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暗涌(五)

塗氏聽在了耳朵裡,她是知道常鬱暉的那些腌臢事情的,光是聽一聽就讓她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常鬱暉想娶親,在京中是娶不到什麼名門貴媛的,除非往次一等裡挑,也要看人家爹孃有沒有那麼狠的心了。

如若還是盯着名門貴女,那就像常鬱晚說的,只能去外地挑不知情的了。

這也是塗氏現在出入都愛帶着常鬱暖的原因,老祖宗連常恆熙和葉語姝都能犧牲,難保不會想出“換”一個的主意來。常鬱暖雖然是庶女,與塗氏也不親,可萬一真的出了那等事……

塗氏丟不起這個人,她情願多費心幫常鬱暖找個人家,也斷不會讓她去做了給常鬱暉找媳婦的籌碼。

而且,常鬱暖這個姑娘,除了性子軟一些,塗氏還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塗氏偶爾會想,是不是這些年她一直跟着常恆淼,自覺地位穩妥了,心也就跟着踏實了呢?

加之又養了一兒一女,做了母親的人,內心越發柔軟些,對於其他的孩子,也能多加容忍。

常鬱暖是庶女,原本也礙不到她什麼,她也不用刻意疏遠打壓,常鬱暖已經是快要及笄的歲數了,她也就再操心個一兩年,把人妥妥當當嫁出去了,這責任也就盡了。老祖宗和常恆淼不僅不會挑她的錯,而且還會記她的功,多添些好名聲,一來爲自己,二來爲了常鬱曜和常鬱晚,又何樂而不爲。

塗氏牽起常鬱晚的手,勸解道:“這些話可不要掛在嘴邊,叫老祖宗聽見了,會傷心的。”

常鬱晚嘴上應下了。心裡卻沒有全信,反正她是不怕的,她年紀小,前頭還有兩個姐姐,怎麼也不會輪到了她。

霽錦苑裡,剛剛點起了燈。

楚維琳坐在桌邊,就着暖黃燈光。仔細看着手中的信。

前後三張紙。字跡大方雋秀,不似尋常女兒家的娟麗小楷,這字落筆時帶着幾分大氣和隨意。楊昔諾是字如其人的。

這信是剛剛纔送達的。

楚維琳聽說是楊昔諾寄來的,多少吃了一驚。

信上寫得簡單,說了她到西桂之後的經歷,在大吉之日與德王世子完婚。經過了三個月,王府裡的生活她適應了不少。

西桂那裡的風土人情與京城全然不同。那裡的女子更開放更自由,王府之中的規矩自然比市井重一些,但比之京中勳貴侯門,那也有不小的差別了。

德王世子文武雙全。比之日日對着公文,他更喜歡策馬出遊,楊昔諾會騎馬。又在市井之中生活了那麼多年,她能夠耐着心思做內院女眷。也能夠豪放爽朗地遨遊天地,因此世子出行都會帶着她一道。

楊昔諾說,她見過一些前世子妃留下的東西,看得出來,那是一位賢惠得體的女子,就像京中的許多閨秀一般,擅長琴棋書畫,卻不會騎馬揚鞭,聽說她是難以適應西桂的民風,思念故土最後鬱鬱而終的。

“我想,我有些明白爲何聖上會把我嫁來這裡了,我比很多宗親女子都合適,而我,也喜歡這裡自在的生活。”

這是楊昔諾在信的末尾寫的一句話,楚維琳盯着這幾行字,來來回回看了幾遍,終是長長鬆了一口氣。

她很喜歡楊昔諾,打心底裡盼着她能過得好,這門親事原本並非楊昔諾所願,做一枚棋子遠嫁西桂甚至讓親人們擔憂萬分,可現在看來,她似乎真的過得很好。

夫妻相合,生活恰意,這可比什麼風光、榮耀、體面都重要多了。

信的落款是去年臘月裡,因着路程遙遠,又是冬季,所以這麼晚纔到了楚維琳手中。

讓流玉研了墨,楚維琳又仔細看了一遍楊昔諾的信,才提筆回信。

她要說一說京中的事情,說她生了個兒子,說楊昔誠回京時救了楚維瑚,說楊將軍也馬上要班師回朝了……

洋洋灑灑落筆,明明有一肚子的話,到最後其實也就三四張紙,只恨是天南地北,不能面對面說上一席話,實在可惜得很。

楚維琳放下筆,流玉把信紙一張張晾乾,而後收進信封裡,封上口子。

“明日就使人送出去,只是這路太遠了,等再收到郡主的回信,怕是要半年工夫呢。”流玉笑嘻嘻道。

楚維琳頷首笑了笑。

這裡畢竟與現代全然不同,前世她剛剛來的時候,各種的不習慣不方便,直到這麼多年過去了,也就適應了這種“慢節奏”。

“半年就半年吧,也是一樣盼頭。”楚維琳道。

常鬱昀正好進來,聽見了這半截話,不由笑着問她:“什麼盼頭?”

楚維琳莞爾,揚了揚手中的信封:“今日收了楊家姐姐的信,我給她回信呢,這一來一回就是半年,豈不是盼頭?”

青蔥指尖捏着信封,燈光下,白皙纖長的手指染了玉色,叫人一瞧就想握在手心裡,再看那手的主人,笑意盈盈,整個人都生動起來,讓人挪不開目光。

常鬱昀看得有些怔,直到楚維琳不明所以地又喚了他一聲,這纔回過神來,上前走到她的身側,道:“郡主說了什麼?”

楚維琳沒有站起身來,微微側着身子擡頭看着常鬱昀:“說西桂那裡的民風。”

流玉垂下了頭,抿脣笑了笑,悄悄退了出去。

常鬱昀聽楚維琳興致勃勃說完,笑道:“我書房裡有一些介紹西桂的書,你若有興趣,可以去尋來看看,那裡的衣食住行與我們這裡都有差異,讀起來很有意思。”

楚維琳正在興頭上,點頭應下,道:“你那裡的書太多了,我可分不清楚,晚些你幫我找一找吧。”

常鬱昀自是應下。目光落在桌上那端眉子紋的雙桃硯臺上,這硯臺是他送楚維琳的及笄禮。

那年挑禮物的時候,他甚是煩惱,只覺得那些首飾頭面都不襯楚維琳,猶豫再三之後,纔在一家鋪子裡見到了這端硯臺。一眼就瞧中了,就好像小時候他一眼就瞧中了楚維琳一樣。

常鬱昀不由彎了脣角。過幾日又要到楚維琳的生辰了。這一回,送她一錠墨錠吧……

與楚維琳說了一聲,常鬱昀轉身去了書房。從架子上尋了幾本關於西桂的書冊出來,又回房交到了楚維琳手中。

楚維琳翻開一本,隨意看了兩眼,這本書冊有趣。除了文字還畫了圖,那畫者水平不錯。寥寥幾筆就已經展現了西桂百姓生活的一個畫面,直白又易懂。

常鬱昀見楚維琳看得認真,心裡突然涌起了一股念頭,比起從書上看一看。她一定更想親眼瞧一瞧,不僅僅是西桂,還有楚維琬口中的舊都。陳三太太話中的嶺西,以及其他很多不同的地方。

而且。不單是楚維琳,他也想看,若有機會,他想帶着妻兒走一走大江南北。

常鬱昀暗暗想着,今年再在翰林院裡努力一年,明年看一看有沒有機會外放吧。

翌日一早,楚維琳帶着霖哥兒去鬆齡院。

請了安之後,各房各院都有事情,衆人也就散了,老祖宗捨不得霖哥兒,楚維琳便留了下來。

等陳三太太過來了,聽她說一路見聞,倒也十分有趣。

陳三太太正說着經過永州城時的事情,她嘴巧會講故事,連老祖宗也愛聽。

正說到興頭上,外頭院子裡忽然有了些動靜,段嬤嬤出去瞧了一眼,隔了會兒才凝重着臉進來。

“老祖宗,淳珊姑娘破水了。”段嬤嬤道。

老祖宗一愣,奇道:“昨兒個穩婆來看時,不是說還有三五天嗎?怎麼突然就破水了?去請穩婆了嗎?”

“老祖宗放心,已經去請了,院子裡幾個有經驗的媽媽也過去西跨院了,好在要用的東西都是提前備好了的,也不匆忙,奴婢也使人去報給大太太、三爺與三奶奶了。”段嬤嬤不疾不徐地道。

段嬤嬤做事穩當,老祖宗最是放心不過了,見她都安排好了,便點了點頭。

外頭又有一些聲響,楚維琳豎起耳朵聽了聽,只覺得那聲音格外熟悉:“怎麼?張媽媽在外頭?”

段嬤嬤眉頭一緊,微微點了點頭。

老祖宗卻不知道,追問了一句:“是哪個張媽媽?”

“是淳珊姑娘的娘,在四房裡當差的。”段嬤嬤道。

自打淳珊住進了鬆齡院,張媽媽來過好幾回了,段嬤嬤雖沒有與她打過交道,但也聽其他人說了不少,尤其是葛媽媽,看見張媽媽就頭痛。

只是再不喜歡,也不能把人趕出去。

剛剛西跨院裡一團亂,段嬤嬤過去,自然是遇見了張媽媽。

綠娥一個沒經過事的小丫鬟,見淳珊破水了,一時嚇傻在原地,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妍翠倒還清醒,直接了當告了狀,只說姑娘原本是好好的,結果張媽媽來了,把她們兩個伺候的趕了出去,兩母女關起門來不曉得說了些什麼,姑娘突然就激動起來,屋裡噼裡啪啦的,等張媽媽開了門,她們才瞧見姑娘破水了。

段嬤嬤一時也無心去追究那兩母女到底鬧了些什麼,只是依着情況一一吩咐下去,直到萬事妥帖了,她正要回來稟老祖宗,卻叫張媽媽攔住了,指手畫腳說了一堆話。

段嬤嬤不耐煩她,這常府上下,有幾個僕婦丫鬟敢這般與她說話?便是姑娘奶奶們,見了她段嬤嬤都是笑臉相迎的,段嬤嬤冷言冷語說了幾句,不理張媽媽,轉身就走了。

本以爲張媽媽會收斂些,哪知道這會兒又不知道在外頭鬧些什麼,段嬤嬤可不會替她瞞着攔着,自然是老老實實原原本本地說給了老祖宗聽。

老祖宗沉下了臉,道:“是她害得淳珊發作了?”

段嬤嬤道:“剛纔事情急,奴婢沒有問過張媽媽到底與淳珊姑娘說了什麼,但那時屋裡只她們兩人。”

老祖宗哼了一聲,不滿道:“使人去與柳氏說,她底下的人,還要我替她管教不成?前一回吵着了鬱昀媳婦,我念着她做孃的心急了,不與她計較,她倒是越發蹬鼻子上臉了。”

這下輪到楚維琳吃驚了,可轉念一想也明白過來。

張媽媽那時在外頭吵鬧,老祖宗應該是事後才聽葛媽媽說的,若不然,以老祖宗的脾氣,曉得她孕中歇得不好,是不會由着張媽媽的。

淳珊要生產了,楚維琳便想回去了,可老祖宗還抱着霖哥兒不鬆手,她也只好耐着心思坐着。

大趙氏和徐氏前後腳進門,來老祖宗這裡露個臉,就叫老祖宗趕去了西跨院。

大趙氏面上瞧不出情緒,倒是徐氏反常,有些怯怯了,央求着看向楚維琳:“五弟妹陪我一塊去吧?我實在沒見過這等場面。”

老祖宗睨了徐氏一眼,見她真有些慌張,心裡也懂了。

徐氏雖是婦人,但沒有經歷過生產,會不知所措也是正常的。

想到在淳珊的事情上,徐氏是受了委屈做了退讓的,老祖宗也不想太爲難她,便點頭道:“鬱昀媳婦,陪你嫂子過去吧。”

老祖宗吩咐下來了,楚維琳自不好推脫,便起身一道去了。

西跨院裡,忙成一團。

大趙氏徑直進了產房,徐氏緊緊挽着楚維琳的手站在院子裡,楚維琳問了綠娥一聲:“如何了?”

綠娥說話都有些喘,道:“穩婆剛剛來了,幾個媽媽在裡頭幫手。”

徐氏深吸了一口氣,咬了咬牙,她人都來了,總不能一直站在外頭,便拉着楚維琳往產房裡去。

楚維琳看了一眼躺在牀上的淳珊,她就像剛從水裡撈出來一般,頭髮都粘在了一塊,整個人惶恐不安,楚維琳想,她大概根本沒聽清楚穩婆在與她說什麼。

這個樣子,只怕是連勁兒都集中不到一處去了。

楚維琳輕輕拍了拍徐氏的手,示意她先鬆開,而後走到牀邊,彎下腰看着淳珊,道:“我那天與你說的話,還記得嗎?”

淳珊的眼睛眨了眨,過了一會兒才點了點頭。

楚維琳抿脣,笑着道:“記得就好,旁的,就別擔心了。”

說完了,楚維琳也不在產房裡擠着了,幾步退到了外頭。

徐氏跟了出來,小聲問她:“五弟妹,你前幾日與她說什麼了?”

楚維琳正要回答,餘光瞥見柳氏進來,她狠狠瞪了站在一旁的張媽媽一眼。

柳氏冷聲道:“怎麼回事?”(。)。.。

第103章 雨夜(二)第78章 操心第274章 意外(七)第132章 烏龍(三)第19章 上香第70章 王府番外朱皇后第54章 上元第364章 求仁(七)第269章 意外(二)第266章 牽連(五)第135章 烏龍(六)第26章 滿娘第155章 晦氣(二)第333章 賀家(七)第218章 驚變(三)第357章 返京(五)第71章 小住第122章 婚期(三)第8章 竹苑第355章 返京(三)第29章 古怪第284章 七夕(二)第142章 出閣(一)第364章 求仁(七)第118章 主僕(一)第65章 比較第215章 暗涌(七)第55章 姐夫第159章 年節(二)第203章 失蹤(五)第207章 新生(四)第158章 年節(一)第320章 年關(八)第362章 求仁(五)第326章 添喜(六)第186章 奇哉(五)第159章 年節(二)第271章 意外(四)第11章 貴妾第326章 添喜(六)第197章 變化(九)楔子第305章 官司(九)第250章 性命(五)第27章 頑疾第192章 變化(四)第209章 暗涌(一)第213章 暗涌(五)第81章 如玉第172章 轉折(二)第153章 花凋(四)第55章 姐夫第197章 變化(九)第91章 宣泄第278章 訊息(一)第322章 添喜(二)第109章 香火(二)第286章 七夕(四)第149章 出閣(九)第159章 年節(二)第100章 鬧事(一)第276章 意外(九)第141章 心意(六)第285章 七夕(三)第162章 曝光(一)第92章 保媒第65章 比較第17章 罰跪第356章 返京(四)第181章 真實(五)第288章 內情(二)第165章 曝光(四)第182章 奇哉(一)第327章 賀家(一)第289章 內情(三)第204章 新生(一)第90章 福氣第297章 官司(一)第161章 年節(四)第135章 烏龍(六)第229章 迷離(六)第192章 變化(四)第42章 走水第195章 變化(七)第89章 挑選第69章 謝賞第252章 性命(七)第160章 年節(三)第150章 花凋(一)第249章 性命(四)第225章 迷離(二)第176章 轉折(六)第370章 終章第53章 戲子第182章 奇哉(一)第319章 年關(七)第364章 求仁(七)
第103章 雨夜(二)第78章 操心第274章 意外(七)第132章 烏龍(三)第19章 上香第70章 王府番外朱皇后第54章 上元第364章 求仁(七)第269章 意外(二)第266章 牽連(五)第135章 烏龍(六)第26章 滿娘第155章 晦氣(二)第333章 賀家(七)第218章 驚變(三)第357章 返京(五)第71章 小住第122章 婚期(三)第8章 竹苑第355章 返京(三)第29章 古怪第284章 七夕(二)第142章 出閣(一)第364章 求仁(七)第118章 主僕(一)第65章 比較第215章 暗涌(七)第55章 姐夫第159章 年節(二)第203章 失蹤(五)第207章 新生(四)第158章 年節(一)第320章 年關(八)第362章 求仁(五)第326章 添喜(六)第186章 奇哉(五)第159章 年節(二)第271章 意外(四)第11章 貴妾第326章 添喜(六)第197章 變化(九)楔子第305章 官司(九)第250章 性命(五)第27章 頑疾第192章 變化(四)第209章 暗涌(一)第213章 暗涌(五)第81章 如玉第172章 轉折(二)第153章 花凋(四)第55章 姐夫第197章 變化(九)第91章 宣泄第278章 訊息(一)第322章 添喜(二)第109章 香火(二)第286章 七夕(四)第149章 出閣(九)第159章 年節(二)第100章 鬧事(一)第276章 意外(九)第141章 心意(六)第285章 七夕(三)第162章 曝光(一)第92章 保媒第65章 比較第17章 罰跪第356章 返京(四)第181章 真實(五)第288章 內情(二)第165章 曝光(四)第182章 奇哉(一)第327章 賀家(一)第289章 內情(三)第204章 新生(一)第90章 福氣第297章 官司(一)第161章 年節(四)第135章 烏龍(六)第229章 迷離(六)第192章 變化(四)第42章 走水第195章 變化(七)第89章 挑選第69章 謝賞第252章 性命(七)第160章 年節(三)第150章 花凋(一)第249章 性命(四)第225章 迷離(二)第176章 轉折(六)第370章 終章第53章 戲子第182章 奇哉(一)第319章 年關(七)第364章 求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