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決戰大馬士革

五月十二日,多爾袞率領數十萬清軍從三面合圍大馬士革城。

而大馬士革城方面,奧斯曼大軍統帥登尼塞裡也統帥數十萬奧斯曼大軍依託大馬士革城和大馬士革城外大量防禦,防守清軍的進攻。

拉卡之戰,清軍雖然損失了十八萬士兵,不過很快便有一支十一萬人的印度旗和一支三萬人波斯旗,以及一支一萬八千人的僕從騎兵補充了上來,總共十五萬八千人,而且大部分都身披鎧甲,幾乎就補全了清軍的損失,讓三面合圍大馬士革的清軍仍舊擁有過八十八萬之衆的龐大數量。

反倒是防守大馬士革一帶的奧斯曼帝國大軍方面,只不過補充上來了一支七萬五千人的士兵,並且大部分都沒有鎧甲,讓奧斯曼大軍的數量減少到了只有六十三萬人上下,比清軍的數量少了足足二十五萬之衆,力量對比處在了完全的劣勢。

當知道這一情況的時候,奧斯曼大軍統帥登尼塞裡氣得差點吐血。

“滿人怎麼有這樣的實力!我強大的奧斯曼帝國竟然比不上崛起不到二十年的滿清!”登尼塞裡元帥憤怒道。

這便是國力的表現,當下的滿清,依託着吞併的莫臥兒帝國內富庶的資源,幾千萬的人口。這幾年逐步恢復莫臥兒境內的生產之後,鎧甲和武器和兵員都能源源不斷的補充上來。

幾年的消耗下來,反倒是立國幾百年正處鼎盛的龐大奧斯曼帝國先開始不支了,登尼塞裡怎麼能不憤怒得想要吐血。

登尼塞裡當下四十五歲,曾駐防烏克蘭克里米亞一帶防範沙俄大軍。

雖然在名氣上他不如當年的奧斯曼第一名將年近六十的蓋特伊維奇老元帥,可是在真實的才能上,登尼塞裡卻絲毫不遜色於當年的蓋特伊維奇老元帥。

要知道,登尼塞裡曾經多次帶着數量更少的奧斯曼大軍以少勝多,擊敗沙俄帝國的入侵,沒有一定的才能是做不到的。

再看這些年和清軍的對峙,每隔兩三日便有交戰,面對的還是多爾袞這樣號稱雄才大略的強勁對手,只要稍有差錯便可能立刻全軍潰敗,要不是登尼塞裡耗盡心力部署,穩紮穩打,步步防禦,或許早在一年多以前奧斯曼幾十萬大軍便要敗了。

堅守不出!單純的依託大馬士革城防禦!

這是奧斯曼大軍統帥登尼塞裡當下能夠想出來的最好的辦法了。

奧斯曼帝國六十三萬軍隊,對抗清軍八十八萬軍隊,雖然沒有任何優勢,反而是絕對的劣勢,可是防守方的損耗總是比進攻方要少不少的,只要奧斯曼大軍不出站,純粹的防守,任由清軍主動進攻,或許再對峙五六年清軍都不一定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

而登尼塞裡就是賭滿清的國力哪怕已經比他們奧斯曼帝國強了,也無法再這樣繼續對峙消耗五六年的時間,畢竟處於攻方的清軍損耗可比他們奧斯曼大軍大很多。

基於這樣的想法,登尼塞裡當真是在行動上堅定着堅守不出,絕不主動出戰。

奧斯曼大軍能夠堅守不出,但清軍卻不能夠也這樣什麼都不做的耗着,只能主動起進攻。

“殺!”鰲拜舉着鋼刀怒吼,下令清軍向前方的奧斯曼大軍營寨進攻。

成千上萬的清軍士兵前赴後繼,騎兵在前,步兵在後。

“轟!轟!轟”後方的幾百門清軍大炮也朝着奧斯曼大軍的防禦營寨猛烈轟擊。

炮彈炸死一名又一名的奧斯曼士兵。

箭矢如雨,奧斯曼士兵躲在營寨的防禦內射箭,而清軍士兵只能邊往前進攻便射箭,很多清軍士兵倒在進攻的道路上。

總的來說,清軍付出的傷亡要比奧斯曼大軍大得多,幾乎每倒下一名奧斯曼士兵,清軍士兵就要倒下兩名,兩倍的死傷比例。

終於,清軍殺到了奧斯曼大軍的防禦邊緣,並且不斷深入進去。

清軍騎兵策動戰馬馳騁,不過哪怕騎兵機動性很強大,可是進入奧斯曼大軍的防禦陣地之後,機動性也無法揮,因爲奧斯曼大局你的防禦內有非常多的溝壑,完全限制了清軍騎兵的機動性。

不得不說,奧斯曼大軍統帥登尼塞裡能夠帶着數量更少的奧斯曼大軍與號稱雄才大略的多爾袞率領的數量更多的清軍對峙交戰數年,他是很有才能的,知道清軍有騎兵一方面的優勢,在大馬士革這樣的純防禦戰中,開挖了大量的溝壑,死死的限制住了清軍騎兵的機動性。

“轟!轟!轟”同時,奧斯曼軍安置在大馬士革成頭上和城內炮臺上的奧斯曼大炮也不斷朝進攻中的清軍開炮,炸死大量的清軍士兵。

清軍的大炮相對於奧斯曼帝國的大炮,的確有很大的優勢,但最主要還是在射方面,在射程方面,奧斯曼帝國鍛造了新型大炮,重達五千斤的新型大炮,完全能夠將射程提升到過兩千米的地步,大約達到兩千三百多米這樣。

這也是奧斯曼帝國的鍛造技術太差勁了,這樣重量的大炮,如果換做現在的歐洲各國鍛造的話,完全能夠過三千米的射程。

不過,有這樣的射程,已經能夠和清軍兩千米上下射程的仿製神武野戰大炮對射一陣了。

倒是清軍方面,西遷中東這近二十年的時間,他們的大炮技術依舊停留在當初盜取的大明仿製神武野戰大炮技術上,或許是因爲清軍連年征戰,無暇顧及,又或許是其他的。

清軍仿製神武野戰大炮靠着更快的射,在炮擊當中,炸死的奧斯曼士兵要遠遠多餘奧斯曼帝國大炮炸死的清軍士兵的數量。

然而,大炮轟擊炸死的士兵數量,終究比不上兩軍士兵正面交戰。

清軍騎兵無法突進,步兵在奧斯曼大軍防禦陣地邊緣死傷慘重,都無法取得大的戰果。

“進攻!”清軍出動了他們的燧槍隊。

這些同樣由滿人自己組成的一支軍隊,數量最多也始終只能維持在兩萬七千人的地步,此刻,清軍一下子出兵一萬兩千人的燧槍隊對奧斯曼大軍防禦動進攻,期待燧槍隊能夠順利撕開一道口子。

第850章 援助莫臥兒帝國第866章 馬六甲大海戰(四)第530章 全民教育(二)第496章 滿人西遷第533章 準格爾之敗第236章 鏖戰徐州城(二)第211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四)第850章 援助莫臥兒帝國第1001章 人贓並獲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一)第803章 佔領澳洲(三)第184章 棄守泰安(下)第343章 收復臺灣(四)第786章 暹羅國投降(二)第254章 推行革新第208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一)第435章 陳秀秀和御妹第87章 秘密佈局第738章 殺戮之夜(一)第255章 鐵血鋤奸隊第130章 驚險襲營(上)第535章 大明中央銀行(一)第247章 大勝!第115章 決戰(上)第758章 曼德勒之戰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二)第491章 鑲紅旗的末路第130章 驚險襲營(上)第97章 九江攻防(上)第86章 戰還是妥協第370章 李自成的陌路(一)第469章 多爾袞的無力第129章 泰安血戰(下)第86章 戰還是妥協第793章 呂宋島之戰(三)第15章 南下滄州第949章 第二次歐洲聯合艦隊(三)第919章 南攻墨西哥第704章 莫臥兒噩夢的開端第686章 決戰伊斯法罕(一)第418章 收復成都第452章 北伐前夕(六)第143章 不甘寂寞的張獻忠第759章 絕望和無力第943章 大明鐵甲艦第655章 追殺第701章 鏖戰(二)第845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二)第291章 聖旨下的巨浪第841章 中興十二年第724章 倫崮之死第194章 出征前夜(三)第798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三)第621章 乞降第568章 鐵嶺衛和咸興府第259章 鋤奸(四)第468章 東光縣城下(三)第304章 戰場逆轉(二)第143章 不甘寂寞的張獻忠第811章 大海戰陰雲(三)第282章 血腥清洗(二)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二)第513章 攻入李家第1065章 歐洲第一次反明聯盟軍第493章 求和?第170章 清軍退兵第908章 完全碾壓(一)第649章 準格爾騎兵的殺戮第835章 全軍覆沒第1016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一)第220章 援兵到(二)第491章 鑲紅旗的末路第969章 清奧十年之戰第510章 勢如破竹第957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五)第1008章 日內瓦條約第57章 閻應元的機遇第1008章 日內瓦條約第867章 馬六甲大海戰(五)第806章 佔領澳洲(六)第507章 京城南京!第105章 觀兵第369章 悲慘的李自成(三)第108章 突變九江城破第633章 攻打長野第864章 馬六甲大海戰(二)第757章 兵臨曼德勒第286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三)第500章 血洗蒙古草原(二)第432章 追擊(三)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894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三)第318章 播種第678章 新疆!第991章 東勝神州論(二)第643章 進兵西藏第75章 誅滅徐家第302章 九江城外的大戰(三)第737章 衝突之始第689章 全殲紅薩爾軍團(一)
第850章 援助莫臥兒帝國第866章 馬六甲大海戰(四)第530章 全民教育(二)第496章 滿人西遷第533章 準格爾之敗第236章 鏖戰徐州城(二)第211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四)第850章 援助莫臥兒帝國第1001章 人贓並獲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一)第803章 佔領澳洲(三)第184章 棄守泰安(下)第343章 收復臺灣(四)第786章 暹羅國投降(二)第254章 推行革新第208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一)第435章 陳秀秀和御妹第87章 秘密佈局第738章 殺戮之夜(一)第255章 鐵血鋤奸隊第130章 驚險襲營(上)第535章 大明中央銀行(一)第247章 大勝!第115章 決戰(上)第758章 曼德勒之戰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二)第491章 鑲紅旗的末路第130章 驚險襲營(上)第97章 九江攻防(上)第86章 戰還是妥協第370章 李自成的陌路(一)第469章 多爾袞的無力第129章 泰安血戰(下)第86章 戰還是妥協第793章 呂宋島之戰(三)第15章 南下滄州第949章 第二次歐洲聯合艦隊(三)第919章 南攻墨西哥第704章 莫臥兒噩夢的開端第686章 決戰伊斯法罕(一)第418章 收復成都第452章 北伐前夕(六)第143章 不甘寂寞的張獻忠第759章 絕望和無力第943章 大明鐵甲艦第655章 追殺第701章 鏖戰(二)第845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二)第291章 聖旨下的巨浪第841章 中興十二年第724章 倫崮之死第194章 出征前夜(三)第798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三)第621章 乞降第568章 鐵嶺衛和咸興府第259章 鋤奸(四)第468章 東光縣城下(三)第304章 戰場逆轉(二)第143章 不甘寂寞的張獻忠第811章 大海戰陰雲(三)第282章 血腥清洗(二)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二)第513章 攻入李家第1065章 歐洲第一次反明聯盟軍第493章 求和?第170章 清軍退兵第908章 完全碾壓(一)第649章 準格爾騎兵的殺戮第835章 全軍覆沒第1016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一)第220章 援兵到(二)第491章 鑲紅旗的末路第969章 清奧十年之戰第510章 勢如破竹第957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五)第1008章 日內瓦條約第57章 閻應元的機遇第1008章 日內瓦條約第867章 馬六甲大海戰(五)第806章 佔領澳洲(六)第507章 京城南京!第105章 觀兵第369章 悲慘的李自成(三)第108章 突變九江城破第633章 攻打長野第864章 馬六甲大海戰(二)第757章 兵臨曼德勒第286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三)第500章 血洗蒙古草原(二)第432章 追擊(三)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894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三)第318章 播種第678章 新疆!第991章 東勝神州論(二)第643章 進兵西藏第75章 誅滅徐家第302章 九江城外的大戰(三)第737章 衝突之始第689章 全殲紅薩爾軍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