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

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

碧血今朝喪敵膽,丹心終古照親人。

——俞昌準

俞昌準(1907~1928),安徽南陵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黨員。1926年8月,受黨組織派遣,俞昌準回到南陵,開展建立黨組織的工作和發動農民運動。同年11月,中共南陵縣特別支部成立,他任宣傳委員兼秘書。1927年初,任中共蕪湖特別支部委員和共青團蕪湖特委宣傳部長,組織羣衆支援北伐戰爭。大革命失敗後,俞昌準在蕪湖一帶開展地下鬥爭,創辦《沙漠週刊》,宣傳馬克思主義。1928年1月,他在謝家壩領導成立南、蕪邊區蘇維埃政府,任主席。同年9月任中共懷寧縣委委員、共青團懷寧縣委書記。1928年11月22日晚,因叛徒出賣被捕入獄。1928年12月16日,蔣介石親自下令,俞昌準被國民黨軍警殺害於安慶北門外刑場,犧牲時年僅21歲。

少年聰慧

“碧血今朝喪敵膽,丹心終古照親人。”這是一位革命烈士在犧牲前,委託被釋難友帶給父兄信中的兩句詩,這首用鮮血凝成的詩是烈士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共產主義事業的光輝誓言,也是他的革命志向、情操、人生觀的真實寫照。這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名叫俞昌準。

俞昌準,1909年生於南陵縣謝家壩俞村。9歲入館開蒙,12歲進南陵縣立春谷高等小學。1923年秋考進上海南洋中學,他努力學習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大量閱讀進步書刊,常與同學討論救國之道。逐漸受到馬克思主義的薰陶,並積極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學生運動。

1925年春天,俞昌準針對南洋中學校長專橫腐敗、甘當帝國主義走狗的醜行,揮筆寫了《我們的校長》一文,投給《中國青年》雜誌。中國共產主義青牢團中央宣傳部長、《中國青年》雜誌主編惲代英看了俞昌準的來稿,認爲作者很有膽識,文筆流暢,便立即在刊上發表,並同俞昌準建立了友誼。從此,在黨組織的教育和領導下,俞昌準提高了政治覺悟,認準了人生的道路。

《我們的校長》一文發表後,南洋中學校長看了十分惱火,指斥俞昌準思想過激,並開除了他的學籍。不久,經惲代英介紹,俞昌準進入上海大學社會學系讀書。這是一所“紅色大學”,在那裡,他經常聽到瞿秋白、惲代英、蔡和森、任弼時等講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經驗。同時,他認真閱讀各種進步書刊,刻苦鑽研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努力提高革命理論修養。在惲代英指導下,俞昌準參加了上海工人運動的工作,開始走上了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

1925年上海發生的五卅慘案,激起中國工人和學生的無比憤怒。俞昌準遵照黨組織的指示,率領一批同學散發傳單,張貼標語,封鎖通向租界的馬路,勸阻農民運送食物進入租界,使日、英帝國主義者的經濟和生活受到威脅。

爲了發動工人羣衆,俞昌準經常身穿破舊的衣衫,懷裡揣着燒餅、饅頭等乾糧,深入工廠、碼頭。同時,創辦工人夜校和識字班,發動工人向帝國主義者和買辦資產階級作鬥爭。他有時忙得連洗澡、理髮都顧不上。

爲了發動安徽各界聲援五卅運動,6月16日,俞昌準和兩位同志從上海回到南陵開展活動。經過緊張的發動和籌備,不久,在南陵城關夫子廟廣場召開了有工、商、學界1000多人蔘加的聲援大會。會上,俞昌準登臺介紹了五卅慘案的實況,臺下羣衆無不憤慨。大會決定成立“南陵反帝大同盟”和“南陵各界人民支援五卅慘案後援會”。會後,舉行遊行示威,散發傳單,張貼標語,高昂的口號震天動地。俞昌準和其他同志一起,組織羣衆在南陵沿河碼頭相交通要道嚴密搜查,先後三次將查出的日、英貨物,堆放在夫子廟廣場焚燬,同時發起募捐,救濟外地殉難者的家屬。這場鬥爭歷時一個多月。

在聲援五卅運動中,俞昌準受到一次很好的鍛鍊,正如他在詩歌《一柄朴刀》中所寫的那樣:

摒棄了我一切夢幻的慾念,

澄清了我一切頹唐的綺思。

我將我冶成了一塊百鍊的精鋼

我將我製成了一具完善的器械

——這具完善的器械,

就是一柄鋒利的朴刀。

……

我的親愛的主人呀!

使用我吧,充分的使用我吧!

使我勇敢的去爲那

無產階級的利益衝鋒陷陣!

經過五卅運動的嚴峻考驗,俞昌準的思想更加成熟了,組織也進一步瞭解了他,由惲代英介紹,他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轉爲中共黨員。從此,俞昌準在更廣闊的新天地裡施展才華,爲革命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開展農民運動

1926年秋天,一隻

木船在青弋江上緩慢地向前駛去。俞昌準坐在船頭,凝望着滾滾的江濤,想起不久前黨中央打算派他去蘇聯學習的情景。他感到,革命鬥爭正在發展,黨組織需要他,工農大衆的革命鬥爭需要他,因此決定放棄赴蘇聯學習的機會,留在國內參加推翻舊世界的鬥爭。此刻,他受組織的派遣,再次返回故鄉開展革命活動。兩岸快要成熟的莊稼,田間勞動的農友一一在他的眼前閃過,他的心潮像江水一般起伏翻騰。沉吟一會兒,他拿出鋼筆,寫下一首飽含激情的詩篇:

……

這裡是地獄,

囚着那蓬頭垢面的人羣,

都是那被壓迫被剝削的

窮苦大衆的妹妹弟兄!

……

我不忍離開那

苦難的兄弟姊妹,

我要幫助他們,

衝破黑暗啊,創造光明!

俞昌準懷着衝破黑暗、創造光明的強烈願望,回到故鄉開展建立黨組織的工作。1926年11月下旬,經過俞昌準等人的努力,直屬中共中央領導的中共南陵縣特別支部在城關鎮成立,俞昌準擔任宣傳委員兼秘書。從此,南陵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進入了新的階段。

1927年春,組織上派俞昌準擔任中共蕪湖特支委員和共青團蕪湖特委宣傳部部長兼秘書長。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後,國民黨蕪湖市黨部中的右派勢力也猖獗起來。由於革命形勢日益緊迫,他毅然赴蕪湖,投入新的鬥爭。俞昌準來到了蕪湖,創辦了《沙漠週刊》,宣傳馬克思主義,揭露國民黨右派的罪惡,粉碎敵人的謠言,鼓舞同志們繼續堅持鬥爭。對於當時那種羣魔亂舞的政治現象,他用飽含憤怒的筆觸和漫畫式的手法,淋漓盡致地予以刻畫和諷刺。

1927年夏,俞昌準同二哥俞昌時和郭士傑等七八個人乘坐鹽船,帶着黨的八七會議決議和郭沫若寫的《請看今日之蔣介石》小冊子,又一次回到了故鄉南陵。他們遵照黨組織約指示學習湖南的經驗、在白沙圩、馬壩陳等處開展農民運動。經過一昏發動和組織,成立了南陵縣農民協會。

1927年10月4日和12日,俞昌準等在城關竹青巷劉必昌家中和金家閣先後兩次召開黨員骨幹會議,研究貫徹八七會議精神和今後鬥爭策略等問題,10月底,俞昌準參加了中共蕪湖持支會議。11月,按黨組織的指示,將革命重點從城市轉入農村,全力以赴地開展農民運動。由於地主殘酷剝削和洪水災害,廣大農民陷於飢寒交迫之中。1927年冬天,俞昌準和省委派來的同志一起,深入謝家壩一帶,重新建立了黨小組,俞昌準擔任組長,直屬蕪湖特支領導。1928年初,這個地區已有20多名黨員,建立了黨支部,俞昌準擔任支部書記。

爲了促進農民運動**的到來,俞昌準和其他同志走遍皖南10多個縣的鄉鎮和村莊。數九寒天,他穿着單薄的衣服到處奔跑,夜裡常常睡在牛棚裡。這期間,他在給二哥的信中說:“我每天白天冒着死亡在外面東奔西跑,夜間忍着嚴寒躺在板硬的牀上,全身僵直,失去知覺,但是我也無法計較這些。我唯一的希望就是黨的事業的勝利……”

經過俞昌準和同志們艱苦深入的發動和組織,許多村子先後成立了農民協會。一天,這一帶有900多農民聚集到俞家祠堂,參加農民協會成立大會。在大會上,俞昌準發表講演,宣傳打土豪、分田地、抗租、抗糧、抗債。農民羣衆聽後紛紛要求入會。農會會員迅速發展到1萬多人。

在農民運動不斷高漲的形勢下,1928年1月初,南陵縣農民協會在謝家壩召開會議,總結工作和討論任務,決定成立南蕪邊區蘇維埃政府,俞昌準被選爲主席。同時,從各地農協會員中選拔一批青壯年,建立了農民赤衛隊,俞昌準擔任赤衛隊總指揮。赤衛隊轄3個分隊,共有隊員90多人,其中常備武裝隊員10多人,後擴大到30多人。俞昌準瞞着父親,從家裡拿出兩支駁殼槍,又從黨叔和族兄家裡拿來3支短槍。再加上農民自制的刀矛,一支有—定戰鬥力的赤衛隊形成了。

爲了幫助廣大農民度過春荒,1928年1月,南蕪邊區蘇維埃政府提出“開倉濟貧”的門號。農民紛紛起來,開展破倉搶糧鬥爭,分掉地主積糧500多石,並有力地打擊了封建勢力。

南蕪一帶農民運動的蓬勃興起,震撼了當地的反動勢力。國民黨南陵縣當局十分驚慌,便派自衛隊30多人前來鎮壓。農民赤衛隊在俞昌準等指揮下,英勇抗擊,活捉自衛隊長夏志誠,繳獲手槍1支、大刀9把。夏志誠經教育後釋放。但敵人不甘心失敗,接着又派夏志誠率領自衛隊20多人前來報復,夏志誠懾於赤衛隊的威力,走到半路藉口退回了。

由於赤衛隊戰鬥得勝,農民的革命熱情進一步高漲,赤衛隊常備武裝一時發展到百餘人,由3個分隊擴大爲3箇中隊,並改名爲南蕪邊區紅軍

游擊隊。

南蕪一帶農民運動的發展和農民武裝的建立並取得勝利,直接威脅和動搖着南陵、蕪湖兩縣的白色政權的基礎。兩縣當局聯名向安徽省政府主席、軍閥陳調元求援。不久,陳調元派出一個營的兵力,到南蕪一帶“清剿”。俞昌準在事前便得到蕪湖特支的指示,有準備地領導了反“清剿”的鬥爭。後因敵人強大,赤衛隊缺乏經驗,暴動遂告失敗。俞昌準根據黨組織的指示,迅速奔赴安慶,接受新的任務。

被捕犧牲

1928年2月,俞昌準化名陳青文,以安徽大學文學院學生作爲公開身份,同中共安徽大學黨支部書記王金林一起,組織學生開展反帝反新軍閥的鬥爭。1928年9月,安慶各校正式開學,中共懷寧縣委和共青團懷寧縣委同時恢復,團縣委設在司下坡一所客棧裡。俞昌準擔任中共懷寧縣委委員、共青團懷寧縣委書記。此時,中國的大江南北陰雲密佈,殺機四伏,俞昌準雖然置身於艱苦和危險之中,但仍經常活動在懷寧廣大農村。儘管他生活十分艱苦,仍然心情豪放,談笑自若,他和同志們在一起時,總能給大家帶來希望和力量。

1928年11月初,俞昌準連續接到中央緊急通知:蔣介石將從廬山回南京,路經安慶,要他提高警惕。當時,安慶城內戒備森嚴,俞昌準與強保華、朱玉龍隱蔽在安慶對岸的沙洲上。11名9日夜晚,敵人的巡邏船往來江面,探照燈反覆在江面上掃過。這時,他和強保華、朱玉龍兩人正在南岸水中,準備潛入安慶。他們每人拔了一堆蘆葦,紮成捆子。當敵人巡邏鬆弛時,各人腋下夾着一捆蘆葦,向下漂游。他們終於渡過大江,到達安慶城外。在一位賣柴人的掩護下,強保華和朱玉龍兩人隱蔽在城外,俞昌準穿上剛烤乾的衣服,混進城內,化裝成發電廠工人,執行黨組織交給的任務。

11月22日晚,國民黨安慶當局在安慶大舞臺召開“擁蔣反共”大會。就在這時,俞昌準來到後院的窗下,向大舞臺一位工人瞭解情況,不料被叛徒劉恬亭發現,便向安慶當局告密。接着,叛徒領來幾個特務,跑進大舞臺後院,把俞昌準團團圍住。俞昌準明白自己已被出賣,頓時怒髮衝冠,一拳向叛徒擊去,終因力不敵衆而不幸被捕。

敵人把俞昌準關押在安慶欽馬塘監獄的一間單獨牢房裡。一天,俞昌準被押到刑庭。說是刑庭,桌上卻放着煙、茶和糕點。

“請坐,用茶。”安徽省特種刑庭副庭長張月波擺出一副僞善的面孔說道:“你這麼年輕,怎麼誤入了歧途?”

俞昌準瞪了一眼張月波,冷冷一笑說:“說我年輕,請問孫中山先生幹革命時有多大年紀?現在,蔣介石背叛了孫中山先生的遺囑,出賣祖國,壓迫人民,而我們共產黨人領導全國人民,決心推翻新軍閥的統治,創建光明的新中國,怎麼能說是誤入歧途?”

“老弟,只要你能像在蕪湖那次大會上那樣講幾句話,我就釋放你。你想讀大學,國民政府給錢,你想謀個差事嘛,那更好說。”張月波施展誘惑的手段,口氣顯得分外溫和。

俞昌準輕蔑地掃了他一眼:“那次大會上講話,我可以重複一遍。”

“啊——”張月波頓覺失言。

叛徒在旁連忙插嘴:“張庭長是說,要你悔過自新,不幹共產黨。”

俞昌準怒目圓睜,對叛徒厲聲喝道:“你算什麼東西?當心共產黨的打狗隊!”

叛徒忙後退兩步,不敢再作聲了。

張月波軟硬兼施,都無法動搖俞昌準的堅定信念。後來,敵人又先後對俞昌準進行了兩次審問,仍是半點收穫也沒有。

1928年12月16日清晨,俞昌準被綁着押出牢房,難友們見此情景知道凶多吉少,都感到十分痛心。俞昌準用沉着的目光,安慰着難友們,希望他們把革命鬥爭堅持到底。

俞昌準迎着寒冷的北風向刑場走去,經過安慶北門附近時,他想到黨的縣委機關就設在這裡,他應該用生命保護自己的同志。想至此,他奮力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鎮壓叛徒劉恬亭”“共產主義一定會勝利!”此刻,縣委機關正在秘密開會的同志聽到他憤怒的呼聲,看着他遠去的身影,禁不住流下熱淚。街頭的羣衆都用敬佩的目光送別這位不屈的戰士。

陳調元爲了向蔣介石邀功,特地把俞昌準被捕後的表現告訴了蔣介石,蔣介石也想看看這個赫赫有名的年輕人。當俞昌準被押到北門外,蔣介石親自察看了一下,便令陳調元就地將他殺害。

謝家壩農民暴動雖然失敗了,但俞昌準領導並發動了全省第一次農民暴動,成立了全省第一個蘇維埃政府,建立了全省第一支黨領導下的農民武裝,猶如一聲春雷響徹南蕪邊區, 極大地鼓舞了革命士氣,有力地打擊了地方反動勢力的囂張氣焰,爲全省農民紅色暴動樹立了一面旗幟,在南蕪邊區革命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本章完)

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薪火不滅——黃學增不屈的忠魂——潘心元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不屈的忠魂——潘心元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革命的“飛將軍”——彭遨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薪火不滅——黃學增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革命的“飛將軍”——彭遨革命的“飛將軍”——彭遨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燕趙豪傑——王克新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爲革命無悔犧牲的勇士——陳洪濤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革命的“飛將軍”——彭遨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劃破黑夜的閃電——崔筱齋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引領農民迎新生——徐湘南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爲革命無悔犧牲的勇士——陳洪濤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引領農民迎新生——徐湘南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劃破黑夜的閃電——崔筱齋不屈的忠魂——潘心元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劃破黑夜的閃電——崔筱齋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燕趙豪傑——王克新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海豐農民自衛軍創建人——李勞工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劃破黑夜的閃電——崔筱齋海豐農民自衛軍創建人——李勞工薪火不滅——黃學增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不屈的忠魂——潘心元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鐵血英烈——夏明翰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鐵血英烈——夏明翰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革命的“飛將軍”——彭遨劃破黑夜的閃電——崔筱齋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革命的“飛將軍”——彭遨鐵血英烈——夏明翰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引領農民迎新生——徐湘南鐵血英烈——夏明翰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薪火不滅——黃學增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
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薪火不滅——黃學增不屈的忠魂——潘心元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不屈的忠魂——潘心元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革命的“飛將軍”——彭遨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薪火不滅——黃學增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革命的“飛將軍”——彭遨革命的“飛將軍”——彭遨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燕趙豪傑——王克新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爲革命無悔犧牲的勇士——陳洪濤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革命的“飛將軍”——彭遨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劃破黑夜的閃電——崔筱齋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引領農民迎新生——徐湘南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爲革命無悔犧牲的勇士——陳洪濤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引領農民迎新生——徐湘南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劃破黑夜的閃電——崔筱齋不屈的忠魂——潘心元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劃破黑夜的閃電——崔筱齋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燕趙豪傑——王克新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海豐農民自衛軍創建人——李勞工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劃破黑夜的閃電——崔筱齋海豐農民自衛軍創建人——李勞工薪火不滅——黃學增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不屈的忠魂——潘心元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鐵血英烈——夏明翰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鐵血英烈——夏明翰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革命的“飛將軍”——彭遨劃破黑夜的閃電——崔筱齋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革命的“飛將軍”——彭遨鐵血英烈——夏明翰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引領農民迎新生——徐湘南鐵血英烈——夏明翰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薪火不滅——黃學增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