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兩道聖旨

京城,楊嗣昌府邸。

楊雄明日早朝的時候才能見到崇禎皇帝,畢竟他是楊嗣昌的親信,回京後當晚便跑去楊府向楊嗣昌說了自己出使漠北蒙古的結果:“都憲,下官不辱使命,成功說服了喀爾喀三部聯合土默特部,共同對付建奴。”

“好!若是能聯合喀爾喀蒙古三部,加上土默特部,有四部聯手抗擊建奴,可以破壞建奴統一蒙古的企圖。”楊嗣昌笑道。

“都憲老爺,下官還需再向您稟報一件事,此番出使漠北蒙古,歸途中遭到建奴襲擊,所幸塞外的李將軍及時來救,否則下官就回不來了。”畢竟李國棟救了楊雄一命,他必須在楊嗣昌面前幫李國棟美言幾句。

楊嗣昌驚道:“楊使臣帶回的建奴首級,便是來襲擊使臣的建奴吧?”

“正是!”楊雄接下來就說了他跟隨商隊去漠北的事情,去的時候一路順風,回來的時候卻遭到近三千金軍襲擊,商隊護衛拼死血戰,無奈不是對手,眼看着就要支撐不住時,李國棟的騎兵及時趕來,救下衆人。

聽到雙方血戰的時候,楊嗣昌微微眯起眼睛,輕輕點頭,等聽到金軍突破車陣,攻入陣內的時候,楊嗣昌睜開眼睛,緊張得都豎起了耳朵。最後李國棟率軍趕來,楊嗣昌長長的舒了口氣,整個人放鬆下來。

楊雄又繼續說道:“都憲老爺,那李國棟說不僅可以拉攏漠北蒙古三部,他還能找到林丹汗的舊部,這就能集中蒙古五部共擊建奴!”

“明日你我一起上朝,多在陛下面前美言李國棟幾句,看陛下能給他加封個什麼官。等年後,你跑一趟李國棟在塞外的城寨,反正他是大明招討使,你拿到陛下給漠北的詔書,可以讓他陪你一起出使喀爾喀蒙古。”楊嗣昌捻着鬍子點了點頭。

次日早朝,曾經絮絮叨叨的御史們除了稱讚楊嗣昌的功勞,沒有人再彈劾楊嗣昌要聯合蒙古韃子來對付建奴的事情。畢竟聯蒙抗金,這都能成爲很多御史攻擊的話題。有兩千六百多顆首級在那裡,御史們也都無話可說。

“陛下,當委以李國棟將軍爲聯蒙抗金重任,令其全權代替我大明同蒙古人談判,可賜其金帶,下聖旨令其掌管從西口至歸化之地,可拒建奴。”楊嗣昌奏報道。

雖然楊嗣昌的功勞擺在那,御史言官們不敢說他,但說到李國棟一事,衆御史言官卻是羣起攻之,尤其是翰林院掌院陳演,言辭激烈:“此乃化外野人,搶劫客商,勾結蒙古韃子,無惡不作,陛下不下旨剷除此人,已是朝廷恩典,豈可委以如此重任!”

致使機密之事泄露。此等大事,萬萬不可朝堂之上商議,當召楊都憲密議。”

另有禮部右侍郎張四知進言:“此等塞外野人,本乃無君無父之人!若委以重任,日後必會成爲大明禍患!”

“溫愛卿,汝意下如何?”崇禎皇帝看着首輔溫體仁道。

溫體仁連忙站出來:“陛下,吾覺得各位同仁言之有理也!此人藉口從商下江南,又交結復社張溥張採等人,此乃結黨營私也。所以臣覺得,可獎賞其錢財布帛,但萬萬不可委以重任!”

其實溫體仁是暗恨李國棟同復社有來往,溫體仁早就想要對張溥張採等人不滿,自然要對李國棟下絆子。

一場大捷給崇禎皇帝帶來的好心情都被這些文官攪亂了,崇禎怒容滿面,站起身來,一甩袖子,往後面走去。

“有本上奏,無事退朝!”王承恩一聲長喝。

等到崇禎皇帝回到自己的御書房,王承恩才上前道:“陛下,方纔朝中人多嘴雜,說事多有不便。此次楊使臣遇襲,建奴又如何得知此機密消息?奴婢肯定,朝中有人嘴巴不嚴,

事實上王承恩從王坤那得了李國棟許多好處,李國棟也曾讓王坤提醒王承恩,說朝中有官員,雖未通建奴,但嘴巴不嚴,同一些奸商有來往,而那些奸商又是暗通建奴,所以一些事情在朝廷之上商議,建奴便會得知。

王承恩得到提醒,仔細想了下,也覺得極有道理,於是藉着使臣遇襲一事勸崇禎,這種事情只能密議,不可公開商議。

下午,崇禎在西暖閣召見了楊嗣昌。

“陛下,李國棟剷除的晉商,實乃通奴奸商也!雖無確鑿證據,但陛下您仔細想想,爲何建奴屢屢對我軍行軍部署瞭如指掌?必有人通敵賣國!所以說,此人無罪有功!”楊嗣昌施禮道。

“既然如此,那朕令王伴伴親往宣大,徹查此事!”崇禎怒道。

“陛下萬萬不可!此事牽涉甚大,恐怕王公公會被朝臣口水淹沒!而且錦衣衛盯上他們兩年有餘了,他們早已毀滅了證據,轉移資產,恐怕無法查出。邊關文武官員,皆與此事或多或少有牽連,若是無證據便大肆徹查,會造成人心惶惶軍心不穩。陛下,當務之急,當重賞李國棟,令其爲我朝廷效力!若能得蒙古五部相助,令李國棟的精銳騎兵配合,必可重創建奴,安定邊境。陛下即可騰出手來對付流寇!”

“楊愛卿之意,非趁蒙古五部聯盟之機滅建奴?”

“非也,建奴已成氣候,一朝一夕難以剿滅,唯有利用蒙古人牽制建奴,使其不得再像己巳年那般入寇。我大明雖有寧錦防線,可是從薊州到宣大卻千瘡百孔,建奴若是平定蒙古,今後入寇更會頻繁!我軍又如何安心平定賊寇?以李國棟在塞外聯合蒙古人對付建奴,可阻擋建奴入寇,我軍方可安心平賊。”

經過楊嗣昌的分析,崇禎決定重賞李國棟,並全權令其處理同蒙古結盟一事。只是崇禎又擔心,自己的聖旨會被內閣駁回。若是聖旨不經過內閣票擬,便是中旨,按照明朝的律法,中旨其實沒有法律效應。

楊嗣昌道:“陛下,此事下中旨即可,那李國棟又不用朝廷一錢一糧,全憑自己生財。既然無須朝廷錢糧,又何須內閣票擬?至於獎賞錢財布帛之事,朝中官員並不反對,可以下旨賞賜,交由內閣票擬。”

只有楊嗣昌又獻出平賊之計:賊寇降而復叛,皆因朝廷缺少銀糧,無法安撫流民所致。區別對待流寇大軍中的賊人和流民,招撫流民開礦,既可以解決流民生計問題,又能增加朝廷財政收入,對流賊中的老賊堅決剿滅。

崇禎皇帝大悅,以楊嗣昌爲奇才也。隨後下了兩道聖旨,一道是賞李國棟白銀一萬兩,交給內閣票擬,是正式聖旨;另一道是中旨,升李國棟爲昭武將軍,令其同蒙古代表大明同蒙古結盟,率軍協同蒙古人共同抗擊建奴。反正又不需要撥給他一塊銅板,也沒有給他任何真正的官職,這種聖旨根本不需要內閣票擬,直接交給楊嗣昌,讓他找人送過去便是了。至於昭武將軍,只是一個虛職名稱,和參將一樣都是正三品,但參將有實權,李國棟本來就是參將了,在參將的基礎上加一個昭武將軍的虛名,也算是收買人心。

轉眼進入了崇禎七年,一月份的時候,朝廷獎賞的一萬兩銀子送到西口,楊雄還把崇禎的一份中指也送到沙背溝城寨。

看到送來的中旨,李國棟苦笑一聲:崇禎朝廷爲一干文官把持朝政,大明就是被這樣一幫人忽悠滅亡了。這樣的中旨簡直和一張廢紙差不多,一沒有給自己官身,二沒有銀兩獎賞,只是讓自己去拉攏蒙古人,對付後金,那都是屁話。到時候真正給漠北蒙古送去詔書的時候,還是會派朝廷官員出使喀爾喀蒙古。

李國棟帶人去西口取了朝廷賞賜,順路去拜訪了一下王坤,給他送了禮物,順便也給王承恩捎帶上一份禮物。辦完事後,李國棟便回塞外的城寨去了。他從王坤、楊雄等人嘴裡得知,溫體仁對自己多有不滿,所以沒必要在塞內長久逗留,大明朝廷內部的爭鬥,能避開就避開,沒必要摻和進去。

雖然崇禎皇帝讓自己同蒙古人交涉的聖旨是中旨,帶兵配合蒙古人在草原上對付後金,但這其實也是李國棟自己的意願,這件事他必須辦好。

第295章 海蘭珠第699章 孫傳庭來了第801章 賞一杯鴆酒第31章 後金大營第854章 繼續火攻第353章 清軍入朝第114章 閻應元第549章 清明上河圖第293章 反襲後金使團第886章 民兵訓練第721章 天津水師第605章 江南資本主義第487章 陳新甲大捷第7章 遭遇嶽託第119章 通州之戰(五)第339章 清國發展第43章 轉攻大安口第64章 渾水摸魚第875章 船過分水嶺第804章 再陪崇禎用膳第625 李自成再抵開封第576章 花錢的水師第299章 出使漠北第620章 戰賊騎(一)第493章 再遇盧象升第270章 臼炮和七梢炮第441章 修繕高陽城牆(下)第231章 蘇州紡織第806章 大遷移第198章 千里奔襲(三)第179章 王嘉胤伏誅第268章 火炮三段擊第1015章 兵臨北直隸第294章 沒有退路了第562章 出征和佈局第774章 崇禎遇刺(上)第418章 投奔盧象升第517章 夜襲嶽託(一)第576章 花錢的水師第526章 攔截清軍(四)第674章 抵近城下第473章 曲阜衍聖公第783章 渡江之戰(上)第701章 進京勤王第678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115章 通州之戰(一)第10章 爭奪糧食第690章 湖廣爭奪戰(二)第1021章 民族英雄紀念園第322章 多爾袞渡河(下)第505章 蒿水橋之戰(三)第656章 戰左賊(中)第832章 揚州會戰前夕第49章 金兵追殺難民第903章 白衣渡江(下)第704章 路振飛第352章 水師總兵黃蜚第615章 松山突圍(中)第890章 鑫源堂廣東分號第388章 清軍攻歸化第532章 士紳商人炮灰(下)第680章 軍戶安置第647章 出售房第887章 公審大會第267章 重炮顯神威第551章 高家堰船閘第705章 劉良佐攔路第681章 集體婚禮第194章 再回塞外第623章 戰賊騎(四)第717章 寡人爲陛下報仇第569章 滾雪球的闖軍第628章 教訓闖賊(上)第212章 生意和美女第520章 夜襲嶽託(四)第10章 爭奪糧食第881章 打土豪分田地(四)第194章 再回塞外第701章 進京勤王第715章 賊軍追兵(中)第57章 殺俘第38章 激怒敵人第174章 範永鬥遭難第845章 大清版薩爾滸第924章 清軍首戰大西軍第480章 救援高陽(二)第8章 林丹汗第189章 擊傷王自用第373章 杯水車薪第769章 追殺劉良佐第37章 孫得功勸降第513章 濟南被圍第37章 孫得功勸降第672章 水師炮擊賊軍第726章 順軍勸降第320章 多爾袞渡河(上)第301章 喀爾喀蒙古使團第686章 不臣之心第333章 坤興公主第895章 擒殺高進庫
第295章 海蘭珠第699章 孫傳庭來了第801章 賞一杯鴆酒第31章 後金大營第854章 繼續火攻第353章 清軍入朝第114章 閻應元第549章 清明上河圖第293章 反襲後金使團第886章 民兵訓練第721章 天津水師第605章 江南資本主義第487章 陳新甲大捷第7章 遭遇嶽託第119章 通州之戰(五)第339章 清國發展第43章 轉攻大安口第64章 渾水摸魚第875章 船過分水嶺第804章 再陪崇禎用膳第625 李自成再抵開封第576章 花錢的水師第299章 出使漠北第620章 戰賊騎(一)第493章 再遇盧象升第270章 臼炮和七梢炮第441章 修繕高陽城牆(下)第231章 蘇州紡織第806章 大遷移第198章 千里奔襲(三)第179章 王嘉胤伏誅第268章 火炮三段擊第1015章 兵臨北直隸第294章 沒有退路了第562章 出征和佈局第774章 崇禎遇刺(上)第418章 投奔盧象升第517章 夜襲嶽託(一)第576章 花錢的水師第526章 攔截清軍(四)第674章 抵近城下第473章 曲阜衍聖公第783章 渡江之戰(上)第701章 進京勤王第678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115章 通州之戰(一)第10章 爭奪糧食第690章 湖廣爭奪戰(二)第1021章 民族英雄紀念園第322章 多爾袞渡河(下)第505章 蒿水橋之戰(三)第656章 戰左賊(中)第832章 揚州會戰前夕第49章 金兵追殺難民第903章 白衣渡江(下)第704章 路振飛第352章 水師總兵黃蜚第615章 松山突圍(中)第890章 鑫源堂廣東分號第388章 清軍攻歸化第532章 士紳商人炮灰(下)第680章 軍戶安置第647章 出售房第887章 公審大會第267章 重炮顯神威第551章 高家堰船閘第705章 劉良佐攔路第681章 集體婚禮第194章 再回塞外第623章 戰賊騎(四)第717章 寡人爲陛下報仇第569章 滾雪球的闖軍第628章 教訓闖賊(上)第212章 生意和美女第520章 夜襲嶽託(四)第10章 爭奪糧食第881章 打土豪分田地(四)第194章 再回塞外第701章 進京勤王第715章 賊軍追兵(中)第57章 殺俘第38章 激怒敵人第174章 範永鬥遭難第845章 大清版薩爾滸第924章 清軍首戰大西軍第480章 救援高陽(二)第8章 林丹汗第189章 擊傷王自用第373章 杯水車薪第769章 追殺劉良佐第37章 孫得功勸降第513章 濟南被圍第37章 孫得功勸降第672章 水師炮擊賊軍第726章 順軍勸降第320章 多爾袞渡河(上)第301章 喀爾喀蒙古使團第686章 不臣之心第333章 坤興公主第895章 擒殺高進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