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陳秀秀被擄

就在多爾袞帶着清軍鐵騎肆虐莫臥兒帝國之際,倫崮奉多爾袞的命令,帶着二百多僞裝成漢人的滿人也成功悄悄潛入了大明境內,並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陸續混進南京城。

又經過了將近一個月的佈局探查,這才慢慢聯繫上幾個暗裝,瞭解了大明火器局和科技院內的一些情況。

南京城,一間隱秘的房屋內。

倫崮和幾個滿人探子秘密聚集在此。

“大人,照已經瞭解的情況看來,盜取圖紙已經沒有半點可能。”一名滿人探子對着倫崮說道。

“不好辦啊!”倫崮嘆息了一聲道。

自從上一次被他們得手之後,大明便有了防範,再想從技術圖紙方面下手,太難太難了。大清也沒有了當初的底蘊,對大明的影響幾乎不存在了,新的暗裝倫崮不敢發展,舊的暗裝他也要細心賽選,也不是誰都敢用,畢竟一旦打草驚蛇,驚動了大明錦衣衛密探,後果不堪設想。

他們僅僅聯繫了幾個頗爲重要的暗裝,光靠這些資源,連圖紙存放的地點都不可能知道,盜取出來更是沒有任何可能,所以這一條不用再考慮。

“只能從最直接的技術工匠着手了。”倫崮喃喃了一句,隨即看向那名探子問道:“如今的大明火器局是誰在掌管?各槍炮的主要技術工匠都是何人?”

“回大人,掌管大明火器局的人叫陳秀秀,主要技術工匠有季念生,馬”探子回答道。

“陳秀秀?這是一個女子?大明皇帝竟然讓一個女子掌控火器局這麼重要的地方,

難不成這個叫做陳秀秀的女子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倫崮皺着眉頭道。

“大人猜得不錯,這個陳秀秀卻有特殊的地方,她是前一代大明火器局主事陳鑫的孫女,從小便跟着陳鑫在北京城火器局裡長大,來到南京城之後,也幾乎每日在火器局走動,熟悉火器局的一切,更重要的是,她對各項技術似乎有自己非同一般的見解,大明火器的研發,往往她一個提議便在其中佔據重要的位置,傳言她參與過大明幾乎所有重要技術的研發,而且,他還是當中大明皇帝認下的一個御妹,受封秀敏郡主!”探子回答道。

“這麼厲害的女子?”倫崮雙目中閃過一絲異色:“若是將此女抓到手中,豈不是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技術?”

很快,倫崮就定下了決心。

“就從這個叫做陳秀秀的女子下手,大明皇帝非尋常人,絕不昏庸,他能認這個女子當御妹,封其爲秀敏郡主,還讓這個女子當大明火器局的主事,就必然有一定的道理,再加上那些傳言,料想她必然熟知我們需要的技術。”

“立刻去打探此女子的一切動向,時刻來報!”倫崮下令道。

無法,圖紙方面已經不作他想,想要得到技術,唯有從人方面下手。

“是,大人!”探子很快便去打探。

看着探子出去,倫崮咬了咬牙,面色有些猙獰,大明當前還不知道他們已經潛入南京城,並沒有完全防備,可以說他只有一次動手的機會,一旦動手,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大明都必然不會再給他第二次機會,他就賭,賭那個女子有他們大清需要盜取的技術。

數天之後,倫崮等滿人探聽到了他們想要的消息。

秀敏郡主陳秀秀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去玄武湖畔的一個涼亭散心,這個習慣已經有超過四年了,一直未有改變,現在也不可能這麼巧合的就改變了。

“好,密切監視,隨時準備動手!”倫崮目中閃過厲色。

這一日,陳秀秀剛從火器局出來,登上馬車,突然感覺到心裡悶得慌,一時之間又不想回到那個只有她一個人的家了。

“綠柳,我們先不要回去了,去玄武湖畔吧。”陳秀秀好看的睫毛輕顫說道。

“是,郡主!”綠柳是陳秀秀的貼身婢女,從陳鑫還在世的時候便跟着陳秀秀了,雖然大明朝廷已經完全取締了奴隸制度,綠柳的賣身契也在那個時候自動作廢,綠柳可以隨時選擇離開,可是綠柳卻始終不願意離開,一直跟在陳秀秀身邊照顧陳秀秀,和陳秀秀情同姐妹。

綠柳隨即吩咐車伕,隨即馬車向着玄武湖畔行去。

陳秀秀是大明秀敏郡主,是當今皇帝認下的御妹,身份尊貴,又身兼火器局主事一職,身邊自然不可能沒有護衛,事實上,朱慈踉爲陳秀秀配備了明裡四名,暗裡四名,總共八名錦衣衛好手護衛。

來到玄武湖畔那座熟悉的亭子,陳秀秀就坐在亭子裡,靜靜的看着湖水。

自從爺爺死了,她也變成了身份尊貴的秀敏郡主,還有一座郡主府,可是偌大的郡主府,只有她一個人,其中的孤寂難以言喻,沒到孤獨的時候,她便覺得心臟似乎被揪着一般,很難受,也只有看着這湖水,才能讓她慢慢靜下心來,這也是她爲什麼喜歡來此的原因。

看着陳秀秀如以往那般,一直盯着湖水發呆,綠柳的心也不好受。

要說陳秀秀待她極好,服侍了陳秀秀這麼多年,陳秀秀對她從不打罵,一直沒有真正將她當成下人看待,很親和,與她情同姐妹,她也完全將陳秀秀當成自己的妹妹看待,極近愛護。

陳秀秀如今已經二十三歲了,她也二十四歲了,伺候了陳秀秀這麼多年,她自然知道許多隱秘的事情,比如陳秀秀心繫當今皇上的事情便瞞不過她。

想到那件事情,綠柳不由得嘆息。

她看得出,其實皇上是知道陳秀秀的心思了,可是從當年皇上執意要認陳秀秀爲御妹,並封其爲秀敏郡主,她便知道,皇上對陳秀秀並沒有那方面的心思。

她心疼陳秀秀,她希望陳秀秀能找到一個自己真正的歸宿。

“叮咚”

就在這時,一陣清脆的琴聲從不遠處的湖面上飄着的一艘船上面傳來。

彈的是一首古時流傳下來的名曲,琴音美妙動聽,從琴音上看,便可得知,彈琴之人必然琴藝上佳。

很快,一首琴曲便彈完了。

“好!好!冒兄大才!冒兄大才啊”船上傳來其他男子的稱讚聲,不止一人。

“哪裡,

哪裡,獻醜了,小弟此藝實乃比不得愚兄冒闢疆的大才。”從話語上看,此人應是當年名震江南的才子之一冒闢疆的弟弟冒闢東。

“闢疆兄的確是大才,不過闢東兄也不差,毋須謙虛,毋須謙虛啊”

謙讓和吹捧的聲音不斷傳來,不一會衆人一齊哈哈大笑。

不遠處,涼亭內,在那一陣笑聲傳來的同時,陳秀秀癟了癟嘴,光潔的額頭微皺,道了一句:“真是無聊的把戲!”

聽到陳秀秀的聲音,綠柳新種一動,看了一眼不遠處湖面上的那艘船隻,突然對着陳秀秀說道:“郡主,從剛纔那些人的話語來看,彈琴的應是去年科舉的探花,冒闢東!”

“冒闢東?不認識!”陳秀秀無聊的搖了搖頭道。

“郡主啊,這個冒闢東聽說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光看其考中探花和剛纔的琴音就知道了,傳言非虛,而且比傳言更加厲害,而且他至今還未娶妻房,年齡只比郡主您小兩歲,絕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郡主您要不要考慮考慮,要是能看上的話,只要您跟皇上說一聲,賜婚的聖旨立馬就能下來!”綠柳在陳秀秀旁邊說道。

“沒興趣!”陳秀秀白了綠柳一眼,說道:“你要是想嫁的話,我跟皇兄說一聲,保證能讓你如願。”

陳秀秀話語中透着十足的自信,雖然她只能成爲他的妹妹,但哪怕只是如此,她覺得,只要是她開口請求的事情,他也一定不會拒絕的,這是他欠她的。

“您別拿我開玩笑了,反正您沒嫁之前,我也一定不會嫁的”綠柳搖了搖頭,神情頗爲幽怨的對着陳秀秀繼續說道:“郡主啊,您不小了,都二十三了,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才二十三而已嘛,也不算大,反正我又不需要傳宗接代,不嫁就不嫁,有什麼關係!”陳秀秀毫不在意的說道。

看上去似乎並不在意,可是誰也不知道陳秀秀心裡的痛,當年她雖然喜歡朱慈踉,可是也還沒有到深入骨髓,無法自拔的程度,然而隨着時間的過往,隨着每一次見面,只能在朱慈踉面前努力扮演一個活潑聽話的妹妹,她發現,她對朱慈踉的喜歡已經不知不覺間深入骨髓,真正無法自拔了。

陳秀秀突然苦澀一笑,不管怎樣,不管他接不接受,她既然陷入進去了,也從來沒有想過脫離,就這樣吧,終歸不時還能和他見面嬉笑,爺爺的在天之靈,或許會罵我傻吧。

傻吧就傻吧,誰讓我就是一個傻姑娘呢。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心疼我,可是有些事情是不能強求的。”陳秀秀擺了擺手,打斷綠柳將要開口說出來的話。

綠柳果然閉嘴,不過卻無奈的嘆了口氣,她早就應該猜到會這樣,這麼些年,她可不止一次勸過陳秀秀,可是哪一次真正成功了。

這一刻,綠柳都有些討厭宮裡那個英明神武的男人了,既然是皇帝,有什麼是不能做的,爲什麼一定要她的郡主傷心這麼多年呢。

已經入冬,雖爲下雪,但風已經是寒風。

輕風帶着一絲湖水的涼意,吹動陳秀秀額前了一絲秀髮,精緻美麗的臉蛋凍得有些發紅,若有人看到這一幕,必然心生憐惜,好一個美麗動人的可人兒。

沒有浪費上天的安排,冒闢東正好看到了這令人憐惜了一幕。

冒闢東一瞬間呆住了,心臟砰砰砰跳動,他敢發誓,活了超過二十年,第一次碰到一個這麼令他心動的女子,在這一刻,他只覺得陳秀秀是他見過的女子當中最美麗的,也只有這樣的女子才配做他冒闢東的妻子。

冒闢東雖然還沒有娶妻房,然而做爲冒家嫡子之一,他不可能一個女人都沒有,事實上他已經有了五房小妾,之所以沒有娶妻,除了自負甚高,想要娶一個身份配得上他,能對他今後有極大幫助的女人外,也是因爲一直沒有碰到一個真正令他心動的女子。

而此時此刻,陳秀秀毫無疑問令他心動了,真真正正的心動了,他想要這個女子,哪怕這個女子的身份依舊配不上他,他將就一下,也定會娶其爲妻。

冒闢東的呆愣被一旁的其他人看到,尋着冒闢東的眼睛看去,他們也看到了陳秀秀。

“嘶,不錯的可人兒!”其中一人驚歎了一聲道。

陳秀秀原本就是美人胚子,女大十八變,雖然已經二十三歲了,在這大明已經算是老女人了,可是陳秀秀看上去似乎只有十八,清秀溫婉,美麗不比當初的秦淮八豔差,加上當了五六年郡主,手上又掌管着大明偌大的火器局,陳秀秀身上凝聚了一股這個時代女子所沒有的氣質,難怪一直自負甚高的冒闢東會這樣心動。

沒有人注意到的湖面上,幾根手指大小的空心竹子慢慢向陳秀秀所在的亭子靠近,期間還不時有湖水抖動,似是一條大魚在水下,明顯不太正常。

冒闢東最先發現這十幾根異常的竹子,愣了一會後,他似乎隱隱看到水底下有一個人影,當即睜大的雙眼。

“小心!”冒闢東猛地一聲大喝。

就在這個時候,幾個人影突然破水而出,手一抓亭子邊緣便瞬間翻身上了亭子。

陳秀秀和綠柳同時嚇了一大跳,不遠處保護陳秀秀的錦衣衛好手也嚇了一大跳,毫不猶豫的猛衝了過來。

然而,一切都晚了。

“郡主小心!”綠柳不加所思的擋在陳秀秀身前,但很快便被一隻手狠狠的一掃,身體不由控制的翻下湖水當中。

“嘩啦!”看着綠柳掉下湖裡,陳秀秀嚇得臉都白了。

“綠柳!”陳秀秀大喊了一聲,但瞬間她也被幾人抓住挾持。

“休傷郡主!”幾名錦衣衛怒吼着想要衝上來解救,暗處裡的另外幾名錦衣衛也衝了出來,八對三,錦衣衛面對刺客明顯佔據人數上的優勢。

“別過來!”其中一名刺客將鋼刀架在陳秀秀的脖子上,只消稍稍一劃,陳秀秀便可能香消玉殞。

八名錦衣衛護衛投鼠忌器,不敢上前。

三名刺客挾持着陳秀秀走出涼亭,八名錦衣衛護衛面色難看,但陳秀秀在刺客手中,害怕逼急刺客傷到陳秀秀,八名錦衣衛護衛不得不向後退讓。

就在這時,另有十幾名刺客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衝了出去,瞬間和八名錦衣衛護衛戰作一團,趁此機會,那三名刺客兩陳秀秀擄走,消失在不遠處的一道巷子內,就這樣,陳秀秀被賊人擄走了。

第385章 羅汝才之敗(五)第252章 軍制革新(二)第991章 東勝神州論(二)第844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第107章 製造戰前輿論(下)第371章 李自成的陌路(二)第540章 大明律法第725章 敞開心扉(一)第42章 山東總督史可法第445章 吳三桂的去路(一)第570章 出兵征伐朝鮮(二)第131章 驚險襲營(下)第909章 完全碾壓(二)第385章 羅汝才之敗(五)第984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七)第382章 羅汝才之敗(二)第508章 俘虜的問題第432章 追擊(三)第636章 倭國滅亡第841章 中興十二年第727章 對滿清的懲罰第1012章 直指君士坦丁堡第493章 求和?第682章 攻破第一道防線第256章 鋤奸(一)第532章 滿人與準格爾之戰第287章 山雨欲來第932章 決戰巴拿馬(七)第1019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一)第212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五)第446章 吳三桂的去路(二)第547章 開始營建第508章 俘虜的問題第758章 曼德勒之戰第912章 第一次五國聯盟失敗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三)第191章 鄭森第664章 準格爾投降(四)第40章 李自成敗亡的前兆第964章 歐洲大陸的顫抖(二)第469章 多爾袞的無力第285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二)第507章 京城南京!第269章 下一步改革的設想(二)第94章 戰雲密佈(上)第1053章 決戰巴格達(二)第709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一)第412章 張獻忠退守成都第287章 山雨欲來第3章 遷都之議第1075章 絕望的歐洲第661章 準格爾投降(一)第295章 福王‘稱帝’第6章 城破第265章 鄭森和錢初瑤(二)第296章 遍佈整片大地的火焰第1016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一)第787章 統一四國(一)第1075章 絕望的歐洲第689章 全殲紅薩爾軍團(一)第481章 決戰燕碭山第467章 東光縣城下(二)第764章 直指暹羅大軍第295章 福王‘稱帝’第397章 誘惑第269章 下一步改革的設想(二)第42章 山東總督史可法第958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六)第149章 川貴總督第202章 大戰濟寧第363章 吳三桂的盤算第863章 馬六甲大海戰(一)第281章 血腥清洗(一)第466章 東光縣城下(一)第1042章 戰爭陰雲第1075章 絕望的歐洲第424章 陳秀秀的婚事第564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四)第631章 德川家光之死(二)第456章 首戰告捷第325章 鄭森回泉州(二)第721章 定計第338章 妥協第59章 緊鑼密鼓第1003章 噩夢般降臨第277章 雷霆前夕(二)第513章 攻入李家第90章 戲耍左良玉之計第784章 新暹羅王第973章 決戰大馬士革第443章 關寧軍之殤(二)第362章 多爾袞的命令第871章 聯合艦隊潰敗第748章 東南亞攻略第256章 鋤奸(一)第756章 南渡河之戰(四)第796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一)第712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四)第119章 兵敗如山倒第31章 傳國玉璽
第385章 羅汝才之敗(五)第252章 軍制革新(二)第991章 東勝神州論(二)第844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第107章 製造戰前輿論(下)第371章 李自成的陌路(二)第540章 大明律法第725章 敞開心扉(一)第42章 山東總督史可法第445章 吳三桂的去路(一)第570章 出兵征伐朝鮮(二)第131章 驚險襲營(下)第909章 完全碾壓(二)第385章 羅汝才之敗(五)第984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七)第382章 羅汝才之敗(二)第508章 俘虜的問題第432章 追擊(三)第636章 倭國滅亡第841章 中興十二年第727章 對滿清的懲罰第1012章 直指君士坦丁堡第493章 求和?第682章 攻破第一道防線第256章 鋤奸(一)第532章 滿人與準格爾之戰第287章 山雨欲來第932章 決戰巴拿馬(七)第1019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一)第212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五)第446章 吳三桂的去路(二)第547章 開始營建第508章 俘虜的問題第758章 曼德勒之戰第912章 第一次五國聯盟失敗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三)第191章 鄭森第664章 準格爾投降(四)第40章 李自成敗亡的前兆第964章 歐洲大陸的顫抖(二)第469章 多爾袞的無力第285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二)第507章 京城南京!第269章 下一步改革的設想(二)第94章 戰雲密佈(上)第1053章 決戰巴格達(二)第709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一)第412章 張獻忠退守成都第287章 山雨欲來第3章 遷都之議第1075章 絕望的歐洲第661章 準格爾投降(一)第295章 福王‘稱帝’第6章 城破第265章 鄭森和錢初瑤(二)第296章 遍佈整片大地的火焰第1016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一)第787章 統一四國(一)第1075章 絕望的歐洲第689章 全殲紅薩爾軍團(一)第481章 決戰燕碭山第467章 東光縣城下(二)第764章 直指暹羅大軍第295章 福王‘稱帝’第397章 誘惑第269章 下一步改革的設想(二)第42章 山東總督史可法第958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六)第149章 川貴總督第202章 大戰濟寧第363章 吳三桂的盤算第863章 馬六甲大海戰(一)第281章 血腥清洗(一)第466章 東光縣城下(一)第1042章 戰爭陰雲第1075章 絕望的歐洲第424章 陳秀秀的婚事第564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四)第631章 德川家光之死(二)第456章 首戰告捷第325章 鄭森回泉州(二)第721章 定計第338章 妥協第59章 緊鑼密鼓第1003章 噩夢般降臨第277章 雷霆前夕(二)第513章 攻入李家第90章 戲耍左良玉之計第784章 新暹羅王第973章 決戰大馬士革第443章 關寧軍之殤(二)第362章 多爾袞的命令第871章 聯合艦隊潰敗第748章 東南亞攻略第256章 鋤奸(一)第756章 南渡河之戰(四)第796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一)第712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四)第119章 兵敗如山倒第31章 傳國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