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黃興辭職

1913年11月21日,孫中山宣佈解散軍政府,東渡日本,轉乘輪船,前往美國寓居。

而國民黨中支持孫中山的那部分人也迅速的作鳥獸散,整個軍政府分崩離析,廣州局面出現了混亂。

幸好陳炯明及時的出面穩定局勢,而內閣也適時的通過了對陳炯明任命,任命其爲廣東省省長。

黃興在武漢宣佈下野,軍隊交給中央統一處置,推荐居正在武漢臨時處置大小善後事宜。

黃興緊接着順流而下,往上海而去,想要效仿孫中山,移居海外。

對於國民黨來說,不僅在大選上失敗,在民意上頭,也遭受了重大的挫折。

本來以爲國家與人民對於袁世凱集團與李安生集團的集權統治會反感會厭惡,可是,事到如今,他們都發現,他們的方針路線錯了。

國家的形勢正在好轉,中俄戰爭之後,中國的經濟並沒有受到創傷,反而因爲東北徹底的放開而得到了好處,整體國家被深埋已久的資金給調動起來,成爲了極爲珍貴的建設資金。

戰爭時期的整體市場需求刺激了大規模的建設,李安生成功的利用了中國人喜歡從衆的心理,發動了大批的地主土老財們以及樂衷於囤地豪奢的富商們。

當國家發展的車輪滾滾向前的時候,共和黨執掌的政府成爲了發動機,將所有能從中獲取好處的階級捆綁在內,國民黨敗的不冤。

孫中山的確走了一步臭棋,當初黃興反覆勸誡,但是事與願違,如今悔之莫及。

黃興意興闌珊,趕到上海的時候,正好是“華山”號與“泰山”號戰列巡洋艦帶着南洋艦隊到上海來訪問,剛好趕上了這個盛會。

相比廣州,上海更爲的繁榮,更加的具備新興都市的氣息,的確,相比廣州,上海更爲的開放,更爲的激進。

光是中華鋼鐵公司與江南造船廠,加上他們延伸出來的整個產業鏈,就擁有二十七萬產業工人。

中華鋼鐵公司今年的鋼鐵產量,1到10月,已經超過了去年的產量,達到了兩百二十萬噸。

這家鋼鐵公司所促成的鐵礦、煤礦不計其數,採礦工人不下百萬。

黃興嘆爲觀止,宋教仁先他一步來到了上海,在上海等他。

宋教仁向他介紹了一點上海如今的發展狀況,他的一干同學好友都加入到了工商業大軍當中。

的確,許多的留學生們的確不適合干政治,而是乾點專業的比較好,爲國做貢獻。

上海對於人才的就業採取扶助措施,甚至讓人驚歎的是,上海市政府向各家積極培養人才,興辦學校的企業給予了極大的稅收優惠。

現在註冊工商業無比的方便,街頭辦公,而不是衙門式,從前滿清的所有的舊官衙全部改爲學校。

凡是新式人才投資創業,政府也給予了最大的優惠。

總之,政府是採取了儘可能的手段,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

“黃大哥,你看,這是楊浦大橋,採用的是當世最爲先進的技術,全部設計圖都是咱們自己設計出來的,應用了一百多項新技術,這是我們國人的驕傲。將來數年之內,還要有兩座橋橫跨在這黃浦江上,讓上海的浦東等地區也更爲的繁榮。”

宋教仁與黃興等人肩並肩的在黃浦江邊散步,手插在大衣口袋之中。

有意思的是,他們身上的毛呢大衣都是李安生送給他們倆的,這點倒是讓他們常常感懷在心,李安生對事不對人,證件不同,但是爲人很夠意思。

東北的毛呢大衣是最好的,如今出口世界無數,逐漸的成爲一個新的利潤點。

筆挺的毛呢大衣很合身,足見李安生的細心,李安生也經常會寫信給他們,探討或者爭論政治理念。

可惜,道不同不相爲謀。

對於李安生,黃興認爲一直沒有看錯他,他果然沒有在東北行軍閥割據的那些勾當,而是儘可能的推動東北發展經濟,開化民生。

東北的發展相當的快,這是毋庸置疑的,貧富差距也不大,民間的老百姓也能安居樂業,社會矛盾是全國最爲緩和的。

雙方之所以走到這一步,是因爲不同的信仰,黃興與宋教仁都對孫中山的過激感到遺憾,但是,他們是一體的,只能硬着頭皮站在孫中山的背後。

現在說什麼都晚了,孫中山負氣出走,遠赴美國,未嘗不是個好的結局。

黃興與宋教仁都有些心灰,想要休息一陣子,不過,他們對李安生都有信心,中國的局勢不會崩壞到哪裡去。

“這座大橋據說要花費一千三百餘萬元,整個預算已經是相當準確的,也只有上海有這等魄力。在東北也是這樣,李安生在公用工程的投入上頭,向來是不皺眉頭,哪怕是借外債,也要修起來。東北在搞水電站,在搞鐵路網,石油公司,負債率高的嚇人。”

黃興與宋教仁相視大笑,李安生向來是背了太多罵名的人,除了反動軍閥、野心家、戰爭販子等等,還有敗家子、欠債鬼等名聲。

的確,中俄戰爭時期,發行了太多的債券,還向列強借了近十億元的外債,用於軍費以及東北工業建設。

現在又在大肆的借債,借債便算了,還發行各種的股票、債券、信託產品,修建鐵路、公路、港口、水電站等等,玩了大量的花樣。

國外與國內加起來數十億元的資金給捲入了東北這個無底洞,相當一部分的國內經濟人士都對此感到悲觀,感到無比的恐懼。

這個攤子要是倒了,整個中國都要倒大黴。

李安生就是在這點上頭有缺陷,不然的話,他的支持者只會更多,大量的支持者都給嚇跑了,或者說嚇的觀望,他的手腕太大,太過的激進,發展經濟也沒聽說過這麼發展法的。

實行分稅制之後,東北的部分財政收入將會歸入中央,還債能力將會降低一個檔次,爲何還有債主們急不可耐的要將資金送到東北去?

黃興與宋教仁都不懂經濟,故而不做評價。

宋教仁指着對岸的浦東告訴黃興,“黃大哥,你看看浦東,倒也跟李安生有些關係。當年中華鋼鐵公司提出產鋼目標一年百萬噸的時候,舉國震驚,聽說連漢陽鐵廠的盛宣懷都在椅子上跌了一跤。可是,中俄戰爭期間整個國家都出現了一股投資熱潮,機械行業大肆發展,鋼鐵需求激增,中華鋼鐵公司的鍋爐一直沒聽過,新鍋爐也一直在安裝。”

黃興是很有體會的,湖北在這幾年工商業也發展了起來,鋼鐵需求量是過去的六十餘倍,這個數字就連盛宣懷都點頭的,認爲並不誇張。

是啊,只是民國第一年,湖北新註冊的工廠數量,以及資本額,就超過了以往三十年的總和,湖南同樣如此。

清末對鋼產量需求最多的一年,也不過七十餘萬噸,而如今每年都在兩三百萬噸,更何況,還能出口世界市場。

漢陽鐵廠重新交還給盛宣懷等股東之後,就連年擴產,目前鋼產量也有望超過百萬噸,這在過去,幾乎是不敢相信的事情。

宋教仁所指着的浦東地面上密密麻麻的工廠,最近的便是一片鋼鐵基地。

去年,民族資本家陸伯鴻受上海市總商會委託,赴美、英、法等國考察鋼鐵工業。回國後,利用其在實業界、金融界的影響集資合股,在浦東周家渡西村(今上南路300號)創建上海第一家民營鋼鐵廠——和興化鐵廠,向東北購進150噸高爐1座,於今年上半年建成投產,日產鋼200噸左右,利潤頗豐,開工3月所獲盈利相當於原投入資本。

現在全世界在鍊鋼上有如此高技術高盈利的,只有東北,這也是個奇蹟,李安生創造的奇蹟其實太多太多了。

今年上海的民營軋鋼企業也開始發展起來。第一家榮泰管子廠,用進口帶鋼以手工加工方式複製成焊接鋼管,供本廠製造西式鐵牀專用。由於鐵牀暢銷,帶動發展了合興牀廠、公興鐵廠、永興機器廠、祥興鋼管廠等一批覆制加工型企業。隨後,民族資本家榮錫九等集資創辦大通五金鋼管制造廠,用進口帶鋼複製加工電線套管,產品暢銷全市,並外銷南洋地區,成爲上海市第一家鋼材出口民營企業,還帶動發展了新成鋼管制造廠、大成鋼管制造廠等一批鋼管企業。永大機器廠、鑫大拉管廠等還用進口無縫鋼管通過拉拔複製小規格無縫鋼管。

另外,上海新建了一批利用舊料、邊料加工鋼材的民營軋鋼廠,這些企業經濟實力、生產規模、裝備和職工人數均超過鋼材複製加工企業。第一家是由民族資本家任友三和洋行買辦鮑和卿等集資合股的中華制鐵廠,先後設置熱軋機組5套,用拆船鋼板及進口的鋼板邊料作原料,軋製直條和圓絲,供拉絲、制釘和建築等行業應用,利潤豐厚。隨後,相繼涌現了興業制鐵廠、中國軋鋼廠等一批同類型企業。

這些工廠基本都集中在宋教仁所指向的地區,那裡成爲了鋼鐵產業基地。

只是一個帶動,就使得浦東平地而起一大片的鋼鐵產業鏈,雖然歸功於東北的鍊鋼技術與鍊鋼設備,但是說來說去,還是與李安生的運籌帷幄有關。

上海的幾家銀行在整個上海民族工業的發展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背後都有這些銀行的支持,當初李安生強行推動了上海與江浙的金融業改組合並,成立了以上海銀行爲首的金融集團,如今終於看到了巨大的作用。

黃興與宋教仁談着談着,忽然都有明悟,李安生從南到北,似乎一直都在忙着佈局,忙着爲中國的工商業發展鋪平道路。

李安生的軌跡,其實便是中國復興的軌跡。

兩人的情緒都平靜了起來,雖然有些略爲激動,但是卻更多的,開始憧憬中國的未來。

只要李安生能上臺,中國就沒有走向轉折江河日下的厄運。

他們都熄了爭雄的心思,而是覺得,將政權交到李安生的手中,未嘗不是件壞事。

國民黨今後該何去何從,他們還不知道,但是,整個黨的活動走向一個低潮期,甚至是寒潮期,這是必定的。

雖然在事業上遭到打擊,但是整體中國的形勢在好轉,這也是他們甘心下野,甘心離開中國,到美國去旅居的原因所在。

李安生看來與段祺瑞內閣攜手清掃對中央陽奉陰違的地方野心家,是勢在必行的了,將來中央將會重建威權,徹底的成爲真正意義上的中央政府。

李安生該何去何從,似乎並不在他們的考慮,而且,憑藉他們對李安生的瞭解,李安生定然不會輕易的就爲人做嫁衣,必然還有他的後手。

宋教仁與黃興都不願再面對李安生,不想再跟李安生做對手,任何人有李安生這樣的對手,只怕都是件無比恐怖的事情。

接下來,想必老袁跟段祺瑞會有的頭痛。

“遁初,走,我們去看看吳淞口。”

黃興忽然來了興致,想要到吳淞口去看看回國的“華山”號與“泰山”號戰列巡洋艦。

的確,那裡成爲了整個上海最爲熱鬧的地方,無數人慕名而來,只爲看上一眼這兩艘鉅艦,這兩艘鉅艦承載了整個中國國民的強國夢。

1886年8月北洋水師“定遠”、“鎮遠”、“濟遠”、“威遠”在停泊日本長崎補給、維護時(據推測是爲鐵甲艦例行上油,以防鏽蝕,當時因中國尚無可以容納鐵甲艦的船塢,所以只得前往日本),“定”、“鎮”二艦的堅甲巨炮引起日本朝野一片恐慌。13日、15日中國上岸休假的水兵因嫖妓和購物與日本人發生爭鬥,造成多人死傷,後在中國的外交、軍事壓力和西方列強的調停下,以互賠損失告終,史稱“崎案”。自此之後日本便下定決心以“定”、“鎮”二艦爲假想敵,製造了所謂的三景艦,開始了他們的海軍強國夢。

當年定鎮二艦回國時,同樣也是萬人空巷,無數人爲之落淚,無數人爲之引吭高歌。

定鎮二艦的確肩負着強國夢,肩負的太辛苦,難以承載。

近代以來,中國受欺負受的太多了,從一個老大帝國,淪爲了案板上的魚肉,巨大的反差讓無數國民難以接受,患得患失,成爲了心理上的矮子,東亞病夫。

定鎮二艦開始掀起了北洋艦隊強國夢想,在甲午一戰中盡數被打滅,國家從此淪落到了萬丈深淵。

現在,中華民國建立,打贏了中俄戰爭這場至關重要的國戰,一步跨入強國俱樂部的門檻,雖然沒有盡復國民的自信心,但是也好歹有了點底氣。

如今,“華山”號與“泰山”號戰列巡洋艦回國了,這兩艘當世最爲強大的戰艦就這樣的出現在了他們的眼前,它們真正的成爲了中國海軍的一員,它們同樣承載了中國強大起來的夢想。

雖然江南造船廠還在建造着更爲強大的“長江”級戰列艦,但是眼見爲實,船臺上的始終不如眼前活生生見到的更爲震撼。

最讓人痛恨的日本人,聽說了這兩艘鉅艦啓程回國之後,立即讓正在英國等候另一艘戰艦“比睿”號交付的“金剛”號啓程回國。

日本這是在害怕,在害怕着這兩艘鉅艦。

日本海軍沒有能夠與這兩艘鉅艦抗衡的戰艦,在高速戰列巡洋艦面前,任何前無畏與半無畏都是獵物,只是鮮肉而已,並不能給這兩艘鉅艦造成任何的威脅。

沒有人能夠理解,李安生只是花了兩艘戰列巡洋艦的錢,就使得整個日本修改了國策,改變了海軍艦備計劃,改變了國運。

爲了應付中國的這兩艘戰列巡洋艦,日本不但心急火燎的要儘快裝備四艘“金剛”級戰列巡洋艦,還在不斷的進行設計,想要儘快得到下一級的戰列巡洋艦,生怕中國會迅速的推出下一款的戰列巡洋艦。

整個日本的國力給消耗了無數在這個上頭,他們並不知道,李安生是個徹底的惡棍,他不再打算讓中國的海軍序列中出現戰列巡洋艦。

自古以來,刺客就不能成爲武士,不能成爲主力作戰,而是作爲一擊必殺的致命手段,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作爲中國的民衆,只知道日本在害怕,連日本也開始害怕中國,這說明了什麼?

現在在華的洋人的確比從前改善了許多,別說那些印度阿三們客氣了許多,有時候甚至會對身穿制服的中國人極盡諂媚之能事,就連那些正牌的洋人,也是對華人的態度客氣了許多。

因爲這事西方的慣性思維,中國打贏了沙俄,打贏了一個老大帝國,有資格贏得尊重。

沙俄雖然羸弱,但是卻是個擁有百萬常備軍,輕易能夠動員起數百萬軍隊的國家,沒那麼好欺負。

一些在華多年的洋人,自然也知道一些,沙俄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而中國軍隊在這場戰爭中又是什麼表現。

第284章 張謇的決定第226章 錦璦鐵路之設想第21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3)第365章 突襲還是突襲第329章 首戰告捷第112章 馬賊也來送財(1)第324章 混亂的局勢第212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5)第309章 文萊自治領第53章 獻策建新軍第428章 人事大變動第368章 缺糧啊缺糧第159章 我們是大清的俄羅斯族人第371章 西線完結篇第300章 美國佬也來湊熱鬧第394章 柳州兵變第413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370章 停戰要求第314章 首輪談判就不爽第11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6)第23章 共謀大業第218章 楊山河的過去第309章 文萊自治領第451章 趁火打劫第241章 這裡不接待你們第399章 拉斯普京的反擊第308章 別急,咱有王牌第290章 訂造戰列巡洋艦?第179章 他們搶的是你的女人第192章 這纔是大富豪第372章 對俄之國家戰略第281章 飛機廠第58章 來世,可否不再爲人第279章 炮擊事件第79章 璦琿除暴(13)第102章 傻子弟弟第109章 釜底抽薪第145章 新的征程第112章 馬賊也來送財(1)第28章 王道清的毒計(3)第232章 這是個誤會第371章 西線完結篇第184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1)第440章 發飆了第98章 這不是來送財嘛第6章 總有人不願意當奴才的第218章 楊山河的過去第58章 來世,可否不再爲人第175章 高二虎搶親(1)第382章 長江級戰列艦第319章 革命黨在行動第443章 不能再繼續了第73章 璦琿除暴(7)第325章 東北新軍齊聚第49章 海蘭泡的怒火第360章 爲四萬萬人爭國格第313章 德國必勝論第103章 墨爾根之陰謀詭計第113章 馬賊也來送財(2)第76章 璦琿除暴(10)第273章 打造遠東最大的兵工廠第336章 夜幕降臨第374章 蒙古兄弟的款待第301章 伯利恆合同?第378章 隴海線第195章 革命先驅胖叮噹第20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2)第245章 回國了第338章 馬克沁發威第102章 傻子弟弟第144章 抗俄英雄第265章 安琪的惡作劇第436章 不吃不喝也要造艦第94章 三把火燒誰?第262章 我們要投機第316章 這也太惡搞了第231章 進監獄了第21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4)第76章 璦琿除暴(10)第288章 我有一個願望第309章 文萊自治領第53章 獻策建新軍第412章 廣東陰雲第36章 此乃神器也第65章 高附加值農業第342章 東北振興公債第79章 璦琿除暴(13)第380章 衛國軍南歸第152章 老婆,快出來看蘿蔔第132章 以牙還牙第46章 初試牛刀(7)第217章 孟繁路的閃亮表演第54章 狗頭金第71章 璦琿除暴(5)第176章 高二虎搶親(2)第449章 東線危局第220章 搞定了楊玉容第249章 無恥的英國軍艦第325章 東北新軍齊聚第172章 反將一軍
第284章 張謇的決定第226章 錦璦鐵路之設想第21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3)第365章 突襲還是突襲第329章 首戰告捷第112章 馬賊也來送財(1)第324章 混亂的局勢第212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5)第309章 文萊自治領第53章 獻策建新軍第428章 人事大變動第368章 缺糧啊缺糧第159章 我們是大清的俄羅斯族人第371章 西線完結篇第300章 美國佬也來湊熱鬧第394章 柳州兵變第413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370章 停戰要求第314章 首輪談判就不爽第11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6)第23章 共謀大業第218章 楊山河的過去第309章 文萊自治領第451章 趁火打劫第241章 這裡不接待你們第399章 拉斯普京的反擊第308章 別急,咱有王牌第290章 訂造戰列巡洋艦?第179章 他們搶的是你的女人第192章 這纔是大富豪第372章 對俄之國家戰略第281章 飛機廠第58章 來世,可否不再爲人第279章 炮擊事件第79章 璦琿除暴(13)第102章 傻子弟弟第109章 釜底抽薪第145章 新的征程第112章 馬賊也來送財(1)第28章 王道清的毒計(3)第232章 這是個誤會第371章 西線完結篇第184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1)第440章 發飆了第98章 這不是來送財嘛第6章 總有人不願意當奴才的第218章 楊山河的過去第58章 來世,可否不再爲人第175章 高二虎搶親(1)第382章 長江級戰列艦第319章 革命黨在行動第443章 不能再繼續了第73章 璦琿除暴(7)第325章 東北新軍齊聚第49章 海蘭泡的怒火第360章 爲四萬萬人爭國格第313章 德國必勝論第103章 墨爾根之陰謀詭計第113章 馬賊也來送財(2)第76章 璦琿除暴(10)第273章 打造遠東最大的兵工廠第336章 夜幕降臨第374章 蒙古兄弟的款待第301章 伯利恆合同?第378章 隴海線第195章 革命先驅胖叮噹第20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2)第245章 回國了第338章 馬克沁發威第102章 傻子弟弟第144章 抗俄英雄第265章 安琪的惡作劇第436章 不吃不喝也要造艦第94章 三把火燒誰?第262章 我們要投機第316章 這也太惡搞了第231章 進監獄了第21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4)第76章 璦琿除暴(10)第288章 我有一個願望第309章 文萊自治領第53章 獻策建新軍第412章 廣東陰雲第36章 此乃神器也第65章 高附加值農業第342章 東北振興公債第79章 璦琿除暴(13)第380章 衛國軍南歸第152章 老婆,快出來看蘿蔔第132章 以牙還牙第46章 初試牛刀(7)第217章 孟繁路的閃亮表演第54章 狗頭金第71章 璦琿除暴(5)第176章 高二虎搶親(2)第449章 東線危局第220章 搞定了楊玉容第249章 無恥的英國軍艦第325章 東北新軍齊聚第172章 反將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