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bookmark

小城風雲大動。麥仲肥卻和沒事人一樣。他雖然不知道到來會帶來什麼不一樣的變化,但下一任皇帝肯定出在長孫皇后的三個兒子裡是錯不了的。

不久後就聽聞了長孫皇后和魏徵相繼去世的消息。沒有了長孫皇后和魏徵的幫襯,太子李承乾註定坐不住太子位置了,他爲了自保一定會和李泰拼個魚死網破。

果然六月裡麥仲肥相繼收到李承乾和李泰的書信。內容基本相同。無非就是請麥仲肥這個曾經的老師加朋友大力支持自己或者兩不相幫,總之一句話別淌這次渾水,不管誰當皇帝,他這個曾經的老師加朋友都會被照顧到。

麥仲肥根本無視了這兩封信件,老實的當着自己的大都護。麥仲肥很清楚太宗皇帝之所以把他派到漠南草原這片遠離政治旋窩的荒原上當這個大都護就是要他不要夾雜在衆皇子之間。

等京城奪嫡塵埃落定後,麥仲肥暗自感嘆歷史的厚重。最終還是難逃鵝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面。情況已經明朗了。

當太宗皇帝立李治爲皇太子的消息傳到麥仲肥這裡後。麥仲肥在第一時間給李治寫了封祝賀信之後,繼續安心於自己的北疆改造之中。

貞觀十七年十月,李治立爲皇太子後,一份聖旨也到了漠南都護府。宣旨官打開聖旨念道“聖上諭:漠南都護府改稱鎮北大都護府,吳王李恪遙領鎮北大都護府大都護一職,原漠南都護府大都護中大夫麥兜麥仲肥擢升諫議大夫兼鎮北大都護府副大都護,全權管理鎮北大都護府。原料州副都督席君買調任鎮北大都護府副大都護掌管鎮北大都護府兵事,原解州兵曹參軍蕭嗣業調任鎮北大都護府都護一職。原解州錄事參軍事鐵勒木調任鎮北大都護府都護一職,原解州兵曹校尉劉長有任料州鎮守使,原解州兵曹樓昭武副尉格日楞任解州錄事參軍事。鎮北大都護府所在地定襄城改名受降城。原料州五萬騎軍調三萬軍歸鎮北大都護府,允鎮北大都護府擴軍。欽此!”

這一系列的任免調整,只是針對軍事上進行了調整,原派駐的唐軍將領都有提升,這裡劉長有升的最快,基本上連跳兩級,解州雖然只剩了兩萬騎軍,但還有一萬五城防軍,兵權完全歸於他的掌握。其他的如蕭嗣業、鐵勒木等基本都是平調。

宣旨官宣讀完聖諭後,又取出兩封“麥大都護,這是太子殿下和吳王殿下要求下官帶來的書信,麥大都護可真是備受恩遇啊”。

“那裡、那裡!是殿下們擡愛,仲肥受寵若驚,受寵若驚!”麥仲肥急忙謙虛道。

打走宣旨官後,麥仲肥先打開太子李治的信件看,無非是賀表已經收到,感謝老師掛念等一些客氣話,末了寫道如今東北方向出了不少問題,可能要起戰端,讓麥仲肥的鎮北大都護府勒兵備戰,隨時聽候徵召等。

接着打開李恪的書信,這封信件就寫的比較隨便。先說了麥仲肥在京期間,也不去吳王府裡找他等一些閒話。其次對方仲肥當初對自己說的一些肺腑之言深表感謝,經過這次奪嫡之爭,讓他更加佩服麥仲肥的深謀遠慮,使他遠遠地躲開了這次的蕭牆之亂。另外很神秘地說如今兵工廠的研製已經進入到關鍵時候,等研製完成投入量產一定會讓麥仲肥大大驚奇一把。同時還透漏了自己可能會去鎮北大都護府視察一番。

看完李恪的書信,麥仲肥笑了起來,這小子確實應該感謝自己,如果不是他聽了自己的話找太宗宴帝深談了一番,這次奪嫡之爭中他會遭受池魚之災。原歷史中太宗皇帝在李承乾和李泰被廢后提出過立李恪當太子的想法,雖然被關隴集團集體否定,但長孫無忌等人還是對李恪起了警惕之心,最後在高陽和房遺愛等人叛亂時硬是把他拉進了叛亂的黑名單,一匹白綾賜死,除掉了這個不確定的隱患。

而現在,因爲李恪與太宗皇帝深談過,明確表示出自己對皇位沒興趣,只對兵工廠感興趣後,太宗皇帝也沒有在李承乾和李泰被廢后提出立李恪當太子的想法,而且李恪還刻意與李治走的很近。真的是親兄弟間的骨肉親情。這無形中讓長孫無忌等人沒有把李恪放在對李治有威脅的行列裡從而逃過了這一劫。

麥仲肥也分別回了兩封信給兩位殿下。給李治的也是一些客套的話,信中偶爾也提一些小時候的趣事,最後寫道太子殿下儘可放心,鎮北大都護府雖然草創,但草原民族多是控弦之人,只要朝廷有徵召當盡起大軍投身戰鬥等等。

給李恪的信裡叮囑他要和太子和睦相處,儘量少與政治上接觸,多把心思放在兵工廠的事情上。等他來草原視察時,當爲他準備美女、肥羊、醇酒供他享用等等。

經過十萬多奴隸的辛勤工作,如今受降城基本完工。麥仲肥留了兩萬奴隸繼續進行收尾工作,其他的奴隸被派往老定襄城遺址(李思摩重傷困守的那個土城”再新建一個州。取名砌州。按照太宗皇帝當初的骨心草原加上料州要有七個州,與漠北十三州遙相呼應。

麥仲肥沒有食言,被清洗最嚴重的二十四全部落人員成爲受降城最早的城市居民,這將盡二十多萬人口進入偌大的受降城後,受降城還是顯得有些空曠。

而砌州刺史人選麥仲肥已經俱表章呈送太宗皇帝,就是目前正在繹縣當縣令的黃閱黃飛鴻,雖然麥仲肥有權推薦但審批還是要太宗皇帝親自點選才行。

漠南草原的工業格局也出現了大的變動。原來料州的工業被分拆開,輕工業、紡織業、糧食加工業被移到定襄城裡並且擴大規模。而解州則保留重工業和化工廠刁

教育方面麥仲肥也是下了大心思,除了照搬解州小學堂的教育模式外,更是在受降城設立了個高等學府,原來在解州小學堂已經畢業後又轉入解州道觀繼續學習的孩子們和解州道觀收留的孤兒裡學業有成的被全部轉入受降城高等學府。不願意再學習的被分配到受降城的小學堂當教員。願意繼續學習的則根據愛好開始系統的學習各門科學,師資力量暫時空缺的情況下,麥仲肥動用了所有關係四處尋找各種書籍,希望這些學生們能夠一邊自學,一邊動手去實踐。

當然麥仲肥現在是唯一一個能夠當老師的人選。畢竟高中的數理化麥仲肥還是完全能教的。

宗教信仰方面在麥大都護的強勢下,漠南草原只有一個宗教信仰就是新道教。新道教以它的互助性和親民性,很快佔領了漠南草原這裡的信仰空間,大量的薩滿和巫祝改行當起了道士。同時由於宗教所特有的排他性,整個漠南草原上的一些宗教狂熱分子在某位有心人的誘導下把宗教裡隱藏的排他性和侵略性提取了出來,並自地進行了宗教清洗。而已經是隱形教主的麥大都護也暗中支持這些宗教狂熱分子,很快其他的宗教在漠南草原上銷聲匿跡,沒有了對手的宗教狂熱分子也開始把眼睛盯在了漠北的十三州上,大量志願傳道者滲入了漠北十三州。

看着這樣的結果,麥仲肥很滿意,自己只要把這裡的民生搞起來後就可以開展全民造神運動了,如果順利,自己在不久的將來就是這裡的精神領袖。到時候有沒有官職都無所謂。想想後世的賽義德魯霍拉霍梅尼,還有那今生死不明的拉登大叔,

王玄策來了後,麥仲肥只給了他個大都護府右領軍之職。權利卻給的很大,可以說王玄策現在是鎮北大都護府的大管家。麥仲肥要詳細全面的考察此人的能力。

王玄策還真是沒讓麥仲肥失望。剛一上任就帶着幾個衛士走遍了漠南草原大大小小二百二十四全部族,憑藉着自己的談判技巧和口才,周旋於各部族酋長之中,宣揚着麥仲肥的治理理念,勾起了各部族酋長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等王玄策回到受降城時,跟隨回來了一百多個,邊遠地區的部落酋長,麥仲肥的遠交近攻戰略被王玄策貫徹的非常徹底。

麥仲肥在新落成的氣派而且莊嚴的受降城大道觀裡接見了這一百多位酋長,以答記着問的形式解答了這些酋長的一些不明白、不清楚的問題,並和他們進行了友好而熱烈的探討。在一些骨幹教民的盅惑下,這些邊遠部族的酋長集體加入新道教,麥仲肥也毫不吝嗇地許給他們地區教長的虛名。並給他們抽調了不少的傳道者和醫者,跟隨他們回去去建立教區。

席君買他們帶着解州騎軍三萬人馬來到後,麥仲肥讓他們以這三萬人馬爲骨幹抽調各部族年齡在十八到三十五之間的部民開始組建鎮北軍。名額是二十萬人馬。有了河套平原的地利,加上大農場化集中耕作。大牧場化集中畜牧,養活二十萬軍隊還是有富裕的。但麥仲肥這次卻沒有完全職業化,畢竟現在不是解州那一個地方了。按照麥仲肥,的建軍計劃,這二十萬鎮北軍分爲兩部分,十萬的常備軍實行職業化,另外十萬實行半職業化,這半職業化的部隊實行軍屯、軍牧,也就是後世的生產兵團。戰時打仗,不戰時生產練。畢竟這時候的生產力還是很落後,如此龐大的軍隊數目,如果遇到自然災害生,麥仲肥很怕坐吃山空。上次的白災給麥仲肥留下很深的印象。

將建軍規劃扔給席君買他們後,麥仲肥就開始全身心的投入到後勤保障中。二十萬軍隊的皮甲武器、弓箭等都需要準備。料州倉庫的庫存都被運到了受降城,可這也不過只夠武裝三萬人每已。加上解州的三萬軍隊加起來才六萬。即使是隻武裝那十萬常備軍也還是差四萬套。

麥仲肥將所有能調動的人員都調動起來,由解州過來的師傅帶領實行三班倒流水線手工作業。經過合理調配後,生產度明顯上來了,皮甲的產量已經達到每天二百多套,半年後常備軍就可換裝完畢。隨着從業人員的熟練程度,麥仲肥相信一年多點時間應該能把鎮北軍全部換弓箭。遊牧部落自己都有騎弓,只需要稍加改動就。則支更不成問題,他們自己都會製作,麥仲肥同樣採用散件組裝的流水線方法,每千人爲一個單位,閒暇時自己生產箭支,箭幹是就地取材,用當地野生的大量紅柳枝條,去皮刮勻後晾豐再經過油裡浸泡,定型曬乾,這種紅柳制的箭支箭桿很堅韌還很輕,在鐵箭頭和羽毛的導向作用下,平射、拋射的效果都相當不錯。

而他們的彎刀卻麻煩很大。他們的彎刀基本都是鐵刀,與橫刀一碰就是一個大缺口,完全沒有鋼性,但這難不住解州過來的鐵匠們。鐵匠們採用了一種包鋼工藝,在這些鐵片刀的刃口上包上薄薄的一層鋼片,再經過爐火燒紅後反妾鍛打,使包覆的鋼片與鐵刀融爲一體,之後再淬火開刃,如此製作出來的彎刀有着鐵刀的柔韌性,刃口處卻有着鋼刀的鋒利和硬度。雖然還是不如橫刀那樣鋒利,但勝在成本比橫刀要低很多。

這期間一位王姓老鐵匠還用不知那裡找來的一小塊玄鐵(大馬士革鋼)與一把普通鐵刀用包鋼法鍛造出了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刀,獻給了麥仲肥。此刀長二尺(唐一尺西7釐米,相當於引,崛米),闊一寸半,無尖,刀頭爲半圓型。通體帶有很小的弧度。看着那泛着青藍色水波紋的刀刃,麥仲肥隨手把刀砍向一根小指粗的鐵條,隨着“杭御”一聲脆響,那鐵條被砍做兩段,茬口光滑平整,泛着閃閃的金屬斃,澤。最讓麥仲肥高興的是此刀的重量只有橫刀的七成,麥仲肥使着也不覺的沉重。

雖然圓頭圓腦的樣子不太好看,但麥大都護還是重重的賞賜了老鐵匠。

麥仲肥一直沒有趁手兵器,橫刀自己使用感覺太沉,自己曾經打造的馬刀又經不起撞擊。如今有了這把圓頭圓腦的刀,麥大都護那是相當開心。爲此特意找皮匠精選上好生牛皮做了刀鞘,並且給這把刀取名“虎耳”。

拿着虎耳刀跑去軍營和席君買、鐵勒木、蕭嗣業玩了一通馬戰後,麥仲肥哈哈大笑,甚是得意。他的虎耳刀把席君買、蕭嗣業的橫刀和鐵勒木的彎刀磕的滿是鋸齒。同時也把三人羨慕得要命,鐵勒木對席君買說道“大人就是命好,以前弄了匹好馬,現在又有了好刀,可惜本事太差,浪費啊!浪費!”

席君買也撇着嘴點頭道“確實是暴玲天物啊”。

“嚴重同意”。蕭嗣業點頭悶聲說。

這三人的一唱一和把麥仲肥氣的夠嗆,看着坐下東風意猶未盡的樣子麥仲肥也是心裡一動,東風完全成年了,如果挑選出一些好的母馬來與東風配種,那豈不是又有了很多好馬?那樣這幾個傢伙也就不會老是妒忌自己的東風了。這念頭一起,麥仲肥暗罵自己以前怎麼沒想到,任由東風在情期去野外芶合,浪費了多少精華啊!

隨即和鐵勒木商量起來,鐵勒木也是眼前一亮道“對啊!我怎麼沒想到?”

席君買和蕭嗣業雖然對馬匹配種不懂,但也很感興趣地湊過來幫着出主意,很快一套給東風配置後宮的計劃新鮮出爐。

鐵勒木懂馬,給東風找嬪妃的任務就交給鐵勒木去辦。席君買和蕭嗣業繼續練鎮北軍。麥仲肥負責給東風建後宮,並調養東風的身體,讓它保持精力充沛。

“那就這樣,馬的情期一般在四到六月份這段時間,現在一進進入冬季了,等到了明年春天,應該能爭取在東風下次情期前,把這些事情都辦好”鐵勒木很有經驗的說。

分工明確的幾個人,很快就各自忙活開了。麥仲肥在自己新建的官邸後院特意闢出一片地作爲種馬繁殖基地,抽調來幾十個奴隸蓋起了能容納十匹馬的馬廄,並特意在奴隸裡挑出了四個善於養馬的人留在府裡專門伺候東風和即將到來的其他母馬的日常起居。

席君買和蕭嗣業倆人擔負起了整個鎮北軍的日常練。

鐵勒木則跑回解州去找牧馬人格日泰,兩人存幾千匹馬裡經過精挑細遠遠出了八匹身架高大,毛色油亮,螓肥臀的美女馬,由鐵勒木帶着回到了受降城大都護府的馬廄裡,與東風關在一起。

被羣美包圍的東風,撇撇嘴一聲長嘶後,這羣美女馬都低下了剛纔還高昂的頭顱。或站或臥的離開東風的身邊。東風很神氣地看了看麥仲肥,把頭顱高高揚起,一副酷酷的不好美色,不可一世的樣子。

“呵這傢伙,還擺起譜來了”麥仲肥寵溺地拍拍東風的大長臉說道。

“別看它現在不可一世,等到了情期,還不是乖乖的跟在母馬的屁股後頭吃屁!”鐵勒木接話道。

“呼嚕嚕!”東風甩頭打了個呼嚕,斜眼看着鐵勒木一臉我很鄙視你的樣子。

看着東風這樣子,麥仲肥和鐵勒木同時哈哈大笑起來。

第25節 青華山—歷史在這裡拐彎第252章 李恪背後的勢力第80章 穿越後第一次出現了心理問題第146章 火焚遼東城第182章 做事情還是謹慎些好第36章 天師牧羊?第198章 佈局(續)第34章 騎兵和手雷的第一次對決第260章 鎮北軍等同神策軍第192章 多事之秋第177章 受道祖親傳的師弟第134章 打劫!第181章 人、狗、虎之戰第5章 師傅弟子冤枉第136章 除惡務盡第214章 北損東順第209章 廢后另立第261章 宮城問對第33章 擲彈兵出征第63章 春天來了第166章 參天可汗道第233章 拉開帷幕的朝鮮回收戰第78章 說正事吧我們真的很忙第61章 斛薛城是我麥大人說了算的第16章 貧道很窮想賺點外快第62章 勤政親民的麥大人第79章 草原那達幕大會起源第62章 勤政親民的麥大人第29章 當明君是個苦差事第148章 忽悠人的太宗皇帝第149章 安市城攻防戰第120章 斛州何去何從第144章 狼煙起遼東第27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58章 麻煩的應酬2第55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184章 老頭們自有老頭們的樂趣第78章 說正事吧我們真的很忙第226章 孝德的心思第23章 解放了卻見小日本,晦氣第87章 運籌帷幄之前,防患未然於後第77章 這叫什麼事啊!第246章 太子李賢第219章 窮途末路第182章 做事情還是謹慎些好第131章 我要罷工第223章 大爭既是無爭第244章 局面打開第46章 殺雞儆猴但雞太多也麻煩第184章 老頭們自有老頭們的樂趣第68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愁!三十五章 史上第一個被俘的隨軍道士第255章 急需人才第32章 大唐新兵種—擲彈兵第59章 敗家孩子鐵勒木與農場主計劃第189章 文佳女皇帝(2)第62章 勤政親民的麥大人第49章 寒冬裡的娛樂問題第120章 斛州何去何從第223章 大爭既是無爭第147章 再下白巖城第103章 麥仲肥的屠刀第105章 跨時代的對話第83章 機械設計人才楊思齊第158章 麻煩的應酬2第2章 原來這也是“道”第75章 銅錢也是一種武器第195章 定案第78章 說正事吧我們真的很忙第95章 斛洲城保衛戰之馬快刀菜第177章 受道祖親傳的師弟第126章 蟄伏的歲月第107章 駐京辦事處第256章 理政艱難第259章 釜底抽薪之策第53章 目前皇子們都是好孩子第167章 戰場放在別人的地盤才正確第229章 爾虞我詐第111章 黃飛鴻要結婚了第45章 要草原還是要耕地這是個問題第30章 腦筋急轉彎也是選拔管理人才的辦法第146章 火焚遼東城第233章 拉開帷幕的朝鮮回收戰第172章 扶植海外勢力第83章 機械設計人才楊思齊第220章 溝通的必要性第210章 西北烽火第186章 黃巢到長安第89章 故計重演恩威並施第122章 再回長安第16章 貧道很窮想賺點外快第227章 做戲第22章 無聊的日子裡想起炸彈第123章 又見太宗皇帝第14章 集中營是這樣出現滴第86章 盛世背後的隱憂第251章 原始的車牀第210章 西北烽火第153章 重置高句麗第195章 定案
第25節 青華山—歷史在這裡拐彎第252章 李恪背後的勢力第80章 穿越後第一次出現了心理問題第146章 火焚遼東城第182章 做事情還是謹慎些好第36章 天師牧羊?第198章 佈局(續)第34章 騎兵和手雷的第一次對決第260章 鎮北軍等同神策軍第192章 多事之秋第177章 受道祖親傳的師弟第134章 打劫!第181章 人、狗、虎之戰第5章 師傅弟子冤枉第136章 除惡務盡第214章 北損東順第209章 廢后另立第261章 宮城問對第33章 擲彈兵出征第63章 春天來了第166章 參天可汗道第233章 拉開帷幕的朝鮮回收戰第78章 說正事吧我們真的很忙第61章 斛薛城是我麥大人說了算的第16章 貧道很窮想賺點外快第62章 勤政親民的麥大人第79章 草原那達幕大會起源第62章 勤政親民的麥大人第29章 當明君是個苦差事第148章 忽悠人的太宗皇帝第149章 安市城攻防戰第120章 斛州何去何從第144章 狼煙起遼東第27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58章 麻煩的應酬2第55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184章 老頭們自有老頭們的樂趣第78章 說正事吧我們真的很忙第226章 孝德的心思第23章 解放了卻見小日本,晦氣第87章 運籌帷幄之前,防患未然於後第77章 這叫什麼事啊!第246章 太子李賢第219章 窮途末路第182章 做事情還是謹慎些好第131章 我要罷工第223章 大爭既是無爭第244章 局面打開第46章 殺雞儆猴但雞太多也麻煩第184章 老頭們自有老頭們的樂趣第68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愁!三十五章 史上第一個被俘的隨軍道士第255章 急需人才第32章 大唐新兵種—擲彈兵第59章 敗家孩子鐵勒木與農場主計劃第189章 文佳女皇帝(2)第62章 勤政親民的麥大人第49章 寒冬裡的娛樂問題第120章 斛州何去何從第223章 大爭既是無爭第147章 再下白巖城第103章 麥仲肥的屠刀第105章 跨時代的對話第83章 機械設計人才楊思齊第158章 麻煩的應酬2第2章 原來這也是“道”第75章 銅錢也是一種武器第195章 定案第78章 說正事吧我們真的很忙第95章 斛洲城保衛戰之馬快刀菜第177章 受道祖親傳的師弟第126章 蟄伏的歲月第107章 駐京辦事處第256章 理政艱難第259章 釜底抽薪之策第53章 目前皇子們都是好孩子第167章 戰場放在別人的地盤才正確第229章 爾虞我詐第111章 黃飛鴻要結婚了第45章 要草原還是要耕地這是個問題第30章 腦筋急轉彎也是選拔管理人才的辦法第146章 火焚遼東城第233章 拉開帷幕的朝鮮回收戰第172章 扶植海外勢力第83章 機械設計人才楊思齊第220章 溝通的必要性第210章 西北烽火第186章 黃巢到長安第89章 故計重演恩威並施第122章 再回長安第16章 貧道很窮想賺點外快第227章 做戲第22章 無聊的日子裡想起炸彈第123章 又見太宗皇帝第14章 集中營是這樣出現滴第86章 盛世背後的隱憂第251章 原始的車牀第210章 西北烽火第153章 重置高句麗第195章 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