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

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

一生短暫輝煌去,丹心永在天地間。

——趙紅文(《贊羅學瓚》)

羅學瓚(1894~1930),號榮熙,湖南湘潭縣人。1921年12月26日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早期政治活動家和領導骨幹,曾任中共醴陵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湘潭工委書記、浙江省委書記等職。1930年被國民黨秘密殺害於杭州陸軍監獄。

朝氣蓬勃的青春歲月

“不患不能柔,唯患不能剛。惟剛斯不懼,惟剛斯有爲。將肩挑日月,天地等塵埃。何言乎富貴,赤膽爲將來。”

這首《自勉詩》是羅學瓚在學生時代創作的,用以激勵自己奮勇向前,在改天換日的時代大潮中乘風破浪,永不退縮。

羅學瓚出身農民家庭,9歲讀私塾,打下了良好的古文基礎。13歲進入家族開辦的小學,學習了數學、歷史和自然等現代文化知識。之後,爲了不給家裡增加生活負擔,18歲的羅學瓚考上了公費的省立第四師範學校,不久轉入第一師範。

在這期間,羅學瓚和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同被編入第一師範第八班。青少年時期,羅學瓚就有“爲救國而讀書”的志向。在湖南第一師範求學期間,他常與毛澤東、蔡和森等人一起“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探討救國救民的真理。這一時期,他們在一起互相嚴格要求,規律作息,鍛鍊身體,爲以後擁有強健體魄來應對複雜的鬥爭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衆所周知,游泳是毛澤東一生喜愛的體育運動。在師範上學的時候,他經常要去湘江暢遊一番。羅學瓚的身體素質很好,就是不會游泳,毛澤東就一點一點地傳授技巧給他。羅學瓚虛心求教,進步很快,而且也深深地喜歡上了這項運動。有一次,正值深秋時節,風大水涼,很多人都不敢去游泳了,但是毛澤東和羅學瓚全然不顧這些,堅持要往水陸洲頭泅遊。羅學瓚在日記中說,游泳能夠擴充肺腑,增加氣力,確實是一項有益處的運動。

相對來說,羅學瓚更像是一名書生,在他的身上充滿着書卷氣。但是,他儒雅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顆熱血澎湃,志向遠大的心。在學校的羅學瓚曾寫詩明志,要“傾洋滌宇宙,重建此乾坤”,並表示“傷心國家事,勇猛直前行,不知今日樂,不顧後來身”。事實上,他也一直在爲自己的理想努力着。

1918年8月,經過爭取,羅學瓚被列入了赴法勤工儉學的名單中。他拒絕了毛澤東挽留他留在國內從事教育事業的邀請,毅然走向了異國的土地。羅學瓚之所以要赴法。是爲了“考察強國的情況,學習強國之經驗”。在法國期間,他一邊半工半讀,一邊詳盡地考察了法國的社會情況,並接連寫成書信寄給國內的毛澤東。這一時期,他每天早出晚歸,非常辛苦。對於他的這種勤奮精神,就連曾反對他赴法的毛澤東都稱讚說其具有“奮勉的志氣”。

在法國,羅學瓚與蔡和森、李富春、李維漢等人互相扶持患難與共,經常在一起學習馬克思主義,討論如何改變落後中國的現狀。不久他們發動在法留學生成立了“工學世界社”,吸收社員30多人。他們還組織了專門的通訊部門,由羅學瓚負責,經常向國內發稿,介紹法國工人運動的情況等國際消息。“工學世界社”的活動,受到毛澤東和國內新民學會其他成員的高度讚揚。

當時,北洋軍閥政府推行壓迫、刁難赴法勤工儉學學生的政策,激起了勤工儉學學生們的極度憤慨,學生們發起了“二八求學運動”,向中國駐法公使館請願。接着,羅學瓚和李立三、趙世炎等開展進佔里昂的鬥爭。他們組成160多人的先發隊,率先到達里昂,北洋軍閥政府駐法公使竟然勾結法國政府,將羅學瓚等人囚禁在一個兵營裡。隨後,在法留學生部就接到了通知,說由於羅學瓚在法國參與並領導了很多革命活動,是法國社會不穩定隱患,理應強行遣返。就這樣,在1921年的10月份,羅學瓚和蔡和森等人一起被法國政府以宣傳共產主義的罪名,強行遞解出境,返歸上海。

傳播農運火種

回到國內的羅學瓚很快與上海黨組織取得聯繫,並於不久後正式

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爲早期黨員之一。這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羅學瓚受黨委派主要從事兩方面工作:一是返回長沙組織工人運動,宣傳革命思想。二是到由我黨秘密開辦的學校任教,傳道解惑,撒播革命火種。

於是,1922年的長沙街頭出現了一個奇怪的人。他每天很早就出門,很晚纔回家。而且只要一出門,就會僱上一輛車,在車上向車伕問長問短,送到了家裡,還會邀請車伕進去喝茶、談話,慢慢引發他們的思考。有的時候,他甚至讓車伕坐在車上,他自己拉一段車。面對這樣奇怪的客人,長沙的人力車伕們卻倍感親切,因爲他們知道,這位說起話來文縐縐的先生是真心想幫助他們的,是他們這些“泥腿子”最親密的朋友。

這個和人力車工打成一片的“先生”就是羅學瓚。他在接受了中共湘區委員會的任務後,就開始思考如何接近這些工人,並和他們打成一片。果然沒過多久,他就已經成爲了長沙近兩千名人力車工人信賴的領導者和組織者了。條件允許後,羅學瓚發起併成立了長沙人力車工會,開始領導工人同商會和車主進行鬥爭,維護工人利益。

這期間,羅學瓚還做了更多關於教育事業的工作。毛澤東在長沙期間,曾經爲了那些想讀書但基礎太差的有志青年在湖南自修大學下設立了一所補習學校。羅學瓚就在這所學校任教過一段時間,傳道授業的同時,也爲黨培養了許多年輕的革命力量。除此之外,羅學瓚還隨工作需要先後在長沙女子師範、湘潭女中和山東齊魯大學等校任教過。對於教育事業,羅學瓚一向是兢兢業業,全力以赴的,是共產黨歷史上最早對教育做出貢獻的人之一。

國共合作開始後,羅學瓚開始以國民政府特派員的身份公開行動,宣揚革命思想,組織農民運動,協助各地方組織建立自衛軍武裝。1925年冬,羅學瓚又以黨部的特派員身份去湘潭改組國民黨縣黨部,隨後任中共醴陵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領導醴陵農民運動。他舉辦了五六批農民幹部訓練班,農協會員猛增二十多萬人,使醴陵成爲全省農民運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國民大革命開始後,爲迎接北伐軍入湘,羅學瓚寫信給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即葉挺獨立團,詳細介紹醴陵地區的敵我分佈情況,並在縣城集結了數百人的進步羣衆,在鄉村組織了幾十個農民自衛隊,協助葉挺獨立團很快取得了泗汾戰役的勝利,佔領了醴陵縣城。

不久在北伐軍離開醴陵後,醴陵農民運動開始由秘密轉向公開,工人糾察隊和農民自衛軍聲勢日益壯大起來。先後搗毀了縣團防局以及城破後逃亡的殘餘反動勢力。羅學瓚還聯絡周邊縣城的攸縣、茶陵黨組織一起,互通聲息,抓緊時機發動起工農武裝,一鼓作氣將仇視農民運動的湘東保安司令羅定及其部隊驅逐出湘東地區。在毛澤東那篇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對這一時期的醴陵農民運動所取得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讚揚和肯定。

堅持信仰九死不悔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以後,蔣介石對浙江的共產黨組織進行了殘酷的打擊和摧殘,農民暴動被紛紛鎮壓,黨的組織遭到嚴重破壞,黨的負責人被殘酷地殺害,白色恐怖籠罩了江南大地。

在這種險惡的政治環境下,1929年初,中共中央委派羅學瓚到浙江參加省委的領導工作,化名爲楊子華擔任宣傳部長、代理省委書記。但是不久後,隨着環境的日益惡化,浙江省委機關屢遭破壞,大量地下黨組織同志被叛徒出賣。有鑑於此,黨中央決定暫時撤銷浙江省委的編制,由羅學瓚作爲中央特派員,巡視各地的組織工作發展情況。

第二年的4月,羅學瓚秘密潛赴上海向中共中央彙報工作。在詳細瞭解了浙江地區黨組織以往的受損和近期的發展情況後,中央認爲重建浙江省委的條件已經具備了,仍然委派羅學瓚回杭州繼續負責重建浙江省委工作。羅學瓚沒有任何推脫,立即返回了杭州。經過仔細的籌備之後,選擇在城站豆腐弄白果樹下38號,重新建立了省委機關。

不料在羅學瓚成功重建了省委機關時,狡猾的敵人也找到了蛛絲馬跡。他們出動了大量軍警和密探加緊對共產黨員和革命羣衆的搜捕,很快,蘭溪縣委遭到破

壞,省委蘭溪地下交通員陳法根叛變。

陳法根被捕時手中還有大量省委機密情報沒來得及送出,他的叛變將整個浙江地下黨組織都置入了極其危險的境地裡。情況危急,羅學瓚爭分奪秒地組織銷燬重要文件,安排黨委人員秘密潛伏……此時,羅學瓚突然想起有一份省委的絕密文件寄存在杭州市的一家作爲秘密聯絡點裡。這是一份記載着浙江各級黨組織負責人的名單,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落到敵人手中的話,那麼整個浙江地區的地下組織都會被連根拔起,那將會是一場毀滅性的災害。

情況緊急之下,羅學瓚已經顧不得自己的安危,他孤身前往準備偷偷銷燬那份文件。不料當羅學瓚成功銷燬了那份機密文件,返回豆腐弄白果樹下38號省委機關時,被暗探發現了行蹤,不幸被捕。

羅學瓚被關進了新建成的杭州陸軍監獄,這裡是一座囚禁軍事犯和政治犯的大型監獄。監獄中關押着上千名“重犯”,還有很多都是曾和羅學瓚一起並肩戰鬥過的同志。監獄中的組成也非常複雜,狡猾的敵人在每間牢房中都關押着幾名罪名爲“逃兵”的罪犯,實際上是監視獄中犯人的言行舉止,刺探有價值的情報。

因爲叛徒的指認,敵人很快識破了化名楊子華的羅學瓚。知道了眼前這位就是共產黨在浙江境內最大的幹部,這使敵人欣喜若狂。敵人爲了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用盡了各種手段,威逼利誘,嚴刑拷打。但是這些怎麼能讓一位堅定的共產主義者放棄自己的信仰呢?敵人沒想到這個看起來像是一個教書人的文弱書生,竟然能捱過這麼多酷刑而沒有半點屈服。無計可施的反動派們並不想就此放過羅學瓚,而是例行公事般每天將其拖出去毒打一頓,再將奄奄一息的勇士扔回牢房。即使這樣,羅學瓚仍在不斷鼓勵着其他同志堅持鬥爭,他說:“革命者的悲劇,不是自由的喪失,而是精神的委靡,意志的消沉,對革命失去信心。”

表面上一潭死水般的陸軍監獄卻也暗潮洶涌,羅學瓚領導者獄中的同志與敵人做着不屈不撓的鬥爭。一次,爲爭取到正常的放風時間,監獄的同志們發起了絕食行動。絕食運動從羅學瓚所在的牢房蔓延開來,很快整個陸軍監獄被關押的同志都參與了進來。但是,由於某些同志過於偏激,把原計劃“絕食不絕水”的鬥爭策略改成了“既絕食又絕水”,使得參與鬥爭的同志們只捱了一天一夜就口乾舌燥了。特別是剛剛受過刑的羅學瓚,還虛弱得發起了高燒。看着心急如焚的同志們,羅學瓚堅決不同意因爲自己放棄鬥爭。這時,有細心地同志發現平時裝水的木桶底部還有些殘餘,就一滴一滴地倒出來。同志們把這小半碗水端到羅學瓚的面前,羅學瓚看着同志們乾裂的嘴脣,說什麼也不肯喝,又把水推給了其他同志。小半碗水在牢房裡推來推去,最後還是一滴未少地傳回了羅學瓚手中。這雖然只是殘酷監獄鬥爭中的一個小插曲,但革命同志之間同甘共苦的情懷卻深深地隱藏在這小半碗水裡,如酒淳厚。

1930年,中國國民黨內北伐後失勢的國民黨左派領導人汪精衛聯合反共右傾西山會議派和親國民黨軍人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張發奎發起奪權挑戰蔣介石中央政府及國民黨中央會議的內戰,史稱中原大戰。抓住戰機的工農紅軍在彭德懷的率領下攻破了長沙城。惱羞成怒的蔣介石遷怒於監獄中的共產黨員,一場滅絕人性的大屠殺開始了。

8月27號的早晨,隱隱約約的槍聲在杭州城上空響起。羅學瓚意識到訣別的時刻到了,他從容地站起身來整理着自己的衣服,和每位同志握手話別。看着大家眼中的不捨和悲憤,羅學瓚笑着說:“敵人像瘋狗一樣亂咬人,恰恰說明了我們正在打勝仗。革命者死有何懼?相信勝利的那天不遠了……”語音未落,敵人便衝進來抓走了羅學瓚。“打倒蔣介石、打倒反動派、共產黨萬歲……”一聲聲響亮的口號逐漸遠去,終不可聞。驟然一聲槍響,年僅36歲的羅學瓚犧牲了。

歲月的長河湮滅了無數過往,然而卻湮滅不了那些爲理想爲自由而九死不悔的勇士。羅學瓚的一生就如他在詩中所寫:“奮我匣中劍,斬此冤孽根。立志在匡時,欲爲國之英。”這是他堅持一生的信念,也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本章完)

革命的“飛將軍”——彭遨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革命的“飛將軍”——彭遨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燕趙豪傑——王克新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鐵血英烈——夏明翰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燕趙豪傑——王克新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劃破黑夜的閃電——崔筱齋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薪火不滅——黃學增薪火不滅——黃學增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鐵血英烈——夏明翰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革命的“飛將軍”——彭遨海豐農民自衛軍創建人——李勞工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燕趙豪傑——王克新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薪火不滅——黃學增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不屈的忠魂——潘心元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海豐農民自衛軍創建人——李勞工爲革命無悔犧牲的勇士——陳洪濤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革命的“飛將軍”——彭遨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劃破黑夜的閃電——崔筱齋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革命的“飛將軍”——彭遨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劃破黑夜的閃電——崔筱齋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海豐農民自衛軍創建人——李勞工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革命的“飛將軍”——彭遨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鐵血英烈——夏明翰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引領農民迎新生——徐湘南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不屈的忠魂——潘心元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
革命的“飛將軍”——彭遨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革命的“飛將軍”——彭遨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燕趙豪傑——王克新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鐵血英烈——夏明翰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燕趙豪傑——王克新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劃破黑夜的閃電——崔筱齋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薪火不滅——黃學增薪火不滅——黃學增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鐵血英烈——夏明翰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革命的“飛將軍”——彭遨海豐農民自衛軍創建人——李勞工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燕趙豪傑——王克新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薪火不滅——黃學增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不屈的忠魂——潘心元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海豐農民自衛軍創建人——李勞工爲革命無悔犧牲的勇士——陳洪濤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革命的“飛將軍”——彭遨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劃破黑夜的閃電——崔筱齋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革命的“飛將軍”——彭遨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劃破黑夜的閃電——崔筱齋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海豐農民自衛軍創建人——李勞工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革命的“飛將軍”——彭遨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鐵血英烈——夏明翰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引領農民迎新生——徐湘南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不屈的忠魂——潘心元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