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俞大猷獨輪戰車(下)

在後世華夏,世人都知道戚繼光,但不少人都不知道,戚繼光時代,還有個俞大猷,抗倭功績,不亞於戚繼光。而且,領兵才能也不比戚繼光低。

當時的人們,稱呼二人爲“俞龍戚虎”。龍明顯比虎強,所以,當時的人,對俞大猷的評價,還要高於戚繼光。

俞大猷武藝高強,在當時不說打遍天下無敵手,也算是頂尖高手了。甚至,泉州南少林傳開的扁擔拳,就來自於俞大猷的《劍經》。當然,這《劍經》實際上是少林棍法。俞大猷在泉州抗倭的時候,順便把這個棍法,傳給了南少林。滿清時期,南少林僧人把《劍經》傳予鄉民。鄉民們因爲滿清的“禁武令”,不能公開攜帶棍棒,沒事的時候,乾脆使用扁擔,演練此種棍法。後來,就發展出了“扁擔拳”。後來,《劍經》還被戚繼光編入了《紀效新書》,做了詳細介紹。

不過,俞大猷和戚繼光雖然同爲抗倭名將,可命運截然不同。俞大猷性情剛直,不知變通,結果被朝廷猜忌和排擠打壓。

而戚繼光,則比較狡猾些。戚繼光投靠了首輔張居正,每年送大量的奇珍異寶給張居正。然後,戚繼光就得到了張居正的庇護,官運亨通,一路青雲直上。當然,等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開始清算張居正的時候,戚繼光也就跟着倒黴了。不過,在此之前,老戚好歹也風光過很久。

俞大猷和戚繼光的練兵策略,是截然不同的。俞大猷喜歡連精兵,各個武藝高強的那種。然後,戰時派精兵突擊,大破敵軍。

而戚繼光,則更傾向於訓練出紀律嚴明、令行禁止的大兵團。他認爲,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體的力量纔是強大的。俞大猷練精兵的法子,耗時太長,要十年八年才能見效。而靠着嚴明的紀律,訓練出一支令行禁止的普通軍隊,只要幾個月。而且,若有損耗,補充也方便。而像俞大猷的那種精兵,戰鬥力雖然強悍,但補充太困難。一戰若是盡失精銳,可能就要倒大黴了。而戚繼光的練兵方法,哪怕損失再大,只要挑選一批老實的農民,訓練幾個月,就又恢復了戰鬥力了。

後來,歷史證明了戚繼光的思路是正確的。但俞大猷的做法,更容易出彩。因爲,文官們不懂軍事,看到俞大猷的精兵那麼強悍,自然認爲俞大猷比戚繼光強。然後,就有了“俞龍戚虎”的說法。

當然,戚繼光作爲後輩,很多東西也是學自俞大猷。比如,俞大猷的《劍經》,就很被戚繼光推崇,還編入了《紀效新書》,也在軍中做了推廣。

甚至,戰車陣的問題上,戚繼光也是山寨俞大猷的,然後做了改進。

俞大猷的獨輪戰車,非常簡單,就是在獨輪車前面,放三四個尖銳的矛頭。作戰的時候,獨輪車被派到陣前,各自緊挨着。獨輪車後面兩個支架,則插入土中,以求固定。

獨輪戰車,是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俞大猷含冤入獄後被放出來之後,去大同鎮練兵時,根據蒙古騎兵的特點,特地設計出來阻擋蒙古騎兵衝陣的。

俞大猷發現,明朝步兵和蒙古騎兵作戰,最害怕被蒙古騎兵突入陣中。因爲,那樣會導致全軍崩潰。接下來,就任憑蒙古騎兵砍殺了。

於是,根據含冤去世的著名軍事家曾銑的車營之法,俞大猷創造出了獨輪戰車。就是在獨輪車前面插上三四個矛頭,阻擋蒙古騎兵的衝擊。若是蒙古騎兵敢撞上來,直接就被車前的三四個矛頭給捅穿了。而獨輪車後面兩個支架,因爲深深地紮在土裡,導致獨輪車不會被裝開。這樣一來,率先衝上來的蒙古騎兵,戰馬就會被扎死在車前,而騎兵,摔下馬後,也會被明軍殺死。後面衝上來的蒙古騎兵,只能撞到最先那匹戰馬的屍體上,不得前進。

這樣一來,蒙古騎兵就不可能突入明軍步兵陣中了,只能停下來,否則會被自己人撞得人仰馬翻。而明軍步兵主力,也不會因爲戰陣被沖垮而潰敗。

與此同時,明軍步兵,躲在獨輪戰車陣後面,不住地用火槍和弓箭射擊,大量殺傷蒙古騎兵。然後,明軍騎兵,等到蒙古騎兵被獨輪戰車陣阻礙後,也會從側面衝出來,攻擊失去了速度的蒙古騎兵側翼。

通過獨輪戰車阻敵,火槍手和弓箭手不住射擊,最後派出明軍騎兵衝擊被逼停後喪失了速度的蒙古騎兵,這一整套的戰術,大同鎮多次打敗入侵的蒙古騎兵。然後,俞大猷自然免罪了。

俞大猷之所以選擇用獨輪車作爲阻敵的戰車,而不是像曾銑那樣大量使用廂車,是出於成本考慮的。曾銑之前是兵部侍郎和三邊總督,自然有能力調用大量的廂車。而在大同鎮的俞大猷,不過是個戴罪立功的罪臣,自然不可能有調集大量廂車的能力。

所以,俞大猷使用了最便宜的獨輪車,在獨輪車前面安幾個矛頭,就成了阻敵的戰車,便宜又實用。

後來,戚繼光奉命鎮守薊北的時候,受到俞大猷的啓發,也使用車陣打擊蒙古騎兵。不過,戚繼光在俞大猷和曾銑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弄出了偏廂車。就是一面有板牆,一面沒有的戰車。

遇到敵軍的時候,把偏廂車有板牆的那一面對着敵軍,士兵們通過板牆上的射擊口,用火槍和弓箭射擊蒙古騎兵。

偏廂車巨大,蒙古騎兵顯然衝不過去。而且,射箭打擊明軍的話,弓箭也被板牆給擋住了。而明軍,卻能通過板牆上的射擊孔,從容射殺蒙古騎兵。甚至,因爲偏廂車巨大,戚繼光還把虎蹲炮搬上了偏廂車,射殺蒙古騎兵。

靠着這種車陣,戚繼光坐鎮薊北的時候,殺得蒙古騎兵不敢靠近……

馬林上輩子曾經分析過這兩種戰車的優劣,發現,論戰鬥效果,自然是戚繼光的偏廂車戰鬥力更強,防護力更高。

但是,偏廂車也不是沒有缺點的。主要問題是,偏廂車太過笨重,不利於行軍。而俞大猷的獨輪戰車,雖然沒有偏廂車防護力好,但勝在輕便靈活,行軍方便。大軍若是快速行軍,獨輪戰車也能跟得上。若是換成偏廂車,就只能跟着輜重部隊慢慢走了。

而且,驟然遇到敵軍騎兵的話,獨輪戰車部署更快,只要把兩個支架插入土中,固定車體,就可以阻敵了。而偏廂車,則要花時間把拉車的戰馬先解下來,然後車廂側面排好,正對敵軍,比較耽誤時間。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歐洲地區,除了東歐的韃靼人,西歐是沒有成建制的弓騎兵的。所以,沒有必要使用偏廂車來阻擋敵軍騎兵的弓箭射擊。

因爲,西歐騎兵和阿拉伯騎兵,都是近戰型騎兵。只要祭出俞大猷的獨輪戰車,就足夠阻擋對方的衝鋒了。

退一步講,就算敵軍有弓騎兵,馬林的方陣裡有大量的火槍手,對射也毫不落下風……

想到這裡,馬林決定,給自己的大軍,大量裝備俞大猷的獨輪戰車……

之所以如此決定,是因爲馬林想到了西班牙方陣的缺點——缺乏進攻能力……

馬林的方陣,因爲在方陣四周挖了兩道深溝。雖然阻擋住了敵軍的前進步伐,但同時,也阻礙了己方軍隊的進攻路線。

所以,馬林的方陣,只能用於防守戰,不利於進攻。

但是,若是把挖深溝改爲使用俞大猷戰車的話,那就大不一樣了……

敵人進攻的時候,獨輪戰車的兩個後腳支架,深深扎入土中。但若是敵人敗逃了,推車的士兵完全可以把後腳支架從土中拔出,然後推着車追擊敵軍。敵軍若是反撲,再把後腳支架扎入土中打防守反擊唄……

如此一來,馬林的軍隊,移動能力將會上一個大臺階,不再是隻能站在那兒被動防守了,也有追擊敵人的能力了。

而且,獨輪車不但輕便,上面也可以放一些軍用器械的。比如,可以放一些拒馬和扎馬釘。一旦敵軍騎兵數量太過龐大,推車的士兵,可以把車上的拒馬和扎馬釘扔到車前,阻擋敵軍騎兵的衝鋒。無論是釘滿釘子的拒馬,還是專門扎馬蹄的扎馬釘,都會成爲敵軍騎兵的噩夢……

當然,這一招是在敵軍騎兵數量太多的情況下才會使用。不然,撒那麼多惡毒的扎馬釘,不但影響敵人的衝鋒,也會影響本方軍隊的追擊的。人的腳要是踩上扎馬釘,那叫一個酸爽啊……

第378章 新的時代第1263章 孤注一擲第793章 開修巴拿馬水泥路第213章 果然是暴利啊第108章 進入克里米亞汗國第1656章 秋收雨災第1053章 擒賊擒王和輕鬆破關第390章 蹭飯第294章 法一倫銅礦出銅第873章 征服美洲的“黑手套”第1808章 麥哲倫上門第57章 瓜分美女第533章 奧爾登堡家族的安置辦法第903章 殖民基隆的準備第451章 吉姆的演技第768章 劉老根的覺悟第199章 我盧漢三又回來了(下)第1052章 詐開關門第878章 紐卡斯爾煮鹽基地第507章 腓特烈三世的決斷第1313章 奧爾登堡城破第1997章 獵騎兵和鮮衣怒馬第1391章 出賣小漢薩商人第1095章 兄弟第1176章 馬林要上清樓?第1260章 “內訌”中的“內訌”第1210章 純種土鱉第1336章 恐怖的炮擊效果第1699章 抵達波斯第1188章 挖紅薯第1502章 炮兵營第1534章 改變了東歐格局第842章 鎳白銅“銀幣”第1955章 軍服一定要騷氣!第704章 生擒亨利七世第1209章 牛鞭與和牛第180章 愛爾蘭局勢第1279章 決鬥書第840章 外交公告和“上帝的需要”第282章 都柏林攻防戰(上)第1644章 忽悠菲利普搞圈地運動第1655章 養殖業和體育運動第716章 要釋放戰俘了第382章 兩敗俱傷第527章 波蘭立陶宛的提親隊伍第1730章 無畏級戰艦第1312章 孤注一擲第870章 秋收和農業調整(下)第1787章 塔拉請戰第1188章 挖紅薯第1647章 卸磨殺驢第1630章 葡萄牙人的許可第835章 代價和目標達成(下)第875章 葡萄牙人在非洲第753章 火繩槍也很厲害第1584章 鎮壓第162章 蘭佩杜薩島第1720章 馬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520章 私下協定第27章 哥倫布回來了第631章 軍供飲料第734章 哥倫布的馬六甲之旅第1439章 戰錘和戰斧第220章 推廣紙質發票第1456章 治安官和警長並存制度第1715章 優惠酬賓和限購第118章 條頓國的羊毛第1536章 貢薩洛被調離第837章 目的達到和解脫第1691章 默不作聲第1287章 混賬弟弟第1008章 倫敦亂(續)第1407章 未來教皇登門第1179章 北海香露第546章 陛下,您要二手武器鎧甲嗎?第1019章 馬家堡第292章 差點忘了,我還是個大酋長第1348章 敵軍崩潰了第162章 蘭佩杜薩島第866章 論如何弄死凱撒第199章 我盧漢三又回來了(下)第866章 論如何弄死凱撒第171章 抄家所得和封口費第1815章 石棉纖維水泥板第1930章 遠東三角貿易第354章 廚子兄弟第1570章 那不勒斯之戰(下)第1869章 工匠學校由虛變實第1393章 新運河計劃第904章 羽絨服和草衣(上)第512章 維騰堡大拆遷第1398章 英格蘭的訪問邀請第1711章 刺殺計劃第62章 募兵和秋雨第1554 山谷伏擊戰第254章 利益高於仇怨第1891章 軍事訪問和聯合軍演第753章 火繩槍也很厲害第434章 下完毒就跑第655章 法軍主力渡海
第378章 新的時代第1263章 孤注一擲第793章 開修巴拿馬水泥路第213章 果然是暴利啊第108章 進入克里米亞汗國第1656章 秋收雨災第1053章 擒賊擒王和輕鬆破關第390章 蹭飯第294章 法一倫銅礦出銅第873章 征服美洲的“黑手套”第1808章 麥哲倫上門第57章 瓜分美女第533章 奧爾登堡家族的安置辦法第903章 殖民基隆的準備第451章 吉姆的演技第768章 劉老根的覺悟第199章 我盧漢三又回來了(下)第1052章 詐開關門第878章 紐卡斯爾煮鹽基地第507章 腓特烈三世的決斷第1313章 奧爾登堡城破第1997章 獵騎兵和鮮衣怒馬第1391章 出賣小漢薩商人第1095章 兄弟第1176章 馬林要上清樓?第1260章 “內訌”中的“內訌”第1210章 純種土鱉第1336章 恐怖的炮擊效果第1699章 抵達波斯第1188章 挖紅薯第1502章 炮兵營第1534章 改變了東歐格局第842章 鎳白銅“銀幣”第1955章 軍服一定要騷氣!第704章 生擒亨利七世第1209章 牛鞭與和牛第180章 愛爾蘭局勢第1279章 決鬥書第840章 外交公告和“上帝的需要”第282章 都柏林攻防戰(上)第1644章 忽悠菲利普搞圈地運動第1655章 養殖業和體育運動第716章 要釋放戰俘了第382章 兩敗俱傷第527章 波蘭立陶宛的提親隊伍第1730章 無畏級戰艦第1312章 孤注一擲第870章 秋收和農業調整(下)第1787章 塔拉請戰第1188章 挖紅薯第1647章 卸磨殺驢第1630章 葡萄牙人的許可第835章 代價和目標達成(下)第875章 葡萄牙人在非洲第753章 火繩槍也很厲害第1584章 鎮壓第162章 蘭佩杜薩島第1720章 馬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520章 私下協定第27章 哥倫布回來了第631章 軍供飲料第734章 哥倫布的馬六甲之旅第1439章 戰錘和戰斧第220章 推廣紙質發票第1456章 治安官和警長並存制度第1715章 優惠酬賓和限購第118章 條頓國的羊毛第1536章 貢薩洛被調離第837章 目的達到和解脫第1691章 默不作聲第1287章 混賬弟弟第1008章 倫敦亂(續)第1407章 未來教皇登門第1179章 北海香露第546章 陛下,您要二手武器鎧甲嗎?第1019章 馬家堡第292章 差點忘了,我還是個大酋長第1348章 敵軍崩潰了第162章 蘭佩杜薩島第866章 論如何弄死凱撒第199章 我盧漢三又回來了(下)第866章 論如何弄死凱撒第171章 抄家所得和封口費第1815章 石棉纖維水泥板第1930章 遠東三角貿易第354章 廚子兄弟第1570章 那不勒斯之戰(下)第1869章 工匠學校由虛變實第1393章 新運河計劃第904章 羽絨服和草衣(上)第512章 維騰堡大拆遷第1398章 英格蘭的訪問邀請第1711章 刺殺計劃第62章 募兵和秋雨第1554 山谷伏擊戰第254章 利益高於仇怨第1891章 軍事訪問和聯合軍演第753章 火繩槍也很厲害第434章 下完毒就跑第655章 法軍主力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