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代價和目標達成(下)

約翰二世笑了起來,的確,馬林就算想要杜伊斯堡,他也不會給。畢竟,杜伊斯堡位於魯爾河和萊茵河的夾角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除了城市本身經濟發達外,那裡也是一個重要的萊茵河上的過路稅徵收點。但凡從萊茵河上游來的船,以及想要從下游去上游的船,都要支付過路稅。

說起來,就算把魯爾河和利珀河夾着的那段萊茵河河道讓出去,約翰二世損失也不大。因爲,他損失的,最多是從魯爾河到利珀河這一段航道的過路費。

而魯爾河畔的國家很少,只有馬克伯國和貝爾格公國等寥寥幾個國家。利珀河那邊也是,只有明斯特主教國、雷克林豪森和利珀伯國等寥寥幾個國家。

事實上,魯爾河和利珀河兩條河上,真正佔行船過路稅大頭的,其實是埃森和多特蒙德兩個帝國城市。也就是這兩個商業發達的帝國城市,纔有那麼多船要出航。換成馬克伯國這種農業諸侯國,平時基本沒啥船隻,只有秋收後運糧船多點。平時,難得看見些拉煤的船。所以,兩條萊茵河支流的船隻通行量,遠不及杜伊斯堡那邊。畢竟,杜伊斯堡那邊,可是能對上游很多國家的船隻徵稅。

而且,不管是魯爾河還是利珀河出來的船,只要想去上游或者下游,都免不了被克里弗公國徵收過路稅。因爲,離開魯爾河和利珀河,往南有杜伊斯堡這個避不開的徵稅點。往西北,克里弗公國的主要領土都在那邊呢,徵稅點絕對不缺少。一從利珀河出來往西北,就要經過韋塞爾這個徵稅點。需要指出的是,韋塞爾也是克里弗公國重要的商業城市。其在克里弗公國的經濟地位,僅次於杜伊斯堡,比首都克里弗城都要高。

不過,因爲明斯特運河的挖通,使得約翰二世感到的危機。因爲,走明斯特運河進入埃姆斯河,然後抵達北海的話,路程比繞道萊茵河口要近多了。尤其是,船隻從萊茵河去漢堡和不萊梅這些漢薩重要港口城市,能節省大段的距離,很是省時間。因此,約翰二世很擔心那些要去漢堡或不萊梅等德意志北部沿海地區的船隻,以後會改走明斯特運河。這樣的話,他就會少很多過路稅。

對於馬林想要購買萊茵河東岸那塊地,他自己其實也不太在意。因爲,拉馬克家族在東岸那塊地上的土地數量,其實並不多。

但是,約翰二世知道,在克里弗公國,有兩名男爵和5名騎士的封地在那兒。而且,這兩名男爵,一直是克里弗公國朝中舉足輕重的老牌家族。即使是約翰二世,平常也要很尊重他們的意見。至於那5名騎士,也是軍中重要的成員。

所以,萊茵河東岸那塊地,重要性雖然不及杜伊斯堡和韋塞爾,但約翰二世也不能輕易放棄。

事實上,之前把馬克伯國交換出去,約翰二世差點遭遇反叛。因爲,這觸動了馬克伯國很多貴族的利益。但最終,因爲約翰二世換給他們的下格德司地區的土地更加肥沃,而且他們也知道打不過北海國的軍隊。所以,那些原馬克伯國的貴族才最終妥協的。

說實在的,對於馬克伯國,約翰二世並沒有什麼感情。因爲,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呆在克里弗公國這邊的。對於馬克伯國,他一般派代表管理,很少過問。因此,把馬克伯國換出去,他一點都不心疼。

可克里弗公國不同,這裡是他的根本之地。約翰二世可不想因爲自己魯莽的決定,而導致爆發內戰。

而且,說實在的,馬林提出的明斯特主教國南部地區西端的那塊地,不說內河運輸發達與否的問題,但是土地,就完全不能比。

爲什麼?原因就像此前馬林注意到的那樣——這個時代灌溉技術不發達,而貴族們又不願花費鉅額成本去挖溝開渠。因此,這個時代德意志農業的特點是——農業灌溉主要依賴天然河流……

所以,萊茵河畔、魯爾河畔和利珀河畔的那些土地,是正宗的上等水澆地——河流就在旁邊,灌溉極爲方便……

而馬林想拿出來交換的那塊地,就沒什麼河流了,和大河邊的方便灌溉的天然水澆地,差了不是一星半點。萊茵河東岸的那兩個男爵和5個騎士,除非腦袋被驢踢了,否則不會同意換地的。

畢竟,大河邊的水澆地,是可以種小麥的。而內陸那些沒有天然河流的地區,只能種植如野草般生命力頑強的黑麥……

更何況,馬林提供的那塊地,目前還在教會的控制下。即使換到手,約翰二世也沒有挑戰教會權威去搶地的膽量……

除此之外,約翰二世還擔心——把萊茵河東岸的這塊地換給馬林後,那麼,這段萊茵河的歸屬權就不屬於克里弗公國了。如此,以後往來於克里弗公國核心區域和杜伊斯堡之間的船隻被徵稅咋辦?

……

約翰二世一股腦地把這些擔憂都講了出來,並表示——這些問題不解決,他是很難把那塊地換給馬林的。

馬林聽了後,感到也很棘手。至少,比他想象中要複雜許多。

但馬林更知道,一旦開始工業化,這條水道,一定會成爲非常繁忙的交通要衝。更別說,這幾百平方公里範圍內,也有幾個大煤礦了。

所以,馬林最終決定還是繼續這個交易。至於約翰二世提出的那些難題,他給一一解決掉唄……

……

首先,就是水路交通的問題。

約翰二世擔心把這塊土地交換給馬林後,那段萊茵河就不屬於克里弗公國了,影響杜伊斯堡和本土的聯繫。

對此,馬林的解決方案是——即使完成交換,雙方也會簽署正式條約,宣佈這段萊茵河航道(主要是東半部分,西半部分是科隆大主教國的)爲北海國和克里弗公國共有。如此一來,以後克里弗公國的船隻經過這段航道,自然不用交過路稅。

於此同時,馬林還許諾——明斯特運河暫不對其他國家的船隻開放,除了北海國重要戰略伙伴國家的船隻纔可通過那條航道。

對於馬林給出的這個承諾,約翰二世感到很滿意。尤其是明斯特運河處理辦法,可以讓萊茵河下游的過路稅徵收,不受什麼影響。如此,自然讓約翰二世感到滿意了。

……

其次,就是南明斯特西部地區的土地所有權的問題了。目前,那裡的耕地,主要掌握在教會手裡。要是擺不平教會,即使把萊茵河東岸那些貴族換過去,也拿不到土地。所以,馬林需要從那些當地修道院手裡,把土地奪過來先。

對於這一點,馬林覺得雖然有難度,但還是可以解決的。對於旁人而言,教會是個不可挑戰的龐大存在。可是,對於馬林而言,南明斯特地區的那些教士,也不過是他教皇岳父的手下而已。而且,還是低級手下。

所以,解決當地土地所有權的問題,其實也很簡單——直接通過教廷的關係,把當地的修道院長們,調往別處就是了。

全歐洲到處都有修道院,每年都會有大量年老的修道院長去世,也有很多新的修道院長上任。馬林只要說動教皇岳父,動用教廷的關係,把當地的那些修道院長,調往別處的修道院,繼續當修道院長,就可以解決了。

南明斯特西部地區並不是什麼沃土,那裡缺少天然河流,開發率也不高。所以,只要給那些修道院長們選一個剛死了老院長,且轄地非常富庶的修道院,讓他們繼續當院長,這些人肯定很樂意。

而修道院長下面的那些普通教士,就不用這麼麻煩了。馬林只要給點好處,目前掌控南明斯特地區的康拉德主教,都能安排那些一般傳教士。畢竟,教區主教的身份可不是白給的。對付那些相當於地方大佬的修道院長,康拉德主教也許有所顧忌。但對於那些普通教士,康拉德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可以輕鬆決定他們的命運。

支開了那些修道院長和教士們後,馬林就可以和康拉德主教一起變更那塊地上的耕地的歸屬權了。

事實上,馬林和康拉德主教也早就有約定——一旦康拉德主教去世,南明斯特地區都會歸馬林所有。而且,原先歸屬教會的南明斯特地區大部分耕地,也會歸屬馬林。當地的教堂,只保留教堂附近的耕地,足夠當地教士們過上富足生活就可以了。按照比例,當馬林控制南明斯特地區的時候,會得到原先教會四分之三的土地……

當馬林告訴約翰二世,他可以拿到當地四分之三的耕地,用來補償置換過去的克里弗公國貴族的時候,約翰二世也是大吃一驚:

“什麼?你能從當地教會手裡拿到四分之三的土地?真的假的?”

約翰二世顯然不信,教會本就是周扒皮一般的存在。從來只有他們佔別人便宜的,還有被別人佔了便宜的?

馬林聳了聳肩,無所謂地說道:

“約翰大人忘了嗎?之前教廷把明斯特主教國送給我了。而且,教皇大人和羅馬樞機團,也默許我可以從明斯特教會手裡拿走大部分土地。畢竟,明斯特主教國的土地,基本都在教會手裡。要是我不跟他們要地,那明斯特主教國我要來幹嘛?看着教會發財?”

“原來如此……”約翰二世恍然大悟。同時,對於馬林能夠從教會手裡奪走大部分耕地的本事,也佩服得要死。

馬林則心中暗笑——你要是也有一個當教皇的岳父,你也能辦到的……

……

最後,就是萊茵河東岸土地的7家封臣貴族在意的耕地灌溉問題了……

馬林思考再三後,做出了一個決定——派人幫那幾個貴族在新的封地上挖河……

正好,原本派去布拉班特公國帕森集中營假扮瑞士僱傭兵戰俘的1.5萬民壯也會來了。這些民壯原本是薩克森選侯國和勃蘭登堡選侯國在呂貝克被馬林俘虜的隨軍民壯。但戰後,薩克森和勃蘭登堡因爲支付不起這些民壯的贖金,乾脆把他們送給了馬林。甚至,還同意把這些民壯的配偶和家人也送過來。

如此,他們現在是馬林的人。原本馬林是打算讓這些人回國後再安排的,畢竟,西弗里斯蘭和北明斯特地區等地,還缺乏大量的勞動力。

可是,如今,爲了讓那幾個克里弗公國的貴族滿意。尤其是,要讓那兩個男爵滿意。馬林決定——繼續派遣那1.5萬民壯,去南明斯特西部地區被交換出去的領土上,開挖灌溉河。至少,要讓兩位男爵大人的新封地上,有面積和之前封地上一樣大的水澆地……等給兩位男爵的領地上挖完灌溉河,還會給那5個騎士繼續挖……

這項工程並不大,因爲,灌溉河的目的是引水,並不需要多寬多深。所以,其工程量,遠不及明斯特運河。馬林派出1.5萬民壯幫挖河,絕對能在一年內解決問題。

……

在解決了這三大問題之後,馬林還提出,可以另外給予大量的補償。比如,可以給約翰二世價值10萬金幣的糧食作爲補償。至於那兩個男爵和5個騎士,也會給予補償。當然,肯定沒有給約翰二世的多。但總得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至於爲什麼要給他們補償,是因爲馬林需要買下他們留下的城堡、房屋等不動產。這些他們帶不走,但不帶走很虧。畢竟,之前修建,花費也很大。而且,他們到新的封地,也要修建來着。因此,馬林需要買下這些不動產,補償他們的損失。同時,也讓他們有錢在新封地修建新的房屋。

……

在付出瞭如此大的代價後,馬林相信,這次交易,差不多算是完成了。約翰二世已經滿口答應了,事情等於已經成功了一半。接下來,只要搞定了那兩個男爵和5個騎士,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而馬林這次來克里弗的目標,總算基本能夠達成了……

第1210章 純種土鱉第282章 都柏林攻防戰(上)第1252章 一口老血第125章 血淋淋的小手掌第1013章 非常規刀盾兵第1813章 北海國第一艦隊第1955章 軍服一定要騷氣!第1915章 索倫勇士?第1922章 安排第1755章 拼刺訓練第1694章 香料走私第1733章 苜蓿黑麥草混播技術第141章 猛將兄,跟我混吧?第1076章 假懷孕第1913章 修炮臺保海防第1956章 新達比克草原之戰(上)第901章 亞美利哥再出發第336章 忽悠瘸了(中二)第1035章 銀行的重要性第1815章 石棉纖維水泥板第1503章 飛碟帽頭盔第1745章 一片譁然第403章 二舅哥,我們結盟吧!第75章 我軍和友軍第1520章 探礦學校第585章 封賞和遙領制度第565章 使勁釀酒,使勁養豬第1345章 全體衝鋒第949章 栽贓嫁禍第1479章 西蒙就藩第1436章 圍攻那不勒斯城第1086章 勝利果實第1018章 又抵基隆第1347章 全殲聯軍騎兵第1424章 西班牙人的注意力第1564章 水手比武大會第964章 硝石不夠?去智利挖!第1931章 兵甲換耕牛第185章 嚇唬西班牙第1341章 黒衫騎士發威第68章 卡倫艦炮步兵版第294章 法一倫銅礦出銅第293章 “毛公公”第1329章 讓對手來填坑第1285章 爲叔報仇?第832章 終於拿下第1718章 收集白蟻第441章 截殺第1843章 英法海上衝突第1784章 向海地島派遣援軍第402章 透露點背景第1016章 華夏式“勸進”和封地置換第1313章 奧爾登堡城破第229章 獲得塔拉鉛鋅礦第451章 吉姆的演技第684章 利用盜賊阻擋蘇格蘭人第1300章 馬佐維亞公國陷落第1712章 約蓋爾男爵第117章 替條頓國說和第574章 都在算計第401章 女生外嚮第484章 聽說媳婦可以自己搶?第254章 利益高於仇怨第309章 暗戰第405章 瑞士的情報第1186章 去壺口瀑布修建水力鍛錘第1479章 西蒙就藩第1182章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第751章 試炮第1582章 愛德華也撤了第315章 當豐收已成爲習慣第284章 凱撒的侍從第1550章 借刀殺人第268章 教皇訓令第1672章 高利貸和蒸熟種子第1120章 凱撒的教育問題第477章 南下還是北上?第1046章 整裝待發第1847章 蜥怪炮和混凝土炮彈第1406章 安吉拉懷孕了第774章 新式縱帆船的使用方向第210章 法軍敗逃第1247章 軍隊“譁變”(下)第1493章 威廉王子第1386章 餓死還是談判第236章 該去印度買硝石了第248章 沒那麼簡單第1287章 混賬弟弟第123章 洗劫哥本哈根第548章 路易十二的擔憂第1632章 蘇伊士運河的消息第252章 明斯特南北分治方案第884章 再派船去印度第563章 準姑爺上門第264章 憤怒的亨利七世第1958章 新達比克草原之戰(下)第1430章 信鴿剋星——海東青第453章 陣地戰(一)第83章 日德蘭大海戰(下)第1891章 軍事訪問和聯合軍演
第1210章 純種土鱉第282章 都柏林攻防戰(上)第1252章 一口老血第125章 血淋淋的小手掌第1013章 非常規刀盾兵第1813章 北海國第一艦隊第1955章 軍服一定要騷氣!第1915章 索倫勇士?第1922章 安排第1755章 拼刺訓練第1694章 香料走私第1733章 苜蓿黑麥草混播技術第141章 猛將兄,跟我混吧?第1076章 假懷孕第1913章 修炮臺保海防第1956章 新達比克草原之戰(上)第901章 亞美利哥再出發第336章 忽悠瘸了(中二)第1035章 銀行的重要性第1815章 石棉纖維水泥板第1503章 飛碟帽頭盔第1745章 一片譁然第403章 二舅哥,我們結盟吧!第75章 我軍和友軍第1520章 探礦學校第585章 封賞和遙領制度第565章 使勁釀酒,使勁養豬第1345章 全體衝鋒第949章 栽贓嫁禍第1479章 西蒙就藩第1436章 圍攻那不勒斯城第1086章 勝利果實第1018章 又抵基隆第1347章 全殲聯軍騎兵第1424章 西班牙人的注意力第1564章 水手比武大會第964章 硝石不夠?去智利挖!第1931章 兵甲換耕牛第185章 嚇唬西班牙第1341章 黒衫騎士發威第68章 卡倫艦炮步兵版第294章 法一倫銅礦出銅第293章 “毛公公”第1329章 讓對手來填坑第1285章 爲叔報仇?第832章 終於拿下第1718章 收集白蟻第441章 截殺第1843章 英法海上衝突第1784章 向海地島派遣援軍第402章 透露點背景第1016章 華夏式“勸進”和封地置換第1313章 奧爾登堡城破第229章 獲得塔拉鉛鋅礦第451章 吉姆的演技第684章 利用盜賊阻擋蘇格蘭人第1300章 馬佐維亞公國陷落第1712章 約蓋爾男爵第117章 替條頓國說和第574章 都在算計第401章 女生外嚮第484章 聽說媳婦可以自己搶?第254章 利益高於仇怨第309章 暗戰第405章 瑞士的情報第1186章 去壺口瀑布修建水力鍛錘第1479章 西蒙就藩第1182章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第751章 試炮第1582章 愛德華也撤了第315章 當豐收已成爲習慣第284章 凱撒的侍從第1550章 借刀殺人第268章 教皇訓令第1672章 高利貸和蒸熟種子第1120章 凱撒的教育問題第477章 南下還是北上?第1046章 整裝待發第1847章 蜥怪炮和混凝土炮彈第1406章 安吉拉懷孕了第774章 新式縱帆船的使用方向第210章 法軍敗逃第1247章 軍隊“譁變”(下)第1493章 威廉王子第1386章 餓死還是談判第236章 該去印度買硝石了第248章 沒那麼簡單第1287章 混賬弟弟第123章 洗劫哥本哈根第548章 路易十二的擔憂第1632章 蘇伊士運河的消息第252章 明斯特南北分治方案第884章 再派船去印度第563章 準姑爺上門第264章 憤怒的亨利七世第1958章 新達比克草原之戰(下)第1430章 信鴿剋星——海東青第453章 陣地戰(一)第83章 日德蘭大海戰(下)第1891章 軍事訪問和聯合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