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中興七年

隨着皇宮鐘聲的響起,大明在無盡的歡樂聲中迎來了中興七年。

過去的中興五年和中興六年兩年時間裡,大明沒有發動任何兵事,均以恢復北方人口民生經濟和頒佈各項改革爲主。

北方人口方面,經過兩年的遷移和恢復,各省基本上恢復萬曆年間七成左右的人口,百姓安居樂業,民生和經濟都有重大進展。

全民教育開展至今也有一年時間了,朝廷不僅免除學費,還定期給學子發放練習用的白紙,百姓幾乎沒有負擔,極爲擁護,大都將適合年齡的子女送進學堂裡讀書習字,各地學子加起來超過兩千萬的數量,朱慈踉估計,大約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大明將迎來一次文化的爆發期,國民素質也將因爲讀書習字的人數多了,而不斷上升。

律法方面,大明日報天天都用一定的版面向百姓宣傳,加上去年長達三個多月的轟轟烈烈的‘告官’運動,不管販夫走卒還是官員富商,法律意識日漸加深,犯罪率比中興六年之前大大減少。

大明經濟方面,得益於大明中央銀行的建立和銀元紙幣的發行,商業貿易更加便利,也因爲中央銀行開放的貸款業務,比以前的錢莊和高利貸更加實惠,來中央銀行貸款經商的商人日益增多,各種各樣的商鋪開了起來,由於商人的增多,市面上天南地北的商品越來越充斥市面,進一步繁榮大明的商貿。

整個中興六年,大明的國庫收入首次突破了一億兩的大關,百官朝賀,各種歌功頌德。

一億兩的國庫收入,其中鹽業佔一成,農稅佔近四成,商稅和海關佔五成,其他佔不到半成。商業稅和海關稅首次超過農業稅,成爲第一大稅來源。

軍隊方面,大明二十個正規軍全部換裝擊發槍和九十毫米口徑野戰大炮,另配備有少量新研發出來的機槍,以及全員戰馬配置,可以快速機動。

也就是說,大明的二十個正規軍不僅是全火器的大軍,還是可以依靠戰馬快速機動各地的機動大軍。

大明太廣闊了,一旦有事,各軍要是沒有戰馬的話,光靠步行,反應太慢了。

也爲了二十個正規軍的戰馬,朱慈踉每年逼迫蒙古各部貢獻十萬匹戰馬,搞得蒙古各部極爲不滿,已經開始有些蠢蠢欲動了。

“過年之後,也是時候該經營蒙古草原了,蒙古人既然不甘心爲大明每年貢獻那麼多戰馬,那麼就讓大明自己來養!”朱慈踉眼中閃過一絲銳利。

朱慈踉說這句話的時候,同樣也就意味着大明停歇了兩年之後,又準備動用兵事了。

說到底,蒙古各部雖然在兩年前被北伐大軍一戰打服,但到底不認同自己是大明的一員,仍然將自己當作是蒙古人,仍然將蒙古草原當成他們的私有物,將大明朝廷當成對他們的壓迫,時時刻刻都在想着怎麼反抗。

朱慈踉要做的,就是徹底解決蒙古草原的隱患,將其真真正正牢牢控制在大明手中,成爲大明名副其實的馬場,年年爲大明提供海量戰馬。

今日是正月初一,按照往年的慣例,朱慈踉會到皇后的坤寧宮,然後和等在那裡的皇后等五女和幾個皇子公主一起去太后的慈寧宮吃一餐團圓飯。

過去的這兩年的時間裡,皇后又爲朱慈踉生了一胎,是一個公主,宛妃董小宛去年的時候同樣也爲朱慈踉再生了一胎,是一位皇子,嫺妃仍然只有一個皇子,蘭香海棠二女各爲朱慈踉生了一子一女,朱慈踉當前已經有了四個皇子,三個公主了。

“父皇!”長公主朱慧敏一看到朱慈踉就巴巴的朝朱慈踉跑了過來。

“唉喲,朕的敏敏小公主!”朱慈踉亦如往常一樣,笑着將長公主抱起來。

長公主已經朱慧敏已經五歲了,長得肉肉的,卻又不顯胖,紅撲撲的小臉蛋極爲可愛,可以看得出,這個小長公主是一個小美人胚子,繼承了她娘董小宛的美貌,將來也定然能夠長成一個傾國傾城的大美人。

將腦袋在長公主的小臉上頂了頂,長公主立刻咯咯的笑了起來。

大皇子朱玄樺和二皇子朱玄鈺也一個六歲一個五歲了,兩個小子一如既往的羨慕長公主朱慧敏能跟父皇這麼親密,他們越發認定,父皇就是喜歡女兒比兒子多。

除了兩個小子和長公主,另外四個皇子公主都還小,被奶孃抱着。

朱慈踉抱着長公主朝皇后等人走了過去。

路過大皇子和二皇子身邊的時候,朱慈踉看向兩個小子問道:“夫子佈置下的功課都做了嗎?”

“回父皇,都做了!”兩個小子同時回答道。

兩個小子都有五六歲的年紀了,將來的儲君或許就會從兩個小子當中挑選,爲了能讓他們將來擔得起國家的重任,也爲了不讓他們走上歪路,朱慈踉已經開始將兩個小子趕去學堂讀書去了。那個學堂就建在皇宮裡,是朱慈踉專門爲了自己的皇子公主們建的,期間也會招收一些文武百官的子弟一同,之所以要這樣做而不是讓皇子公主們直接到宮外普通學堂去就讀,那是因爲皇子公主的身份畢竟過於尊貴,學堂的普通夫子知道他們的身份後容易束手束腳,也會影響到學堂裡的其他孩童,而一旦隱瞞皇子公主的身份又未免有些不太現實,也沒有那個必要,與其多生事端,朱慈踉覺得直接在宮裡專門的教學更能讓皇子公主學到東西,並且,空閒的時候,朱慈踉也經常會去觀察皇子公主們的學習,就在皇宮內正好可以就近,待公主皇子們真正長大到十歲以後,朱慈踉纔會擇機帶着他們到市井當中見識人生百態,慢慢歷練他們。

朱慈踉點了點頭,滿意的說道:“等會允許你們每人向父皇提一個要求,只要父皇能夠辦到的,父皇都答應你們。”

朱慈踉雖然對皇子比較嚴格,但該有的鼓勵還是要有的。

聽到朱慈踉的承諾,兩個小子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向着等會該向父皇提什麼樣的要求好。

“父皇,父皇,敏敏也要!”長公主也聽到了朱慈踉對兩個小子的承諾,當即在朱慈踉懷裡拉着朱慈踉的衣服嚷嚷着也要提要求。

“好好,父皇也答應敏敏一個要求,不過敏敏也要記得,不可落下功課哦。”朱慈踉笑着道。

長公主立刻小雞啄米似的點頭。

“皇上!”皇后等五女深情的看着朱慈踉,一個個面帶輕柔的笑意。

不得不說,朱慈踉的後宮雖然也有五個女人,但卻前所未有的和諧,沒有歷朝歷代後宮那樣的爭寵和黑暗,朱慈踉極爲滿足了,所以他從不準備再另外接納其他人進入後宮,不僅是因爲他對五女的承諾,也是因爲他不想他的後宮有一天失去當前的純粹。

“時辰差不多到了,走吧。”朱慈踉牽着皇后柔若無骨的手,和其他四女一起往太后的慈寧宮走去。

皇后本是比肩陳圓圓的禍水級絕世美人,這些年雖然陸續生了兩個孩子,但僅僅二十四歲的她,絕美的臉上並沒有留下絲毫歲月的痕跡。

其他四女也同樣,年齡最大的嫺妃黃鶯也不過二十六歲,最小的蘭香海棠兩女甚至才二十歲出頭,五女都是風華正茂的年紀。

沒過多久,太后的慈寧宮便到了。

長公主和大皇子二皇子三人圍着太后承歡膝下,讓太后的臉上也笑容不停,充滿歡樂。

飯桌上,太后突然收起笑容嘆息了一聲。

“母后,怎麼了?”朱慈踉問道。

“要是長平和慈烔也在就好了,大明重新一統已經兩年了,也沒見兩個孩子的蹤跡,他們怎麼就不捨得回來見我這個母后呢。”太后說着,淚水都打溼了雙眼。

長平便是長平公主,慈烔則是定王朱慈烔,兩人和朱慈踉一樣,都是太后所出,一個是朱慈踉的皇姐,一個是朱慈踉的皇弟,畢竟是十月懷胎,太后思念他們也是人之常情。

“皇祖母,不哭--”長公主不知道太后爲什麼哭,但她卻忍不住出聲安慰,看着太后在哭,自己也跟着流了淚。

太后感動的拍了拍長公主的背。

對於長平公主和定王,朱慈踉其實並沒有多少感覺,畢竟當年他來到這個世界沒多長時間,北京城就被李自成攻破了,他與長平公主和定王雖然名義是同胞,實則連碰面的次數都數得過來。

當然,朱慈踉雖然沒多少感覺,不過也不想看到太后傷心。

“母后請放心,兒臣早就派了錦衣衛四處尋找,慈烔已經有消息了,當年滿人西遷的時候,把慈烔也一起帶走了,朕已經派了人去跟滿人聯繫,而長平皇姐那邊也已經有了些眉目,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也能夠找到,兒臣在這裡向母后承諾,最多一年的時間,朕便能夠將慈烔和長平皇姐帶到您的面前。”朱慈踉承諾道。

當年滿人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西遷的時候竟然將朱慈烔也一起帶走了,而且還是秘密帶走的,所以朱慈踉纔會在近期纔得到這個消息。

至於長平公主那邊,朱慈踉只從後世的歷史記載中知道長平公主可能在某個廟庵裡,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過朱慈踉也只能當是真的了,那些個廟庵大多是山裡,雖然不怎麼好找,但長平公主被崇禎斬斷了一直臂膀,特徵極爲明顯,朱慈踉始終相信一直找下去總會找到的。事實上,找個這麼久了,朱慈踉也確實已經有些眉目了,或許用不了一個月,便會有消息傳回來了也說不定。

有了朱慈踉的承諾,太后才終於收起了淚水,思子思女心切,一天見不到長平公主和朱慈烔,太后都無法真正開懷。

第694章 波斯帝國滅亡(一)第783章 進攻暹羅國第217章 激戰薛城(一)第616章 全殲倭寇水軍第488章 決戰燕碭山(五)第285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二)第696章 波斯帝國滅亡(三)第474章 攻打瀋陽第100章 歷史變數第177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二)第78章 東林黨瓦解第96章 統一戰線第184章 棄守泰安(下)第90章 戲耍左良玉之計第517章 鐵骨錚錚第701章 鏖戰(二)第379章 炮擊成都第747章 血流成河(一)第381章 羅汝才之敗(一)第806章 佔領澳洲(六)第519章 朝鮮來使第2章 風雨大明第288章 投名狀(一)第698章 滿八旗的精髓第120章 凋零的湖北第23章 誅殺劉澤清(下)第18章 美人計?第82章 再次視察火器局第349章 拒絕荷蘭人的求和第979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二)第800章 進攻澳洲第614章 出兵倭國第234章 雨夜驚變(三)第352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二)第15章 南下滄州第459章 泰安兵變(二)第654章 準格爾軍潰敗第1047章 鰲拜的挫敗三第628章 伊藤家第1046章 鰲拜的挫敗二第913章 整頓和安置第577章 平壤城下第562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二)第156章 董小宛第768章 圍殲暹羅大軍(一)第834章 碾壓(二)第1034章 莫斯科條約第733章 極盡羞辱(二)第943章 大明鐵甲艦第1045章 鰲拜的挫敗一第762章 暹羅國趁火打劫第1017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二)第657章 勸降(一)第173章 君臣談心第721章 定計第15章 南下滄州第444章 關寧軍之殤(三)第788章 統一四國(二)第802章 佔領澳洲(二)第655章 追殺第456章 首戰告捷第743章 易服前夕(二)第524章 錢謙益告老第105章 觀兵第850章 援助莫臥兒帝國第561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一)第941章 橫掃南美洲(三)第150章 啓程回京第108章 突變九江城破第550章 激戰烏蘭察布第31章 傳國玉璽第832章 沙俄大軍入侵第692章 全線潰敗第413章 張獻忠之死(一)第870章 馬六甲大海戰(八)第81章 考覈第599章 德川家崗之死第628章 伊藤家第149章 川貴總督第730章 神物‘天書’第57章 閻應元的機遇第504章 血洗蒙古草原(六)第447章 北伐前夕(一)第1056章 輕易碾壓一第395章 憋屈第1021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三)第493章 求和?第75章 誅滅徐家第221章 成功突圍第795章 呂宋島之戰(五)第145章 交戰第639章 統一東亞(一)第308章 潞王之敗(三)第601章 戰後第368章 悲慘的李自成(二)第811章 大海戰陰雲(三)第226章 城外輪戰(三)第24章 奪取山東兵權第256章 鋤奸(一)第169章 李自成敗入山中
第694章 波斯帝國滅亡(一)第783章 進攻暹羅國第217章 激戰薛城(一)第616章 全殲倭寇水軍第488章 決戰燕碭山(五)第285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二)第696章 波斯帝國滅亡(三)第474章 攻打瀋陽第100章 歷史變數第177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二)第78章 東林黨瓦解第96章 統一戰線第184章 棄守泰安(下)第90章 戲耍左良玉之計第517章 鐵骨錚錚第701章 鏖戰(二)第379章 炮擊成都第747章 血流成河(一)第381章 羅汝才之敗(一)第806章 佔領澳洲(六)第519章 朝鮮來使第2章 風雨大明第288章 投名狀(一)第698章 滿八旗的精髓第120章 凋零的湖北第23章 誅殺劉澤清(下)第18章 美人計?第82章 再次視察火器局第349章 拒絕荷蘭人的求和第979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二)第800章 進攻澳洲第614章 出兵倭國第234章 雨夜驚變(三)第352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二)第15章 南下滄州第459章 泰安兵變(二)第654章 準格爾軍潰敗第1047章 鰲拜的挫敗三第628章 伊藤家第1046章 鰲拜的挫敗二第913章 整頓和安置第577章 平壤城下第562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二)第156章 董小宛第768章 圍殲暹羅大軍(一)第834章 碾壓(二)第1034章 莫斯科條約第733章 極盡羞辱(二)第943章 大明鐵甲艦第1045章 鰲拜的挫敗一第762章 暹羅國趁火打劫第1017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二)第657章 勸降(一)第173章 君臣談心第721章 定計第15章 南下滄州第444章 關寧軍之殤(三)第788章 統一四國(二)第802章 佔領澳洲(二)第655章 追殺第456章 首戰告捷第743章 易服前夕(二)第524章 錢謙益告老第105章 觀兵第850章 援助莫臥兒帝國第561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一)第941章 橫掃南美洲(三)第150章 啓程回京第108章 突變九江城破第550章 激戰烏蘭察布第31章 傳國玉璽第832章 沙俄大軍入侵第692章 全線潰敗第413章 張獻忠之死(一)第870章 馬六甲大海戰(八)第81章 考覈第599章 德川家崗之死第628章 伊藤家第149章 川貴總督第730章 神物‘天書’第57章 閻應元的機遇第504章 血洗蒙古草原(六)第447章 北伐前夕(一)第1056章 輕易碾壓一第395章 憋屈第1021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三)第493章 求和?第75章 誅滅徐家第221章 成功突圍第795章 呂宋島之戰(五)第145章 交戰第639章 統一東亞(一)第308章 潞王之敗(三)第601章 戰後第368章 悲慘的李自成(二)第811章 大海戰陰雲(三)第226章 城外輪戰(三)第24章 奪取山東兵權第256章 鋤奸(一)第169章 李自成敗入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