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道家

道家是中國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派別。代表人物有老子、列子、莊子、慎到、楊朱等。道家以道、無、自然、天性爲核心理念,認爲天道無爲、道法自然,據此提出無爲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剛等政治、軍事策略,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道家,中國先秦時期誕生的一個思想派別,以老子、莊子、楊朱、慎到等爲主要代表。主張“惟道是從,道法自然,無爲自化,道生法”。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僅次於儒家。

出處。《史記》中《論六家要旨》: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爲術也,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道家無爲,又曰無不爲,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爲本,以因循爲用。無成埶,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爲物先,不爲物後,故能爲萬物主。《漢書?藝文志》: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及放者爲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爲治。《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中國古代主要哲學派別之一,以道爲世界最後的本原,故名爲道家。創始人老子。其主要代表人物還有關尹、莊子、彭蒙、田駢等,主要著作除了《老子》、《莊子》外,還有《淮南子》、《黃帝四經》、《列子》和《管子》中的《內業》、《白心》、《心術上下》等。道家以道爲世界的本原,以柔弱因循爲道的作用,在政治上主張無爲而治,因爲對道和無爲的理解不同,所以內部又有老莊派和黃老派之分,老莊派以老子、莊子、列子爲代表,黃老派以彭蒙、田駢、慎到、劉安等爲代表。《維基百科?英文版》:道家和道教是一種哲學和宗教傳統。強調生活在和諧與道中。“道”指的是“方法”、“路徑”或“原則”,這個概念也可以在中國哲學及其道教以外的思想和宗教中發現。但在道家和道教中,道是指萬物的本源和無所不在的驅動力,同時它又是微妙難識的,所謂“道可道,非常道”是也。

道家以“道”爲核心理念而得名,最早見於西漢歷史學家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最初也叫道德家。從廣義上來說,道家學派著名的有六大派:楊朱學派、黃老學派、彭蒙田駢慎到學派、宋尹學派、老子關尹文子學派、和老莊學派。除了老莊學派外,楊朱學派、黃老學派、彭蒙田駢慎到學派、老子關尹文子學派和宋尹學派。都曾興盛一時。老莊派以大道爲根、以自然爲伍、以天地爲師、以天性爲尊。以無爲爲本。主張清虛自守、無爲自化、萬物齊同、道法自然、遠離政治、逍遙自在,體現了“離用爲體”的特點,因此成爲歷代文人雅士遠離殘酷現實的精神家園。其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列子等。黃老派以虛無爲本,以因循爲用。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主張因俗簡禮、兼容幷包、與時遷移、應物變化、依道生法,依法治國、刪繁就簡、休養生息,體現了“離體爲用”的特點,成爲了歷次大亂之後政府治世的急救包,同時也與中國古代盛世關係密切。其代表人物是慎到、田駢、環淵等。老子關尹文子學派主要解說老子之言,闡發老子思想,闡述宇宙和自然的規律。繼承和發展了道家“道”的學說。主張得道之人可以達到不爲是非左右的境界,在生活中可以超越一切相對事物,從而得到一種超然的自由。體會虛無中的真實。代表人物老子、關伊子、文子。宋尹學派承繼老子自然之道的思想,糅合法家、儒家,以法於道而爲仁義禮樂的根據。變自然法則爲與法相聯繫的社會法則。代表人物爲宋鈃、尹文。楊朱派主張全生避害、爲我貴己、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侵奪,代表人物楊朱、子華子。春秋戰國後,因不容於世,後湮滅不存。但其全生保性的思想被道教全盤繼承。

發展歷史1、起源:《漢書?藝文志》曾記載,道家書籍有《黃帝四經》、《黃帝銘》、《黃帝君臣》、《雜黃帝》、《力牧》、《伊尹》、《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暗示道家思想與伏羲、女媧、神農、黃帝、伊尹、許由、巢父、伊尹、姜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人的治世思想有關。另外,與儒家文化起源於周文化不同,道家學者多出自宋、楚、秦、齊等國,暗示道家思想與殷商文化密切相關。2、成型:春秋末年,以老子《道德經》的問世爲標誌,道家思想已經完全成型。3、興盛:老子以後,戰國時期,道家內部分化爲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六大派,除了老莊學派外,楊朱學派、黃老學派、彭蒙田駢慎到派、老子關尹文子學派和宋尹學派都曾興盛一時,其中以黃老派最盛。其時,黃老思想不但成爲田齊的治國思想,並通過百家爭鳴對諸子產生了巨大影響,而且在楚國和呂不韋統治時期的秦也發揮過一定作用,以至於在戰國末期形成了蒙文通先生所說的“黃老獨盛壓倒百家”的局面。4、挫折:秦國統一中國之前,呂不韋組織人員編撰《呂氏春秋》,此書以道家思想爲主幹,融合各家學說,顯然,呂不韋想以此作爲大一統後的意識形態。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並在統一中國後不久焚書坑儒,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5、輝煌:漢朝建立後,由於長期戰亂的破壞,在反思秦統治思想的基礎上,開始選擇道家作爲治國思想,並造就了一個名爲“文景之治”的盛世。6、壓制:漢武帝執政後,採納董仲舒的建議,“崇尚儒術”,道家的發展暫時受到壓制。7、復活:魏晉南北朝時期,談玄之風興起,道家思想重新復活,不過這一次的重點不是黃老,而是對老莊的重新闡釋,並形成了影響深遠的魏晉玄學。此後老莊成爲道家正統,一直延續至今。8、潛藏:魏晉南北朝後,雖然道家思想屢次成爲大亂之後治國的急救包,也是部分士大夫失意之後的精神寄託,但它絕大多數時候處於邊緣化狀態,只能在文藝科技等方面繼續發揮作用。另外,道家思想曾和佛教結合,形成了中國式的佛教——禪宗,且道家對儒家宋明理學和陽明心學的形成,起過重要作用。9、復興:晚清,隨着西方的衝擊,儒家統治秩序受到強烈衝擊,再加上道家與西方自由民主等觀念多有相合之處,故道家思想再次復興。1991年,董光壁先生首先提出了當代新道家的概念,並得到陳鼓應等人熱烈響應,此後有唯道論、道商、天道自由主義、自化論等新的理論出現,其中像道商這樣的理論還在實際生活中得到了應用和推廣。

第92章 走遍天下不滿升第208章 小算盤第3章 七仙女母性大發第351章 妙計第205章 你有錢嗎第27章 重重的賞賜第283章 王莽第41章 我不是故意的第169章 打拼夥第253章 農家第67章 閉月第81章 看過究竟第23章 長相奇特第218章 管制刀具第70章 意外第147章 情到深處悲更濃第1章 古老傳說天仙配第357章 賣身葬父第305章 周瑜第354章 返祖第138章 悲催(二十九)第74章 想死都難第33章 事實真相第18章 苦命人第381章 吐血的衝動第389章 如此相逢第149章 鬧洞房第204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第165章 歸來淚滿襟第126章 悲催(十七)第351章 妙計第184章 粉面泛春第384章 七仙女下凡第4章 七仙女大發雌威第245章 儒家第120章 悲催(十一)第260章 唐太宗第126章 悲催(十七)第128章 悲催(十九)第208章 小算盤第73章 匪夷所思第220章 不了了之第358章 願望落空第311章 廷尉第117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八)第214章 對決第37章 三妻四妾第169章 打拼夥第103章 人多力量大第334章 十八路諸侯第134章 悲催(二十五)第16章 一切爲了孩子第279章 富不過三代第107章 預兆第4章 七仙女大發雌威第364章 銀河落九天第123章 悲催(十四)第83章 老子出世第165章 歸來淚滿襟第285章 輕飄飄第101章 祠堂第14章 冥冥中自有天意第269章 陳碩貞起義第172章 天仙配差一點就沒有了第340章 利益第99章 天意第68章 羞花第76章 跳下去萬丈壁第4章 七仙女大發雌威第26章 公說公有理第390章 皆大歡喜第198章 樣板房第287章 山不在高第96章 抓週第249章 縱橫家第42章 三生有幸第150章 笑話一個第165章 歸來淚滿襟第188章 恐高症第76章 跳下去萬丈壁一百六十三章 事情大條了求點推收賞評第377章 佛祖來了第268章 趙廣起義第224章 嶗山道士第336章 風險與收益第348章 五子登科第216章 幌子第104章 告祖第100章 聘禮第261章 宋徽宗第237章 夢遊第261章 宋徽宗第241章 獨尊儒術第39章 巧合第348章 五子登科第172章 天仙配差一點就沒有了第375章 祿星來了第64章 百步穿羊第107章 預兆
第92章 走遍天下不滿升第208章 小算盤第3章 七仙女母性大發第351章 妙計第205章 你有錢嗎第27章 重重的賞賜第283章 王莽第41章 我不是故意的第169章 打拼夥第253章 農家第67章 閉月第81章 看過究竟第23章 長相奇特第218章 管制刀具第70章 意外第147章 情到深處悲更濃第1章 古老傳說天仙配第357章 賣身葬父第305章 周瑜第354章 返祖第138章 悲催(二十九)第74章 想死都難第33章 事實真相第18章 苦命人第381章 吐血的衝動第389章 如此相逢第149章 鬧洞房第204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第165章 歸來淚滿襟第126章 悲催(十七)第351章 妙計第184章 粉面泛春第384章 七仙女下凡第4章 七仙女大發雌威第245章 儒家第120章 悲催(十一)第260章 唐太宗第126章 悲催(十七)第128章 悲催(十九)第208章 小算盤第73章 匪夷所思第220章 不了了之第358章 願望落空第311章 廷尉第117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八)第214章 對決第37章 三妻四妾第169章 打拼夥第103章 人多力量大第334章 十八路諸侯第134章 悲催(二十五)第16章 一切爲了孩子第279章 富不過三代第107章 預兆第4章 七仙女大發雌威第364章 銀河落九天第123章 悲催(十四)第83章 老子出世第165章 歸來淚滿襟第285章 輕飄飄第101章 祠堂第14章 冥冥中自有天意第269章 陳碩貞起義第172章 天仙配差一點就沒有了第340章 利益第99章 天意第68章 羞花第76章 跳下去萬丈壁第4章 七仙女大發雌威第26章 公說公有理第390章 皆大歡喜第198章 樣板房第287章 山不在高第96章 抓週第249章 縱橫家第42章 三生有幸第150章 笑話一個第165章 歸來淚滿襟第188章 恐高症第76章 跳下去萬丈壁一百六十三章 事情大條了求點推收賞評第377章 佛祖來了第268章 趙廣起義第224章 嶗山道士第336章 風險與收益第348章 五子登科第216章 幌子第104章 告祖第100章 聘禮第261章 宋徽宗第237章 夢遊第261章 宋徽宗第241章 獨尊儒術第39章 巧合第348章 五子登科第172章 天仙配差一點就沒有了第375章 祿星來了第64章 百步穿羊第107章 預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