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上緣斜桁帆和減搖鰭(下)

上緣斜桁帆是風帆動力的最高技術成果,只不過,它有些生不逢時。當上緣斜桁帆發展到巔峰的時候,時間已經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了。

而到了這個時候,蒸汽機技術早就成熟了,甚至連蒸汽輪機都出現了。上緣斜桁帆在20世紀初,主要被應用到了飛剪船上。畢竟,風帆動力不需要搭載燃煤,多經濟啊,還能節省運貨空間。另外,飛剪船的航速,在20世紀初,也不比普通的蒸汽機商船慢……

可是,之後出現的一系列事故,讓帆船蒙上了陰影。加上更加先進高效的柴油機的出現,最終讓上緣斜桁帆驅動的飛剪船,退出了歷史舞臺。

那麼,是什麼樣的事故呢?原來,20世紀初製造的10艘6桅和6桅以上的斯庫納帆船(使用上緣斜桁帆的飛剪船),沉了好幾艘,包括之前說的那艘倒黴的“懷俄明號”萬噸級飛剪船……

然後,人們就被這高事故率給嚇壞了,最終放棄了使用上緣斜桁帆的飛剪船。但馬林讀過歷史,知道這事真不能怪上緣斜桁帆不好。而是,多桅的上緣斜桁帆和飛剪船不搭配……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馬林認爲,飛剪船太“瘦”了。其高達6比1甚至更高的長寬比,使得飛剪船船身極爲“瘦弱”。而太瘦的船,帶來的危險就是很容易側翻。就像身體單薄的人容易被人推倒,甚至被風吹倒一樣。

而上緣斜桁帆是屬於縱帆,借用的多半是側面風。但側面來風,在推動船隻向前的同時,也會同時推着帆船向側面傾斜……

若是風力小點還好,但若是遇上大風暴,有着高達6個上緣斜桁帆縱帆的“瘦削”的飛剪船,自然非常容易側翻了……

而且,這種斯庫納六桅飛剪船的運氣很不好。爲啥?因爲就在他們退出歷史舞臺後不久,一種叫“減搖鰭”的技術出現並投入了應用……

減搖鰭是啥?就是給船體水下部分安裝人造的“魚翅”,好讓船體保證更好的平衡性。現代戰艦,其實“瘦弱”程度不亞於飛剪船,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052D”驅逐艦,長157米,寬19米,長寬比高達8.26,速度也比飛剪船快了一倍。可是,現代戰艦爲啥不翻船啊?因爲它們都安了“人工魚翅”——減搖鰭啊。而且,不止安了一對,而是多對……

如此,即使速度高達三十多節,現代戰艦依然如老司機駕駛一般那麼穩……

而六桅飛剪船,就特麼在減搖鰭技術成熟並投入應用之前退出了歷史舞臺,所以說很是可惜。要是安上幾對“魚翅”,也不至於10艘沉了好幾艘……

而且,上緣斜桁帆也沒就此淘汰,而是被現代帆船繼續保留了。只不過,現代帆船多半是小型帆船,單桅的,主要用於帆船運動。馬林前世看到過的那些現代帆船,基本上都是用上緣斜桁帆,然後前面還放一個兜風的軟副帆,把風力利用到了極致……

……

那麼,上緣斜桁帆是怎麼來的呢?馬林前世讀過航海方面的歷史,那上面是這麼介紹的……

書上說,17、18世紀的時候,因爲感到拉丁大三角帆換方向時操作極爲不便。爲了方便轉動帆桁,人們直接把礙事的拉丁帆的斜桁的前半部分(也就是下緣斜桁)給截斷掉了。

但是,這樣一來,拉丁大三角帆失去了半邊帆桁,三角帆的面積,也減少了一半,利用風力的能力大大減弱了。

於是,人們開始想辦法,在桅杆地步,弄了一個可以繞着桅杆轉動的駛風杆。駛風杆垂直於桅杆,用一個金屬套環連接桅杆底部。這樣,水手可以用手或者繩索直接在水平方向上可以拉動駛風杆。

而被保留的上緣斜桁,同樣用一個金屬套環連接着桅杆。只不過,和駛風杆不同的是,駛風杆是垂直於桅杆的,而上緣斜桁和桅杆之間有夾角,其角度,依然和之前保留了下緣斜桁時一般,角度上揚,也依然被稱爲上緣斜桁。

至於船帆,則在底部的駛風杆和上面的上緣斜桁之間拉開。如此,帆面形狀就成了一個長方形上面加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形狀。而同高度和寬度的正方形面積是三角形的兩倍,所以,這種新式的上緣斜桁帆的面積,不比保留了下緣斜桁時的拉丁帆面積小。更何況,在上緣斜桁的上面,還可以添加一個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帆,進一步增大船帆面積,加強受風能力。

而且,船帆的操縱,異常簡單。當風力變換的時候,水手只要依靠絞盤繩索,控制上緣斜桁帆的下邊的駛風杆的方向,讓其以桅杆爲軸,轉動到反方向,就可以了。甚至,一兩個水手就能輕鬆搞定一面上緣斜桁帆的換向,而且用時很短。

不像橫帆船,由於船帆是從上面的帆桁降下來的,每次開船,都需要水手爬上幾十米高的帆桁把船帆放下來,並捆綁牢固。而收帆時也很麻煩,需要水手爬上幾十米高的桅杆,先解開捆綁牢固的橫帆的下端,然後往上收,收起來綁在上邊的帆桁上……

這樣的操作,放在風平浪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但若是忽然遇到風暴,那就慘了。

因爲,海上的風暴往往攜帶着暴雨。如果不快速地把船帆收起來,船隻可能會被猛烈的風暴掀翻。但是,橫帆船收帆需要水手爬上去解開橫帆下端,再往上收啊。平時爬桅杆倒也沒啥,暴風雨時爬桅杆,則非常危險。因爲,沾了雨水的桅杆,比較溼滑。一不小心,從幾十米高的桅杆上摔下來,可能會當場摔死……

所以,在大航海時代,從桅杆上跌下來摔死的水手,每年都有很多……

而上緣斜桁帆則不同,因爲,上緣斜桁帆和中式硬帆一樣,都是從下面往上升的,就像升國旗那樣。當遇到暴風雨的時候,只要在桅杆下面解開繩索,把上緣斜桁帆降下來就可以了。甚至,連上緣斜桁都可以跟着一起降下來……

上緣斜桁帆一般底部和駛風杆連接在一起(也可以拆下來),而邊緣靠近桅杆的一端,則通過很多套住桅杆的銅環,和桅杆連接在一起。

當升帆的時候,水手通過拉動滑輪,拽着上緣斜桁帆的頂端往上拉昇。先是上緣斜桁上面的三角帆的頂端,等把上面的三角帆拉直了後,就帶動通過金屬圓環套住桅杆的上緣斜桁一起上升,直到上緣斜桁到達頂部,把下面的主帆給拉得基本直了爲止(一般不會拉得太繃緊,因爲要兜風)。然後,紮好繩索,固定住,開始轉動駛風杆,根據風向調整方向……

什麼?你說如何保持駛風杆和上緣斜桁在一個平面上?這個很簡單啊——只要在駛風杆上弄一個垂直向上的導軌就可以。上緣斜桁除了用金屬圓環套住桅杆,還要套住這個和桅杆平行的導軌……如此,就能充分保證駛風杆和上緣斜桁在一個平面上了。而且,還不影響上緣斜桁的上升和下落……

……

因爲擔心船隻在麥哲倫海峽擱淺或者觸礁,馬林決定——向阿本的船隊推廣這種先進的且容易操作的上緣斜桁帆。

至於使用了多個上緣斜桁帆的飛剪船的沉船問題,馬林覺得,只要自己不作死去把多個上緣斜桁帆安在很“瘦弱”的飛剪船上就可以了……

而且,目前馬林手裡也沒有很“瘦弱”的飛剪船啊。在長寬比等於或低於4比1的船上使用上緣斜桁帆,而且使用數量不超過3根桅杆,應該沒有什麼危險。

更何況,即使上緣斜桁帆的存在影響到了船隻的側向平穩,那也沒啥,最多,給船體水下,安裝一對簡單的減搖鰭嘛……馬林可是知道的,上輩子百科上講過——1000噸排水量以下的船,安裝一對減搖鰭足矣……

但馬林目前手中的船隻,根本就沒有排水量超過1000噸的,甚至500噸的都很少。所以,安裝減搖鰭的時候,都不用安裝什麼符合水流動力學的現代減搖鰭,隨便安一對兩邊對稱的普通減搖鰭就足夠搞平衡了。

況且,馬林覺得——只要不搞使用上緣斜桁帆的飛剪船,也許減搖鰭都用不上。畢竟,減搖鰭是平衡速度快的船隻用的。馬林手裡現有的船隻都不快,而且比較寬,根本用不上減搖鰭……

總算把這個知識點講清楚了,好累,花了我太多查資料的時間啊……上緣斜桁帆是描述帆船繞不開的一個坎。如果不懂上緣斜桁帆,那麼就是不懂帆船,寫航海小說就是個笑話。老牛之前不懂,現在略懂了……說實在的,老牛擅長種田文,航海方面,真的不是很懂。而且,國內也嚴重缺乏帆船方面的資料,基本都是些好看圖片,想查個資料,都愁死了……

第1971章 好酒好肉成本低第1589章 收買第1512章 歐洲沒有扇子?第1886章 尋找博蒙特第433章 巨大的影響第1900章 甜蜜的狠毒第476章 影帝和利益劃分(下)第932章 鼓勵黑叔叔養牛?第595章 鬱悶的亨利七世第1683章 文武分責第736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806章 下雨了第1375章 聖誕節大營救第28章 買下阿尤恩第1267章 未竟全功第1731章 劍麻和鐵礦第1237章 錢的戰爭第35章 槍騎兵,衝鋒!第71章 一盤大米飯第1232章 謀害三歲小孩第650章 《討亨(利)檄文》第53章 求炮第1134章 掐花不留種第1210章 純種土鱉第158章 《水手優先法案》和組建航運公司第1180章 廣告和寫戲本第2013章 培養消費習慣和學校商店第1215章 秘密返回本土第944章 信科學,得發展第1129章 撤回北方第762章 花生米和辣椒第一章 槍騎兵和牆式衝鋒第1071章 召喚米開朗琪羅第1683章 文武分責第1691章 默不作聲第1109章 第一輪選拔和文化考試第1960章 馬諾防線第506章 給力的教皇諭令第1603章 收買?第1339章 援軍來了!第1111章 分組比賽第220章 推廣紙質發票第19章 新增兩艘戰艦第1567章 雨天出城第1113章 曲終人散第577章 亞美利哥歸來第1734章 送死人選第1371章 終於屈服第1715章 優惠酬賓和限購第1212章 民族單一化的構想第356章 紐芬蘭島的貿易第30章 一曲成名第1671章 一臣不事二主第135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250章 運河構想和什一稅問題第1629章 開闢波斯航線第1626章 堅壁清野第247章 終獲勝利第1609章 亞馬遜探險隊和動物園第885章 印度教第815章 格德司公國除名第1110章 無題第931章 獵殺犀牛是正義的第1039章 山地步兵軍團抵達第1383章 老忽悠泰勒第1430章 信鴿剋星——海東青第779章 槍炮建功(上)第1784章 向海地島派遣援軍第818章 老霍夫曼要回鄉顯擺第353章 法國人的陰謀第731 又是豐收秋季,想着法子消耗糧食第1997章 獵騎兵和鮮衣怒馬第177章 德牧第1771章 美利堅國王第266章 送點半身板甲給愛德華第1757章 憤怒的教皇第226章 投票獲勝第57章 瓜分美女第1841章 先報復一下第1083章 造謠抹黑第2001章 若昂二世舊臣第1466章 二硫化碳和普魯士藍第682章 糧食消耗太大了第1474章 平衡之道第263章 丹麥國王的陰謀第876章 專門的運牛船第97章 海軍進攻受挫第1694章 香料走私第1027章 幫荷蘭點歪天賦第1197章 返回基隆和戰端將啓第32章 挖來好多醫生第510章 智取威騰堡(上)第1799章 明朝版拿破崙炮第909章 潘帕斯草原和美利奴羊第754章 火槍戰術和秀實力第1088章 人口置換融合的建議第1233章 春天來了……第1742章 城門激戰第446章 死間第995章 教老黑騎射
第1971章 好酒好肉成本低第1589章 收買第1512章 歐洲沒有扇子?第1886章 尋找博蒙特第433章 巨大的影響第1900章 甜蜜的狠毒第476章 影帝和利益劃分(下)第932章 鼓勵黑叔叔養牛?第595章 鬱悶的亨利七世第1683章 文武分責第736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806章 下雨了第1375章 聖誕節大營救第28章 買下阿尤恩第1267章 未竟全功第1731章 劍麻和鐵礦第1237章 錢的戰爭第35章 槍騎兵,衝鋒!第71章 一盤大米飯第1232章 謀害三歲小孩第650章 《討亨(利)檄文》第53章 求炮第1134章 掐花不留種第1210章 純種土鱉第158章 《水手優先法案》和組建航運公司第1180章 廣告和寫戲本第2013章 培養消費習慣和學校商店第1215章 秘密返回本土第944章 信科學,得發展第1129章 撤回北方第762章 花生米和辣椒第一章 槍騎兵和牆式衝鋒第1071章 召喚米開朗琪羅第1683章 文武分責第1691章 默不作聲第1109章 第一輪選拔和文化考試第1960章 馬諾防線第506章 給力的教皇諭令第1603章 收買?第1339章 援軍來了!第1111章 分組比賽第220章 推廣紙質發票第19章 新增兩艘戰艦第1567章 雨天出城第1113章 曲終人散第577章 亞美利哥歸來第1734章 送死人選第1371章 終於屈服第1715章 優惠酬賓和限購第1212章 民族單一化的構想第356章 紐芬蘭島的貿易第30章 一曲成名第1671章 一臣不事二主第135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250章 運河構想和什一稅問題第1629章 開闢波斯航線第1626章 堅壁清野第247章 終獲勝利第1609章 亞馬遜探險隊和動物園第885章 印度教第815章 格德司公國除名第1110章 無題第931章 獵殺犀牛是正義的第1039章 山地步兵軍團抵達第1383章 老忽悠泰勒第1430章 信鴿剋星——海東青第779章 槍炮建功(上)第1784章 向海地島派遣援軍第818章 老霍夫曼要回鄉顯擺第353章 法國人的陰謀第731 又是豐收秋季,想着法子消耗糧食第1997章 獵騎兵和鮮衣怒馬第177章 德牧第1771章 美利堅國王第266章 送點半身板甲給愛德華第1757章 憤怒的教皇第226章 投票獲勝第57章 瓜分美女第1841章 先報復一下第1083章 造謠抹黑第2001章 若昂二世舊臣第1466章 二硫化碳和普魯士藍第682章 糧食消耗太大了第1474章 平衡之道第263章 丹麥國王的陰謀第876章 專門的運牛船第97章 海軍進攻受挫第1694章 香料走私第1027章 幫荷蘭點歪天賦第1197章 返回基隆和戰端將啓第32章 挖來好多醫生第510章 智取威騰堡(上)第1799章 明朝版拿破崙炮第909章 潘帕斯草原和美利奴羊第754章 火槍戰術和秀實力第1088章 人口置換融合的建議第1233章 春天來了……第1742章 城門激戰第446章 死間第995章 教老黑騎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