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文萊參戰

萊共和國自從攻佔了德國在太平洋上的諸多殖民地之後,便開始進行大規模的移民,不管是華人、白種人還是土著,一股腦的遷移過去,遍地生根。(nbsp;】

當然,在英國與澳大利亞都無人來顧及的情形下,自然是大批的將華人遷移到了重要的島嶼上。

只有大量的人口,才能夠幫助文萊共和國掌控龐大的德屬巴布亞、俾斯麥羣島以及一長串的數以萬計的大小島嶼。

澳大利亞此前對於文萊共和國搶在他們前頭攻佔德屬太平洋殖民地,感到萬分的不滿,即便澳洲還有大量的沒有開發的土地,但是對於土地的多寡,沒有人會計較,最好是越多越好。

不過澳大利亞此刻還沒有辦法來阻止文萊共和國的小手段,其他英國的自治領也同樣如此,哪怕是文萊共和國呼籲向德屬殖民地移民也無法去應和,他們忙着爲母國而戰。

在俄國宣佈動員後,澳大利亞工黨領袖費舍就戰爭發表談話,他說:“澳大利亞堅決地站在祖國一邊,協助她,支持她,直至戰鬥到最後一個人和最後一個先令。”

8月3日,看守政府總理約瑟夫?庫克代表政府宣佈在戰爭期間,澳大利亞的海軍交由英國海軍部指揮,並準備戰爭一開始就提供2萬遠征軍。

1914年8月4日午夜,倫敦向所有的自治領發出了電報,宣佈了英帝國向德意志帝國宣戰的事,澳大利亞立刻做出了堅決的反應,當即對同盟國宣戰。

當庫克總理在墨爾本辦公室召集報界代表宣佈:“我已收到帝國政府發來的如下電文:同德國的戰爭已經爆發。”

這個時候,澳大利亞舉國上下一致表示,同意給母國和其他盟邦以無條件援助。出乎意料的是,一貫持反英立場的澳籍愛爾蘭人也表示支持英國對德戰爭。

出兵德屬殖民地,自然也是爲母國做貢獻,這是個極爲便宜的事情,沒想到卻給文萊共和國搶走。

無奈之下,費舍政府立即着手解決參戰問題,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把國家從和平轉向戰爭,使國家生活戰爭化。這對澳大利亞來說,這完完全全是新的問題,無任何經驗可借。自1788年以來,澳大利亞從未發生過戰爭,一直處於和平時期,加之澳洲大陸遠離政治中心,孤懸於南半球,四面皆茫茫大海,突然戰爭到來,而又要使國內生活戰爭化,確是一大難題。

在這一點上頭,澳大利亞甚至做的還不如文萊共和國,文萊自從與澳大利亞同一天向德國宣戰後,就迅速的開始了國家軍事化管理,出臺了大量的戰時體制,整個國家機器運轉了起來,並沒有絲毫的混亂。

澳大利亞與文萊共和國在研討之後,決定效仿文萊共和國,在對德宣戰後兩個月,便派出第一批遠征軍去歐洲,約2萬人的兵力。

萊共和國雖然在之後攻佔了德屬殖民地,並且分兵駐紮,甚至還秘密的跟日本在塞班島幹了一仗,但仍然承諾有效,依然會派遣兩萬人的兵力,並且將海軍交給英國海軍部指揮。

畢竟文萊共和國也不能太過冷漠,對於名義上的母國還是要貢獻一份力量,起碼錶面上要跟澳大利亞一樣賣力。澳大利亞政府將其戰艦連同海軍士兵2萬人交由英國海軍調用,提出的口號是“拯救帝國,保衛澳大利亞”。

第一批遠征軍全系志願入伍。,澳大利亞政府在參戰後號召人民自願報名入伍,報名十分踊躍、積極,很快達到數萬人,與此同時政府還大規模地製造各種軍需品,如馬車、馬具、制服、槍支、彈藥、船隻,準備糧秣和醫藥品。

而文萊共和國也不示弱將大量的國民武裝起來,號稱要建立一支超過5萬人的土著軍隊,分兩批前往歐洲戰場。

在海軍方面,文萊海軍的權要勝過於澳大利亞海軍。

“澳大利亞”號戰列巡洋艦是澳大利亞海軍的旗艦,是英國作爲債務償還的一部分給澳大利亞的。該艦去年6月建成,造價1783190英鎊,搭載4座雙聯裝45倍徑305毫米主炮,之前參加了搜捕斯佩艦隊的行動,爲海上航渡的澳新兵團運輸船護航。

萊共和國海軍雖然沒有這麼具有一定威懾力的戰列巡洋艦,但是“沙巴”號巡洋艦搭載的九門203毫米主炮,憑藉着強大的續航力以及較快的速度,同樣受到了英國皇家海軍的青睞。

而文萊海軍當初爲了保留一定的性,自顧自的向中國訂造了全部戰艦,還曾經使得英國皇家海軍極爲不滿。

此刻,英國不得不看到文萊共和國海軍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

同樣的,在得到了文萊共和國關於塞班島戰役的通報後,不僅沒有因爲日本方面的壓力而責怪文萊,還較爲護短的包庇文萊,也是看中了文萊共和國陸軍的作戰能力。

相比那些需要集訓的澳新軍,文萊共和隊直接就能作戰,據英國本土所知,文萊共和國針對土著的鎮壓一直沒有停止過,他們習慣了時刻保持警惕,隨時作戰。

萊共和國的人口是六個自治領(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紐芬蘭、南非、文萊)中排第四,只比新西蘭與紐芬蘭多了些,但是相比加拿大與南非這樣的人口大領,文萊的軍事潛力反而更讓人看重。

WWW¸ T Tκan¸ ¢○ 光是能夠在塞班島戰役中給日軍以重創,就能讓世界刮目相看,只是這個戰役被當事雙方有意的封鎖而已。

目前文萊共和國實際人口數已經達到了四百多萬,接近於澳大利亞,當然,對英國公佈的數字則是兩百多萬。

萊共和國首批就動員七萬人的軍隊趕赴歐洲戰場,再加上還要駐防從德國手中搶來的地盤,已經是相當的不易,足夠讓英國感受到自治領對母國的維護。

金翰聖其實已經得到了李安生的指示,利用這個時機來消耗土著與白種人的人口數目。

參戰可不是鬧着玩的,後世歷史上,澳大利亞耗用戰費達3.64億英鎊,此外花費在年金、遣送歸國費、傷員、戰債利息以及歸國士兵補助等項達2.7億英鎊左右,兩項合計達6億英鎊,這筆數字太過龐大,文萊共和國可承受不起。

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在英國急缺參戰兵力的情況下,雪中送炭,儘可能的武裝土著軍隊過去,尤其是桀驁不馴的棉蘭老島土著。

憑藉文萊兩百多萬的人口,送個三五十萬的土著去送死,夠意思了吧。

要知道,戰爭後期,兵力匱乏,物資固然緊缺,但主要還是兵源枯竭帶來的厭戰情緒最爲危險。

如果文萊共和國真的能故源源不斷的維持四個師的兵力在歐洲戰場,對於英國的貢獻可想而知。

參戰固然有大筆軍費支出,但何嘗不是一個發展經濟的大好時機。

如果說澳大利亞的命脈是羊毛與小麥,那麼文萊的命脈便是石油、煤鐵、糧食。

這些物資的價格高企,配合適當的政策,有利可圖,同時製造業與原料加工業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世界大戰尤其促進了軍事工業和鋼鐵工業的迅速發展,之前文萊共和國的軍事工業與鋼鐵工業只不過是在中國的扶持下有了一個淺薄的基礎而已,大規模的需求刺激,生產武器、彈藥以及其他軍需品,如軍衣、軍用靴等工業部門如雨後春筍般地建立起來。

爲了發展軍事工業,文萊共和國專門成立了軍需署,建立了承包和供應委員會、軍事委員會等機構。政府竭力實現在武器和軍用被服生產上能自給自足,爲此建立了一些國營軍需工廠,如專門製造步槍等武器的斯里巴加灣大型兵工廠。

鋼鐵工業在世界大戰的初期發展尤爲迅速,之前文萊就已經有了大規模的投資與扶持,斯里巴加灣成爲了鋼鐵基地。

這次文萊共和國從德屬殖民地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德國人經營殖民地的務實,這是衆所周知的,德國佬也幹敢於花大價錢去投入。

故而,德國在太平洋的殖民地,不僅是德屬巴布亞與俾斯麥羣島,就連其他島嶼上都有不少的產業與設施。

德國在全世界的殖民地並不多,除了中非幾個地方,就是太平洋上的這些島嶼,海外投資最多時超過百億馬克。

德國光是在德屬巴布亞以及俾斯麥羣島多年的經營,就投入了超過二十億馬克,如今這些都成爲了文萊共和國的戰爭紅利。

更爲寶貴的是,德國在這些殖民地有大量的冶金行業,還有大量的重工業工廠,完好的接收了幾個經營得無比完美的港口與設施,憑藉這些,文萊共和國具備了成爲一箇中型強國的基礎。

從棉蘭老島爲第一步,獲得了寶貴的未開發地,大量的耕地,再到加裡曼丹島全島,獲得了更多的森林資源與礦產資源,再到如今的整體外圍戰略要地,進可攻退可守,還收穫了大量的資源產出地,一個基本的工業基礎。

之前文萊共和國通過搶地盤,成功的化解了國內的矛盾,使得土著能夠獲得大量的土地與資源,以利益驅使,歸化了大量的土著人口。

隨着人口的增加,文萊共和國之前的農業戰略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斯里巴加灣成爲了一個重要的糧食集散地。

萊共和國政府十分重視農牧業的發展,這是它的傳統政策,在大戰期間亦如此。大戰期間,農牧業的主要是銷售和運輸兩大問題。

以小麥而論,明年待外銷外運的小麥將會高達三十五萬噸,待運待銷數額如此巨大,不設法解決立即會給文萊的經濟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文萊新興的羊毛產業也有此問題。

如果是石油產品倒是好辦,文萊專門向中國訂造的大型油輪派上了用場,一度被稱爲文萊戰列艦的兩艘三萬五千噸級油輪曾經被稱爲靠石油而暴富的文萊象徵,炫富的象徵,但是,此刻它們將會掠取暴利。

可是傳統的物資比如糧食就有些難辦,畢竟不能像石油產品一樣搞專門運輸鉅艦,無法降低運輸成本。

爲解決問題,文萊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設置全國小麥管理局,各州派專人負責發展小麥生產事務。爲促進小麥在英國銷售,在倫敦設立了小麥銷售委員會,該委員會工作由文萊駐英高級專員主持,經常與英國政府有關部門協商銷售、運輸和儲存等問題,爲儲運小麥,還聘請英國船運業協會有關人員與小麥運輸商組成小麥銷售運輸顧問委員會。

全國小麥管理局還通過文萊國家銀行和其他銀行獲得必要的資金,以預先支付給農民使其有生產的資金,同時還組織銀行與小麥生產場主簽訂貸款合同。文萊政府爲了促進小麥生產還頒佈了獎勵種植小麥的條例和辦法。

雖然文萊的土著普遍並不勤快,還不適應農活,但是主力還是靠華人,之前文萊大批量,無視英國干涉接納華人的好處就體現了出來。

當初東南亞數百年曆史的糧食、經濟作物的種植,以及礦產的開採,都是依靠華人,依靠華人的勤勞樸實,創造財富。

只是他們創造的財富被可恥的白人與土著所侵吞,甚至還想着要盡數霸佔。

萊共和國不但從中國大陸接收移民,還從東南亞的其他地區獲得人口,相比荷蘭統治的荷屬東印度,文萊簡直就是天堂。

萊共和國目前擁有的耕地爲七百六十萬公頃,初期預計能開發的耕地能夠達到四千萬公頃,足夠上億的人口在此生息。

光是從農業上,就能吸引大量的中國南方省份的務農人口,前往文萊共和國尋找致富的機會。

尤其是文萊共和國出臺了一系列的戰時政策後,歐洲交戰國對糧食的需求必定會進一步的猛增,糧食生產大有可爲。

世界大戰的交戰期,必定是文萊共和國的經濟發展期,是土地開發期,是人口的猛增期。

шшш ▪Tтkǎ n ▪¢O

而爲了在戰後獲得凡爾賽體系的列席資格,文萊共和國也有必要多做些貢獻。

大英帝國總參謀部原擬將澳大利亞、文萊和新西蘭的軍隊先集中在英國進行進一步軍事訓練,然後送往歐洲大陸戰場作戰,但是由於冬季,英國兵營無法容納更多的士兵,更重要的原因是,10月土耳其加入德國集團,並在澳新文遠征軍到達前幾日對協約國宣戰。土耳其軍隊在兩方面威脅着協約國,在北面威脅俄國,在南面威脅着蘇伊士運河,因此英軍最高指揮部對士軍的威脅十分不安。根據帝事部國務大臣吉青納元帥的命令,決定把澳新文軍隊派往埃及,在那裡接受訓練,等待命令。

而第二批爲數8萬人的遠征軍也已經踏上了征程,其中有5萬人的文萊共和隊,這些軍隊並不是新組建的,其中有着大約五分之一的比例,是文萊共和國陸軍官兵。

其中有一個文萊團頗爲引人矚目,雖然沒有人明確指出,但誰都知道,那是參加塞班島防禦戰的一支軍隊。

英國總參謀部秘密電文,指名要這支部隊參戰,他們將會搭乘快速艦艇在軍艦的保護下首先趕往埃及,去那裡幫助訓練在那裡的第一批遠征軍。

團的裝備與精神都是一流的,站在港口隊列中,顯得鶴立雞羣。

這次李安生的秘密指示,是不要藏着掖着,用跟中國陸軍一樣的裝備,到戰場上去建立功勳,讓協約國看到文萊的作用,看到中國裝備的作用,這也無形之中是在替中國的軍工產業做了回廣告。

國陸軍的制式裝備到現在只列裝了三分之一的軍隊,由於軍費的限制,就連甲種師都還沒有全部配備標配裝備,這次優先擠出資源,生產外銷型號,配備給文萊遠征軍,事實上也是想要賺上一。

反正陸軍的列裝不用着急,有的是時間,趁着這時間多賺點錢纔是正經,後世美國可是從軍工上頭狠狠的賺了一大筆,富的流油。

生產外銷型號並不難,只是要改動兩個工序而已,增加的成本很有限。

到了世界大戰的中後期,參戰國都是如此,只要是不跟後勤起到致命衝突,無論什麼槍都可以拿來用,比如英國陸軍就用比利時、美國、法國甚至是日本槍。

更何況中火的外銷型號都是針對這次世界大戰而設置,本來就是存着掠奪財富的目的。

首批的文萊遠征軍專用裝備都是貨真價實,性能質量都屬上乘。

萊軍偏向於攜帶多種口徑迫擊炮,步兵炮以及105輕型榴彈炮,沒有攜帶大批的重火力,但是重機槍配備的很充足,甚至優於歐洲交戰雙方。

萊軍的單兵裝具,也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的軍隊將士們都用羨慕的眼光看着他們。

開玩笑,戰爭打的就是物資,除了軍火、被服,其他裝備甚至是伙食都能賺大錢。

比如軍用罐頭、比如單兵急救藥物,再比如巧克力、雪茄等等。

用李安生的話來說,什麼最賺錢,就搞哪個,不大發一筆,實在對不住昏了頭要打得你死我活的歐洲人。

第437章 先達成一致再說第404章 七大軍區第37章 李安生的謀劃第117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2)第12章 疑雲起第70章 璦琿除暴(4)第181章 胖爺居然是騙子?第192章 這纔是大富豪第17章 燃燒的熱血第27章 王道清的毒計(2)第27章 王道清的毒計(2)第302章 上海銀行第441章 西線僵局第77章 璦琿除暴(11)第257章 製造局立威第405章 進駐四川第70章 璦琿除暴(4)第253章 匯豐銀行董事團第20章 胭脂溝發展大計(1)第163章 能源與教育展望第144章 抗俄英雄第342章 東北振興公債第197章 太后,不可以第453章 反腐第362章 香菸勾引人第218章 楊山河的過去第408章 搶女人第272章 讓他們畏罪自殺第53章 獻策建新軍第192章 這纔是大富豪第436章 不吃不喝也要造艦第221章 綠林盟主陸永國第57章 此仇不共戴天第118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3)第72章 璦琿除暴(12)第44章 初試牛刀(5)第259章 賊喊抓賊第260章 美國小妞霸氣側漏第430章 小雀兒第126章 老子坑的就是你第335章 慘烈的戰場第261章 玫瑰也能賺大錢第447章 瞎扯淡第112章 馬賊也來送財(1)第277章 股票又漲了第47章 初試牛刀(8)第41章 初試牛刀(2)第92章 段芝貴的野心第75章 璦琿除暴(9)第243章 丹皮爾家的安琪第396章 李安生訪俄第74章 璦琿除暴(8)第295章 全部燃油鍋爐戰艦第378章 隴海線第161章 民族糾紛?第255章 這就是美國小妞第139章 這是在屠殺第175章 高二虎搶親(1)第352章 唐努烏梁海騎兵第406章 日置益爲日本妓女請命第2章 冰天雪地第118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3)第21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4)第32章 修路之策第152章 老婆,快出來看蘿蔔第451章 趁火打劫第74章 璦琿除暴(8)第113章 馬賊也來送財(2)第306章 東北整軍備武大略第283章 錢莊三人組被抓了第284章 張謇的決定第241章 這裡不接待你們第437章 先達成一致再說第125章 招商引資有奇招第295章 全部燃油鍋爐戰艦第346章 佔據中東鐵路第280章 印度巡捕殺人了第190章 胖叮噹要成兔兒爺?第377章 三軍皆歡騰第141章 鐵道游擊隊第160章 新的遠東政策第250章 求新機器廠第454章 大清洗第86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230章 摩根的態度第106章 陰謀的味道第408章 搶女人第266章 洋騙子們的聚會第444章 這是交易第200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342章 東北振興公債第21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4)第10章 因禍得福第354章 這就是援軍?第205章 徐世昌的小妾第117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2)第371章 西線完結篇第371章 西線完結篇第148章 除了暴利還是暴利第255章 這就是美國小妞
第437章 先達成一致再說第404章 七大軍區第37章 李安生的謀劃第117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2)第12章 疑雲起第70章 璦琿除暴(4)第181章 胖爺居然是騙子?第192章 這纔是大富豪第17章 燃燒的熱血第27章 王道清的毒計(2)第27章 王道清的毒計(2)第302章 上海銀行第441章 西線僵局第77章 璦琿除暴(11)第257章 製造局立威第405章 進駐四川第70章 璦琿除暴(4)第253章 匯豐銀行董事團第20章 胭脂溝發展大計(1)第163章 能源與教育展望第144章 抗俄英雄第342章 東北振興公債第197章 太后,不可以第453章 反腐第362章 香菸勾引人第218章 楊山河的過去第408章 搶女人第272章 讓他們畏罪自殺第53章 獻策建新軍第192章 這纔是大富豪第436章 不吃不喝也要造艦第221章 綠林盟主陸永國第57章 此仇不共戴天第118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3)第72章 璦琿除暴(12)第44章 初試牛刀(5)第259章 賊喊抓賊第260章 美國小妞霸氣側漏第430章 小雀兒第126章 老子坑的就是你第335章 慘烈的戰場第261章 玫瑰也能賺大錢第447章 瞎扯淡第112章 馬賊也來送財(1)第277章 股票又漲了第47章 初試牛刀(8)第41章 初試牛刀(2)第92章 段芝貴的野心第75章 璦琿除暴(9)第243章 丹皮爾家的安琪第396章 李安生訪俄第74章 璦琿除暴(8)第295章 全部燃油鍋爐戰艦第378章 隴海線第161章 民族糾紛?第255章 這就是美國小妞第139章 這是在屠殺第175章 高二虎搶親(1)第352章 唐努烏梁海騎兵第406章 日置益爲日本妓女請命第2章 冰天雪地第118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3)第21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4)第32章 修路之策第152章 老婆,快出來看蘿蔔第451章 趁火打劫第74章 璦琿除暴(8)第113章 馬賊也來送財(2)第306章 東北整軍備武大略第283章 錢莊三人組被抓了第284章 張謇的決定第241章 這裡不接待你們第437章 先達成一致再說第125章 招商引資有奇招第295章 全部燃油鍋爐戰艦第346章 佔據中東鐵路第280章 印度巡捕殺人了第190章 胖叮噹要成兔兒爺?第377章 三軍皆歡騰第141章 鐵道游擊隊第160章 新的遠東政策第250章 求新機器廠第454章 大清洗第86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230章 摩根的態度第106章 陰謀的味道第408章 搶女人第266章 洋騙子們的聚會第444章 這是交易第200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342章 東北振興公債第21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4)第10章 因禍得福第354章 這就是援軍?第205章 徐世昌的小妾第117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2)第371章 西線完結篇第371章 西線完結篇第148章 除了暴利還是暴利第255章 這就是美國小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