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突變九江城破

廬州,高傑和兩萬陝西軍在揚州城外寄人籬下了半年多後,終於被朱慈烺一道聖旨調到了廬州這裡接替黃得功的防務。

對此高傑並沒有半點高興,皇上雖然調他到了廬州,讓他不在寄人籬下,但卻沒有封他爲廬州總兵,他仍然以陝西總兵之名鎮守廬州,而且皇上也沒有告訴他黃得功離開廬州後會到哪裡去,這表明皇上根本不重視他高傑。

更讓高傑眼紅的是,黃得功如今手中竟然有十五萬大軍了,而他高傑仍然只有兩萬,朝廷連他原先四萬滿編的數量都不讓他擴,太令人憋屈了。

其實,高傑不知道的是,朱慈烺是故意這麼晾着高傑的,高傑性格暴烈,南下的時候還曾命令部下劫掠過河南的百姓,讓朱慈烺非常不喜,雖然那個時候河南已經被李自成控制,可那裡的百姓始終是大明的百姓,高傑再怎麼也不能劫掠那些普通百姓。

本來朱慈烺派高傑接防廬州,是打算給高傑一個機會的,若是高傑能老老實實的安守本分一陣子,朱慈烺是很可能會考慮再次重用高傑,只不過高傑最終沒有等到那個時候,只在廬州待了短短一個月,便在左良玉的誘惑下上了賊船,走上造反的這條不歸路。

左良玉派出的親兵經過三天三夜馬不停蹄的繞道後,終於將左良玉的親筆信送到了廬州高傑的手中。

“封王?裂土一省!”高傑看完左良玉名親兵送來的親筆信後,臉色變幻莫測,從他眼睛裡看得出,他對於左良玉開出的誘惑極爲心動。

他高傑自高迎祥死後投靠朝廷十餘年也不過是一個總兵,而且還是一個不受皇上重視的總兵,反正投靠誰不是投靠,若是左良玉攻破南京城之後真能封他爲王,並裂土一省給他,造反又如何,高傑瞬間便有了決定。

“柏雄,你以爲如何?”高傑叫來了自己的心腹連柏雄,並他左良玉的那封親筆信件交給他,問道。

“大人覺得左良玉是否可信?”連柏雄反問高傑。

連柏雄與高傑是同鄉,當年兩人曾一同參加高迎祥的起義大軍,高迎祥死後兩人接受了朝廷的招安,高傑漸漸做到總兵的職位,連柏雄也跟着升到了副總兵,兩人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有左良玉的親筆書信在,左良玉理應不會食言,況且攻破南京城之後,左良玉要得到天下也還沒那麼容易,不會在那個時候食言的。”高傑說道。

“既然如此,那便反了吧,左良玉有百萬大軍在手,朝廷最多隻能聚集四十萬左右的大軍,一旦九江原本的一萬守軍和黃得功的十五萬大軍全部覆滅,朝廷最多能有二十幾萬大軍抵擋左良玉,不可能是左良玉的對手。”連柏雄分析道。

“好,你立刻回軍營準備,明日我們便反了他。”高傑站了起來,一臉猙獰的道。

兩萬陝西軍都是高傑的老部下,完全受高傑控制,所以高傑突然宣佈造反,並沒有在大軍的軍營裡引起什麼動盪。

高傑造反之前派人圍殲了錦衣衛設在瀘州城收集情報的秘密分部,二十幾名便裝錦衣衛全部被殺。高傑早就防着朝廷這一手了。

次日,兩萬大軍在高傑的帶領下秘密離開了瀘州城,一路南下,直插九江後面的湖口縣,冒充左良玉大軍一舉截獲了朝廷運送給九江城守軍的軍糧,並全部燒燬。同時按照與左良玉的計劃,假傳聖旨,以支援九江守軍爲名詐開了九江城的東門,趁着左良玉正在猛攻九江城西門的時候一舉殺進了九江城。

“殺---”

高傑的兩萬大軍殺進九江城後,一面往西門攻去,企圖與正在攻城的左良玉里應外合,一面在九江城四處縱火,製造混亂,不消片刻,九江城大火燃起,濃煙滾滾。

“哈哈哈哈,高傑得手了,九江破城在望!傳令下去,攻破九江城後,大軍‘放鬆’一日!”左良玉看到九江內四處着火,濃煙滾滾後,立刻知道高傑得手了,大笑的傳下命令。

所謂的‘放鬆’,自然就是允許將士隨意搶劫,此舉可提振大軍士氣。果然,攻城的左良玉士兵聽到這條命令後,全部嗷嗷大叫,武昌和九江周圍他們都爽過了,九江城扼守長江和鄱陽湖要道,繁華程度比武昌不差多少,一旦能夠搶先進城,自然好處多多。

“殺啊----”左良玉士兵攻城更加猛烈,黃得功的守城大軍壓力大增。

“總兵大人不好了,九江城破了!反軍已經從東門殺了進來,怎麼辦!”一名參將大驚失色的跑來找黃得功稟報道。

“有多少人馬!”黃得功問道。

“至少兩萬!”

“這麼多!”黃得功同樣大驚失色,看着九江城內四處燃起的大火,神色無比陰沉,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左良玉的士兵是如何繞過九江城出現在九江的東面的,並一舉從東門共了進來。

這根本不可能啊,不可能是左良玉的士兵纔對,若是左良玉的士兵能夠找到一條路繞過九江城,直接出現在九江的東面,那麼他還需要攻打九江干什麼,大軍全部繞過去不就行了?所以黃得功斷定從東門攻進城內的絕不可能是左良玉的士兵,定是有人也謀反了,與左良玉狼狽爲奸。

“報---”

“總兵大人,不好了,反軍又攻上城牆了!足有上百,還在繼續增加!”

黃得功面色一白,一個踉蹌。

“九江城怕是守不住了,我黃得功愧對皇上啊!”黃得功仰天悲鳴。

九江城一共十六萬守軍,經過左良玉百萬大軍二十天的輪番猛攻,早已傷亡近半,如今只還有八萬多大軍,根本難以在守住西門的同時清剿城內的兩萬反軍,而任由城內的兩萬反軍肆虐也是不可能的。

“大人,我們撤吧!退守安慶,在晚些恐怕大軍就要全軍覆沒了!”馮益春勸說道。

黃得功猛然反應過來,是啊,大軍不能就這麼全軍覆沒了,九江沒了還有安慶,安慶的城防並不比九江城弱,只要守住了安慶,等皇上的勤王大軍一到,就算不能徹底剿滅左良玉,也能讓左良玉在安慶城下寸步難行。

“撤!”黃得功咬着牙,艱難的吐出了這個字。

九江城剩餘的八萬大軍在黃得功的命令下逐步撤出了西城門,左良玉大軍立刻趁勢攻進了城內。

黃得功帶領大軍一路殺向東門,企圖從東門突圍,同時他想看看,究竟是誰同左良玉狼狽爲奸。最終,黃得功看到了一個熟悉的人!

“高傑!原來是你,你也敢造反!”黃得功死死的瞪着前方數百米外的高傑。

“嘿嘿,黃得功,識時務者爲俊傑,我並不認爲朝廷能夠阻擋得住左良玉的百萬大軍,左良玉已經許諾我了,攻下南京城後,封我爲王,裂土一省!”高傑冷然說道。

“爾乃逆賊,還敢做此春秋大夢,我現在就取你狗頭!”黃得功大怒,帶領八萬大軍直接衝殺向高傑,一副誓要親手將高傑這個逆賊斬殺的模樣。

“殺---”八萬大軍喊殺震天。

“哼,老子還想取你狗頭呢!殺---”高傑冷笑一聲,毫不畏懼的帶領兩萬大軍與黃得功廝殺在了一起。

高傑的兩萬大軍都是跟隨高傑一路身經百戰的精銳大軍,戰鬥力可比黃得功此時的疲憊之軍強多了,就算人數上佔據絕對劣勢,但擋住黃得功這八萬大軍一時半會不成問題,到時候左良玉的大軍圍上來,黃得功插翅難逃。

黃得功自然看出了高傑的打算,知道今日不可能真個將高傑斬殺,還是立刻帶領大軍突圍出去爲妙,以免真個全軍覆沒。

“殺啊----大帥有令,活捉黃得功者官升三級,賞銀萬兩!”

這時,黃得功大軍身後也傳來了一片喊殺之聲,卻是左良玉的大軍夾擊上來了,黃得功大軍腹背受敵,岌岌可危。

“大人,左良玉的大軍追上來了怎麼辦!”

“無法,唯有拼死一戰,擊潰前面的高傑大軍,大家都能活命,否則我等便在此爲皇上盡忠吧。”黃得功決然道,並身先士卒,帶領大軍不斷向前衝殺。

高傑到底只有兩萬大軍罷了,雖然阻擋得了黃得功一時,可以讓左良玉的大軍徹底圍上來,但那樣一來他的兩萬大軍必然會損失慘重,這可是他最重要的籌碼,豈能有失,最終在高傑的放水下,黃得功帶着兩萬餘殘兵突圍了出去,成功退守安慶。

安慶是南京城的第二道防線,朱慈烺在這裡佈置了四萬人馬,連同黃得功的兩萬殘兵,一共六萬大軍守城,但面對左良玉還剩下的近八十萬大軍,能不能守得住七天都難以預料。黃得功派八百里加急把高傑謀反,九江城失守的消息傳到南京城,請求朝廷儘快派大軍來安慶增援。

第1081章 日益強大的歐洲第818章 決戰巴拉平原(二)第1028章 非洲的爭奪第812章 大海戰陰雲(四)第462章 洪承疇(二)第111章 御駕親征第56章 吳三桂求援清兵第682章 攻破第一道防線第662章 準格爾投降(二)第402章 滅絕人性的張獻忠(三)第940章 橫掃南美洲(二)第757章 兵臨曼德勒第946章 鐵甲艦初顯威(三)第297章 民心第275章 對鄭森的坦誠第112章 形勢危急第73章 雷霆(上)第354章 移民與漢化第147章 交戰(三)第914章 進攻加拿大第255章 鐵血鋤奸隊第331章 炮擊荷蘭人(二)第636章 倭國滅亡第996章 文明論第996章 文明論第429章 陳鑫被擒第173章 君臣談心第870章 馬六甲大海戰(八)第517章 鐵骨錚錚第928章 決戰巴拿馬(三)第204章 濟寧城破(二)第126章 泰安之戰第11章 意外之喜第80章 招兵第331章 炮擊荷蘭人(二)第904章 進攻北美十三州(一)第139章 救濟難民第184章 棄守泰安(下)第106章 製造戰前輿論(上)第379章 炮擊成都第211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四)第960章 全軍覆沒第327章 秋糧的大豐收(二)第306章 潞王之敗(一)第1067章 愛琴海海戰一第811章 大海戰陰雲(三)第80章 招兵第63章 高宏圖的野望第57章 閻應元的機遇第791章 呂宋島之戰(一)第511章 密謀起兵第145章 交戰第417章 張獻忠之死(五)第204章 濟寧城破(二)第396章 清軍入成都第322章 海軍(二)第609章 安南軍潰敗第1031章 與歐洲合縱?第843章 滿人的緊迫(二)第739章 殺戮之夜(二)第380章 炮擊成都(二)第600章 攻佔朝鮮全境第839章 沙皇的隱忍第668章 迎擊沙俄大軍第190章 退守濟寧城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764章 直指暹羅大軍第483章 最後的決戰第921章 攻佔墨西哥城(一)第945章 鐵甲艦初顯威(二)第575章 攻下新義州第707章 滿人俘虜迴歸大清之路(二)第500章 血洗蒙古草原(二)第554章 改造蒙古(二)第193章 出征前夜(二)第727章 對滿清的懲罰第524章 錢謙益告老第447章 北伐前夕(一)第733章 極盡羞辱(二)第404章 李定國的迷茫第101章 劉宗敏的火槍營第1065章 歐洲第一次反明聯盟軍第579章 攻陷平壤(下)第884章 激戰賈巴爾德(二)第601章 戰後第686章 決戰伊斯法罕(一)第58章 相聚第612章 安南王之死第162章 應龍軍改組第673章 滿人的迫切第217章 激戰薛城(一)第93章 吐血三升(下)第505章 蒙古臣服第184章 棄守泰安(下)第853章 歐洲聯合艦隊第972章 清奧之戰的轉折第566章 議和(二)第336章 鄭家的恐懼(一)第813章 神權與王權(一)第113章 龍旗飄揚
第1081章 日益強大的歐洲第818章 決戰巴拉平原(二)第1028章 非洲的爭奪第812章 大海戰陰雲(四)第462章 洪承疇(二)第111章 御駕親征第56章 吳三桂求援清兵第682章 攻破第一道防線第662章 準格爾投降(二)第402章 滅絕人性的張獻忠(三)第940章 橫掃南美洲(二)第757章 兵臨曼德勒第946章 鐵甲艦初顯威(三)第297章 民心第275章 對鄭森的坦誠第112章 形勢危急第73章 雷霆(上)第354章 移民與漢化第147章 交戰(三)第914章 進攻加拿大第255章 鐵血鋤奸隊第331章 炮擊荷蘭人(二)第636章 倭國滅亡第996章 文明論第996章 文明論第429章 陳鑫被擒第173章 君臣談心第870章 馬六甲大海戰(八)第517章 鐵骨錚錚第928章 決戰巴拿馬(三)第204章 濟寧城破(二)第126章 泰安之戰第11章 意外之喜第80章 招兵第331章 炮擊荷蘭人(二)第904章 進攻北美十三州(一)第139章 救濟難民第184章 棄守泰安(下)第106章 製造戰前輿論(上)第379章 炮擊成都第211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四)第960章 全軍覆沒第327章 秋糧的大豐收(二)第306章 潞王之敗(一)第1067章 愛琴海海戰一第811章 大海戰陰雲(三)第80章 招兵第63章 高宏圖的野望第57章 閻應元的機遇第791章 呂宋島之戰(一)第511章 密謀起兵第145章 交戰第417章 張獻忠之死(五)第204章 濟寧城破(二)第396章 清軍入成都第322章 海軍(二)第609章 安南軍潰敗第1031章 與歐洲合縱?第843章 滿人的緊迫(二)第739章 殺戮之夜(二)第380章 炮擊成都(二)第600章 攻佔朝鮮全境第839章 沙皇的隱忍第668章 迎擊沙俄大軍第190章 退守濟寧城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764章 直指暹羅大軍第483章 最後的決戰第921章 攻佔墨西哥城(一)第945章 鐵甲艦初顯威(二)第575章 攻下新義州第707章 滿人俘虜迴歸大清之路(二)第500章 血洗蒙古草原(二)第554章 改造蒙古(二)第193章 出征前夜(二)第727章 對滿清的懲罰第524章 錢謙益告老第447章 北伐前夕(一)第733章 極盡羞辱(二)第404章 李定國的迷茫第101章 劉宗敏的火槍營第1065章 歐洲第一次反明聯盟軍第579章 攻陷平壤(下)第884章 激戰賈巴爾德(二)第601章 戰後第686章 決戰伊斯法罕(一)第58章 相聚第612章 安南王之死第162章 應龍軍改組第673章 滿人的迫切第217章 激戰薛城(一)第93章 吐血三升(下)第505章 蒙古臣服第184章 棄守泰安(下)第853章 歐洲聯合艦隊第972章 清奧之戰的轉折第566章 議和(二)第336章 鄭家的恐懼(一)第813章 神權與王權(一)第113章 龍旗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