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蘭笑了笑,謙虛的說道:“瞧嫂子說的,我這不是爲了賣個好價錢麼,正巧我整日躺在牀上也悶得很,就多用點心,東西好看掌櫃的也能多給點錢,好還上咱家的賬。”
嫂子趕緊勸道:“可別,巧蘭你這身體好要養養呢,可別着急着想還錢的事,這家裡這麼多人呢,身體養好了再說,不急。”
“我知道呢,我不會累着自己的。”
巧蘭靦腆的笑了笑。
“妮子,你好些了麼?”李老太太穿着一身粗布斜襟褂子走了進來,先摸了摸巧蘭的額頭,這才放心的坐在炕沿上,撿起她繡的幾個荷包看了看,微微點頭。
“長進了,比以前可進益了不止一點。”老太太讚許的笑道。
巧蘭想了想問道:“奶奶,我記得你有一塊雪鍛來着,我想繡幅圖拿去賣,做個炕屏應該能夠吧?”
繡圖可以賣多一些錢遠比荷包賣的錢多,這樣也可以早點還上別人的賬了。
李老太太慈祥的笑了,“這急什麼,你養好身體再說。”
“我都好了,沒什麼事了,再說一天做的活也不多,您給我吧,不然我實在閒的無聊。”巧蘭拉着老太太的手撒嬌。
老太太拍她一下,嗔怪道:“你這孩子,行了我給你拿去,可不許累着自己,我可不經嚇了。”
“我知道,您放心。”巧蘭一再保證。
老太太這才把自己箱子裡的一塊雪鍛拿了出來給她,這還是老太太當年剩下的一點陪嫁,正經的江南雪鍛,質地細膩,入手輕滑富有光澤。
“你打算繡什麼?”老太太坐在一邊問道。
巧蘭比劃了一下,找了一張黃紙,在紙上用炭畫了起來,不多時一張漂亮栩栩如生的圖就出現在紙上。
“喜報三元,好,意喻吉利,圖樣也好看。成,就繡這個吧。”老太太一看着圖樣就知道孫女大有長進了,當即拍板同意了。
喜報三元代表着希望和祝福,是科舉制度的鄉試、會試、殿式的第一名爲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
圖樣爲喜鵲三,桂圓三,元寶三組合在一起爲喜報三元,是很吉利的花樣,很多家有學子的都很喜歡這個圖案。
巧蘭要繡的就是這個圖案,比較大衆化更能迎合市場的需要,這年頭家境略好點的都喜歡孩子讀書,將來改換門庭,這樣的東西很有市場什麼時候也不過時。
巧蘭拿着布料比劃了一下,心裡就有了哈數,這對她來說不過是小的不能再小的東西了,以前比這更大更復雜的圖都繡過,這個根本不是事,主要是爲了還賬,自己佔了人家閨女的身體,有責任孝順李家親人,還賬是必須的。
巧蘭將繃子裝好,仔細地看了一遍挑出自己要用的絲線,對着陽光將同一個顏色的絲線又仔細的區分了深淺和粗細,繡圖和繡荷包可不一樣,繡圖講究的耐性和精細,尤其是色彩的把握很重要。
當年爲了學出彩來,師傅特意帶她去學習國畫和書法,這些都是必備的知識,沒這個你做不了慧紋,成不了大事,只能是繡娘,繡娘和大師差老鼻子遠了。
巧蘭把線劈得極細,手上的功夫猶如行雲流雲,看得人眼花繚亂,一看就是做老了的。
弄好了線這纔開始一針一線的繡了起來,此時巧蘭彷彿換了一個人,全身心地投注在其中,完全忘了周圍還有人,腦子裡是清晰的花樣圖案,怎麼下針怎麼配色更好看,她心裡門清。
那專注平和的眼神讓老太太微微點頭,嫂子更是瞪大了眼睛,一個勁的點頭讚歎。
老太太輕輕的招呼了嫂子出去,把時間留給巧蘭,讓她安靜繡去。
出了門嫂子才拍手道:“奶奶,我是真服氣了!以前我還覺得我比巧蘭不差什麼呢,如今我算知道了,巧蘭在咱們村爲啥被人贊頭一份的好姑娘了,憑這手絕活,咱家欠的那點賬完全不是事啊。”
之前還是有些擔心的,老太太大口一張就借了五兩銀子,能抵全家吃喝一年的嚼用了,可老太太一點都不緊張,如今她纔算明白李家有能耐呢,人家有本事自然就敢張口。
老太太面上露出微笑,“巧蘭是我一手調教出來的,大小就對這個有靈性有天賦,如今臥牀半個月耐性更比從前,繡藝更是長進了不少,比我原先想的還要好幾分呢。她能大好我就放心了,那天那麼多血可把我嚇壞了。”想起那個二賴子他就恨得不行。
嫂子也皺起眉頭啐道:“白便宜那個二賴子了,要不是殺人犯法,我恨不得讓學文宰了他,沒臉沒皮的東西,連孩子的東西也搶。以後見他就揍他一回。”
要不是小姑子擋着,今天躺在牀上的就是自己兒子了,可兒子那麼小能不能活下來還兩說呢,因此心裡更是感激小姑子,救了兒子一條命啊。
“算了不提了,沒白的再生一肚子氣,巧蘭命裡有福,以後就大吉大利了。”老太太雙手合十的唸叨道着。
“可不就是這話麼。”
“中午吃貼餅子,做個菜粥,把那臘肉放兩片。”老太太心疼孫女留了那麼多血,想着放點肉給補補。
嫂子答應着,“要不我單獨給巧蘭做一碗得了,家裡的肉也不多了,這日子還長着呢。”連自己兒子想吃也沒捨得給。
“不,都吃,一家人都吃,爺們還要下地幹活呢,不吃好咋成呢。”老太太擺擺手,並不偏心,她一向很公平的。
嫂子心悅誠服的點頭,嘀咕着,“那我少放點吧。”
“娘,我回來了,隔壁張嬸子給我了一隻野雞,咱們給燉上吧。”李母回來了,也就是巧蘭的親孃。
“呦,還真肥呢,行那就燉上,雞湯下個面也好吃得很。”老太太捏着雞脖子拎了起來估摸了一下,高興的笑道。
“回頭等龍眼熟了給她家送點過去。”老太太笑着吩咐。
“那還用您說麼,我早就送了點紅棗過去了,巧蘭呢今天頭還暈麼?”李母心疼姑娘,家裡的活不讓幹,自己和兒媳婦就都幹了,讓女兒好好的養一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