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戰緬甸(上)

明朝時期對西南之地採用的是“三宣六慰”的治理體制。所謂三宣六慰,指的是南甸宣撫司、幹崖宣撫司、隴川宣撫司,六慰指車裡宣慰司、緬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養宣慰司、老撾宣慰司。三宣基本上屬於雲南境內,六慰則分佈在緬甸、泰國、老撾等地。

“三宣六慰”都是土司,即其長官都由當地部族或政權的首領世襲,土司進行內部的自治,但是對朝廷承擔有“徵役差發”和“貢賦”,屬於典型的封建政治體系。朝廷和地方州府是有權調遣土司的土兵的。因地理位置的遠近和部族的生熟歸化程度,這些土司又分爲內邊區和外邊區。明朝對它們的統治方式和控制程度雖不相同,但它們都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

從這個角度來看,大明其實也是兩洋國家,東臨太平洋,西側的緬甸宣慰司則連印度洋。

在東籲王朝興起之後,三宣六慰的制度基本就崩潰了,當地的土司大都臣服在了緬甸東籲王朝之下。只不過到了明末,東籲王朝也已經國力貧弱,甚至連李定國帶領的南明殘軍都抵擋不過,只能靠挾持永曆來對抗。

白明修接到了系統主線任務,有意識在中南半島開闢一番新的局面。這片與中原大陸直接相連的土地,可以說是中國最佳的對外移民目的地。白明修打算將宣慰司的制度直接更改成明朝的殖民體系,只不過他是不可能再委任當地部族的貴族擔任宣慰司宣慰使,而是需要一位漢人擔任,類似殖民地總督。

白明修雖然說得簡短,但是李定國思前想後,認爲白明修說得很正確。他一直很有壓力,磨盤山戰役被挫之後,他明白吳三桂早晚要進兵到緬甸追殺南明的。如果不能提前準備好戰場,利用這片土地對於清軍十分陌生的優勢,那麼明軍恐怕真的要垮在這異國他鄉了。

想到這裡,李定國又看向比他矮不少的少年太子朱慈煊,心中波瀾。

“難道真的是天佑我大明,有太子賢能大氣,或許真有希望能夠倒轉乾坤,大明中興有望。”

白明修這時候已經派遣了警衛連的偵察兵去查探緬軍情報,李嗣興的騎兵可用之後,白明修又讓李嗣興多派探馬,雖然白明修沒有真實指揮過戰鬥,但是他還是很清楚情報的重要性的。

明軍臨着一條緩緩流淌的大河紮營,白明修對李定國說道:“緬軍兵力數倍於我軍,但緬軍由各部土司的附庸軍組成,這些土司部隊一旦遇到挫折就會退卻,緬王莽白直屬的兵力並不多,我們主要擊敗莽白直屬軍,這場戰鬥便可一戰而勝。我們背河設陣,以少量兵力吸引緬軍前來攻擊,並做出要過河的假象,當緬軍發動攻勢,我麾下的警衛連將以強大火力將其鎮住,而此時,我希望晉王你能以我軍主力從後方襲擊緬軍隊尾,直接將緬軍擊潰。”

李定國沒想到白明修居然還有如此見地,但他搖頭道:“緬軍怎麼說也有兩三萬兵馬,就算我留下一千部衆予殿下,殿下如何能夠抵抗得住?”

白明修矜持地笑了笑道:“我自然是有我的倚仗的,從海外歸來的警衛連,所用之火銃,一息之內能作數十發,哪怕有上百騎衝將上來,也不敵這連發火銃之掃射,只要由趙連長佈置陣地,設下蒺藜、壕溝,有晉王手下果敢之士護衛,就算有上萬緬軍衝擊,我這陣地也能立於不敗之地。”

李定國之前已經聽說了所謂鄭和遺部手中厲害的武器,但仍沒有一個直觀的概念。白明修不得不安排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武器展示,當展示完成之後,李定國已經恨不得直接從白明修手裡搶走警衛連的這些武器了。

“百人可當千人啊!”李定國嘴裡不停地嘟囔道。

白明修輕笑道:“晉王,請你領軍先行機動至後方,隨時注意緬軍動向,不要過早暴露。緬軍應該還不知道我們兩軍已經合流,現在仍是窮追不捨。我在這邊挖掘壕溝,足以掩護我們這邊的伏兵。”

趙旭命人挖了一處塹壕,李定國觀摩了之後,立即就窺出這壕溝的精妙之處。

“這壕溝可以藏兵,挖掘壕溝比築城要快得多。有快槍守衛,哪怕敵軍衝鋒上來,壕溝裡的刀兵也可與之近戰,一處壕溝陷落,另外一處便可增援過來,當真是野戰之中防禦之良方。”

李定國也不愧是明末良將,他這份軍事天才真的不是蓋的。李定國留給白明修五百兵卒,這些兵卒以火槍手爲主,也有一些他手下精銳的悍卒。在明末清初這個時間點上,其實明軍和清軍已經至少實現了二成左右的火器化。只不過他們使用的火器比較原始,以鳥槍、擡槍這類精準度和威力都不足的火器爲主。別說是二戰美軍級別的這種槍炮,就連歐洲人現在使用的前裝滑膛燧發槍也多有不如。

雖然明軍使用的鳥槍、三眼銃這類火器並不強,但多少也算是火器。

除了這些兵之外,李定國還將自己的得利副將靳統武留在白明修的身邊,要求他保護好太子殿下。至於永曆皇帝和其他隨行人員,李定國則派遣兒子李嗣興保護,繼續向洞烏撤退。

明軍這邊準備得差不多了,緬軍的追擊部隊也終於趕了過來。

緬軍這邊隊伍甚至都不是特別齊整,除了少數的大象,緬軍大隊基本上都是步卒,而且分別編成了不同的隊伍,相互之間也沒有掩護和配合。

當緬軍行至快到河邊的時候,終於看到了傍水紮營的明軍隊伍。

緬軍大將那錦伢高聲道:“明人就在河邊,不要叫他們過得河去,全軍給我衝啊!”

此時他身邊衛士道:“可是據說明人手上火器特別厲害,我們派出去的兩批人都相繼被他們擊敗了啊。”

那錦伢卻滿不在乎地道:“就算火器厲害又怎樣?我們這邊有兩萬多人,就算用人堆也會把明人給堆死了。若是不能擒獲明人皇帝,清軍如果攻打我們,我們就真的麻煩了!”

626 “不列顛之王”174 決戰黔西南(四)163 江南戰役籌備會(上)538 德意志的情報314 不英勇的西班牙人178 舟山海戰(上)116 商貿廣州(上)576 奧朗則布的火刑臺474 造訪里斯本076 三連抽130 破城計456 世俗社會077 船上談判671 意大利准將733 分歐洲而治(下)253 明年的這時候104 天命在我283 高AI敵軍?050 兩張告示428 外交官們的憂慮148 決戰黔西南(八)637 步安的早飯077 船上談判531 怎麼花錢731 重新洗牌385 巨龍在東方270 天津鎮援兵287 大陣仗370 猶太商人692 列車炮407 殖民公司的武裝257 瘋狂的想法496 東歐風雲亂229 大別山麓469 非洲的新殖民地397 幕府的交涉636 不服的殖民者764 倭國土皇帝560 整肅風紀652 未遂的爆炸案604 人口膨脹560 整肅風紀503 帶貨沙龍685 山地激戰(上)159 小伐交趾388 外銷武器359 追擊和反追擊570 陷入泥裡的坦克719 耶夢加得278 怒殺野豬皮323 君子小人論569 中歐對峙(下)293 祭祀之事796 競賽場位面125 壯家少女747 贈船354 大議報告355 一五計劃(上)751 無人操作?617 整治局面648 進入大洋的西清海軍193 六不總督050 兩張告示337 駐屯軍團350 晉王入草原006 重機槍204 太子殿下的日常(一)445 印度洋體系(上)703 宣改省483 繼續打下去621 緊缺的巴黎239 王爺商人760 新軍裝156 潛力軍官431 地圖開疆035 靠泊被拒545 大清很缺油086 進廣州(上)685 山地激戰(上)515 騙術大師077 船上談判405 殖民的邏輯020 臨江盟誓798 對宿主199 錢牧齋469 非洲的新殖民地747 贈船505 大學生實習065 殺吳賊216 山雨欲來739 文明與人270 天津鎮援兵367 葉林斯基740 航天發射339 報告皇帝099 瓊州海戰(中)080 南沙233 以暴制暴173 打伏010 戰緬甸(中)
626 “不列顛之王”174 決戰黔西南(四)163 江南戰役籌備會(上)538 德意志的情報314 不英勇的西班牙人178 舟山海戰(上)116 商貿廣州(上)576 奧朗則布的火刑臺474 造訪里斯本076 三連抽130 破城計456 世俗社會077 船上談判671 意大利准將733 分歐洲而治(下)253 明年的這時候104 天命在我283 高AI敵軍?050 兩張告示428 外交官們的憂慮148 決戰黔西南(八)637 步安的早飯077 船上談判531 怎麼花錢731 重新洗牌385 巨龍在東方270 天津鎮援兵287 大陣仗370 猶太商人692 列車炮407 殖民公司的武裝257 瘋狂的想法496 東歐風雲亂229 大別山麓469 非洲的新殖民地397 幕府的交涉636 不服的殖民者764 倭國土皇帝560 整肅風紀652 未遂的爆炸案604 人口膨脹560 整肅風紀503 帶貨沙龍685 山地激戰(上)159 小伐交趾388 外銷武器359 追擊和反追擊570 陷入泥裡的坦克719 耶夢加得278 怒殺野豬皮323 君子小人論569 中歐對峙(下)293 祭祀之事796 競賽場位面125 壯家少女747 贈船354 大議報告355 一五計劃(上)751 無人操作?617 整治局面648 進入大洋的西清海軍193 六不總督050 兩張告示337 駐屯軍團350 晉王入草原006 重機槍204 太子殿下的日常(一)445 印度洋體系(上)703 宣改省483 繼續打下去621 緊缺的巴黎239 王爺商人760 新軍裝156 潛力軍官431 地圖開疆035 靠泊被拒545 大清很缺油086 進廣州(上)685 山地激戰(上)515 騙術大師077 船上談判405 殖民的邏輯020 臨江盟誓798 對宿主199 錢牧齋469 非洲的新殖民地747 贈船505 大學生實習065 殺吳賊216 山雨欲來739 文明與人270 天津鎮援兵367 葉林斯基740 航天發射339 報告皇帝099 瓊州海戰(中)080 南沙233 以暴制暴173 打伏010 戰緬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