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得償所望

文官都是很記仇的,比如,清朝雍正皇帝,因爲讓“官紳一體納糧”,損害了文官階層的利益,因而被文官們在記錄歷史時使勁黑了一番,成了暴君。而他那個好大喜功,才能和其相去甚遠的兒子乾隆,因爲縱容官員貪腐,卻被無恥的文官描述成了“聖君”。

劉謹當初因爲損害了文官階層的利益,因此,這次大赦天下,文臣們特別提出——不能赦免劉謹和其黨羽。所以,劉謹雖然沒有查證是不可赦免的謀反,但依然被羣臣死死壓住,不讓赦免。而張彩、曹元、焦芳等劉謹一黨的人,自然也得不到被大赦的好處了。

當然,這對馬林而言,卻是一件好事。爲啥?要是張彩被大赦了,那麼以他部長級的退休級別,根本就不用跑到東番島討生活了。而馬林,也會損失一員大將。所以,對於這次劉謹的閹黨成員不被赦免,馬林也是鬆了口氣。

除了劉謹一黨的人沒撈到好處外,朝中所有大佬都撈到了不少好處,加官進爵。當然,“全部官升三級”之類的賞賜時不可能的。畢竟,內閣三閣老都是副國級大佬了,已經升無可升了。

所以,除了大赦天下外,大部分有資格上朝的五品以上的朝臣,都得到了加官進爵的賞賜。比如,明朝文勳有十級,武勳有六品十二階。另外,還有文散階四十二階,武散階三十階。

這次封賞,主要就是給官員們增加文武勳和文武散階。這些都是虛銜,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用處。比如,職位低但勳階高,就不需要向職位高但勳階低的人先行禮。這玩意,其實就像貴族爵位一樣,只是不世襲而已。而且,有了勳階,也可以多拿一份薪水,也是很不錯的。當然,大明高管不靠薪水過活。只有清官,纔會看重這玩意。但是,加勳階,也是榮耀的表現,很適合顯擺,說出去倍有面子。

……

在這大明王朝普天同慶的大喜日子,馬林開始提醒樂壞了的大明君臣了——我的好處呢?

正德和滿朝文武大臣才反應過來——哎呀,居然把獻上神糧的首功人員給忘了……

大家又是普天同慶,又是加官進爵的,居然一時間把馬林忘在邊上了。慚愧之餘,正在開心中的大明君臣自然也不吝嗇……

“準北海國國主馬林所奏請,冊封馬林爲北海國國主,位比大明國公。另冊封馬林爲東番島世襲土司宣慰使(從三品),掌管東番島軍民事務……許東番島宣慰司的商船來大明採購貿易,但只准停靠福州、寧波和廣州三處,且每次停靠,均需在當地市舶司報備……另,北海國因爲路途遙遠,可準四年遣使來京朝貢一次。而東番島宣慰司,則需要每年都遣使來京朝貢,參加正旦大朝會……”

經過一番商議,大明君臣決定同意馬林成爲大明土司的請求,並授予馬林爲土司中最高級別的宣慰使(從三品),掌管整個東番島的軍政。

不過,出於安全考慮,大明君臣決定——只允許東番宣慰司的商船,停靠在福州、寧波和廣州三個設立了市舶司的港口。

明朝整體是閉關的,只保留了廣州、寧波和福州三處市舶司,用於接待朝貢使者。其中,廣州市舶司是專門接待暹羅、馬六甲等東南亞國家的朝貢使者的;寧波則是用於接待日本朝貢使的;琉球朝貢使登陸點原先設在泉州,但後來琉球人發現去福州更近。於是,後來(成化五年,1469年)針對琉球的市舶司從泉州移到了福州。至於朝鮮,在後金崛起並阻斷道路前,是直接走東北的陸路朝貢的。

原本大臣們只願意開放福州港供馬林的商船停靠貿易的,但馬林害怕只有一個採購點的話,容易被明朝商人掌控貨源、擡高價格。所以,他請求多開放採購港口。貨比三家,才能不吃虧。

李東陽也是光棍——你要貨比三家是吧?好,就把大明三個開放了市舶司的港口都開放給你。然後,就增開了寧波和廣州兩個點給馬林。

需要指出的是,大明戶籍管理非常嚴格。之所以不輕易開放港口,也是怕馬林等人“奇怪的長相”嚇到百姓。

事實上,他們的擔憂也不是沒道理。清朝剛開放的時候,老百姓就被洋人的長相嚇到了,以爲是惡鬼,所以又稱洋人爲洋鬼子。

而廣州、寧波和福州三地不同,這裡是傳統的開放港口,人們也見怪不怪了。而且,三地本就是專門開放的港口,再增開給東番宣慰司,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至於每次貿易前都要去當地市舶司報備,則是李東陽害怕海盜冒充東番宣慰司的船滲透三地港口。要是不小心被海盜偷襲了,或者讓海盜購買到了充足的補給,那就成了禍害了。

所以,每次貿易前,來自東番宣慰司的商船,必須解除武裝,先去市舶司登記備案,並覈對朝貢許可證,避免有人冒充。

對此,馬林是舉雙手贊成的。因爲,他也擔心別人借用東番島的名義來大明貿易。比如沒節操的葡萄牙人,要是不添加保險措施,他們肯定會幹得出來冒充的事情。畢竟,北海國人和葡萄牙人都長着相似的白人面孔,若是無需證件,他們還真容易冒充北海國的商船……

因此,對於李東陽這種謹慎的辦法,馬林非常歡迎。有了保險措施,以後就不用擔心別人冒充自家船隻,來搶奪貿易的利益了……

……

當然,馬林並不滿足,他還想要人口……

於是,馬林上疏,請求允許招攬大明境內的難民,去東番島墾荒。

但是,馬林的這個請求,讓大明君臣都猶豫了……

爲何?還是馬林進獻的紅薯鬧的啊……

正德和大臣們認爲,既然有了紅薯,那以後大明基本就很難有災民了。所以,人口還是最好別輕易送人的好……

馬林得知這一情況後,差點鬱悶到吐血。沒想到,自己進獻的紅薯,居然成了他引進人口的阻礙。

而且,正德君臣想的也太簡單了。清朝不也推廣了紅薯?可清朝吃不飽的窮人還不是遍地都有?

紅薯是高產不假,可是,你得有土地種植紅薯先啊!

若是沒有田地,紅薯再高產,也和你沒關係啊……

所以,馬林繼續上疏,請求朝廷允許自己招攬沒有土地的難民和乞丐。這些人沒有土地,紅薯再高產也和他們無關。既然他們在大明過不下去,爲何不送給東番島用來墾荒呢?而且,從法律上講,東番島也是大明的領土啊……

正德和朝臣們一通商議後,也認可了馬林的說法——都沒土地了,紅薯再高產也和他們無關。因此,馬林也獲得了移民難民的許可。

不過,在移民過程中,馬林必須向當地官府報備覈對,只允許無土地的難民移民,不許招攬有土地或者有地耕的佃戶,以免影響大明本身的糧食生產。而且,招攬難民的地點,限定在福州、寧波和廣州三個港口,不許派人去內陸地區招攬難民……

雖然和預想中有些差距,但是,得了許可後,馬林也算得上得償所望,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了……

第571章 申訴第1642章 棚戶區改造和蜂窩煤推廣第665章 戰後第1394章 軍功章和軍銜制第1880章 騙石油第1971章 好酒好肉成本低第1584章 鎮壓第15章 西蒙長大了第1584章 鎮壓第1672章 高利貸和蒸熟種子第1964章 獨家代理銷售權第633章 “挑大勤”第1821章 歐皇之戰第1794章 沙漠爭鋒第772章 被當廢銅爛鐵的槍炮第472 挖運河不缺勞力了第1451章 外籍軍團第975章 愛德華的佈局第589章 征服古巴的準備第1110章 無題第273章 艾伯特要去美洲(爲萌主大人加更1)第230章 什麼,又要花錢?第705章 約法三章第743章 提前佈局第963章 進攻蘇格蘭的計劃第636章 換槍第1514章 符騰堡農民起義第713章 御廚問題第332章 裡米尼問題第841章 北歐風雲第661章 血戰(下)第393章 喬治,西弗里斯蘭賣不?第1890章 內部爭論第603章 未來和法國必有一戰第286章 瓦特蒸汽機出第121章 攻入哥本哈根第1748章 少年士官生第380章 慘勝第1507章 第一批中學畢業生第1335章 水泥炮彈第1621章 來自大明的農業黑科技第30章 一曲成名第2012章 增發5000萬第1190章 得償所望第448章 完美合理的假情報第901章 亞美利哥再出發第681章 那些難民都歸我!第1198章 進軍臺北盆地第30章 一曲成名第481章 那個惡魔又來了!第1437章 搶劫之後第173章 和解?作秀?第1390章 鹽引和鹹魚第270章 小哥倫布第1426章 進軍意大利第559章 黑糖也是寶第297章 喬治戰敗第893章 楓糖漿壓縮餅乾第1910章 未來不愁第602章 算計法國人第913章 施瓦茨的建議第984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123章 洗劫哥本哈根第1396章 戰火重燃第804章 不願擔責的約翰二世前情提要第180章 愛爾蘭局勢第1118章 建議和再陰葡萄牙人一把第1849章 “黑珍珠號”和“傑克船長”第1259章 明爲剿匪,實則入侵第1362章 巴塞爾對峙第1092章 繼承者第1713章 酒館和打折第1534章 改變了東歐格局第1577章 關門打狗第336章 忽悠瘸了(中二)第104章 親自出馬第1618章 佔領還是控制第987章 西非黑犀牛的末日(中)第1295章 你們打,我弄點王水第618章 小船也能打海戰第1778章 制桶廠第822章 利用印第安人採集楓糖第266章 送點半身板甲給愛德華第1845章 加萊船第1383章 老忽悠泰勒第1305章 果然上鉤了第1630章 葡萄牙人的許可第1623章 烈酒換人口第842章 鎳白銅“銀幣”第1819章 污衊安娜王后第1212章 民族單一化的構想第2009章 馬林:我有鈔能力!第1464章 入侵準備第804章 不願擔責的約翰二世第338章 合謀第265章 英格蘭出兵第564章 糧食太多,必須清倉第328 騎槍不如馬槊(下)第736章 結局早已註定
第571章 申訴第1642章 棚戶區改造和蜂窩煤推廣第665章 戰後第1394章 軍功章和軍銜制第1880章 騙石油第1971章 好酒好肉成本低第1584章 鎮壓第15章 西蒙長大了第1584章 鎮壓第1672章 高利貸和蒸熟種子第1964章 獨家代理銷售權第633章 “挑大勤”第1821章 歐皇之戰第1794章 沙漠爭鋒第772章 被當廢銅爛鐵的槍炮第472 挖運河不缺勞力了第1451章 外籍軍團第975章 愛德華的佈局第589章 征服古巴的準備第1110章 無題第273章 艾伯特要去美洲(爲萌主大人加更1)第230章 什麼,又要花錢?第705章 約法三章第743章 提前佈局第963章 進攻蘇格蘭的計劃第636章 換槍第1514章 符騰堡農民起義第713章 御廚問題第332章 裡米尼問題第841章 北歐風雲第661章 血戰(下)第393章 喬治,西弗里斯蘭賣不?第1890章 內部爭論第603章 未來和法國必有一戰第286章 瓦特蒸汽機出第121章 攻入哥本哈根第1748章 少年士官生第380章 慘勝第1507章 第一批中學畢業生第1335章 水泥炮彈第1621章 來自大明的農業黑科技第30章 一曲成名第2012章 增發5000萬第1190章 得償所望第448章 完美合理的假情報第901章 亞美利哥再出發第681章 那些難民都歸我!第1198章 進軍臺北盆地第30章 一曲成名第481章 那個惡魔又來了!第1437章 搶劫之後第173章 和解?作秀?第1390章 鹽引和鹹魚第270章 小哥倫布第1426章 進軍意大利第559章 黑糖也是寶第297章 喬治戰敗第893章 楓糖漿壓縮餅乾第1910章 未來不愁第602章 算計法國人第913章 施瓦茨的建議第984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123章 洗劫哥本哈根第1396章 戰火重燃第804章 不願擔責的約翰二世前情提要第180章 愛爾蘭局勢第1118章 建議和再陰葡萄牙人一把第1849章 “黑珍珠號”和“傑克船長”第1259章 明爲剿匪,實則入侵第1362章 巴塞爾對峙第1092章 繼承者第1713章 酒館和打折第1534章 改變了東歐格局第1577章 關門打狗第336章 忽悠瘸了(中二)第104章 親自出馬第1618章 佔領還是控制第987章 西非黑犀牛的末日(中)第1295章 你們打,我弄點王水第618章 小船也能打海戰第1778章 制桶廠第822章 利用印第安人採集楓糖第266章 送點半身板甲給愛德華第1845章 加萊船第1383章 老忽悠泰勒第1305章 果然上鉤了第1630章 葡萄牙人的許可第1623章 烈酒換人口第842章 鎳白銅“銀幣”第1819章 污衊安娜王后第1212章 民族單一化的構想第2009章 馬林:我有鈔能力!第1464章 入侵準備第804章 不願擔責的約翰二世第338章 合謀第265章 英格蘭出兵第564章 糧食太多,必須清倉第328 騎槍不如馬槊(下)第736章 結局早已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