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趁火打劫

美國是支持中國向協約國提出的幾大要求的,甚至是強烈支持。

李安生無比堅定的堅持當初的要求,要想中國加入協約國可以,中國作爲盟友,必須享受盟友的待遇。

英法等國還佔據着中國的土地,享受無數不平等條約規定的特權,尤其是日本,還佔據着旅大,始終敵視中國。

要是這種狀態一直延續下去,中國永遠不可能加入協約國。

想要讓中隊成爲炮灰,沒門。

這個條件,協約國是無論如何不會答應的,所以也就沒有談下去的可能。

美國政府別有用心,無論是中國加入協約國還是同盟國,戰爭始終能夠讓中國日益崛起的態勢得到抑制。

美國巴不得中國跟協約國鬧翻,加入同盟國,跟日本打個你死我活。

要是連除美國之外,也在大發戰爭財的中國與日本也捲入戰爭,跟歐洲戰場一樣的慘烈,那麼美國將會成爲這個世界的大贏家。

沒有人能夠阻擋美國在這次世界大戰之後問鼎世界霸主寶座,而且,美國也能夠一舉消除兩大心頭之患,中國與日本。

戰爭的殘酷,大洋彼岸的美國感同身受,已經有數百萬人的傷亡,無數的財富毀於一旦,可以說歐洲近百年來積累的財富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

美國處於對自身安全的考慮,絕對不允許日本或者中國強大起來,尤其是同樣作爲大陸國家的中國。

當初英國扶持日本,希望憑藉日本的力量來保持他們在中國的權益,美國爲了對抗日本而扶持中國,道理是一樣。

但現在中國崛起之勢勢不可擋,美國出於擔心,開始隱隱有抑制中國的苗頭。

李安生當然不會滿足美國的野心,跳進圈套之中,與日本的戰爭還遠遠沒有到時候。

協約國出於對中國的拉攏,將給予日本的待遇同樣給予了中國,使得中國與協約國之間的貿易激增,成爲了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戰爭受益者。

俄羅斯的內戰,使得相鄰的中國進一步的獲得了大筆的訂單,內戰雙方都成爲了中國的大客戶。

從軍火裝備到各種物資,中國源源不斷的向俄羅斯輸送,而大筆的黃金開始流入中國。

無論是紅軍還是白軍,都在拉攏中國,希望得到足夠的支持。

俄羅斯目前的局勢,也相當的驚心動魄,交戰雙方從戰場到背地裡的各種爭鬥層出不窮。

在這段列寧所說的最危急的日子裡,當內戰和麪包戰達到熾熱化的程度時,反恐怖活動十分猖獗,地富分子和沙皇餘孽到處槍殺布爾什維克黨人和羣衆,製造了無數的流血慘案,致使廣大工農羣衆的憤怒被激發起來,如同火山爆發時出來的斗羅熔岩一樣,復仇的聲浪遍及全國。

內務人民委員高爾基向所有各地的蘇維埃發佈一項通告,“地方蘇維埃政府應立即逮捕所有社會黨人;肅反委員會和軍事部門應作出特殊努力,尋捕所有那些隱姓埋名的反分子,並指示對於那些同白軍勾結的罪大惡極的奸特和反對工人階級和蘇維埃政府的卑鄙的陰謀家,可不經任何法定手續予以處決。”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罪惡昭著的並同外國勢力勾結的尼古拉二世被政府處以極刑。

這讓李安生頗爲可惜,說起來,他還曾經與沙皇的大女兒有過一夜激情,留下了深刻的回憶。

此時知道沙皇一家都成爲了紅軍屠刀下的亡魂,倒是有些傷感。

比契卡更爲殘暴的紅軍將士比比皆是,此時的俄羅斯內戰已經有些不可理喻。

1917年初,形勢進一步吃緊,察裡津再次成爲保衛蘇維埃共和國最重要的戰區之一。北高加索的糧食,巴庫的石油,中亞的棉花,都要通過這一工業鐵路樞紐和伏爾加河的港口,才能提供給國家的中心地區。在伏爾加河下游的這一無產階級前哨,成了當時頓河流域和東部反力量聚合的主要路障。

當時察裡津處在敵人的重重包圍之中,同時這裡又潛伏了不少從中部地區逃來的社會黨人、前軍官、資本家和其他敵視蘇維埃的分子,其中一部分人又以“的面目”鑽進了民政機關和軍事機關。這一切都孕育着嚴重的後果。

在軍事委員會和市黨委的領導下,經過充分的思想發動和大量的組織工作,察裡津的工人階級給部隊提供了大量的新的戰鬥裝備,他們修好了300門大炮,製造了11輛裝甲列車和18輛裝甲汽車。全市許多工廠都爲軍隊生產槍支彈藥。數以萬計的市民參加挖戰壕和修築陣地工事。爲了同機動性強的白衛哥薩克騎兵部隊作戰,高爾夫又組建了幾個用大量機槍和大炮裝備起來的加強師;原紅軍騎兵部隊改編成更大的炮兵部隊。爲了支持步兵和騎兵作戰,組建了裝甲縱隊,由工人出身的英雄戰將阿利亞勃耶夫負責指揮。所有這些都加強了察裡津的防衛,並能在個別地段發動戰役性的進攻,從而打破了敵人的封鎖包圍。

開春之後,白軍的增援部隊又從四面八方圍聚在察裡津周圍,再次發起新的進攻。敵人從側翼對伏爾加河沿岸形成的半圓形包圍圈越收越緊。爲了達到奪取察裡津的既定目標,白衛軍克拉斯諾夫將軍放手讓士兵肆意搶劫。“在奪取察裡津以後,我給你們放假三天。”他宣佈,“搶到的所有東西都歸你們自己。你們可以搶,並且可以寄回家給親人。”

察裡津再次處於敵人的緊密包圍之中,蘇維埃政權面臨着極其危險的境地,東面有捷克斯洛伐克的軍隊,在北面和卡斯皮伊河沿岸是英國和法隊,在南面駐有克拉斯諾夫匪軍和德國的軍隊。他們要推翻蘇維埃政權,從農民手中奪回土地,壓迫獲得自由的無產階級,讓資本家、地主a最}快和沙俄將軍們重新騎在勞動人民的頭上。

高爾夫以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堅不可摧的精力和意志,粉碎了敵人多次奪取察裡津的一切企圖。

在保衛察裡津的壯麗史詩中,高爾夫和他的戰友們提供了新的、更高級的戰略與戰術的非凡範例。他們巧妙地採用了步兵、騎兵與炮兵、鐵甲列車和伏爾加河軍艦的協同作戰,表明進攻是防禦戰最好的形式。

依照勞動人民的請求,這個光榮不朽的城市——察裡津命名爲高爾夫格勒,以紀念高爾夫在保衛察裡津戰鬥中的功績。

相比之下,其他地區的紅軍將領就沒有能夠取得像高爾夫那樣的功績。

保衛察裡津結束後,由察裡津歸來的高爾夫又奉黨中央之命,去組織烏克蘭戰線,在他的指揮下,紅軍光復了烏克蘭部分領土,以及白俄羅斯、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大部領土。

列寧對高爾夫在東方戰線所作出的努力十分讚賞。在短短的幾個月內,高爾夫規定了改造黨、蘇維埃和軍事機關的工作辦法,制訂了鞏固蘇維埃國家國防能力的完備而嚴格的綱領。在軍事建設方面,爲動員和整編、建立常備軍和加強紅軍中的政治工作,以及大兵團協同作戰等創造了寶貴的經驗。

夏天的時候,英、法、美等帝國主義組織了對蘇維埃共和國的“聯合征討”,再次掀起了武裝干涉的新。

高爾察克是這次進犯的主要突擊力量,帝國主義者趁着紅軍與高爾察克大戰方酣之際,又派尤登尼奇將軍所部進攻彼得格勒,派芬蘭白軍和愛沙尼亞白軍以及英國艦隊到波羅的海來聲援他們。

紅軍在高爾夫領導下,在彼得格勒附近取得重大勝利之後,又揮師東進,繼續同高爾察克鬥爭。經過多次激烈戰鬥,終於擊潰了高爾察克的軍隊。這個號稱爲“俄國最高執政者”的沙皇海軍上將也做了紅軍的俘虜,最後被委員會槍決。

高爾夫的威望如日中天,甚至在贏得民心上面,隱隱有超過列寧的趨勢。

百姓就是如此的現實,誰對他們好,他們就相信誰。

列寧上臺之初,爲了增強自己政權的正義形象,爭取民衆支持,許下很多諾言,最著名的就是:立即停止對德戰爭,簽訂平等的停戰協議,恢復和平;政治上實行蘇維埃(人民代表大會)民主制,保障公民的各種自由;允許非俄羅斯民族的人民自治,建立國家;廢除舊的國家專政機器,不再實行嚴酷刑法,不再逮捕政治犯。

щщщ✿ ttКan✿ ¢O

可是布爾什維克以後的行動表明,以上承諾純屬拉攏人心的宣傳欺騙,沒有一項承諾兌現:對德國停戰了,可是在佈列斯特簽署的停戰條約使俄羅斯損失了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而且都是質量最好的土地;蘇維埃完全被布爾什維克控制,根本就是一黨的工具,壓根兒不是自由選舉產生的,代表不了普通公衆的意願;公民的自由根本沒有保障,其他黨派的成員如果不轉變立場支持布爾什維克,就遭到殘酷鎮壓。普通公衆只要發表對時局不滿的言論,就會被扣上“破壞分子”、“怠工者”、“富農”的帽子,然後被名正言順地剝奪一切公民權利;當烏克蘭族、土庫曼族以及外高加索各族人民建成國家後,在紅軍刺刀的逼迫下,只好“自願”加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列寧也命令紅軍遠征軍讓波蘭等國家“自願”加盟蘇聯,可是常年征戰的紅軍實力已衰,被波蘭工人自願組成的軍隊在華沙附近擊敗,列寧只好承認波蘭、芬蘭、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

列寧稱沙皇俄國爲“各族人民的大監獄”,可是爲了奪權、保權,他領導的政府在今年頭三個月殺的人就比沙皇俄國有史以來紀錄的判處死刑人數多。

而紅軍最大的暴行,是在執行“餘糧收集制”的過程中,對農民犯下的。當時一切經濟秩序被打破,政府無法通過公正手段收集糧食養活軍隊、官員以及城市居民,就派出軍隊到各個村莊搶奪農民的糧食。

爲了搶糧而打死的農民不計其數,因爲這種搶劫行爲徹底窒息了農民生產糧食的積極性,一旦爆發饑荒,俄羅斯將會損失大量人口。。

蘇維埃政府還打破了國際慣例——即一個國家的各種債權、債務關係不因爲它的政府更換而改變。蘇俄政府拒絕償還沙皇俄國欠法國等國家的債務,把外國在俄羅斯的投資全部充公,美其名曰“不能讓人民再受國際資本家的剝削”,可是這部分資產被政府沒收後,對職工的剝削也不見得就少了,而且經營不善,普通人民失業的更多,根本得不到什麼好處。而外國投資者,其中有許多小股東是一般居民,他們完全按照法律的許可,把辛苦攢下來的錢投資到俄羅斯,卻毫無理由被蘇俄政府霸佔。

唯一的例外是華商,由於中國向蘇維埃政府輸送了大量的糧食,不僅使得糧食價格沒有在高爾夫控制的地盤高企,還使得高爾夫暫時的穩定了人心。

目前蘇俄也只能選擇依靠中國,一個唯一願意向蘇俄提供各種物資的國家。

蘇俄對德國投降,使德國控制了包括整個烏克蘭的大片肥沃土地和原材料產地,東線德軍全部開往西線,使得之前協約國戰線差一點在就崩潰,這個仇不共戴天啊。

所以當時世界上的主要國家對蘇俄政府無不深惡痛絕,有人認爲紅軍之所以戰勝白軍,是因爲布爾什維克得人心。其實在一個落後、動盪的殖民國家內,自由、博愛、民主、平等的思想沒有萌發,組織最嚴密、行爲最兇殘、政治權術最狡詐、最不擇手段的派別纔是最有可能攫取政權的。

在1917年末,蘇維埃政權有了一個短暫的喘息時期,經濟建設問題就特別尖銳地提出來了。蘇維埃國家勞動人民紛紛響應黨的號召:“一切爲了恢復被破壞的國民經濟而鬥爭!”這時高爾夫奉列寧的指示,負責領導恢復烏克蘭被戰爭破壞的經濟,領導烏克蘭勞動軍委員會。在高爾夫的具體領導下,烏克蘭工人階級以巨大的努力,首先恢復了頓涅茨礦區的生產。高爾夫認爲,如果不先把燃料工業恢復起來,全國的工廠和交通便不能開工和運行。這個極端困難的任務解決後,被白軍破壞的礦山紛紛恢復生產,擴大了採煤量,鐵路、橋樑、工廠和發電站也都迅速修復,重新投入生產。這對發展經濟、支援戰爭起了重要作用。

在中國大量向蘇俄輸送商品的同時,也掩蓋了高爾夫的“親華”傾向,包括無數蘇維埃政權高層,到底層的人民,都對中國的友善無比感激。

他們其實並不清楚,中國同樣也在私底下暗暗的支持着白軍。

由於白軍無法迅速的從協約國那裡得到想要得到的一切物資,故而中國成爲了白軍極力爭取的對象。

從高爾察克再到他的繼任者,白軍用無數的黃金換回了中國始終對俄國交戰雙方的一視同仁。

1917年末,白軍臨時的領導者鄧尼金與中國簽署了一項重要的協議,那就是白軍將包括秋明、新西伯利亞在內的西西伯利亞部分土地割讓給了中國,這些土地面積七十五萬平方公里,自此,整個西伯利亞最爲富庶的地區都落入了中國手中。

隊的西進暢通無阻,而蘇俄出於恐懼與擔憂,並沒有惡化與中國的關係,他們希望能夠通過默認,來維持中國對他們的商品輸出。

這太關鍵了,中國向俄羅斯是完全開放的,蘇維埃政權憑藉着從沙皇時代的富得流油的大肚腩之中獲取的大量的財富,都開始向中國流動。

事實上,俄羅斯內戰雙方都並不缺乏財富,白軍手中有從沙俄國庫中得到的數百噸黃金,而蘇維埃政權則能夠從人民的“自願”中,在戰時體制之下,獲得大量的稅賦。

他們只是缺乏生產力,而中國則最不缺乏。

由於世界大戰之前,中國就大躍進式的冒險奮進,制定了極爲龐大的引起世界幾大強國嗤之以鼻的工業計劃,使得許多國家準備看笑話。

可是,在世界大戰進行的同時,整個俄羅斯大地對於中國的這種工業計劃的依賴,使得中國的工業基礎迅速的建立並完善下來。

光是爲了那數百噸黃金,李安生就希望俄羅斯內戰能夠久一點,時間長一點,規模再大一點。

最好是最後蘇維埃政權筋疲力盡,實力大損,幾十年之內都無法對中國構成太大的威脅。

在解決日本之前,中國必須要擺平與蘇俄的關係,不讓蘇俄在將來的中日戰爭中趁火打劫。。.。

第33章 做官了第381章 五省邊防第281章 飛機廠第268章 捏住錢莊的喉嚨第98章 銅礦之爭(2)第267章 開始跌了第124章 民變與譁變第259章 賊喊抓賊第435章 日本瘋狂造艦第279章 炮擊事件第329章 首戰告捷第351章 錫良的動員第231章 進監獄了第131章 殺人盈野第26章 王道清的毒計(1)第26章 王道清的毒計(1)第243章 丹皮爾家的安琪第240章 中醫進入美國軍隊?第279章 炮擊事件第357章 南方軍北上第54章 狗頭金第130章 滿洲里告急第453章 反腐第401章 陰謀敗露第156章 過江,過江第376章 庫張鐵路處理辦法第160章 新的遠東政策第263章 各處密謀第148章 除了暴利還是暴利第218章 楊山河的過去第135章 激烈衝突第389章 讓老袁衝鋒在前第125章 招商引資有奇招第83章 璦琿除暴(17)第12章 疑雲起第329章 首戰告捷第103章 墨爾根之陰謀詭計第233章 美國之星的野心第123章 動你的女人第432章 李大總統第185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2)第299章 數錢把手崴了第55章 黑龍江發展方略第27章 王道清的毒計(2)第68章 璦琿除暴(2)第263章 各處密謀第192章 這纔是大富豪第347章 華俄道勝銀行第414章 自強對外第182章 這不是李二愣嘛第440章 發飆了第371章 西線完結篇第109章 釜底抽薪第14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1)第42章 初試牛刀(3)第338章 馬克沁發威第449章 東線危局第53章 獻策建新軍第28章 王道清的毒計(3)第175章 高二虎搶親(1)第215章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稅務部隊第12章 疑雲起第308章 別急,咱有王牌第237章 總統請你喝酒第37章 李安生的謀劃第145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360章 爲四萬萬人爭國格第302章 上海銀行第18章 韋宅釋疑(1)第176章 高二虎搶親(2)第46章 初試牛刀(7)第36章 此乃神器也第165章 陷害你只要一句話第372章 對俄之國家戰略第28章 王道清的毒計(3)第102章 傻子弟弟第148章 除了暴利還是暴利第37章 李安生的謀劃第113章 馬賊也來送財(2)第140章 衝突升級第235章 你死定了第436章 不吃不喝也要造艦第157章 面朝故土,一往無前第21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4)第85章 此乃陽謀第87章 擦屁股的袁世凱第34章 農業之辯第271章 我們應該爲他們做點什麼第438章 無恥啊第64章 墨爾根墾務第304章 關於造艦第161章 民族糾紛?第226章 錦璦鐵路之設想第11章 指點迷津第424章 老袁要退休第14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1)第165章 陷害你只要一句話第408章 搶女人第172章 反將一軍第105章 我爹是恰穆倫
第33章 做官了第381章 五省邊防第281章 飛機廠第268章 捏住錢莊的喉嚨第98章 銅礦之爭(2)第267章 開始跌了第124章 民變與譁變第259章 賊喊抓賊第435章 日本瘋狂造艦第279章 炮擊事件第329章 首戰告捷第351章 錫良的動員第231章 進監獄了第131章 殺人盈野第26章 王道清的毒計(1)第26章 王道清的毒計(1)第243章 丹皮爾家的安琪第240章 中醫進入美國軍隊?第279章 炮擊事件第357章 南方軍北上第54章 狗頭金第130章 滿洲里告急第453章 反腐第401章 陰謀敗露第156章 過江,過江第376章 庫張鐵路處理辦法第160章 新的遠東政策第263章 各處密謀第148章 除了暴利還是暴利第218章 楊山河的過去第135章 激烈衝突第389章 讓老袁衝鋒在前第125章 招商引資有奇招第83章 璦琿除暴(17)第12章 疑雲起第329章 首戰告捷第103章 墨爾根之陰謀詭計第233章 美國之星的野心第123章 動你的女人第432章 李大總統第185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2)第299章 數錢把手崴了第55章 黑龍江發展方略第27章 王道清的毒計(2)第68章 璦琿除暴(2)第263章 各處密謀第192章 這纔是大富豪第347章 華俄道勝銀行第414章 自強對外第182章 這不是李二愣嘛第440章 發飆了第371章 西線完結篇第109章 釜底抽薪第14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1)第42章 初試牛刀(3)第338章 馬克沁發威第449章 東線危局第53章 獻策建新軍第28章 王道清的毒計(3)第175章 高二虎搶親(1)第215章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稅務部隊第12章 疑雲起第308章 別急,咱有王牌第237章 總統請你喝酒第37章 李安生的謀劃第145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360章 爲四萬萬人爭國格第302章 上海銀行第18章 韋宅釋疑(1)第176章 高二虎搶親(2)第46章 初試牛刀(7)第36章 此乃神器也第165章 陷害你只要一句話第372章 對俄之國家戰略第28章 王道清的毒計(3)第102章 傻子弟弟第148章 除了暴利還是暴利第37章 李安生的謀劃第113章 馬賊也來送財(2)第140章 衝突升級第235章 你死定了第436章 不吃不喝也要造艦第157章 面朝故土,一往無前第21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4)第85章 此乃陽謀第87章 擦屁股的袁世凱第34章 農業之辯第271章 我們應該爲他們做點什麼第438章 無恥啊第64章 墨爾根墾務第304章 關於造艦第161章 民族糾紛?第226章 錦璦鐵路之設想第11章 指點迷津第424章 老袁要退休第14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1)第165章 陷害你只要一句話第408章 搶女人第172章 反將一軍第105章 我爹是恰穆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