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清奧間的聯姻

滿清與奧地利的友好,還不止是紙面上的友好互助盟約。

七月中旬,也就是吞併羅馬尼亞,並且和奧地利簽訂友好互助盟約的大半個月後,多爾袞派遣的特使再一次來到奧地利。

這一次是代表大清皇帝福臨,求娶奧地利公主爲大清皇貴妃,代表着兩國從此緊密不分。

這可比上一次的友好互助盟約更具代表,幾乎是再一次向奧地利保證大清今後絕不會入侵奧地利,能讓奧地利更加放心。

其實,滿清吞併了奧斯曼帝國之後,西部邊境和奧地利大面積接壤,以滿清的疆域廣大和人口等各方面,在兩國的相交當中,滿清理應處於絕對的強勢地位纔是。

可是,多爾袞卻幾次主動派遣特使前往奧地利,不管是議和,盟約,還是求親,都是滿清主動的,這不免有些損害滿清的國威,像是顯得滿清怕了區區奧地利一般。

別說奧地利能不能想得通究竟是爲什麼,就連滿清國內的許多滿人貴族也想不通,許多滿人貴族紛紛上書多爾袞,不能面對奧地利這般顯得軟弱。

可惜的是,多爾袞並沒有理會這些人,仍舊堅持派遣特使與奧地利聯姻。

那些滿人貴族從多爾袞這裡沒有得到答覆,便又繼續上書大清皇帝福臨,和後宮孝莊皇太后,希望皇帝和太后勸說多爾袞。

然而,他們同樣沒有在福臨和孝莊皇太后那裡得到恢復,所有上書全部石沉大海。

二十幾年前,滿清雖然被逼去帝號,向大明稱臣,事實上,滿清應爲‘王國’,不能有皇帝和皇太后,最多是國王和王太后,不過滿人一直將這視爲奇恥大辱,哪怕在大明面前不敢這麼做,但在滿清國內,他們仍舊沿用皇帝和皇太后的封號。

“皇兒,你皇父攝政王爲了大清,承受了太多的壓力了,你可一定要時時刻刻記在心裡!”孝莊皇太后對福臨說道。

“母后,兒臣知道,兒臣一直理解皇父攝政王!”福臨鄭重的點了點頭說道。

其實,早在做出和奧地利聯姻之前,多爾袞便親自來到皇宮和福臨以及皇太后商議許久,所以福臨和孝莊皇太后都能理解多爾袞的做法,也贊同多爾袞的做法。

大清徹底吞併奧斯曼帝國之後,疆域已經足夠廣大,人口也足夠多,只要一定的時間好好治理,便能不斷增強大清的國力,根本沒有必要繼續擴張,也沒有時間繼續擴張了

因爲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大清國力的增強,大明對大清的威脅便越發緊迫,難保哪天大明感覺大清對大明的威脅了,不會直接對大清發動全面進攻。

大明纔是大清今後最主要的方向,纔是大清傾盡全力也要打敗的敵人。

而大明實在是太強大了,越是瞭解大明,就越是恐懼大明,面對大明,大清必須集中所有的力量,而大清想要集中所有的力量,歐洲方面的威脅就必須完完全全的徹底消除。

之所以一定要和奧地利聯姻,那是因爲奧地利不僅代表着奧地利本身,更代表着奧地利背後的歐洲其他各國,只要大清和奧地利發生戰爭,則整個歐洲都是大清潛在的敵人。

既然不打算繼續向西擴張,那麼與奧地利和整個歐洲消除敵對便是首要之事,而與奧地利盟約和聯姻便是其中關鍵,所以聯姻勢在必行——

奧地利都城,維也納。

面對滿清的聯姻請求,奧地利上下再一次震動。此刻他們才真正感覺到,吞併了強大奧斯曼帝國的滿清,似乎並沒有奧斯曼帝國那樣巨大的侵略野心,似乎對繼續向歐洲擴張沒有半點興趣。

不僅是奧地利上下,消息傳到歐洲其他各國,其他各國對滿清的感官也一下子上升了幾個臺階。

以滿清的疆域和雄厚的國力,滿清既然不想和奧地利和歐洲發生戰爭,奧地利和歐洲自然也不想和滿清發生戰爭。

經過一番商議,奧地利皇帝最終拍板,同意了滿清的聯姻請求。

其實,奧地利也有自己的想法。

自奧地利獨自建國以來,奧地利便時時刻刻面臨奧斯曼帝國的威脅,幾次差點被奧斯曼帝國滅國,不得不一直將全部的力量放在防範奧斯曼帝國的入侵上面來。

其實以奧地利當前的國力,一點也不比神聖羅馬帝國和法蘭西,西班牙等國弱小,奧地利理應是歐洲大陸上的最強國之一,至少奧地利皇帝和高層們是這麼認爲的。

他們一直覺得,如果不是奧地利所有的國力都用在防範奧斯曼帝國之上,奧地利一定能有更加廣闊的發展,或者說在歐洲大陸上更加高的地位。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讓奧地利看到了的機會,也的確,奧地利趁着奧斯曼帝國的滅亡,攻取了大量原先屬於奧斯曼帝國的領土,讓奧地利的領土足足比原先擴大了一倍,國力也增加了近一倍。

奧地利上下都清楚,滿清能夠在奧斯曼帝國還處於巔峰的時期,強行攻滅奧斯曼帝國,滿清的強大,至少不弱於當初的奧斯曼帝國,甚至更強。

奧地利不想如當初傾盡全力防範奧斯曼帝國那樣的防範滿清。

滿清的聯盟和聯姻,何嘗不也是正中奧地利的下懷,奧地利早就不想繼續將全部的國力用在東方了,奧地利應該向整個歐洲大陸看齊。

奧地利皇帝不僅答應了滿清的求親,還提出了讓奧地利皇太子也求娶一位滿清公主的提議。

聽到奧地利皇帝的提議,滿清特使愣了一下,隨後立刻滿臉含笑的答應了下來。

既然聯姻是滿清先提出來的,而聯姻最好的方式,自然是兩國相互嫁娶,奧地利皇帝的這個提議,同樣也正中滿清下懷。

由於聯姻是雙方都想做的事情,兩國準備得很快。

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兩國便各自將自己出嫁的公主送出。

奧地利方面,嫁出了奧地利皇帝最寵愛的特蕾茜亞公主,直接嫁給大清皇帝福臨,爲大清皇貴妃,名面上的地位雖然僅次於大清皇后,但各項禮節方面,直接與大清皇后等同,宣示着滿清對奧地利的足夠平等和重視。

滿清方面,出嫁的公主是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后親生的一個公主,雖然不是大清皇帝所生,但出自大清最有權力和地位的攝政王多爾袞以及孝莊皇太后,身份上,甚至比一般的公主還要尊貴,奧地利方面對此自然也是非常滿意的。

同樣爲了顯示奧地利對滿清的重視,滿清公主不僅嫁給了奧地利皇太子,還直接成爲了皇太子的王妃,將來的奧地利皇后。

隨着相互聯姻的進行,滿清和奧地利從最開始的敵對交戰,到狼狽爲奸各自瓜分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再到後來的簽訂盟約以及此刻的相互聯姻。

奧地利和滿清的關係頗爲讓人深思——

第876章 戰事完結第44章 朝政第335章 俘虜荷蘭船隊第706章 滿人俘虜迴歸大清之路(一)第461章 洪承疇(一)第548章 蒙古人暴動(一)第809章 大海戰陰雲(一)第707章 滿人俘虜迴歸大清之路(二)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1014章 攻入君士坦丁堡第669章 殲滅沙俄大軍(一)第335章 俘虜荷蘭船隊第85章 山雨欲來第581章 求助倭寇第980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三)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166章 劉宗敏戰死(中)第674章 啊蜜兒公主入京第812章 大海戰陰雲(四)第724章 倫崮之死第295章 福王‘稱帝’第189章 騎兵對決(下)第776章 殺往仰光第798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三)第248章 回京第12章 劉宗敏第679章 大清滅波斯之戰第668章 迎擊沙俄大軍第490章 清軍大敗第472章 登陸遼東第1074章 兵臨維也納城下第122章 山東亂局第316章 鄭芝龍的反應第700章 鏖戰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覆滅第38章 壯士周曹第930章 決戰巴拿馬(五)第657章 勸降(一)第77章 事後第1037章 瘋狂的奧地利第632章 奔襲長野第774章 攻入東枝城內第110章 出征前的溫情(下)第455章 兵入山東第279章 霹靂(上)第935章 決戰巴拿馬(十)第985章 清軍大勝第513章 攻入李家第737章 衝突之始第256章 鋤奸(一)第949章 第二次歐洲聯合艦隊(三)第252章 軍制革新(二)第739章 殺戮之夜(二)第476章 攻佔瀋陽城第491章 鑲紅旗的末路第938章 悽慘潰敗(三)第968章 巴拿馬運河第404章 李定國的迷茫第445章 吳三桂的去路(一)第950章 大明的應對第64章 選妃立後之議第1067章 愛琴海海戰一第139章 救濟難民第741章 剃髮第334章 荷蘭之敗第505章 蒙古臣服第927章 決戰巴拿馬(二)第198章 多鐸的恐慌(二)第692章 全線潰敗第256章 鋤奸(一)第465章 進兵河北第498章 混亂第74章 雷霆(下)第79章 擴軍第377章 進軍成都第178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三)第448章 北伐前夕(二)第807章 超前第987章 歐洲留學生到來第730章 神物‘天書’第608章 大戰第879章 試航第282章 血腥清洗(二)第474章 攻打瀋陽第236章 鏖戰徐州城(二)第830章 攻陷巴格達第675章 定王和啊蜜兒公主(一)第1017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二)第161章 中興元年第598章 圍殲倭寇(三)第847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四)第222章 徐州城下(一)第705章 道家的轉折第949章 第二次歐洲聯合艦隊(三)第1081章 日益強大的歐洲第1025章 多爾袞的憂慮第747章 血流成河(二)第203章 濟寧城破(一)第470章 主力抵達第34章 淮安大戰
第876章 戰事完結第44章 朝政第335章 俘虜荷蘭船隊第706章 滿人俘虜迴歸大清之路(一)第461章 洪承疇(一)第548章 蒙古人暴動(一)第809章 大海戰陰雲(一)第707章 滿人俘虜迴歸大清之路(二)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1014章 攻入君士坦丁堡第669章 殲滅沙俄大軍(一)第335章 俘虜荷蘭船隊第85章 山雨欲來第581章 求助倭寇第980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三)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166章 劉宗敏戰死(中)第674章 啊蜜兒公主入京第812章 大海戰陰雲(四)第724章 倫崮之死第295章 福王‘稱帝’第189章 騎兵對決(下)第776章 殺往仰光第798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三)第248章 回京第12章 劉宗敏第679章 大清滅波斯之戰第668章 迎擊沙俄大軍第490章 清軍大敗第472章 登陸遼東第1074章 兵臨維也納城下第122章 山東亂局第316章 鄭芝龍的反應第700章 鏖戰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覆滅第38章 壯士周曹第930章 決戰巴拿馬(五)第657章 勸降(一)第77章 事後第1037章 瘋狂的奧地利第632章 奔襲長野第774章 攻入東枝城內第110章 出征前的溫情(下)第455章 兵入山東第279章 霹靂(上)第935章 決戰巴拿馬(十)第985章 清軍大勝第513章 攻入李家第737章 衝突之始第256章 鋤奸(一)第949章 第二次歐洲聯合艦隊(三)第252章 軍制革新(二)第739章 殺戮之夜(二)第476章 攻佔瀋陽城第491章 鑲紅旗的末路第938章 悽慘潰敗(三)第968章 巴拿馬運河第404章 李定國的迷茫第445章 吳三桂的去路(一)第950章 大明的應對第64章 選妃立後之議第1067章 愛琴海海戰一第139章 救濟難民第741章 剃髮第334章 荷蘭之敗第505章 蒙古臣服第927章 決戰巴拿馬(二)第198章 多鐸的恐慌(二)第692章 全線潰敗第256章 鋤奸(一)第465章 進兵河北第498章 混亂第74章 雷霆(下)第79章 擴軍第377章 進軍成都第178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三)第448章 北伐前夕(二)第807章 超前第987章 歐洲留學生到來第730章 神物‘天書’第608章 大戰第879章 試航第282章 血腥清洗(二)第474章 攻打瀋陽第236章 鏖戰徐州城(二)第830章 攻陷巴格達第675章 定王和啊蜜兒公主(一)第1017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二)第161章 中興元年第598章 圍殲倭寇(三)第847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四)第222章 徐州城下(一)第705章 道家的轉折第949章 第二次歐洲聯合艦隊(三)第1081章 日益強大的歐洲第1025章 多爾袞的憂慮第747章 血流成河(二)第203章 濟寧城破(一)第470章 主力抵達第34章 淮安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