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求新機器廠

江蘇學政署衙在北宋初年是孫氏的‘私’家‘花’園,明代嘉靖年間,江‘陰’人季科在舊址修建清機園,明代萬曆年間,江蘇學政移駐江‘陰’,建學政衙‘門’,清機園併入學政後‘花’園。到了清代,依舊將江蘇學政設在江‘陰’,同時彌補盡屠江‘陰’城的前事。明清兩代292年中,有124爲學政,連同家眷住在這裡,留下許多故事。

шωш ▪Tтkā n ▪C〇

光緒三十二年,科舉取消,這座後‘花’園開始荒蕪,梅寶成也成了個最爲空閒的官員,真正的清水衙‘門’。

不像後世的教育部‘門’是個油水充足的衙‘門’,這個時代的學政,真正是一窮二白,毫無油水可言。

李安生帶着梅依雲等人還沒到呢,梅寶成就匆匆的親自出來迎接了。

這回李安生準備讓梅依雲在他兄長這裡住上幾個月的時間,省得奔‘波’,有了身孕,可經不得奔‘波’的。

李安生沒打算一直在蘇州那地方呆着,要想有一番作爲,對江蘇有所貢獻,就得到處跑。

梅家兄妹數年未見,自是一番親熱傾訴,梅依雲見兄長消瘦,更是心疼萬分。

聽到李安生與梅依雲談起在京城時梅家宗族裡頭的齷齪與無恥,梅寶成倒是沒多大的情緒‘波’動,笑着說道:“我正是看了生厭,所以遠遠地避開,他們要爭什麼讓他們爭去,我自淡泊我自己的。京城的家產他們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只要咱們兄妹三個好好的。這回就在兄長這裡住下,有了身孕的人了,可別來回奔‘波’,有你嫂子照顧你,可不跟自己家一樣?”

兄嫂的親切與貼心,讓梅依雲眼珠子撲索索的掉了下來,讓李安生很是難爲情,他的確不夠好,不夠貼心,不夠溫柔。

梅家嫂子帶着梅依雲與楊‘玉’容自去說些體己話,梅寶成便陪着李安生喝了會茶,天南海北的談了一通。

李安生看的出,這梅寶成也是個學富五車‘胸’有城府之人,只是在江蘇學政任上不得升遷,他的心也淡了,知道朝廷已經徹底腐爛,沒得救了。

梅寶成的思想還是很開明的,居然讀了不少的西方鉅著,懂得不少知識,是個少有的學貫中西人才,也是難得。

這回他這個妹夫,可是他的頂頭上司,他雖然不好意思求官,但也指望能讓妹夫識其才。

有些官員會避嫌,有些官員則舉賢不避親,這就要看李安生怎麼選擇了。

除了談及江蘇官場,梅寶成也或多或少的談起了江蘇的工商業狀況。

跟浙江的生絲一樣,江蘇的生絲與棉紡在洋人的傾銷下,始終不能上一個臺階,苦苦的支撐着。

這打擊了江蘇民族工業的自信心,使得整個民族工業都只能在低利潤的情況下苦苦積累。

要想打破這種狀況,李安生就得好好的琢磨辦法,讓江蘇民族工業迅速完成資本積累,走向高利潤擴張道路,這纔是關鍵。

海關大權又在洋人手中,洋商憑藉成本優勢,始終緊緊的壓制着國貨,通過外國銀行,來遏制民族工業的崛起。

將梅依雲留在了江‘陰’,李安生帶着楊‘玉’容往上海而去,先到上海去看看,再來想辦法扶持民族工業,因爲那裡是民族工業的集中之地,也是與外國資本進行近身搏鬥的關鍵之地。

在東北久了,見慣了日俄的橫行霸道,本來以爲江蘇要好一些,可李安生到現在才明白,這裡也好不到哪裡去。

這不,在江‘陰’黃田港搞死了一船的英國佬,到了上海吳淞,看到了耀武揚威的列強兵艦,真是一股無名火起。

這裡停泊着數十條外**艦,可就是沒有一條的中**艦。

他也沒有去上海道衙‘門’,直接微服‘私’訪,這倒不是他後世的電視劇看多了,實在是不想冒然跟上海道官員打‘交’道,還是冷眼旁觀好了。

沒想到,在十六鋪碼頭上,李安生居然給小偷光顧,給當場抓住,要不是不想鬧開來,李安生一定要好好教訓對方。

想來想去,也沒地方可去,便想着去求新機器廠所在的廠區而去,那邊有一大片的工廠,全是民族工業,正好去視察視察,看看民族工業的現狀。

這個時代的中國還真沒有多少近代工業,就連機器磨麪粉的作坊,也很少很少,至少在江蘇,似乎還只有無錫的榮氏兄弟在嘗試。

主要的新式工廠還是集中在了上海,尤其是機械工業,內燃機工業等。

江蘇最大的企業是張謇的棉紡帝國,南通,在上海也有分廠,只是沒辦法一時都去參觀而已。

求新造船廠的前身是求新機器製造輪船廠,創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朱志堯在馬相伯的幫助下,籌資白銀4萬兩,在上海南碼頭機廠街租用土地2.66萬平方米,籌建求新機器製造輪船廠。朱自堯自任總經理,招僱工匠百餘人。於光緒三十年起,承接機器修配以及橋樑、車廂等公用事業方面的工程業務。數年後,獲利豐厚,由此增添設備,建設廠房,生產得到發展。光緒三十二年開始造船,主要建造淺水快輪和小型客貨船。

眼下這求新機器廠工人有500人,也算得上是個大企業,但就是這樣的大企業,每年的盈利不過上萬兩銀子。

雖然求新機器廠每年都在發展,不斷地擴大資產規模,可是,由於自身盈利水平遠遠無法與洋人相比,擴張並不迅速。

李安生等人到了求新機器廠‘門’口,卻看到這裡給一大幫的地痞流氓圍得水泄不通。

“你們這是想幹嘛?”

李安生在旁邊聽了會,無非是這些地痞流氓想要敲詐勒索,‘弄’點所謂的安保費,立即讓手下上前驅趕。

“我們可是青幫的,得罪了我們,讓你們死無葬身之地。”見到兩名嘍羅被打倒,一名頭目在那邊‘色’厲內荏的叫囂。

青幫良莠不齊,很多人都是靠着人多勢衆一窩蜂的欺負人,哪裡能跟北方的馬匪鬍子相比。

這話不說則已,一說便惹了洪老六的辣手,什麼死無葬身之地,簡直就是自己找死。

洪老六發怒的時候,戰鬥力直接飆升數倍,連胖叮噹都要暫避鋒芒。

一羣青幫流氓被專業殺手們迅速搞定,倒下了一大片。

斷手的斷手,斷‘腿’的斷‘腿’,哭爹叫娘,有些人屎‘尿’橫流,根本就不經打。

洪老六很是鬱悶,就這點三腳貓,還出來魂黑社會,還青幫白幫的,照他的想法應該直接殺上‘門’去,將青幫的所有大佬幹翻地上,讓他們去吃屎去。

不過,他可並不清楚,青幫勢力龐大,人員雜‘亂’,說不定連個官府公務員都是青幫衆人,也不定高級買辦也是青幫中人,許多人都堂而皇之的使用着大字輩的稱號。

要是將大字輩全部幹翻,只怕要好幾天的功夫呢。

朱志堯本來還很高興有人出來打抱不平,可他立馬就笑不出來了,這些青幫流氓吃了這麼大的虧,是不肯善罷甘休的。

青幫沒別的,就是人多,地頭蛇一幫。

李安生這夥人簡直就是在惹禍,不過,出於道義,朱志堯還是跑了出來,勸李安生等人跑路。

要是再不跑,只怕等會便是幾百柄砍刀斧頭殺過來了。

“且不忙,他們要來便讓他們來好了,我倒是有些話想要問問朱老闆。”

朱志堯臉如死灰,但他也是個有擔當的人物,讓工廠職工選了些身強力壯的,拿起各種武器守着,勸李安生到廠子裡說話。

既然事情到了這一地步,他也不再一味的怕是,水來土掩兵來將擋,幹他個鳥。

“不知道這位先生有何指教?還請教貴姓。”

朱志堯定了心思,再不見剛纔的緊張與不安,倒也是個人物。

“免貴姓李,指教不敢當,只是有些好奇,爲何這些地痞流氓會上‘門’來煩擾?”

“哼,他們這些時日三天兩頭都要來吵嚷,還動手打人,砸東西,煩不勝煩,我是實在給他們‘弄’得頭大。”

“哦?這是爲何?官府也不管上一管?”

“官府?官府要是能指望,那麼連頭豬都能指望了。這些青幫中人可是最大的地頭蛇,誰都要給點面子,官府中人也有許多是青幫呢。更何況,我這廠子是得罪了洋鬼子,是洋鬼子在背後攛掇這些地痞流氓來鬧事呢。”

李安生聽得奇怪,這地痞流氓居然會聽洋鬼子的指使?

“凡是有華商在洋人銀行借貸的,他們就會想方設法的迫使你廠開不下去,然後將資產賤賣給他們,以此來使得洋鬼子的工廠無人競爭。”

李安生又問道:“那麼,朱老闆爲何不在國人開辦的銀行中借貸呢?明知道洋鬼子包藏禍心,你還跟他們借貸。”

朱志堯搖了搖頭,無奈的嘆息道:“國人開辦銀行也不少,但就那麼點資本,僧多粥少,而且,國人所開銀行多半是抱成團的鄉黨商會合作的,只向固定的羣體放貸。比如四明等幾家銀行,就只向寧‘波’、紹興等地的浙江人放貸。”

這天底下居然還有這樣的道理,借了錢給人家,居然要將人家的廠子搞倒,這樣下去,還有誰敢投資實業,誰敢跟洋鬼子競爭?

怪不得我們的民族工業始終無法突破封鎖,有所作爲啊。

更可恨的是,青幫居然助紂爲虐,不顧絲毫的道義人‘性’,幫着洋人向自己國人出手。

歷來漢‘奸’最可恨,漢‘奸’都可殺。

“告訴外頭,要是青幫還敢來鬧事,一律殺無赦,來幾個打死幾個,我准許你們動槍。”

李安生一番話差點讓朱志堯暈死過去,動槍?這是要造反嗎?

當他看到李安生的隨從們紛紛掏出了手槍之後,朱志堯多少有了點數,便邀請李安生去參觀廠區去。

“聽說朱老闆的廠子如今以造船爲主?”

其實求新機器廠很是了不起,不僅自己造出了內燃機,還自己製造了各種機械設備,都是自力更生,積累了不少的技術基礎。

能夠在中國工業基礎薄弱,整體成本較高的情況下,還能造船出來盈利,真是不簡單,讓李安生實在很佩服。

要是突破了瓶頸與限制,只怕求新造船廠的利潤十倍都不止。

要知道,江南製造局從這兩年開始,在造船上纔有所成就。

過去江南製造局所造船的速度不快,整體生產成本及耗燃料都高,結果反而不如直接向外國購買(自造一艘船的錢大約可以向英國買兩艘船)。

其實製造局軍備生產成本的高漲,可歸因於幾個方面:一、所有的生產原料幾乎都靠進口。二、人員薪水偏高。三、申購物資浮濫。四、人員人數過於浮濫:除了外國顧問日漸增加,中國官員、職員有不少人是利用關係進入,坐領乾薪。

求新機器廠要是能夠收購江南製造局,說不定能夠將江南製造局發揚光大。

不過這隻能暫時想想,幾乎不能實現。

一家小工廠要收購官方國有企業,而且是超大型企業,談何容易。

“朱老闆,不知可能造排水量兩三千噸的海船貨輪?要是能造,我在你這裡下兩艘訂單如何?”

李安生的一句話石破天驚,讓朱志堯驚得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幾乎以爲是自己的耳朵有問題,聽錯了。

三千噸的海輪一艘國際市場上價格在50萬兩銀子左右,雖然求新機器廠的成本較高,但只要能買到廉價鋼材,還是還能有幾萬兩銀子賺的,更何況還是兩艘。

這十餘萬兩銀子的利潤能夠直接將造船規模擴大兩倍,要是訂單能夠源源不斷,那麼求新機器廠將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發展良機。

李安生並不是虛言,而是他的確想要購買貨輪,跑跑近海,將江蘇與東北的海運跑起來,有些生意還是可以做的。

哪怕是買了不賺錢,李安生也是情願的。

不說朱志堯人品不錯,光說這兩艘貨輪的訂單,能夠對求新機器廠造成多麼巨大的促進作用,以及對周圍其他機器廠的連帶作用,這百萬兩銀子‘花’的就值,非常值。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僅是各種民族工業發展的良機,也是航運業發展的大好機會,別說是因爲戰爭而導致的全世界航運熱‘潮’以及造船熱‘潮’,光是列強退出而中國自己能掌控的份額就很可觀,甚至對日本的工業也能造成打擊。

小日本趁着列強退出中國的良機,各種發展,各種強大,要是不予以壓制,將來很難對付。

眼下未雨綢繆,爲中國多上幾家造船廠,多上幾家機械廠,將來說不定功德無量。

朱志堯的眼睛裡全是小星星,許久才定下神來,沉默盤算了片刻,說道:“兩三千噸的海輪還是能造的,但只能一艘先開工,另一艘晚上些時日。”

“不妨,不妨。”

“真要造的話,合同中不妨定明,預付款必須要一半以上。還請原諒,我廠規模較小,資本薄弱,更何況還欠着洋人的貸款。”

李安生很是佩服這傢伙的算計,一艘先開工,一艘晚開工,憑藉兩艘船先後撥付的預付款,能夠不用多少成本就先造好一條船,然後用第一條船的尾款來繼續建造第二艘船,厲害,高,牛‘逼’。

“理所當然,理當如此。洋人的貸款,可以先從預付款中扣除。另外,我也可以代爲聯繫洋商,提供最爲價廉物美的鋼材,如何?”

朱志堯簡直喜出望外,但是又很快冷靜了下來,對方條件這麼寬鬆,甚至可以說是在幫忙,到底是爲何?

難道是騙子?可說是騙子,又不像啊。

李安生從口袋中掏出了幾張吉祥銀行的存摺,在朱志堯眼前晃了晃,放在他的手上,笑着說道:“我倒不信,咱們中國人造不出比洋人好的船來,好好造,說不定將來朝廷也找你造兵艦呢。”

從民用貨輪到軍艦,這是有着天壤之別的,但是卻又並不是絕對的溝壑無法逾越。

只是大清哪裡會自造軍艦,江南製造局會,但還是要出去找洋人訂購,求新機器廠想要造軍艦,那簡直就是做夢。

朱志堯仔細的看了手上的存摺,確認是真的,吐了吐舌頭,將存摺‘交’還給對方。

這些存摺上的數字太驚人了,足夠買上許多條海輪了,哪裡會是騙子。

“朱老闆,要是可以的話,咱們現在就能簽署合同。”

朱志堯簡直就是要幸福到死過去啊,這是多麼的幸福啊,天上掉餡餅。

“不過,有一點建議我要提出來,還請接受。”

朱志堯心一沉,不會是像洋鬼子一般的苛刻條件吧?

“我的建議是,從今往後,無論是任何國家或者個人前來訂購輪船,訂立合同的時候,合同價並不能定死。而是跟隨鋼鐵價格的漲跌來到時彌補,如何?”

這個建議有些怪異,但是卻並不突兀。

也就是說,從今往後,鋼價會一直升,不會跌嗎?

鋼價的確在升,一直在緩慢上升,這樣一來,只怕許多人都會望而卻步啊,哪裡敢來訂購輪船。

會的,到時候,只怕許多人哭着喊着要求上‘門’來訂購呢,只要你的輪船名氣打出去。

李安生哈哈大笑起來。

第186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3)第368章 缺糧啊缺糧第220章 搞定了楊玉容第378章 隴海線第121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290章 訂造戰列巡洋艦?第303章 對民族工業的扶持第438章 無恥啊第63章 勝利會師第17章 燃燒的熱血第96章 步步緊逼第391章 突破政治迷局第228章 揭穿康有爲第244章 這是最好的生日禮物第349章 來自土耳其的訂單第440章 發飆了第289章 宋教仁第229章 拜訪摩根第308章 別急,咱有王牌第164章 三木財閥浮上水面第398章 胖神父看病第365章 突襲還是突襲第52章 傳奇將軍程德全第105章 我爹是恰穆倫第185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2)第441章 西線僵局第306章 東北整軍備武大略第430章 小雀兒第375章 草原盛會第151章 誰輸誰羅奔第421章 西藏特產第36章 此乃神器也第415章 三都澳第178章 奇怪的胖叮噹第125章 招商引資有奇招第39章 老毛子喝尿記第354章 這就是援軍?第117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2)第109章 釜底抽薪第216章 楊玉容要被搶?第30章 一網打盡第45章 初試牛刀(6)第97章 銅礦之爭(1)第118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3)第263章 各處密謀第204章 王喜兒的告別演出第41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01章 胖叮噹橫空出世第8章 放開那個孩子第103章 墨爾根之陰謀詭計第59章 復仇的約定第372章 對俄之國家戰略第334章 1911型輕機槍第296章 文萊攻略第239章 爲美國總統扎針第306章 東北整軍備武大略第194章 天降奇冤第14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1)第23章 共謀大業第449章 東線危局第449章 東線危局第263章 各處密謀第215章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稅務部隊第91章 老毛子礦商的試探第405章 進駐四川第118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3)第133章 耀武揚威第273章 打造遠東最大的兵工廠第63章 勝利會師第275章 這也太激進了第325章 東北新軍齊聚第163章 能源與教育展望第398章 胖神父看病第415章 三都澳第25章 蹊蹺第368章 缺糧啊缺糧第287章 江蘇新軍演習第5章 誰是棋子?第136章 徒勞無功的俄軍第44章 初試牛刀(5)第124章 民變與譁變第167章 活得不耐煩就來試試第351章 錫良的動員第393章 外交訛詐第193章 糖業托拉斯第171章 聯姻?第307章 女間諜宮澤惠子第144章 抗俄英雄第222章 吉祥銀行第98章 銅礦之爭(2)第87章 擦屁股的袁世凱第206章 胖叮噹試槍第7章 禍起第432章 李大總統第4章 漢奸劉二癩第423章 麥克馬洪線第432章 李大總統第73章 璦琿除暴(7)第184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1)第337章 大刀隊
第186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3)第368章 缺糧啊缺糧第220章 搞定了楊玉容第378章 隴海線第121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290章 訂造戰列巡洋艦?第303章 對民族工業的扶持第438章 無恥啊第63章 勝利會師第17章 燃燒的熱血第96章 步步緊逼第391章 突破政治迷局第228章 揭穿康有爲第244章 這是最好的生日禮物第349章 來自土耳其的訂單第440章 發飆了第289章 宋教仁第229章 拜訪摩根第308章 別急,咱有王牌第164章 三木財閥浮上水面第398章 胖神父看病第365章 突襲還是突襲第52章 傳奇將軍程德全第105章 我爹是恰穆倫第185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2)第441章 西線僵局第306章 東北整軍備武大略第430章 小雀兒第375章 草原盛會第151章 誰輸誰羅奔第421章 西藏特產第36章 此乃神器也第415章 三都澳第178章 奇怪的胖叮噹第125章 招商引資有奇招第39章 老毛子喝尿記第354章 這就是援軍?第117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2)第109章 釜底抽薪第216章 楊玉容要被搶?第30章 一網打盡第45章 初試牛刀(6)第97章 銅礦之爭(1)第118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3)第263章 各處密謀第204章 王喜兒的告別演出第41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01章 胖叮噹橫空出世第8章 放開那個孩子第103章 墨爾根之陰謀詭計第59章 復仇的約定第372章 對俄之國家戰略第334章 1911型輕機槍第296章 文萊攻略第239章 爲美國總統扎針第306章 東北整軍備武大略第194章 天降奇冤第14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1)第23章 共謀大業第449章 東線危局第449章 東線危局第263章 各處密謀第215章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稅務部隊第91章 老毛子礦商的試探第405章 進駐四川第118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3)第133章 耀武揚威第273章 打造遠東最大的兵工廠第63章 勝利會師第275章 這也太激進了第325章 東北新軍齊聚第163章 能源與教育展望第398章 胖神父看病第415章 三都澳第25章 蹊蹺第368章 缺糧啊缺糧第287章 江蘇新軍演習第5章 誰是棋子?第136章 徒勞無功的俄軍第44章 初試牛刀(5)第124章 民變與譁變第167章 活得不耐煩就來試試第351章 錫良的動員第393章 外交訛詐第193章 糖業托拉斯第171章 聯姻?第307章 女間諜宮澤惠子第144章 抗俄英雄第222章 吉祥銀行第98章 銅礦之爭(2)第87章 擦屁股的袁世凱第206章 胖叮噹試槍第7章 禍起第432章 李大總統第4章 漢奸劉二癩第423章 麥克馬洪線第432章 李大總統第73章 璦琿除暴(7)第184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1)第337章 大刀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