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的忠魂——潘心元

不屈的忠魂——潘心元

我的頭是鋼鑄鐵澆的,對革命是至死不移的。

——潘心元

潘心元(1903~1931),曾化名彭清泉,湖南瀏陽人。192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指揮“秋收起義”。歷任中央巡視員,紅四、五、六軍總前委常委,紅三軍代理政委、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委員等職。1930年12月,因叛徒出賣,在浙江省玉環縣被捕,英勇不屈,壯烈犧牲,年僅27歲。

叛逆精神

1903年1月24日,對於即將爲人父的潘正鵠來說,這一天顯得格外漫長。從清晨開始,他的目光就沒離開過隔壁的產房。家境豐裕的他已別無所求,除了即將降世的孩子。終於,一陣嘹亮的啼哭聲從隔壁傳來,潘正鵠激動地連手中的蓋碗掉在地上都顧不得了。他對家人們開玩笑說:“聽這動靜,咱家是多了個小造反派啊!”

或許這只是初爲人父的自我調侃,語氣中難掩香火得繼的興奮和欣慰。然而,命運可能真的是無處不在的預言,這個“造反派”的笑言竟然在若干年後成爲了事實。

1911年,辛亥革命在湖南取得了震天動地的勝利,“中華民國”湖南軍政府在長沙宣告成立了。剛滿8歲的潘心元興奮地隨着學校的師生們跑來跑去。雖然他不是很明白革命究竟是怎麼回事,但是平日裡老師講的那些帝國主義的侵略、封建統治者剝削的故事卻讓他由衷地痛恨。老師還講過出身本縣的維新志士譚嗣同、爲百姓奮起抗爭而犧牲在萍瀏醴起義中的義士,這些人在潘心元的心中都是不折不扣的英雄。所有的這些,都早已在潘心元幼小的心中埋下了愛憎分明的種子。

潘心元拿着湖南軍政府發出的號召剪髮放足、查菸禁毒的宣傳單,不由得憤恨起來。原來,在他家的深宅大院中,還依然保留着這些“封建主義的流毒”,祖母頭上可惡的長辮子,父親對賭博的沉迷……不行,潘心元下定決心,一定要“懲治”他們。

潘心元跑回家找到了正在念經的祖母。他撒了一會兒嬌,便繪聲繪色地講起外面的變革,當提到要剪掉辮子時,老祖母頓時生氣喊道:“要剪辮子,先剪掉我的命,反正我不想活了!”說完就板起面孔繼續唸經,不再理這個“大逆不道”的孫子了。

潘心元早就料到會是這個結果,祖母的固執可是全家上下無人不知的。無趣的他剛要走開,忽然想起了老師講的一句話:革命就是暴力行動。沒有暴力,是不可能取得革命的成功的!

潘心元決定對祖母“革命”了。他悄悄找到一把大剪刀,咔嚓一聲,祖母那條留了半個多世紀的辮子就被他利落地剪掉了。完成了“革命”的潘心元轉身一躍,興奮地喊叫着消失在樹影婆娑的庭院深處。

正在嘀咕“阿彌陀佛”的祖母被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呆了。等她反應過來的時候潘心元早就跑得不見蹤影了,地上只剩下一條又粗又長的辮子。祖母氣得直哆嗦,大喊道:“這孩子無法無天了,長大了要出亂子的啊!”

緊接着潘心元又帶着小夥伴們掀了父親的牌桌,搶走了麻將牌。並且威風凜凜地宣佈道:“查潘正鵠等人,一貫濫賭而無悔意,現沒收賭具,如有再犯,定不輕饒。”說罷揚長而去。一屋的大人震驚之餘,對這個孩子的膽色大加讚賞,紛紛恭喜潘正鵠生了一個有出息的兒子。

但是,倍感欣喜的潘正鵠卻不知因爲什麼,在心中對這個孩子隱隱升起了一絲擔憂。

童年的時光總是匆匆易逝,轉眼間已經是1921年的夏天了。潘心元說服家人,和志同道合的好友田波揚一起來到了長沙讀書。此時的潘心元已經成婚了,再也不是那個青澀少年了。這些年他也接觸到了不少進步思想,對參加到革命中來的渴望也越來越強烈。

來到長沙這個更加廣闊的天地後,潘心元經常和田波揚一起參加社會活動,宣揚進步思想,抨擊時弊。爲了讓更多的人接受新文化,新思想,潘心元和田波揚等人合辦了一本《新民》雜誌。

《新民》雜誌主要是選載一些介紹馬列主義的文章,再有就是揭露官僚軍閥罪惡的大膽宣傳,一經推出,受到了很多讀者的歡迎。雜誌的經費主要是大家捐集的,尤其是家境富裕的潘心元拿得最多。不久,潘心元在別人的介紹下認識了毛澤東。在毛澤東的幫助下,《新民》雜誌越辦越出色,對這一時期長沙社會鬥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作爲創始人的潘心元,更是曾受到中共湘區委員會的讚揚。

智度糧荒

各位鄉親:

眼下大家除了日子難得溫飽外,還有個困難,就是有眼認不得字,有手不曉得寫,要寫書信,也要請人代筆,實在不方便。敝處考慮各位之難處,特開辦一夜校,教大家識字學算,每晚上兩節課,不收錢費,夜深回家,自備照明。歡迎不棄光臨。

潘家大屋夜校

1922年,這張告示突然貼在了北盛倉村口的牆上,一下子打破了死水般平靜的生活。

這裡就是潘心元的老家北盛倉村,是瀏北的一個較爲富庶的村落。這裡土地肥沃,風景秀麗,一條晝夜不息的瀏陽河,長年累月的伴隨着人們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生活。千百年來皆是如此,彷彿這裡是獨立於世外的鄉村一般,即使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也沒有在這裡掀起太大的波瀾。在他們閉塞的頭腦中,現在吃不飽餓不死的生活已經很好了,祖祖輩輩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嘛,何必冒着殺頭的風險革什麼命呢?

潘心元開辦夜校的初衷就在於此,他深知家鄉百姓的安於現狀,必須從思想上改變這些自我滿足的麻木狀態,才能發動起羣衆運動。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終於讓潘心元的努力看到了效果。

一天,潘心元看見一個農戶拉着孩子唉聲嘆氣地走過來,就過去詢問發生了什麼事。原

來是當地的團防局貪污了村裡小學的辦學經費,導致學堂不能維持下去,孩子們也即將無書可讀了。潘心元氣憤之餘,意識到這是一個拉攏民心的機會。他安慰農戶說:“咱們大人吃苦就算了,怎麼能讓孩子們也沒書讀呢,走,找他們算賬去。”接着,潘心元又聯絡了幾十家孩子在村中學堂讀書的農戶,直奔團防局而去。

民國初期,湖南農村的政權機構稱爲團防局。縣裡設有團防總局,區鄉各設立大團小團,專門管理地方行政訴訟、錢糧賦稅和文化教育等事項。團防局擁有團防武裝。他們以此作威作福,魚肉百姓。

潘心元帶着羣衆衝進了團防局,抓住了團總一陣拳打腳踢,算是出了口惡氣。團丁們見領頭的是潘家大少爺,更是不敢多管閒事。潘心元領着大家在團防局內搜出了很多大煙槍和賭具,他高舉着這些東西當衆揭發了團防局內的藏污納垢,號召大家一起來與團防局作鬥爭。圍觀的羣衆第一次感受到了團結的力量,原來窮苦人並不是一無是處,至少潘大少說的“革命”還是很有道理的。就這樣,潘心元在贏得一片掌聲的同時,也贏得了父老鄉親的民心,爲以後在這裡成立瀏陽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23年6月,21歲的潘心元由夏明翰和田波揚介紹,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受黨派遣正式回到瀏陽指揮工農運動。由於潘心元早已經在家鄉有了羣衆基礎,不足一月就在烏龍鄉成立了瀏陽第一個農民協會,而且會員數量與日俱增,很快發展到兩萬多人。

不久,一場天災降臨了,瀏陽縣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特大旱災。錦繡的湘東平原,一眼望去赤土千里、滿目蕭條。就連那條世世代代流淌不息的瀏陽河,也失去了往日的寬容,河水斷流,河牀龜裂,在酷日的炙烤下,百里河灘發出陣陣哀鳴。

當年的莊稼顆粒無收,農民們欲哭無淚。可是狠毒的地主富商們卻將大量的糧食囤積起來,操控物價,米價一日三漲。成千上萬的農民已經無法生活下去了,他們成羣結隊地出現在田野裡,以剝樹皮、挖草根爲食,其慘狀不忍目睹。

據《瀏陽縣誌》記載,當時綏和一帶曾有饑民5000餘人,環跪於縣署前,請求縣署發給逃荒執照;沙市、北盛一帶,則有數萬饑民外逃,病餓死亡者達千餘人……

面對如此慘劇,潘心元心急如焚。思前想後,現在唯有帶領農會會員們,從那些囤積糧食的黑心商戶身上打開突破口了。

多延遲一秒可能就是一條生命。潘心元迅速指揮農會骨幹深入調查,很快便得知烏龍鄉本地地主周露吾就囤積了大批糧食,正準備運往外地高價售出,大發“災荒財”。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潘心元決定當夜就拿這位周露吾“開刀”。

深夜,潘心元帶着支部的黨員和農民協會的幾十名骨幹,偷偷前進了周家大院。

“咚咚咚,咚咚咚!”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動了正在屋內賭錢的周露吾,正因爲輸錢而心情不好的他大聲罵道:“哪個短命鬼在外面,害本老爺輸錢,小心老爺我生氣餓死你!”

話音未落,便聽見“砰”的一聲,房門被一腳踹散在地。潘心元帶人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潘……潘大少啊,你這是幹什麼?”周露吾看着最近帶領農民鬧得轟轟烈烈的潘心元,口裡支支吾吾地問道。

“少廢話,我們就是你說的短命鬼,趕緊把你存的糧食交出來。”潘心元的臉上難掩焦急之色。

拿出糧食對於視財如命的周露吾來說是萬萬不能的,他連忙叫起了“撞天屈”:“大少明鑑啊,今年到處糧荒,我也是勉強度日啊,是哪個嚼舌根的說我有糧食啊!”

潘心元沒有閒心看他拙劣的表演,大手一揮,邊上的農會會員便衝上來將周露吾裝進了麻袋,背進了後山的茶樹林。麻袋被隨手摔在地上。

此時的周露吾早已嚇得魂飛魄散了,他從麻袋裡爬出來,趴在地上磕頭如搗蒜:“別殺我,別殺我啊潘大少,饒命啊各位好漢!”感情他以爲潘心元要下手殺他了。

看着威風凜凜的地主嚇成了這樣,潘心元也是哭笑不得,他再次問道:“你家有沒有存糧?”

“有有有,您要多少有多少,只要不殺我……”

就這樣,潘心元帶着農會骨幹們神出鬼沒,從那些地主大戶的身上挖出了很多的糧食,終於幫助瀏陽的百姓度過了這次糧荒。

會集星火

1926年9月15日,中共湖南省委,根據瀏陽黨組織一年多來出色的工作情況,同時爲了迎接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到來,批准成立了中共瀏陽縣委員會。這是瀏陽曆史上的第一個中共縣委組織,潘心元被96名黨員代表一致推舉爲縣委書記。

誰又能想象得到,當這個對於整個中國來說小小的縣委組織成立後,將指揮着瀏陽這艘革命之舟,駛出這裡平靜的港灣,開始向汪洋大海揚帆遠征,直掛雲帆濟滄海。那麼,在它航行的前方,也是否有驚濤駭浪和險灘暗礁在等待呢?

隨着瀏陽縣的農會組織不斷髮展壯大後,革命和反革命之間的對抗,也隨之日益尖銳起來。

潘心元認爲,如果黨的手中沒有自己掌握的武裝,萬一風雲突變,後果必定不堪設想。因此,在縣委會成立不久後,潘心元就將建設一支黨領導下的工農武裝力量當成了工作重點。

當時,瀏陽縣警備隊與全縣21個團防局的手中掌握有600多支槍,雖然他們口頭上已經宣佈擁護革命,但實質上仍是封建勢力的代言人。潘心元針對這一情況,吩咐縣委做好了詳細的準備,下決心收繳全縣的武裝槍支,建立工農武裝自衛軍。

шшш☢ Tтkд n☢ ¢ ○

爲了避免發生流血事件,潘心元決定要效仿宋太祖趙匡胤,也來個“杯酒釋兵權”。他通過國民黨黨部發出了請帖,邀請各團防局頭目前來縣委開會。

這些團總們不

疑有它,因而一個個大清早就紛紛趕往縣城,來到了國民黨黨部駐地。

潘心元當時既是共產黨的縣委書記,又是國民黨的黨部書記,當仁不讓地在酒桌上開始了講話。

他首先介紹了全縣農會及各地羣衆的發展情況,又說了當前革命發展的大好形勢。對這些完全不感興趣的團總們在下面已經聽得昏昏欲睡了。突然潘心元提高了嗓音,單刀直入地宣佈縣委命令:“根據縣政府決議,從今天開始,全縣所有團防局的武器,都交由農會組織接管。”

一石激起千層浪,團總們頓時清醒了過來,紛紛站起來準備發難,離開這場“鴻門宴”。可是,就在這時,數百名摩拳擦掌的農會會員衝了進來,手中高舉的梭鏢和鋤頭,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令人生畏。

這些比兔子奸,比狐狸滑的團總哪個不是在人羣中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人精。一看如此陣勢,就曉得大勢已去了。與其敬酒不吃吃罰酒,還不如乘機賣個順水人情呢。因此,潘心元就順利地解決了農民武裝的槍支問題。

武器有了,還必須要嚴格訓練才行。自古湘軍甲天下,中國軍隊的主要兵源來自湖南。究其原因,湖南自元末明初以來,連年戰亂,十室九空。統治階級曾經兩次進行歷史上的大移民。這樣,移民的開拓、進取精神,加上當地少數民族強韌獷悍的品格、忍耐刻苦的習性,就造成了湖南人那種不信鬼神、甚至褊狹任性的特殊秉性。

潘心元是湖南人。潘心元的血管中流淌着湖南移民的血液。因而他自幼就剛直好勝,獷悍尚武。也就是在這種秉性的影響下,潘心元將瀏陽的農民革命軍培養成了一支訓練有素,戰鬥力極強的忠實武裝。這支隊伍,後來成爲湘贛秋收起義的三個主力團之一,即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三團。潘心元對人民軍隊的創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英雄遺恨

1727年,湘贛邊界。安源至江西銅鼓之間大概有三天路程。這一段山路峰嶺相連,層巒疊嶂,路途十分險惡艱難。

酷夏時節的路上走來了兩個人,他們一身長衫,揹着油布雨傘,看打扮是遠行販貨的商人。

其實,這兩個人就是毛澤東和潘心元。他們剛剛在安源安排好秋收起義的工作,然後一同前往銅鼓。早在長沙讀書時就相識的兩人一路說說笑笑,倒也不寂寞。

這一天,他們來到了白色恐怖十分嚴重的瀏陽張坊境內。突然從路旁跳出了十幾名團防局的團丁。他們賊頭賊腦地打量了一下潘心元和毛澤東,陰陽怪氣地問道:“幹什麼的?”

潘心元趕緊搶前一步,賠着笑搭起腔來:“老總辛苦,我們是販布的商人,路過貴地,還請包涵啊!”

那團丁搖頭晃腦地盯着潘心元的包裹說:“包涵?誰知道你們是不是共產黨啊,給我搜!”

潘心元連忙表示配合,故意將包裹中的銀元灑落到地上,順着山坡滾得到處都是。貪心的團丁們趕忙四散跑開追搶銀元,潘心元順勢掩護毛澤東脫險了,自己卻被抓到了團防局。

幸運的是敵人並不認識潘心元,所以對他的看管十分鬆懈。不久後,潘心元趁守衛不注意逃了出來,重新回到了部隊。及時參加了震驚中外的“秋收起義”。

關於這段不平凡的經歷,潘心元后來在給黨中央的報告中,只是簡單地說了兩句話:“……途中我被捕入獄,因此只救了毛同志一人赴銅鼓。”

現在讀來,不由得感到慶幸,如果不是潘心元的這一特殊功勳,中國的革命鬥爭史有可能重新寫就。

秋收起義失利後,湘贛兩地的革命進入了低潮時期。國民黨反動派對人民羣衆的鎮壓也變本加厲了。他們所到之處“逢屋便燒,見人就殺,幾乎是無農不暴,無工不匪”。霎時間,整個萍瀏醴地區腥風血雨,一片焦土。

潘心元因是瀏陽地區黨的領導人,又被國民黨反動派列爲“十大暴徒”的第一名,他家的處境更是十分悲慘。莊園被燒,田地被沒收,一家老小隻能靠東躲西藏過日子。

這些磨難並沒有讓潘心元低頭,雖然三湘四水烏雲滾滾,但瀏陽一地的紅旗依然高揚,除靠近長沙的一隅落入反動派手中,其大部分地區仍由潘心元領導的革命武裝所控制。

在艱苦的戰鬥歲月裡,潘心元轉戰南北,歷任中央巡視員、紅四、五、六軍總前委常委,紅三軍代理政委、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委員等職,並且參加了紅軍第二次攻打長沙之戰。在這些風雨如晦的日子裡,潘心元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已經成爲了一名鋼澆鐵鑄的共產主義的戰士。

1930年9月,由周恩來親自安排,潘心元將赴浙南地區巡視黨務工作和軍事工作,同時任浙南紅十三軍政委。潘心元知道此時的浙江風雨飄搖,鬥爭形勢將更加的殘酷,但是,他義無反顧。臨行前,潘心元託同志給家鄉的妻子寄了一封信,叮囑妻子對兒女要嚴加要求,信中寫道:“……俠仙、俠遊、俠仁,萬勿使其失學,務必教其以吾志爲志。”誰又能料得到,這看似嚴父教導兒女的一封信,竟成了潘心元最後的遺囑。

這年11月的一天,苔山島附近的海面上晨霧靄靄,寒氣逼人。潘心元正坐在一艘漁船上,前往溫州特委參加會議。小船飛箭似的消失在迷霧中,唯有一陣陣遠去的槳聲,打破黎明海面的寂靜,在人心中撒下一抹別離的愁怨。

潘心元料不到,小船搖出迷霧後,迎接他的不是自己的同志,而是一隊荷槍實彈的國民黨士兵。久經沙場的潘心元知道,他是被叛徒出賣了。

狠毒的國民黨反動派是絕不會輕易放過眼前這個絕妙的立功機會的,他們甚至沒有進行任何審訊,就槍殺了潘心元。

……

出生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時年不滿29歲的潘心元,就這樣爲他所鍾愛的共產主義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本章完)

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引領農民迎新生——徐湘南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燕趙豪傑——王克新不屈的忠魂——潘心元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革命的“飛將軍”——彭遨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燕趙豪傑——王克新燕趙豪傑——王克新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引領農民迎新生——徐湘南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劃破黑夜的閃電——崔筱齋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革命的“飛將軍”——彭遨革命的“飛將軍”——彭遨不屈的忠魂——潘心元鐵血英烈——夏明翰革命的“飛將軍”——彭遨海豐農民自衛軍創建人——李勞工不屈的忠魂——潘心元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鐵血英烈——夏明翰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薪火不滅——黃學增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不屈的忠魂——潘心元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薪火不滅——黃學增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薪火不滅——黃學增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海豐農民自衛軍創建人——李勞工薪火不滅——黃學增引領農民迎新生——徐湘南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爲革命無悔犧牲的勇士——陳洪濤爲革命無悔犧牲的勇士——陳洪濤燕趙豪傑——王克新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引領農民迎新生——徐湘南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燕趙豪傑——王克新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燕趙豪傑——王克新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不屈的忠魂——潘心元鐵血英烈——夏明翰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燕趙豪傑——王克新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
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引領農民迎新生——徐湘南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燕趙豪傑——王克新不屈的忠魂——潘心元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革命的“飛將軍”——彭遨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燕趙豪傑——王克新燕趙豪傑——王克新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引領農民迎新生——徐湘南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劃破黑夜的閃電——崔筱齋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革命的“飛將軍”——彭遨革命的“飛將軍”——彭遨不屈的忠魂——潘心元鐵血英烈——夏明翰革命的“飛將軍”——彭遨海豐農民自衛軍創建人——李勞工不屈的忠魂——潘心元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鐵血英烈——夏明翰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薪火不滅——黃學增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不屈的忠魂——潘心元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薪火不滅——黃學增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薪火不滅——黃學增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海豐農民自衛軍創建人——李勞工薪火不滅——黃學增引領農民迎新生——徐湘南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爲革命無悔犧牲的勇士——陳洪濤爲革命無悔犧牲的勇士——陳洪濤燕趙豪傑——王克新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引領農民迎新生——徐湘南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燕趙豪傑——王克新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燕趙豪傑——王克新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不屈的忠魂——潘心元鐵血英烈——夏明翰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燕趙豪傑——王克新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