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徐光啓孫元化

李老二在通州又待了一段時間,終於等到了孫承宗。

孫承宗是和來宣旨的王承恩一起回到通州的,李老二立下那麼大的功勞,卻被朝廷中的大臣排擠,甚至連京城都進不去。但這次崇禎派遣了王承恩來到通州宣旨,也算是給了李老二一個面子。

李老二等人擺上香案,王承恩宣了聖旨,崇禎皇帝封了李老二一個參將的官職,令他再回關外,專門同蒙古人打交道,還給了李老二一個招討使的身份,這樣也就方便與同林丹汗接觸。

崇禎對這次林丹汗未能出兵自然是十分不滿,而這個所謂的招討使的官職,竟然是那些晉商的後臺官員提議的,說起來他們也是包含禍心,一方面指責林丹汗不斷向大明提出無理要求,又不肯出兵,另一方面又要李老二去出使察哈爾部,其實就像離間李老二和林丹汗的關係,希望能借刀殺人,借林丹汗的手除掉李老二。

即便是林丹汗沒有除掉李老二,朝中那些晉商的後臺還會蠱惑崇禎李老二下聖旨,讓他出使歸化城,去見土默特汗。

這用心險惡就不用說了,李老二聯合林丹汗,劫了晉商送往土默特部的商隊,已經是同土默特人結下了仇恨,倘若去了歸化城,結果會怎麼樣,真的很難說。

不過李老二在前世的時候,也是有相當的政治鬥爭經驗,朝中文官這些陰謀詭計,他還是能夠識破。

等到王承恩走後,孫承宗長嘆了一聲,萬分惋惜的說道:“李將軍,老夫已經盡力了,朝廷還是不肯讓你回明,老夫也無能爲力。但李將軍要的,老夫一定會盡力相助。對了,京城的徐玄扈和孫初陽聽說李將軍督造的野戰炮,執意要來通州見你。他們已經先到作坊了,正在查看工匠鑄炮呢。”

聽說徐光啓和孫元化都來了,李老二連忙向孫承宗道了句,便飛也似的趕去作坊。

到了鐵匠坊,只見院子裡面站着一大羣人,衣服朱紫紅綠的都有。李老二在前世的時候雖然對這兩個人很熟悉,也見過畫像,但畫像和真人差距還是很大,徐光啓和孫元化站在一羣官員之中,李老二也認不出來。

李老二見到,兩名官員站在自己鑄造的三磅野戰炮面前,又是仔細觀察,又是撫摸,甚至還把腦袋伸到炮口,往裡面看個究竟。

只見其中一名身穿大紅色官袍,年齡大約七十歲上下的官員讚歎道:“聽了孫督師所言,老夫原本還不相信,今日一見,果然是巧奪天工啊!如此精緻的火炮,老夫也是頭一回見到!比起佛郎機人所鑄之炮,工藝水平之在其上!”

而另外一名大約五十歲上下的官員看過火炮之後,又饒有興趣的看着新式高爐,看到有工匠搖動鼓風機給高爐送風,那名官員走上前,示意工匠讓開,還親自搖動幾下手柄,然後笑眯眯的摸着鬍子道:“真是神奇,這東西輕輕一搖,居然能吹出如此勁風。”

那名官員又向三名正在打磨炮管的磨牀走去,向工匠問東問西的。

匠頭劉三伯見到李老二走進來,連忙轉身向那羣官員行禮道:“各位上官,你們要找的李將軍來了。”

聽說李將軍來了,那位七十歲左右的和那位五十歲左右的官員連忙轉身,只見身後站着一名年齡大約十七八歲,相貌堂堂的英俊少年,那少年身後還有幾條彪形大漢拱衛,這兩名官員心中已經猜到了,來的人肯定是李老二。

李老二也是明事理的人,見到兩位身穿大紅色官袍的官員,那位七十歲左右的官員官袍前面有一塊繡着錦雞的補子,上面的烏紗中間鑲嵌着一塊白玉,這正是朝廷二品大員的常服裝束。五十歲左右官員則的身穿四品官袍,頭戴獬豸冠。李老二心中便已經明白,此二人肯定就是徐光啓和孫元化,於是他連忙上前,走到距離那兩名官員一丈外,向兩人行了個拜揖禮:“末將李老二參見兩位上官。”

“你就是李老二啊!哈哈哈!”那名七十歲左右的官員摸着花白的鬍子,暢懷大笑。

五十歲左右的那位官員卻走上起來,扶起李老二:“李將軍多禮了!本官乃兵部郎中孫元化。”接着又指着邊上那位年邁官員介紹道:“這位便是禮部尚書徐閣臺。”

徐光啓也走上前來,笑眯眯的看着李老二:“沒想到李將軍不僅足智多謀,屢敗建奴,還能督造如此神器!實在是我大明的棟樑之才啊!此番孫督師進京,一直保舉李將軍跟隨他去山海關,無奈朝中不允。後孫督師同本官說起此時,老夫也是好奇,特此趕來。今日見到這火炮以及鑄炮高爐,實在是巧奪天工!”

孫元化讚歎道:“李將軍如此年輕,既能領兵打仗,又能爲朝廷鑄炮,實在是文武全才啊!”

回到了孫承宗的督師府,這兩位官員不恥下問,放下了架子,拉着李老二問個不休,恨不得要把李老二鑄炮和改進彈藥的辦法一股腦全部都學會了。

孫承宗突然問了句:“賢侄可是未曾有表字吧?”

“回督師,末將尚無表字。”

“那老夫就給賢侄起個表字吧,如此全才之人,當爲我大明棟樑之才,那老夫就叫賢侄你國棟好了!”孫承宗笑眯眯的看着李老二道。

李老二連忙行禮道:“多謝督師賜字!末將願爲督師效死!”

“國棟賢侄,雖然此番老夫未能幫上忙,但希望你回了關外,還能心懷大明,爲朝廷效力!只要再立戰功,老夫一定會保舉賢侄一個總兵,屆時再回明,朝中也無人敢非議!”

“督師,末將已經想好了,既然朝廷要末將去察哈爾,去歸化,末將去便是了。林丹汗那末將不擔心,他不會爲難末將的。至於土默特人,末將也會想辦法拉攏他們。末將會想辦法讓漠北蒙古,土默特人和察哈爾蒙古聯手對付建奴!”

“賢侄你小心行事!記住了,歸化若是可以不去,儘量不去!此番土默特人也跟着建奴入寇大明,折損在你手裡的恐怕不少吧?這個死仇已經結下了,很難解啊!”

李老二其實心裡早已有了底,因爲接下來皇太極會幹讓土默特人有情緒的事情:皇太極追殺林丹汗的時候,燒燬了歸化城,只要自己能抓住這個矛盾,土默特人還是有機會能夠拉攏過來。

第113章 剷除後金細作第597章 開封之戰(下)第68章 遭遇哨騎第470章 高陽之戰(上)第107章 雪地車營首發第659章 湖廣告急第294章 沒有退路了第111章 蒙古人膽怯了第493章 再遇盧象升第720章 勸說郝搖旗第567章 賊將軍左良玉(下)第857章 生擒多鐸第831章 忠貞營第509章 反攻突破(上)第588章 開封周王府第81章 勸走百姓第236章 替天行道?第370章 左家匪兵(中)第583章 洛陽之戰(中)第503章 蒿水橋之戰(一)第201章 大淩河之戰第150章 商隊遇流賊(上)第658章 花錢贖俘虜第259章 皇太極戰略第816章 紅娘子大鬧魯西第894章 智取惠州第236章 替天行道?第608章 上海縣第376章 水匪劫船第306章 草原哨騎戰第849章 城頭激戰第637章 給王輔臣設套第636章 如何封賞第524章 攔截清軍(二)第906章 東江口之戰(下)第758章 多抓俘虜當炮灰第75章 救大明百姓(六)第65章 擊斃莽古爾泰第553章 常熟錢謙益第244章 被瘋狗咬了第868章 重型攻城巨炮(上)第880章 打土豪分田地(三)第309章 虎入羊羣第528章 嶽託父子三人第571章 李自成四打南陽第169章 崇禎四年新年第890章 鑫源堂廣東分號第142章 再回關外第911章 鄭家軍大勝第415章 回援救大明第348章 特務組織第712章 皇宮失火第11章 生擒吳克善第286章 前往西寧第525章 攔截清軍(三)第765章 殺肥豬和剪羊毛第904章 東江口之戰(上)第737章 出使闖營(下)第13章 前往大安口第329章 功敗垂成第109章 騷擾撤退第79章 送俘虜給林丹汗第415章 回援救大明第309章 虎入羊羣第512章 完美襲營第579章 洛陽城內(下)第589章 闖軍抵開封第543章 比窮大賽(下)第670章 荊州大戰前夕第209章 河蚌養珠第186章 防禦流寇第656章 戰左賊(中)第487章 陳新甲大捷第776章 崇禎遇刺(下)第318章 嶽託慘敗第234章 七仙女誘敵第878章 打土豪分田地(一)第648章 吳淞江工地第385章 烏真超哈兵(四)第771章 崇禎下揚州第67章 入明境第272章 叢林搏殺第147章 叛逃第70章 救大明百姓(一)第590章 說客李巖第272章 叢林搏殺第423章 大搬家(上)第830章 何騰蛟抗旨第770章 劉良佐投清第472章 高陽之戰(下)第121章 壕溝陷阱(上)第339章 清國發展第44章 大安口之戰第341章 借兵救高麗第353章 清軍入朝第308章 炮擊金帳第123章 蒙古炮灰(上)第259章 皇太極戰略第186章 防禦流寇第814章 積極備戰
第113章 剷除後金細作第597章 開封之戰(下)第68章 遭遇哨騎第470章 高陽之戰(上)第107章 雪地車營首發第659章 湖廣告急第294章 沒有退路了第111章 蒙古人膽怯了第493章 再遇盧象升第720章 勸說郝搖旗第567章 賊將軍左良玉(下)第857章 生擒多鐸第831章 忠貞營第509章 反攻突破(上)第588章 開封周王府第81章 勸走百姓第236章 替天行道?第370章 左家匪兵(中)第583章 洛陽之戰(中)第503章 蒿水橋之戰(一)第201章 大淩河之戰第150章 商隊遇流賊(上)第658章 花錢贖俘虜第259章 皇太極戰略第816章 紅娘子大鬧魯西第894章 智取惠州第236章 替天行道?第608章 上海縣第376章 水匪劫船第306章 草原哨騎戰第849章 城頭激戰第637章 給王輔臣設套第636章 如何封賞第524章 攔截清軍(二)第906章 東江口之戰(下)第758章 多抓俘虜當炮灰第75章 救大明百姓(六)第65章 擊斃莽古爾泰第553章 常熟錢謙益第244章 被瘋狗咬了第868章 重型攻城巨炮(上)第880章 打土豪分田地(三)第309章 虎入羊羣第528章 嶽託父子三人第571章 李自成四打南陽第169章 崇禎四年新年第890章 鑫源堂廣東分號第142章 再回關外第911章 鄭家軍大勝第415章 回援救大明第348章 特務組織第712章 皇宮失火第11章 生擒吳克善第286章 前往西寧第525章 攔截清軍(三)第765章 殺肥豬和剪羊毛第904章 東江口之戰(上)第737章 出使闖營(下)第13章 前往大安口第329章 功敗垂成第109章 騷擾撤退第79章 送俘虜給林丹汗第415章 回援救大明第309章 虎入羊羣第512章 完美襲營第579章 洛陽城內(下)第589章 闖軍抵開封第543章 比窮大賽(下)第670章 荊州大戰前夕第209章 河蚌養珠第186章 防禦流寇第656章 戰左賊(中)第487章 陳新甲大捷第776章 崇禎遇刺(下)第318章 嶽託慘敗第234章 七仙女誘敵第878章 打土豪分田地(一)第648章 吳淞江工地第385章 烏真超哈兵(四)第771章 崇禎下揚州第67章 入明境第272章 叢林搏殺第147章 叛逃第70章 救大明百姓(一)第590章 說客李巖第272章 叢林搏殺第423章 大搬家(上)第830章 何騰蛟抗旨第770章 劉良佐投清第472章 高陽之戰(下)第121章 壕溝陷阱(上)第339章 清國發展第44章 大安口之戰第341章 借兵救高麗第353章 清軍入朝第308章 炮擊金帳第123章 蒙古炮灰(上)第259章 皇太極戰略第186章 防禦流寇第814章 積極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