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球搖搖頭:“管他呢,反正我也沒見過她。算了,不聊這些零碎了,遠程通訊費用很高的。我還得告訴你一件事,你是不是已經覺醒領域能力了?”
“對啊,我已經知道了,我這種情況叫‘先醒者’,對吧?”
“沒錯,沒錯。你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先驅者了,前途無量啊,兄弟,以後我可能要抱你的大腿了。”
“算了吧,我纔剛到三級,想要晉升正式的先驅者,怎麼也還要一兩個月才行。”
“什麼!一兩個月?你也太異想天開了吧,除非你已經有了四級引導模型,而且保證適合你修煉,還得有充足的晶石和時間才行。等等,你已經到三級了?”
“嗯,在來的路上突破的,我把那顆硅基的頭給用了。對了,硅基生物的身體很有價值,你手上的那幾塊,至少價值一套四級引導模型,你可不要把它弄丟了。”
“唉,可惜你提醒晚了,我剛來的時候,急需貢獻點,就把那兩根肢體賣掉了,換了2000,後來才知道虧大了,不過還好,我的頭還在。”
“哈哈,你的頭要是沒了,現在還能跟我說話?”
“呵呵,語病,語病。說起來,我前幾天去了一趟戰場,還真被人砍了一次頭,這不剛又復活沒幾天,還虛弱着呢。尼瑪!真是心有餘悸。”
“哦,真是可恨。那你殺了幾個人?”
“說來慚愧,一個人都沒殺到,倒是死一次得到了一個榮譽點的撫卹,其它的榮譽點都是成就和做任務得來的。”
“呵呵,也總比什麼都沒有好。”
“是啊,我們這裡有個人就是死十次湊齊了10點榮譽的,哈哈哈……一個90多歲的老奶奶,什麼都不會,就是不怕死,竟然也讓她從新手村跑過來了,還上了戰場,哈哈哈……”
“呃……”
“好了,好了,我真的爲你的到來感到高興,不過不能再浪費你的貢獻點了,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我們見面再聊吧。”
“好吧,那再見。”
傅斌又回到了住房管理處,向智能體詳細詢問了這方面的問題,得知這裡的住房有集體民居、單人客棧、清雅小院、小型府邸、中型府邸、大型府邸以及中央宮殿共七個等級。
前面五個等級的住房費用分別爲每日4、10、30、120、500,前三個等級不需要條件,那些被強制送來的人,住的都是集體民居。其實說民居都是好聽的,實際上就是一個小隔間,裡面除了生活必須品,還有一套VR設備,專門讓他們上虛擬學校的。
小型和中型府邸需要相應的修煉等級或榮譽值才能解鎖入住。大型府邸只有開拓者才能入住,而且不需要支付費用,不過離開的時候自動失去使用權限。
中央宮殿現在還沒有開放,只有第一個達到七級戰力的人才能入住,也無需任何費用,而且直接爲他一人專用。
只要自己不放棄使用權,別人無法入住,哪怕出現第二個七級戰力。根據智能體的說法,一旦出現第一位七級戰力,就需要再建一座城市了。
這些費用明顯比初始基地和前沿基地都要高,但是可以根據榮譽值和戰力等級打折扣。
以傅斌現在的榮譽值以及戰力等級,可以申請小型府邸的居住權,並且費用打九折,也就是一天108貢獻點。這雖然有點貴,但既然來一趟,總要嘗試一下。
現在是淡季,房子很空,可以隨便選,傅斌就選了一套靠近懸崖的“湖景房”。房子有個小院,管家是一臺多功能機器人,這比傅斌原先以爲的女性智能體要令人失望一些,不過轉念一想,真要是個 “共享女友”,他恐怕也無法接受。
這座小型府邸說白了就是小型別墅,可以住下四五個人,這樣算起來,如果跟人合租地話,倒也不貴。
至於跟誰合租,傅斌腦海裡馬上現出了兩個靚麗的身影,雲畫雪的身影當然是清晰的,但另一個身影竟然是花未開,這讓傅斌自己也嚇了一跳,然後將她換成了夜無夢,但又覺得自己沒節操,不過最終還是用“純潔”的師生關係說服了自己。
坐在房間中,傅斌花兩小時理順了之前迷所透露的信息,終於將逆溯歷史的理念初步融入了《意義之塔》的框架中。
他發現這個過程也並沒有什麼困難,因爲“意義之塔”本身就是以主觀意志爲出發點,在這個模型中,歷史也不是確定的,兩者本就沒有矛盾。
關於這個世界的歷史,傅斌也兌換了不少資料,要想逆溯歷史,不瞭解已經記載的歷史肯定是不行的。加上迷的講述,他才基本上了解了這個世界僅僅二十多年的歷史。
起初這個世界的狀態正如迷所說,量子計算機根據輸入的邏輯條件,自行演化爲無數種可能性的宇宙,從中選出其中一組參數,這組參數再演化成一個黑箱世界。
而外界唯一的操作只是輸入一組類似病毒的代碼,這條代碼在這個世界的形態就是一個能夠自我複製的納米機器人,這個納米機器人很快就複製出了千萬個個體,並組裝成一臺3D打印機,以之再製造出更多的機器人和各種設施,建造了第一個基地,這個時間用了三年。
然後這個世界送進來第一批人類移民,這批移民不是死刑犯,就是重病和絕症患者,當時並沒有分陣營,也沒有主城和其它基地。
第一批移民開始是矇昧無知的,他們只能以最普通的能力,在險惡的環境中與本土生物作戰,可謂是犧牲慘重,雖然有一些身手較好的人創出幾種戰技,但戰力水平幾乎沒二級以上的。
雖然有現實世界輸入的理論知識和科技產品,但還是足足花了兩年時間,第一批移民中才有聰明之士理解“修煉”這回事,創造出了第一部二級引導模型,移民總體實力有了一次飛躍。
之後總算步入正軌,各種引導模型和技能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同時更多機器人和無人機飛往這個星球的各個宜居帶,建造初始基地和前沿基地。
這個時期也是移民的高峰期,每個初始基地平均每天都會進入幾十上百個人,最近兩年才減緩,直到現在平均每天不到十人。
雙方陣營的主城反倒是最後才建的,這也解釋了主城爲什麼這麼空閒。至於這個世界的紀元,不是從那個納米機器人進入或者迷的出現爲起始,而是從第一批人類移民進入時算起。
就算如此,這個世界確切的歷史也不過22年,形成現在這樣初步穩定的社會狀態更是最近七八年的事情。
看完這些資料,也算是解開了傅斌心中不少的迷底,不過這裡並沒有提及任何關於迷的信息。
不過傅斌猜測,迷最早應該是一段與移民一樣被植入進來的智能程序,她的出現時間應該是在移民之前不久,不過至於她是在這之前還是之後覺醒的,就不得而知了。
傅斌喝了一瓶肌體強化藥劑開始修煉,這次時間倒沒有上次那麼長,因爲熵陣裡儲存的三十多個單位的能量不到十個小時就耗完了。
這點修煉水平的進步比起上一次來雖然沒什麼,但這次強化藥劑終於達成質變,有了明顯的效果,傅斌不但感覺自己觸覺靈敏了許多,甚至肌肉也明顯強韌了幾分,速度和彈跳力也略有增加。
現在傅斌拿起武器或揹包一掂,馬上就能得知它們的重量,精確到零點一克。
歷史逆推其實並不限於這個世界,在《意義之塔》的模型中運行更加無礙,因爲這是傅斌自己一個人的世界,沒有任何其它意志的干涉,自由度當然要大得多,當然也不像寫小說那麼自由,畢竟需要建立嚴謹的模型。
同時,傅斌發現自己的領域“意義明光塔”又發生了質變,原來需要在感知、計算和掌控三種偏向中切換,現在已經凝成一體,達到了全面平衡,不再需要切換來切換去了,這應該是由於自己的理論模型加入了一個新維度的關係。
領域的質變還引發了一系列效應,傅斌發現每當自己進入修煉狀態時,就會“看”到空間中偶有一絲一縷的黑氣。
這種黑氣總是在自己想仔細辯認的時候就消失,當認爲它不存在的時候,又閃現出來。開始他以爲是一種錯覺或幻象,但它們有時候會呈現出似乎具有某種意義的形態,像是具有自身意識的生命體。
傅斌能夠確定的是,這種東西不是已知的任何能量和物質,也不屬於自身領域,而且對領域有一絲破壞,不過影響不大。
就像一個調皮搗蛋的小P孩進了公共場所,總是想去挑戰治安秩序,但被大人看着,不會造成什麼嚴重後果。
他推測這可能是領域能力成熟後的一種限制機制,以後隨着領域的增強,這種限制也會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