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抵達後,發現勃薩聯軍並未前來偷襲,於是,馬林乾脆讓士兵們幫忙挖坑,以增強防禦力。
晚上的時候,馬林直接下令士兵們在陣地上搭建輕型帳篷,就地休息。還好時間已經進入了5月份,天氣已經很暖和了。要是冬天,肯定不能這樣休息。
而勃薩聯軍的斥候,則全程監視了馬林2萬大軍的挖坑和搭建帳篷的行爲,但並沒有干涉。
事實上,喬基姆一世是很希望在這個時候發起突襲的。但是,腓特烈三世卻阻止了他。因爲,腓特烈三世擔心,若是中途襲擊對方,容易讓對方退回東岸,不再肯出城。
而對於兵力佔絕對優勢的勃薩聯軍而言,並不怕和馬林的軍隊打野戰,反倒是怕馬林的大軍龜縮在城裡。所以,勃薩聯軍生生地忍住了突襲的想法,看着馬林把坑挖好,並搭建帳篷。
“爲什麼不打斷他們挖坑?有了那兩道坑,我們衝鋒很難的!”喬基姆一世不解地問道。
“坑道?沒啥啊。你忘了我們之前對付東南段的特拉沃河的辦法了?”腓特烈三世鎮定地說道。
喬基姆一世恍然大悟道:
“您是說……驅趕當地百姓背土填坑?”
腓特烈三世得意地一笑;
“當然,反正是呂貝克的百姓,死了也不可惜。而且,這樣會讓馬林陷入兩難的境地。若是開槍殺人吧,不但浪費子彈,而且會讓呂貝克人心生不滿。可若是不殺,他們就能用裝着泥土的袋子,把兩道坑填平了,看他還如何阻擋我軍衝鋒!”
喬基姆一世想了想,只能豎起大拇指道:
“高,實在是高!”可惜喬基姆一世是一頭捲髮,不是中分。不然,妥妥地漢奸形象啊……
第三天上午,腓特烈三世和喬基姆一世帶着5萬大軍,浩浩蕩蕩地來到了馬林的2萬大軍的陣地對面,大約1公里的距離上,擺開了陣勢。等陣勢擺開了,再整體向前移動,抵達了馬林大軍前方500米處,然後停了下來。
其中,瑞士僱傭兵那2萬人,被安排在了中間,薩克森選侯國的1.5萬大軍,則被安排在了右翼,也就是南側。而勃蘭登堡的1.5萬人,則被安排在了左翼,也就是北側。
因爲人數多不少,所以,勃薩聯軍的寬度,比馬林的2萬大軍要寬不少。而且,南北兩側的薩克森軍隊和勃蘭登堡軍隊,也不是正朝東方的,而是呈扇形,對着馬林大軍的左右兩翼。
只是,馬林不但讓手下把前面挖了兩道溝,左右兩側同時也挖了兩道溝,都插上了尖木樁。這樣一來,敵軍想想衝鋒,先要問那插滿木尖樁的兩道溝答應不答應。
當然,腓特烈三世也不會傻傻地派人去衝鋒。之間坐鎮後方,和喬基姆一世在一起的他,揮揮手,然後,左右兩側,忽然冒出了上萬名揹着麻袋的農民。看服飾,差不多是從呂貝克附近的村莊抓來的農夫。
在這些農夫後方,則是幾千薩克森和勃蘭登堡的步兵。他們手拿刀劍,逼迫着這些當地農夫,揹着裝滿泥土的麻袋,出現在了陣前……
馬林沒有出現在陣前,也不再陣中,而是在大軍後方河上的戰船船樓上。這裡離戰場足夠遠,不擔心被對方火炮攻擊到。而且,船樓夠高,可以站在船樓上用望遠鏡縱觀全局。
至於具體指揮,直接用軍號吹奏不同的曲調就行了。至於更詳細的,也可以派傳令兵前往傳達。
看到勃薩聯軍如此無恥的行徑,馬林頓時就撓頭了。他知道,這些平民是無辜的,可是,他們揹着土想要來填平坑道,那就妥妥地是敵人啊,不殺都不行。
可是,屠殺平民,對於馬林這個擁有現代靈魂的人而言,心裡上有些過不去啊……
雖然馬林帶着軍隊,殺過很多人。可是,那基本是戰場上的敵人,你不殺他,他就殺你。所以,殺這些人,馬林沒啥心理壓力。
可是,讓他對上萬平民,舉起屠刀,馬林有些下不了決心啊。要是那樣做,豈不是和東洋畜生差不多了?
看到那上萬農夫在勃薩聯軍的刀劍逼迫下開始緩緩前行了,施瓦茨連忙派人來請求指導。因爲,施瓦茨也不知道是不是該向這些農夫下手。
馬林閉着眼內心掙扎了好一會兒後,下令道:
“進入射程後,火槍手就開火。長矛手們就一起大喊——‘丟掉口袋,跑向兩邊’。若還是不跑,那就射殺吧……”
這是馬林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放任對方來填坑,那是不可能的。可是,把這些農夫都殺光,那又不現實。
所以,馬林會讓長矛手們大喊,提醒那些農夫向兩邊逃跑。同時,還會讓人指點他們跑到軍隊的兩側。這樣一來,就安全多了。
因爲,若是他們跑回勃薩聯軍那邊,難免還要被逼迫着揹着麻袋上前來送死。只有提醒他們跑到本方軍隊的兩側空地上,纔是安全的。若是勃薩聯軍想搶回這些農民,那就要看馬林的火槍手們答應不答應了……
當那上萬呂貝克農夫揹着裝滿沙土的麻袋抵達一百碼內的射程後,早就準備好的火槍手們,及時施放了第一輪齊射:
“啪——啪——啪——啪——”
陣地上升騰起了陣陣硝煙,讓人看不清前方的景象。但當第二排火槍手上前後,那些硝煙倒也散去不少,能讓火槍手們看清前方的敵人了。
因爲隔着差不多一百碼,第一輪齊射的效果很不好。雖然有上前火槍手齊射,可到最後,中彈的農夫,僅有七八十個人。也就是說,命中率都沒有一成。
不過,這些農夫畢竟不是正規軍。雖然只有七八十個人中彈倒地,可是,這些農夫發出的慘嚎聲,卻是非常地響亮。
他們那淒厲的嚎叫聲,給正在行進中的其他農民,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畢竟,這可是直面死亡啊。別說這些從未接受過訓練的農夫了,就是那些受過訓練,但沒上過戰場的新兵,也未必能承受得了。只有那些上過戰場,見過血的老兵,才能對那些慘嚎充耳不聞。因爲,他們早就習慣了……
第二輪的排槍,命中率也不高。畢竟,超過50碼的距離,滑膛槍的命中率的確很低。這一輪農夫們的傷亡,還是七八十人,沒有超過100。
直到第三輪射擊,在70碼左右的距離上,農夫們的傷亡,才突破了一百……
此時,事先裝好的彈藥都發射完了。而以火繩槍的麻煩程度,第一排的火槍手們還沒裝填好。所以,中間有一段射擊空隙期。
而在施瓦茨的指揮下,馬林麾下的長矛手們忽然整齊地大喊:
“農夫們,不要送死了!”
“丟掉口袋,往兩邊逃命吧!”
“往我們這一側的兩邊跑,不要回去!”
在各個連隊長的指揮下,士兵們的喊聲很整齊。加上此時火槍手正好沒有射擊,整個戰場上的人都聽得很清楚。
聽了這些整齊的喊聲後,腓特烈三世臉色大變:
“不好,快下令那些看押農夫的士兵,務必阻攔住那些農夫逃跑。誰敢跑,格殺勿論!”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