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二)

清軍登陸的那片淺灘,爲了保衛君士坦丁堡,奧斯曼大軍拼死阻止清軍,與清軍激烈交戰。

“哼!垂死掙扎!”鰲拜帶着一些滿八旗士兵從淺灘上登岸,也加入與奧斯曼大軍的廝殺當中。

鰲拜雖然已經六十歲了,不過身爲當年威名赫赫的大清第一勇士,鰲拜的勇猛並沒有減少多少,在拼殺的時候,他仍舊敢身先士卒,親身與奧斯曼大軍拼殺。

“噗!噗!”鰲拜鋼刀劈砍,竟然一刀砍中兩名奧斯曼士兵。

鰲拜身旁的那些滿八旗士兵也奮力砍殺周圍的奧斯曼士兵,當然,鰲拜和他身邊的滿八旗並沒有深入奧斯曼大軍當中,他們主要還是做爲督戰人員,監督登陸的波斯旗和印度旗與奧斯曼大軍交戰。

雙方交戰極爲激烈,奧斯曼大軍哪怕許多都是臨時拼湊的軍隊,戰鬥力不高,可是他們身後就是君士坦丁堡,奧斯曼帝國的帝都,不管是奧斯曼貴族還是奧斯曼皇帝,都不希望清軍攻進君士坦丁堡內,許多貴族親自來到戰場督戰,勉強維持奧斯曼大軍的抵抗。

隨着雙方死傷的數量越來越多,整個淺灘都堆滿了屍體,鮮紅的血液流入大海,染紅大片海水,血腥的氣息在整個戰場瀰漫。

清軍人數衆多,不過清軍需要渡過海峽才能登陸,一次不過登陸幾千人,想迅速擊垮九萬多奧斯曼大軍是不太現實的,只有通過緩慢的消耗,好在清軍數量衆多,完全耗得起。

“轟!轟!轟!”水面上的幾艘清軍炮艦也一刻不停的炮擊,不斷殺傷奧斯曼大軍。

經過三個小時的激戰,清軍浮屍一萬六千多人,奧斯曼大軍方面,死傷超過兩萬五,傷亡比例是清軍的近兩倍。這還是因爲先前登陸過來的大多是波斯旗和印度旗,滿八旗只有少數的緣故。而就是這樣,奧斯曼大軍和清軍的傷亡比例依然達到一點五比一的地步,可以想象奧斯曼大軍早已經不復當年奧斯曼帝國鼎盛時期的精銳,跟三流軍隊都差不多。

如果不是大量貴族和將領在後面督戰,或許這樣的傷亡,都能讓這支奧斯曼大軍崩潰了。

不過,奧斯曼大軍崩潰也是遲早的事情,畢竟對岸進攻的清軍多達四十萬,正源源不斷的登陸過來,奧斯曼大軍根本消耗不起,更別論奧斯曼大軍數量處於絕對的劣勢,傷亡的數量也遠遠多餘清軍,怎麼跟清軍耗。

又是一個小時之後,清軍再次死傷五千人,傷亡超過兩萬,而奧斯曼大軍方面,傷亡卻將近四萬了。

看着清軍依舊在源源不斷的登陸,剩下的奧斯曼大軍開始感覺無力和絕望了,他們根本不可能抵擋得了清軍的進攻。

一些奧斯曼士兵絕望之下開始向後敗退。

“不許退!後退的人全部殺死!”看着剩下的奧斯曼大軍又出現了潰敗的跡象,後面督戰的大量奧斯曼貴族和將領等,大驚失色,紛紛怒吼,還連殺了幾十名後退的奧斯曼士兵,逼着剩下的奧斯曼士兵繼續阻攔登陸的清軍,和清軍廝殺。

奧斯曼大軍又一次阻止了崩潰的勢頭。

然而,都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清軍佔據絕對的優勢,甚至已經在灘頭形成了一個防禦控制帶,讓後續的清軍能更順利的登陸,登陸的清軍數量越來越多,勝利嚴重偏向清軍這邊,已經不是奧斯曼貴族和將領的垂死掙扎就能夠改變的。

“啪啪啪----”突然,一陣密集的槍聲響起,十幾名奧斯曼士兵被子彈擊殺。

這一波登陸的清軍,竟然全都是手持步槍的清軍步槍隊和精銳滿八旗。

“殺啊----”數千精銳滿八旗,一登陸便朝着殘餘的五萬多奧斯曼大軍發動激烈的猛攻,還有一千多手持步槍的清軍步槍隊,如同兩把尖刀一般,勢不可擋的插入奧斯曼大軍之中。

經過十幾年研發,研發出底火之後,清軍已經能夠仿造大明的子彈和步槍,雖然因爲還用着黑火藥的原因,清軍仿製大明的步槍,有效射程只有不到兩百米,但是上彈和擊發的速度大大加快,戰鬥力至少是原先用着燧發槍時的三倍以上。

全面換裝了步槍以後,清軍火槍隊已經更名爲了步槍隊,和滿八旗一同成爲了滿清最主要的兩支精銳力量。波斯旗和印度旗已經以兩萬多人傷亡的代價,打得奧斯曼大軍士氣大落,雖然有後面的大量貴族以及將領督戰,還在勉強撐着,但戰鬥意志也已經瀕臨全面崩潰,一旦到那個時候,哪怕後面的大量奧斯曼帝國貴族已經將領再怎麼血腥督戰,也不可能再挽回了。

這一波登陸的清軍步槍隊和滿八旗就是徹底壓到奧斯曼大軍的最後一根稻草。

殺進奧斯曼大軍之後,清軍步槍隊和滿八旗勢不可擋。滿八旗驍勇善戰,悍不畏死,面對這些過半都是臨時拼湊的奧斯曼大軍,猶如虎入羊羣,一名又一名奧斯曼士兵被斬殺,反觀滿八旗方面,卻甚少有人倒下。

清軍步槍隊方面,有着遠距離殺傷的步槍在手,密集射擊,更是如同單方面屠殺一般,屠殺着前方奧斯曼士兵。

“不!魔鬼!魔鬼又來了!”有一些奧斯曼士兵,恐懼的看着眼前的千餘清軍步槍隊,不斷向後潰敗逃跑。兩個多月前,這些奧斯曼大軍中的大部分才經歷過大明遠征軍艦隊進攻君士坦丁堡之戰。五千明軍步兵,如同屠殺一般,大量屠殺着他們奧斯曼大軍,強行將他們擊潰。

在經歷過那場戰爭的奧斯曼士兵眼中,明軍是不可戰勝的,對明軍的恐懼,幾乎深入他們的骨髓。是以,看着這些同樣使用步槍屠殺他們的清軍步槍隊,哪怕清軍步槍的性能遠遜於明軍的步槍,但也成功喚起了他們心底裡的顫抖和恐懼。

面對四千滿八旗,奧斯曼大軍雖然也止不住在潰敗,但面對這千餘清軍步槍隊,奧斯曼大軍更是猶如崩潰的沙牆一般,一發不可收拾。

第1079章 對滿人的安置第647章 鐵路大動脈(二)第246章 清軍退兵(二)第468章 東光縣城下(三)第496章 滿人西遷第229章 炮轟清軍大營(二)第960章 全軍覆沒第807章 超前第832章 沙俄大軍入侵第479章 孝莊第1062章 滿清滅亡第733章 極盡羞辱(二)第915章 法軍潰逃第749章 進攻緬甸第562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二)第377章 進軍成都第855章 從容備戰第519章 朝鮮來使第630章 德川家光之死(一)第41章 定立帝號第762章 暹羅國趁火打劫第972章 清奧之戰的轉折第639章 統一東亞(一)第548章 蒙古人暴動(一)第703章 中東的大清帝國第1026章 大清與大明第1043章 大戰開啓第324章 鄭森回泉州(一)第232章 雨夜驚變(一)第241章 多鐸死!第1044章 摧枯拉朽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291章 聖旨下的巨浪第701章 鏖戰(二)第352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二)第744章 易服與滔天巨浪第425章 大街驚魂(一)第877章 對印尼原住民的懲罰第14章 逃出包圍圈第344章 收復臺灣(五)第1037章 瘋狂的奧地利第143章 不甘寂寞的張獻忠第25章 攻打劉澤清府第261章 對漢奸的審判(二)第118章 左良玉敗亡第393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第386章 損失慘重第418章 收復成都第228章 炮轟清軍大營(一)第638章 琉球王國政變第930章 決戰巴拿馬(五)第237章 鏖戰徐州城(三)第775章 暹羅王投降第402章 滅絕人性的張獻忠(三)第50章 視察兵器製造局第139章 救濟難民第691章 全殲紅薩爾軍團(二)第609章 安南軍潰敗第468章 東光縣城下(三)第272章 鄭芝龍(二)第207章 濟寧城破(五)第61章 清兵入關第71章 契機(上)第556章 改造蒙古(四)第203章 濟寧城破(一)第644章 悽慘的農奴第1024章 清奧間的聯姻第982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五)第393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第908章 完全碾壓(一)第281章 血腥清洗(一)第148章 戰後第97章 九江攻防(上)第835章 全軍覆沒第995章 查扣與驅逐(二)第643章 進兵西藏第663章 準格爾投降(三)第476章 攻佔瀋陽城第820章 決戰巴拉平原(四)第1005章 進攻巴黎(二)第74章 雷霆(下)第785章 暹羅國投降(一)第285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二)第994章 查扣與驅逐(一)第380章 炮擊成都(二)第886章 激戰賈巴爾德(四)第885章 激戰賈巴爾德(三)第116章 決戰(中)第542章 反奴隸法出臺第564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四)第498章 混亂第573章 鴨綠江口海戰(三)第766章 暹羅王的悲劇第303章 戰場逆轉(一)第912章 第一次五國聯盟失敗第803章 佔領澳洲(三)第788章 統一四國(二)第844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第246章 清軍退兵(二)第462章 洪承疇(二)
第1079章 對滿人的安置第647章 鐵路大動脈(二)第246章 清軍退兵(二)第468章 東光縣城下(三)第496章 滿人西遷第229章 炮轟清軍大營(二)第960章 全軍覆沒第807章 超前第832章 沙俄大軍入侵第479章 孝莊第1062章 滿清滅亡第733章 極盡羞辱(二)第915章 法軍潰逃第749章 進攻緬甸第562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二)第377章 進軍成都第855章 從容備戰第519章 朝鮮來使第630章 德川家光之死(一)第41章 定立帝號第762章 暹羅國趁火打劫第972章 清奧之戰的轉折第639章 統一東亞(一)第548章 蒙古人暴動(一)第703章 中東的大清帝國第1026章 大清與大明第1043章 大戰開啓第324章 鄭森回泉州(一)第232章 雨夜驚變(一)第241章 多鐸死!第1044章 摧枯拉朽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291章 聖旨下的巨浪第701章 鏖戰(二)第352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二)第744章 易服與滔天巨浪第425章 大街驚魂(一)第877章 對印尼原住民的懲罰第14章 逃出包圍圈第344章 收復臺灣(五)第1037章 瘋狂的奧地利第143章 不甘寂寞的張獻忠第25章 攻打劉澤清府第261章 對漢奸的審判(二)第118章 左良玉敗亡第393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第386章 損失慘重第418章 收復成都第228章 炮轟清軍大營(一)第638章 琉球王國政變第930章 決戰巴拿馬(五)第237章 鏖戰徐州城(三)第775章 暹羅王投降第402章 滅絕人性的張獻忠(三)第50章 視察兵器製造局第139章 救濟難民第691章 全殲紅薩爾軍團(二)第609章 安南軍潰敗第468章 東光縣城下(三)第272章 鄭芝龍(二)第207章 濟寧城破(五)第61章 清兵入關第71章 契機(上)第556章 改造蒙古(四)第203章 濟寧城破(一)第644章 悽慘的農奴第1024章 清奧間的聯姻第982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五)第393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第908章 完全碾壓(一)第281章 血腥清洗(一)第148章 戰後第97章 九江攻防(上)第835章 全軍覆沒第995章 查扣與驅逐(二)第643章 進兵西藏第663章 準格爾投降(三)第476章 攻佔瀋陽城第820章 決戰巴拉平原(四)第1005章 進攻巴黎(二)第74章 雷霆(下)第785章 暹羅國投降(一)第285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二)第994章 查扣與驅逐(一)第380章 炮擊成都(二)第886章 激戰賈巴爾德(四)第885章 激戰賈巴爾德(三)第116章 決戰(中)第542章 反奴隸法出臺第564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四)第498章 混亂第573章 鴨綠江口海戰(三)第766章 暹羅王的悲劇第303章 戰場逆轉(一)第912章 第一次五國聯盟失敗第803章 佔領澳洲(三)第788章 統一四國(二)第844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第246章 清軍退兵(二)第462章 洪承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