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離開福建

過了八月十五,李國棟帶着弟兄們離開金門島。他向鄭芝龍借的鄭芝豹、鄭芝鳳、鄭彩、施大瑄和洪旭五員戰將和二百五十名水兵,並沒有跟李國棟一起走,他們將會走水路去南直隸,雙方約定好一個半月後在淮安碰面。鄭芝龍送給李國棟的兩名小丫鬟,荷香和墨竹兩人,也是乘船去淮安。

李國棟自己帶着五十二名兄弟和七十二匹戰馬,那二十匹高大的阿拉伯馬的馬背上,都馱着裝滿了番薯的布袋。其他帶回去的貨物,還有燧發短銃二十支,望遠鏡十副,這些都是從月港購得的。

荷香和墨竹來到碼頭,依依不捨的送別李國棟。兩位小姑娘早就哭成淚人了。

“好了,荷香,墨竹,你們別哭了,不就才一個半月嗎?我們馬上又能見面了。”李國棟安慰她們道。

李國棟等人乘坐的渡船在泉州上岸,船上了岸之後,韓大山和何興兩人,尤其是何興,還戀戀不捨的回頭看了對岸的金門島一眼。

“怎麼了?樂不思蜀?”李國棟笑着問道。

他這一幫兄弟這段日子住在金門島上,可是每天吃山珍海味,雖然他們不可能有李國棟那樣的待遇,還有兩名小丫頭侍寢,但鄭芝龍也給他們幾個安排了女人,只不過要收錢的,而且是來自東瀛的倭女。

“大哥,哪裡敢!我們北方百姓還在受苦受難呢,我們得趕快回去。”何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

“看看你們,每個人都胖了不止一圈!別被酒色掏空了身子,那還怎麼殺建奴?”

“大哥,我們也就放鬆了三個月,三個月不至於吧。”韓大山急着道。

“好了,開個玩笑,弟兄們趕路吧!”李國棟喊了一聲。

回去的路程,李國棟將會從仙霞關出閩,因爲走仙霞關可以經過巖茶產地武夷山,李國棟打算在購買一批巖茶回去。

沿途過去,經過泉州、莆田和福州,一路上李國棟等人也沒有心思遊山玩水,都是匆匆路過。白天趕路,在沒有一人雙馬的情況下,就走一個時辰,歇息半個時辰,讓戰馬恢復馬力,人也吃點東西。每日上午天還未亮就出發了,走到天黑才住店。就這樣,一人一馬的情況下,也能做到日行一百里。

經過的城池門口都有士卒檢查路引,住客棧也要路引。李國棟沒有路引,但他有參將的腰牌,這就夠用了。

抵達福州之後,李國棟僱傭了兩條船,弟兄們和戰馬都上了船,沿着閩江逆流而上。從福州到延平縣城,有四百餘里路程,若是騎馬走陸路,也需要四天四夜。坐船上行,只需要兩天兩夜即可抵達。

大船隻能抵達延平縣城,從延平到建寧府城的河流太淺,大船無法通行,於是李國棟等人就換乘六艘小船,繼續逆流而上。小船晚上不走,就停在岸邊,人上岸搭起帳篷睡覺。走了三天三夜,終於抵達建寧府城。

在建寧府城,即可買到紅茶。不過李國棟並沒有在府城購買,而是繼續往北,到巖茶產地崇安縣城,價格會便宜一些。

“終於到崇安縣城了!我們離開金門,走了十天了,都還沒出福建啊。”何興擡起頭來,看到前面的縣城,心情有幾分激動,因爲他早就聽李國棟說,到了崇安,可以好好的讓大家吃頓好的,這裡特產的河鮮味道鮮美,加上山中的山珍,那簡直是太完美了。之前路過泉州、莆田、福州和建寧,都是匆匆路過,連府城都沒進。

李國棟微笑道:“到了,今晚破例,弟兄們可以喝點酒。”

向守門的士卒出示了腰牌之後,一行人進入縣城,在城內一家客棧住下。

安頓下來後,李國棟就帶着弟兄們去一家當地小有名氣的酒樓吃飯。店小二先是給大家端上好茶,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清蒸溪魚、金筍炒肉、筍乾燉五花肉、藥材燉鴨等美味佳餚上了桌。

次日上午,李國棟購買了一批巖茶,下午便繼續趕路。

踏上了出閩的道路,由此地至仙霞關,已經沒有船可以乘坐了,只能牽着馬走山路。蜀道難於上青天,閩道更比蜀道難,一路都是崇山峻嶺,走這種路,還不能騎馬,只能牽着馬走,否則走一次馬都會廢了。

看着如此險要的地形,李國棟心中暗想:若是當年不是鄭芝龍出賣了隆武帝,就福建這樣的地形,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清軍要進入福建不知道得損失多少。這種地形上,騎兵根本就沒辦法展開。不要說騎馬衝刺了,騎馬走一段路,馬都會廢了。就這種地形,步兵輕鬆秒殺騎兵。

過了仙霞關,就進入浙江了。到了浙江之後,山勢逐漸放緩,隨後進入金衢盆地。到了平地之後,李國棟等人行軍速度加快,一行人一人一馬可以日行兩百里!不過用了兩日時間便到了錢塘江邊。

找到船渡過江,先在杭州城內的大德旺杭州分號住一晚,次日一早,李國棟從商號內提出一件貨物,又離開杭州,分號掌櫃趙賢誠也跟着一起,五十餘人直奔蘇州而去。

蘇州可是東林黨的老巢,爲何東林黨要拼命的減免商業稅?就是因爲蘇州的主要產業就是絲綢紡織,絲綢業讓蘇州出現了不少的大商賈,這些商賈在賺取銀子之後,深感權勢地位之重要,故而大力推進家族和蘇州的教育事業,期望朝廷之中能夠出現他們的代言人。

因爲商人的大力支持,壯大之後的東林黨自然成爲了商人的代言人,東林黨人提議減少甚至免去商業賦稅、增加農業賦稅,導致大明朝廷賦稅驟然減少,農民不堪重負造反。

從福建一路到浙江,福建雖然窮點,但有番薯,老百姓還能活下去;到了浙江,哪怕是普通農民,日子過得都不會太差,畢竟是魚米之鄉,浙江水稻產量高,還有江河湖泊裡的水產品,山坡上種植茶樹、桑樹,旱地種棉花、蔬菜,一片繁榮景象。

李國棟來蘇州,是參觀一下當地的紡織工場,再根據規模準備研製一批紡織機。李國棟不知道珍妮機的構造,但是聽過一點,就是紗錠都豎着排列,用一個紡輪帶動,這樣效率可以提高八倍。這東西回去之後摸索一下,就能弄出來。

但是一行人剛剛進入蘇州城,就引起了別人的注意。主要是他們每個人都騎着一匹良駒,更有二十匹駝運貨物的阿拉伯馬,更是引人注目。

第168章 同流賊的交易第606章 拆遷戶第167章 虧得大出血第487章 陳新甲大捷第672章 沈雲英第680章 軍戶安置第676章 賊軍棄城第3章 火繩線膛槍第218章 林丹汗敗逃第157章 新城寨建設第490章 清軍要攻濟南第797章 南京內應(中)第154章 邊軍造反第671章 炮擊城門洞第225章 鑄模造車牀第90章 通州避難區第653章 再遇左賊第265章 紮緊袋口第859章 凱旋歸來第738章 吳三桂的選擇第596章 開封之戰(中)第222章 金門總兵府第809章 爆破組準備第139章 後金退兵第152章 流賊夜襲第3章 火繩線膛槍第89章 通州防禦計劃第335章 珠冠第246章 玉米豐收第516章 內應第477章 火燒公府第127章 壯士斷腕第107章 雪地車營首發第365章 水師全滅第691章 湖廣爭奪戰(三)第548章 拍賣會(下)第729章 再遇陳永福第107章 雪地車營首發第225章 鑄模造車牀第734章 陳圓圓第168章 同流賊的交易第675章 攻上城頭第165章 歸化城第540章 武威伯第33章 重型火繩大銃第399章 魚梁道第635章 盾車破營(四)第761章 攻打行宮(中)第523章 攔截清軍(一)第584章 洛陽之戰(下)第241章 要招安需破財第72章 救大明百姓(三)第929章 大西軍闖軍聯手第641章 安南港口施工第706章 輕騎赴京第511章 反攻突破(下)第375章 張定國劫糧第539章 變賣家當第694章 湖廣爭奪戰(六)第111章 蒙古人膽怯了第224章 鼓風機和高爐第653章 再遇左賊第892章 蛙人營奇襲(上)第754章 圍魏救趙之計第804章 再陪崇禎用膳第637章 給王輔臣設套第543章 比窮大賽(下)第836章 水騎配合(三)第278章 嶽託計取城第44章 大安口之戰第572章 開封城外第45章 艱難守城第250章 大明使者第547章 拍賣會(中)第668章 荊江水戰(上)第327章 固守待援第674章 抵近城下第151章 商隊遇流賊(下)第279章 兩面受攻第644 安置房第311章 蒙古人夜間騷擾第147章 叛逃第275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464章 多鐸來了第694章 湖廣爭奪戰(六)第729章 再遇陳永福第23章 全殲山賊第500章 未卜先知第500章 未卜先知第728章 降卒炮灰第850章 火燒揚州(一)第166章 坑死晉商第275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72章 救大明百姓(三)第154章 邊軍造反第253章 車陣被破第654章 賊將軍圍城第644 安置房第680章 軍戶安置第766章 資本主義國家
第168章 同流賊的交易第606章 拆遷戶第167章 虧得大出血第487章 陳新甲大捷第672章 沈雲英第680章 軍戶安置第676章 賊軍棄城第3章 火繩線膛槍第218章 林丹汗敗逃第157章 新城寨建設第490章 清軍要攻濟南第797章 南京內應(中)第154章 邊軍造反第671章 炮擊城門洞第225章 鑄模造車牀第90章 通州避難區第653章 再遇左賊第265章 紮緊袋口第859章 凱旋歸來第738章 吳三桂的選擇第596章 開封之戰(中)第222章 金門總兵府第809章 爆破組準備第139章 後金退兵第152章 流賊夜襲第3章 火繩線膛槍第89章 通州防禦計劃第335章 珠冠第246章 玉米豐收第516章 內應第477章 火燒公府第127章 壯士斷腕第107章 雪地車營首發第365章 水師全滅第691章 湖廣爭奪戰(三)第548章 拍賣會(下)第729章 再遇陳永福第107章 雪地車營首發第225章 鑄模造車牀第734章 陳圓圓第168章 同流賊的交易第675章 攻上城頭第165章 歸化城第540章 武威伯第33章 重型火繩大銃第399章 魚梁道第635章 盾車破營(四)第761章 攻打行宮(中)第523章 攔截清軍(一)第584章 洛陽之戰(下)第241章 要招安需破財第72章 救大明百姓(三)第929章 大西軍闖軍聯手第641章 安南港口施工第706章 輕騎赴京第511章 反攻突破(下)第375章 張定國劫糧第539章 變賣家當第694章 湖廣爭奪戰(六)第111章 蒙古人膽怯了第224章 鼓風機和高爐第653章 再遇左賊第892章 蛙人營奇襲(上)第754章 圍魏救趙之計第804章 再陪崇禎用膳第637章 給王輔臣設套第543章 比窮大賽(下)第836章 水騎配合(三)第278章 嶽託計取城第44章 大安口之戰第572章 開封城外第45章 艱難守城第250章 大明使者第547章 拍賣會(中)第668章 荊江水戰(上)第327章 固守待援第674章 抵近城下第151章 商隊遇流賊(下)第279章 兩面受攻第644 安置房第311章 蒙古人夜間騷擾第147章 叛逃第275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464章 多鐸來了第694章 湖廣爭奪戰(六)第729章 再遇陳永福第23章 全殲山賊第500章 未卜先知第500章 未卜先知第728章 降卒炮灰第850章 火燒揚州(一)第166章 坑死晉商第275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72章 救大明百姓(三)第154章 邊軍造反第253章 車陣被破第654章 賊將軍圍城第644 安置房第680章 軍戶安置第766章 資本主義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