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兵入山東

??“末將紀鋒,參見皇上!”北伐大軍到達徐州,紀鋒的應龍軍第一軍當即併入北伐大軍,大軍總數達到二十八萬,不過出徵前朱慈踉宣稱三十萬大軍,還有第四軍兩萬人仍在泉州與海軍兩大艦隊伺機而動。

徐州以北便是山東,而大軍北伐,第一步便是要先拿下山東。

“山東的情況如何了?”朱慈踉問道。

“回皇上,多爾袞派了洪承疇爲山東總督,並以五十萬漢旗軍構築山東防線,全歸洪承疇統籌!”紀鋒說道。

由於徐州緊靠山東,第一手情報最先傳到徐州。

“洪承疇!”朱慈踉臉上陰霾,咬牙恨聲道:“此等賣族求榮的狗漢奸,朕必殺之!”

朱慈踉不能不恨。

洪承疇乃萬曆四十四年的文官進士出身,崇禎二年在楊鶴手下參與圍剿流寇,從此一鳴驚人,崇禎四年官拜三邊總督,全權圍剿高迎祥李自成等流寇,先後多次大敗高迎祥和李自成張獻忠等人。

洪承疇官越做越大,到崇禎十四年的時候,洪承疇儼然猶如大明的擎天之柱般的存在,手下統帥着大明七成以上最精銳的兵馬。

然而,就是這樣的擎天之柱,最後帶着大明大部分精銳和滿人在遼東展開了一場鬆錦會戰,卻一敗塗地,這其中有崇禎皇帝瞎指揮的緣故,也有其他一些原因,總之洪承疇敗了。

然而,若是洪承疇就此戰死了,那倒還沒什麼,可惜他卻做了滿人的俘虜,這同樣也沒什麼,但他最後卻投降了滿人,還幫着滿人出謀劃策反過來對付大明,這纔是最讓人憎恨的地方。

幫誰不好,偏偏幫異族,他就是自己造反都不至於讓朱慈踉這麼痛恨,像李自成,張獻忠和當年的左良玉之流,雖然可恨,但朱慈踉也從來沒有將他們視作漢奸,反而是洪承疇,鐵打的漢奸。

洪承疇的降清,在當年無疑是給了本就風雨飄搖的大明狠狠的一擊,導致大明軍隊自那時起,士氣低落,屢戰屢敗,最後被李自成攻進了北京城。

山東省府濟南城。

洪承疇和孔有德以及尚可喜三人站在濟南城的城牆上。

“明軍就要進入山東了,本總督身負攝政王的重託,前來總督山東軍務阻擋明軍,事關重大,還望兩位王爺多多配合纔好啊!”洪承疇說道。

他雖然是總督,又有太子太保等一些頭銜,但到底不如孔有德和尚可喜二人的王爵在身,要論起身份,洪承疇是不如孔有德和尚可喜二人的,爲了避免二人仗着身份不聽調令,洪承疇才這麼事先說明,表明他是奉了多爾袞的命令總督山東軍事,所有人都要聽他的。

“總督說哪裡話,既然有攝政王的命令,我等自然聽總督的。”孔有德和尚可喜心裡雖然不太舒服,但面對多爾袞的命令,他們也不敢違抗。

洪承疇點了點頭,不再理會二人。

事實上,洪承疇很有些看不上孔有德和尚可喜二人,認爲二人不過是投靠滿人得早才被早早的封了王爵,事實上,二人的能力根本配不上封在他們身上的王爵,此次防守山東,他倒要好好在這二人面前露一手,讓二人看看什麼才叫才能。

要知道,爲了大清江山,他可是在攝政王面前保證過,要在山東攔住明軍至少兩個月時間,並且殺傷至少五萬明軍。

自從降清之後,洪承疇早已經徹底放棄了自己原本漢臣的身份,一心一意爲滿人着想,這些年他爲滿人出了不少對大明不利的計謀。

要說靠着山東的五十萬大軍擋住三十萬明軍兩個月時間,洪承疇有絕對的自信。

不是洪承疇狂妄,當年他還在大明的時候,手下僅僅幾萬兵馬就殺得高迎祥李自成等人的數十萬大軍潰敗奔逃,在大明,他洪承疇不說才能第一,至少也沒有誰能超得過他。

當前的明軍或許戰鬥力強大,但人數上畢竟在三十萬以下,他指揮五十萬大軍防守山東,再怎麼也不可能守不了兩個月。

洪承疇就是太自信自己的才能了,認爲自己一身才學,無人能出其左右,他一直以來的心願便是名震天下,依靠自己的才能造福天下百姓,從而留名青史。

當年被滿人俘虜的時候,他便想過自盡,最後投降滿人的原因或許有很多,但其中一個很重要,那便是他不想自己的一身雄才偉略無處施展而被埋沒,無疑,當年的皇太極給了他‘重生’的機會,摒棄前嫌,授予他要職,滿人如此相信於他,他自然要爲滿人肝腦塗地。

漢奸的想法實在,令人難以預料,似乎在他們心裡,幫助異族奴役自己的民族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一般。

爲了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將北伐明軍攔截在山東至少兩個月時間,洪承疇在以五十萬大軍快速佈置了三道嚴密的防線,分別是濟寧兗州防線,泰安萊城防線,和濟南德州防線,每一道防線都有十幾萬大軍防守,洪承疇自信,明軍一道一道防線打下來,別說兩個月,就是三五個月他也能防守。

雖然知道是洪承疇在指揮五十萬清軍防守山東,但朱慈踉並不在意這些,他在意的是怎麼抓住洪承疇這個漢奸,將他五馬分屍。

徐州。

大軍休整一日後,日次朱慈踉兵出徐州,北上攻入山東境內。

朱慈踉並沒有讓所有大軍匯聚在一起進攻,而是兵分四路,打算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蕩平山東。

四路大軍以應龍軍五個軍爲首,猛烈出擊。

僅僅一天的時間,朱慈踉所在的中軍主力便攻到了濟寧城下,其他三路軍也進兵百里,並且不斷推進。

“開炮!”

“轟轟轟--”上百門九十毫米口徑新式大炮和二百餘門舊式神武野戰大炮一齊怒吼。

濟寧城牆被籠罩在一片火海當中,整座濟寧城都在這密集的炮火當中地動山搖,猶如地震。

第975章 多爾袞的毒計?第883章 激戰賈巴爾德城(一)第859章 無懼生死第737章 衝突之始第122章 山東亂局第832章 沙俄大軍入侵第234章 雨夜驚變(三)第898章 中興二十三年(一)第386章 損失慘重第719章 朱慈踉的心痛第1060章 無力迴天第499章 血洗蒙古草原(一)第229章 炮轟清軍大營(二)第94章 戰雲密佈(上)第202章 大戰濟寧第1010章 奧斯曼帝國來使第637章 北海道第867章 馬六甲大海戰(五)第199章 多鐸的恐慌(三)第473章 進兵瀋陽城第782章 緬甸國王投降第565章 議和(一)第968章 巴拿馬運河第884章 激戰賈巴爾德(二)第232章 雨夜驚變(一)第718章 陳秀秀被擄第850章 援助莫臥兒帝國第360章 中興四年第240章 勤王援兵(一)第826章 哥薩克的悲哀第680章 庫爾要塞第264章 鄭森和錢初瑤(一)第57章 閻應元的機遇第1084章 無法戰勝的大明(一)第33章 馬士英第645章 陽謀與探討佛法第354章 移民與漢化第67章 錦衣衛再立第1041章 重兵雲集第152章 兩個女人第784章 新暹羅王第385章 羅汝才之敗(五)第568章 鐵嶺衛和咸興府第220章 援兵到(二)第799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四)第416章 張獻忠之死(四)第740章 殺戮之夜(三)第547章 開始營建第86章 戰還是妥協第634章 伊藤畈本的絕望第517章 鐵骨錚錚第141章 解決難民第682章 攻破第一道防線第1056章 輕易碾壓一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一)第1039章 實力大增的滿清第548章 蒙古人暴動(一)第253章 軍制改革(三)第463章 洪承疇(三)第659章 殺戮第439章 北伐臨近第515章 收復長安城第736章 多爾袞的屈辱(二)第671章 殲滅沙俄大軍(三)第582章 倭寇出兵第602章 攻打倭國之議第1017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二)第868章 馬六甲大海戰(六)第107章 製造戰前輿論(下)第98章 九江攻防(中)第1035章 快速發展的歐洲第514章 漢奸殘餘之死第448章 北伐前夕(二)第385章 羅汝才之敗(五)第106章 製造戰前輿論(上)第280章 霹靂(下)第310章 潞王之敗(五)第987章 歐洲留學生到來第795章 呂宋島之戰(五)第670章 殲滅沙俄大軍(二)第212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五)第311章 潞王戰敗第1070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第311章 潞王戰敗第612章 安南王之死第26章 意外巨財第1079章 對滿人的安置第538章 錢莊的反撲第915章 法軍潰逃第31章 傳國玉璽第685章 兵臨伊斯法罕第405章 硬氣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第1060章 無力迴天第527章 建立最強大軍事體系第208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一)第895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四)第200章 多鐸的恐慌(四)第326章 秋糧的大豐收(一)第204章 濟寧城破(二)
第975章 多爾袞的毒計?第883章 激戰賈巴爾德城(一)第859章 無懼生死第737章 衝突之始第122章 山東亂局第832章 沙俄大軍入侵第234章 雨夜驚變(三)第898章 中興二十三年(一)第386章 損失慘重第719章 朱慈踉的心痛第1060章 無力迴天第499章 血洗蒙古草原(一)第229章 炮轟清軍大營(二)第94章 戰雲密佈(上)第202章 大戰濟寧第1010章 奧斯曼帝國來使第637章 北海道第867章 馬六甲大海戰(五)第199章 多鐸的恐慌(三)第473章 進兵瀋陽城第782章 緬甸國王投降第565章 議和(一)第968章 巴拿馬運河第884章 激戰賈巴爾德(二)第232章 雨夜驚變(一)第718章 陳秀秀被擄第850章 援助莫臥兒帝國第360章 中興四年第240章 勤王援兵(一)第826章 哥薩克的悲哀第680章 庫爾要塞第264章 鄭森和錢初瑤(一)第57章 閻應元的機遇第1084章 無法戰勝的大明(一)第33章 馬士英第645章 陽謀與探討佛法第354章 移民與漢化第67章 錦衣衛再立第1041章 重兵雲集第152章 兩個女人第784章 新暹羅王第385章 羅汝才之敗(五)第568章 鐵嶺衛和咸興府第220章 援兵到(二)第799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四)第416章 張獻忠之死(四)第740章 殺戮之夜(三)第547章 開始營建第86章 戰還是妥協第634章 伊藤畈本的絕望第517章 鐵骨錚錚第141章 解決難民第682章 攻破第一道防線第1056章 輕易碾壓一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一)第1039章 實力大增的滿清第548章 蒙古人暴動(一)第253章 軍制改革(三)第463章 洪承疇(三)第659章 殺戮第439章 北伐臨近第515章 收復長安城第736章 多爾袞的屈辱(二)第671章 殲滅沙俄大軍(三)第582章 倭寇出兵第602章 攻打倭國之議第1017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二)第868章 馬六甲大海戰(六)第107章 製造戰前輿論(下)第98章 九江攻防(中)第1035章 快速發展的歐洲第514章 漢奸殘餘之死第448章 北伐前夕(二)第385章 羅汝才之敗(五)第106章 製造戰前輿論(上)第280章 霹靂(下)第310章 潞王之敗(五)第987章 歐洲留學生到來第795章 呂宋島之戰(五)第670章 殲滅沙俄大軍(二)第212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五)第311章 潞王戰敗第1070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第311章 潞王戰敗第612章 安南王之死第26章 意外巨財第1079章 對滿人的安置第538章 錢莊的反撲第915章 法軍潰逃第31章 傳國玉璽第685章 兵臨伊斯法罕第405章 硬氣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第1060章 無力迴天第527章 建立最強大軍事體系第208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一)第895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四)第200章 多鐸的恐慌(四)第326章 秋糧的大豐收(一)第204章 濟寧城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