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安口守軍

李老二還真猜對了,大安口是屬於薊遼總督府所管,負責大安口防務的劉策,是大明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理薊遼軍務,此人也是一名東林黨人,萬曆二十九年進士,是天啓年間內閣首輔葉向高的幕僚,葉向高不用說了,東林黨黨魁。

上樑不正下樑歪,後金軍攻破喜峰口、龍井關抵達大安口,守將張士顯棄關逃走,僅剩下三百餘臨時徵募的民壯抵抗後金軍,結果自然是抵擋不住,後金軍自大安口入寇,抵達京師一帶大肆劫掠。

要說袁崇煥被殺冤枉,確實也有些冤枉,他早已提醒過崇禎皇帝,薊州一帶防禦薄弱,要小心後金軍從那裡突破,只是沒有引起崇禎注意。

李老二不是很瞭解這些歷史知識,他來到這裡,只是爲了嚮明軍通報一聲,提醒駐守大安口的明軍小心建奴入寇。

但明軍能不能守得住,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而李老二的城堡位於喜峰口到大安口之間的山中,正好是卡住了皇太極的咽喉,可以給後金軍制造一點麻煩,只是苦於人手太少。到時候,李老二倒是希望能夠救一批青壯出來,把他們帶到城堡內協助守城。

抵達大安口,這裡明軍的狀況令李老二失望至極:大安口的城門大開,守門的幾名士兵靠着城門洞上呼呼大睡,城牆上面連一名站崗的士兵都沒有。

兩人抵達城門口,驚醒了睡覺的士兵。

一名看起來滿臉鬍子,身上穿着一件早已看不出是什麼顏色的鴛鴦戰襖,模樣邋遢的明軍士卒醒來,見到李老二和李宏兩人,就像是被踩到尾巴的狗一樣大叫起來:“韃子!韃子!韃子來了!”

“我們不是韃子!我們是漢人!”李老二大聲自我辯解。

城門內衝出十多名明軍,這些兵身上穿着破得不成樣子的鴛鴦戰襖,髒得早已看不出原來的顏色了,頭上帶着已經變成黑灰色的黃色軟帽,沒有一個人身上有鎧甲,年齡更是老的小的都有,最老的看來有五十多歲了吧,小的不過十二三歲的半大孩子。若不是看到他們手裡拿着各種亂七八糟的兵器,還真以爲這些人是一羣剛剛從田裡回來的農民。

看到這些明軍,李老二心中一陣悲哀:就這樣的兵,自己一個人殺二十個都不成問題,這樣的兵,已經是爛到根子裡去了,還怎麼打仗?

“兀那漢子?來我大安口有何貴幹?”一名小旗模樣的兵喝問道。

這名小旗看起來裝備精良一點,至少頭上戴的不是軟氈帽,是六瓣圓形寬檐鐵盔,身上穿着一件八成新的藍色鴛鴦戰襖,腰間挎着一柄腰刀。

“各位軍爺,草民乃塞外的商人,前幾日獲得建奴即將自大安口入寇的重要軍情,特此前來通報。”李老二也不下馬,只是坐在馬背上,向那小旗拱了一下手道。

“建奴入寇?哈哈哈!”那小旗大笑起來,“建奴遠在遼東,怎可能由此入寇?爾等刁民,怕是來戲耍老子的吧?”

李老二道:“各位軍爺,軍機大事,怎敢謊報軍情?此乃滅九族大罪啊!”

身後的李宏打開馬背上的包裹,取出一顆白甲巴牙喇的人頭,丟了過去:“建奴人頭在此,吾兄弟二人路遇建奴斥候,經過一番苦戰,斬殺建奴斥候,方纔獲得絕密軍情!”

見到丟在地上的建奴人頭,一羣明軍都震驚了:“是建奴人頭!”

“兩位果然是好漢啊!”有人衝着李老二和李宏拱手行禮。

李老二又道:“張家口有人私通建奴,早把喜峰口和大安口等地軍情泄露給建奴了!虜酋皇太極決定十月份由此入寇。”

白甲兵的人頭就是最好的開門磚,見到人頭,明軍再不會認爲李老二他們是來謊報軍情,更不會把二人當成建奴細作。

聽李老二如此一說,又見到那留着金錢鼠尾辮的人頭,那名小旗不敢怠慢,於是拱了一下手道:“兩位好漢在此稍候,某這就去通報。”

那小旗話雖然已經說出口了,卻一直不肯邁開步子。

李老二翻身下馬,走到小旗跟前,手裡的碎銀子塞給那名小旗:“軍爺拿去喝茶。”

那小旗捏了捏銀子的份量,又拱了一下手道:“兩位好漢在此稍候片刻,某這去去便回來。”說完,這名小旗提起地上的白甲兵人頭,飛快的跑進城內。

李老二又從懷裡掏出了一大把銅板,給那些兵們一人分了幾塊銅板:“各位軍爺爲國駐守邊關,辛苦了。”

總兵官張士顯接到小旗的稟報,又見到小旗帶回的白甲兵人頭,大吃一驚。

“建奴要攻打我們大安口?”張士顯嘴巴張得老大,他不敢相信這個事實。要知道他手頭的這些老弱殘兵,又怎麼可能抵擋得住後金軍的進攻。

張士顯不敢怠慢,親自帶着白甲兵人頭,趕往劉策府上稟報此事。

“建奴即將由大安口入寇?”劉策根本就不相信這件事,他仔細鑑別了那顆人頭,知道是真奴人頭,於是問道,“報信的那兩人是何方好漢?”

“回都憲的話,此二人好像是關外義士,斬殺了建奴斥候,獲得軍情。另外還得知張家口有人私通建奴,把薊州軍情都已經賣給了建奴。”

劉策臉色一變,雖然李老二留了個心眼,沒有直說是範永鬥乾的事情,可是劉策也有猜到那兩人說的估計是範永鬥。其實像劉策這些東林黨人,很多人和晉商都有瓜葛,通敵賣國,這些東林黨文官也出了一份不小的力。

正是李老二很清楚,晉商在朝廷中有不小的勢力,若是指名道姓說出範永鬥,恐怕自己會死無葬身之地,這纔沒說出名字。

不過這劉策貪得無厭歸貪得無厭,但他也知道,若是大安口被後金軍攻破,他的項上人頭可是難保。

“此事非同小可,還是立即向王撫臺稟報。”劉策道。

劉策和張士顯隨後就攜帶着白甲兵人頭,前往薊州巡撫王元雅府上,稟報此事。

李老二和李宏在城門口等候多時,過了大約一個多時辰,裡面出來一名千戶。那名千戶走上前來:“兩位好漢久等了,王撫臺要見二位,請隨某來吧。”

第261章 後金入寇第713章 逃離京城第914章 離間計第491章 孫之獬降清(上)第815章 清軍破陝西第301章 喀爾喀蒙古使團第672章 水師炮擊賊軍第809章 爆破組準備第68章 遭遇哨騎第342章 文工團第119章 通州之戰(五)第12章 新式寨堡第600章 流民分配第467章 戰多鐸第224章 鼓風機和高爐第815章 清軍破陝西第766章 資本主義國家第211章 江南士子第515章 有錢好辦事第582章 洛陽之戰(上)第652章 安慶水陸大營第841章 水騎配合(八)第801章 賞一杯鴆酒第262章 伏擊科爾沁騎兵第372章 山林賊窩第747章 李自成發財第505章 蒿水橋之戰(三)第924章 清軍首戰大西軍第1017章 逃離京城第599章 俘虜無數第630章 教訓闖賊(下)第154章 邊軍造反第33章 重型火繩大銃第165章 歸化城第701章 進京勤王第609章 逆天而行第57章 殺俘第47章 大安口城破第473章 曲阜衍聖公第230章 復社第763章 劉澤清之死第586章 捉住福王了第660章 發兵武昌第53章 謀劃襲營第191章 水匪來襲第272章 叢林搏殺第617章 接應撤軍第334章 軸承和炮車第606章 拆遷戶第33章 重型火繩大銃第591章 碰釘子(上)第343章 排練第39章 頭破血流第850章 火燒揚州(一)第59章 伏擊揚古利第329章 功敗垂成第471章 高陽之戰(中)第146章 密謀逃亡第394章 火燒草原(一)第106章 大曹小曹第264章 堵死退路第725章 大小公主第73章 救大明百姓(四)第637章 給王輔臣設套第899章 煉焦廠第707章 破敗的錦衣衛第140章 朝廷的水很深第203章 商號賣馬第733章 援軍至天津第374章 假煙換糧食第315章 夜殺古祿格第274章 金國援軍到了第639章 王輔臣又輸了第28章 擊殺範家掌櫃第649章 軍民情深第380章 清軍西征第373章 杯水車薪第891章 東江之戰前夕第694章 湖廣爭奪戰(六)第301章 喀爾喀蒙古使團第336章 再訪漠西第478章 宣大總督陳新甲第760章 攻打行宮(上)第846章 暴怒的多鐸第4章 擊殺白甲巴牙喇第660章 發兵武昌第326章 艱難東歸路第104章 雪橇佛郎機第782章 聯虜平寇第275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464章 多鐸來了第393章 蒙八旗渡河第506章 蒿水橋之戰(四)第1015章 兵臨北直隸第172章 赤地千里第136章 夜襲固安(下)第261章 後金入寇第260章 後金出兵第838章 水騎配合(五)第669章 荊江水戰(下)
第261章 後金入寇第713章 逃離京城第914章 離間計第491章 孫之獬降清(上)第815章 清軍破陝西第301章 喀爾喀蒙古使團第672章 水師炮擊賊軍第809章 爆破組準備第68章 遭遇哨騎第342章 文工團第119章 通州之戰(五)第12章 新式寨堡第600章 流民分配第467章 戰多鐸第224章 鼓風機和高爐第815章 清軍破陝西第766章 資本主義國家第211章 江南士子第515章 有錢好辦事第582章 洛陽之戰(上)第652章 安慶水陸大營第841章 水騎配合(八)第801章 賞一杯鴆酒第262章 伏擊科爾沁騎兵第372章 山林賊窩第747章 李自成發財第505章 蒿水橋之戰(三)第924章 清軍首戰大西軍第1017章 逃離京城第599章 俘虜無數第630章 教訓闖賊(下)第154章 邊軍造反第33章 重型火繩大銃第165章 歸化城第701章 進京勤王第609章 逆天而行第57章 殺俘第47章 大安口城破第473章 曲阜衍聖公第230章 復社第763章 劉澤清之死第586章 捉住福王了第660章 發兵武昌第53章 謀劃襲營第191章 水匪來襲第272章 叢林搏殺第617章 接應撤軍第334章 軸承和炮車第606章 拆遷戶第33章 重型火繩大銃第591章 碰釘子(上)第343章 排練第39章 頭破血流第850章 火燒揚州(一)第59章 伏擊揚古利第329章 功敗垂成第471章 高陽之戰(中)第146章 密謀逃亡第394章 火燒草原(一)第106章 大曹小曹第264章 堵死退路第725章 大小公主第73章 救大明百姓(四)第637章 給王輔臣設套第899章 煉焦廠第707章 破敗的錦衣衛第140章 朝廷的水很深第203章 商號賣馬第733章 援軍至天津第374章 假煙換糧食第315章 夜殺古祿格第274章 金國援軍到了第639章 王輔臣又輸了第28章 擊殺範家掌櫃第649章 軍民情深第380章 清軍西征第373章 杯水車薪第891章 東江之戰前夕第694章 湖廣爭奪戰(六)第301章 喀爾喀蒙古使團第336章 再訪漠西第478章 宣大總督陳新甲第760章 攻打行宮(上)第846章 暴怒的多鐸第4章 擊殺白甲巴牙喇第660章 發兵武昌第326章 艱難東歸路第104章 雪橇佛郎機第782章 聯虜平寇第275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464章 多鐸來了第393章 蒙八旗渡河第506章 蒿水橋之戰(四)第1015章 兵臨北直隸第172章 赤地千里第136章 夜襲固安(下)第261章 後金入寇第260章 後金出兵第838章 水騎配合(五)第669章 荊江水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