皇帝635 震怒的西清皇帝525 百船來航(下)432 由大變小192 炮炸八旗715 阿棉戰役565 戰爭的序幕344 可選支線443 宣慰司爵位471 大胃口336 韃子的剩餘價值142 決戰黔西南(二)298 妄使507 西清的圖存502 歐洲的消費力707 雪夜奪城096 鄭氏徵糧737 一生崢嶸465 迪拜353 入京開會251 白蓮教尊484 直布羅陀海戰(上)543 移民公司446 印度洋體系(下)546 黑市商人647 五九來了330 大祭禪讓(一)124 田州670 撤退結束197 士風漸復(下)702 一個全球統治秩序正在誕生536 印度洋的海盜703 宣改省287 大陣仗481 鬧鐘還是喪鐘113 匠改編484 直布羅陀海戰(上)179 舟山海戰(下)143 決戰黔西南(三)419 英格蘭替荷蘭割地639 正中下懷191 戰江寧(下)212 毒計578 縱深穿插748 好東西220 流民事件(下)647 五九來了368 奪寨254 新讀書人124 田州464 趙青索118 來自大明的新商品439 呂宋華村566 24小時令121 戰略右勾拳114 槍炮與鋼鐵204 太子殿下的日常(一)219 流民事件(中)289 副本結束694 法西南會戰(中)348 向漢人求援252 高難任務525 百船來航(下)473 分贓討論324 移民事務部152 剁手買兵338 墾殖關外576 奧朗則布的火刑臺470 摩洛哥062 晉王誅賊之戰(八)070 野生敵人
799 波世島332 大祭禪讓(三)445 印度洋體系(上)093 澳門160 愛民太子616 非法移民534 傳薪火者799 波世島229 大別山麓270 天津鎮援兵391 琉球逐日(中)318 永曆返國323 君子小人論166 南邊的妖孽254 新讀書人226 武勝關745 亂入之戰列艦785 新明國內反應今天第二章因技術問題消失了690 大明人看戰爭159 小伐交趾119 圍棋盤207 太子殿下的日常(四)555 試金石098 瓊州海戰(上)675 旗丁或包衣106 楊氏投誠628 丘吉爾033 獅級戰列艦?不!你想多了339 報告皇帝635 震怒的西清皇帝525 百船來航(下)432 由大變小192 炮炸八旗715 阿棉戰役565 戰爭的序幕344 可選支線443 宣慰司爵位471 大胃口336 韃子的剩餘價值142 決戰黔西南(二)298 妄使507 西清的圖存502 歐洲的消費力707 雪夜奪城096 鄭氏徵糧737 一生崢嶸465 迪拜353 入京開會251 白蓮教尊484 直布羅陀海戰(上)543 移民公司446 印度洋體系(下)546 黑市商人647 五九來了330 大祭禪讓(一)124 田州670 撤退結束197 士風漸復(下)702 一個全球統治秩序正在誕生536 印度洋的海盜703 宣改省287 大陣仗481 鬧鐘還是喪鐘113 匠改編484 直布羅陀海戰(上)179 舟山海戰(下)143 決戰黔西南(三)419 英格蘭替荷蘭割地639 正中下懷191 戰江寧(下)212 毒計578 縱深穿插748 好東西220 流民事件(下)647 五九來了368 奪寨254 新讀書人124 田州464 趙青索118 來自大明的新商品439 呂宋華村566 24小時令121 戰略右勾拳114 槍炮與鋼鐵204 太子殿下的日常(一)219 流民事件(中)289 副本結束694 法西南會戰(中)348 向漢人求援252 高難任務525 百船來航(下)473 分贓討論324 移民事務部152 剁手買兵338 墾殖關外576 奧朗則布的火刑臺470 摩洛哥062 晉王誅賊之戰(八)070 野生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