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目的

謝貴妃一時想不透母親態度驟變的原因,謝太太也不知該怎麼同閨女講,你別打莫如的主意了,她可不是傻瓜,你上回推波助瀾那事兒,莫如可都知道了哈。

謝太太回府,滿是心煩,在看到謝莫憂時方好了些。謝莫如一身淡藍衣裙,她仍在孝中,不好穿的鮮亮,但家中有長輩,太素淨也不大好,便只得折中。不過,頭上首飾仍是簡單的兩三件,並不做華麗妝扮。見祖母回府,謝莫憂帶着丫環上前服侍謝太太換衣洗漱,待謝太太一身柔軟舒適的家常衣衫坐在榻上吃茶時,也得感嘆一句,“幸而還有你。”

謝莫憂默然一笑,坐在右首椅中。以前總是看謝莫如不大順眼,雖不至於眼釘肉刺,但也是眼中砂礫不大舒服,謝莫憂偶爾還有瑜亮之感。如今謝莫如離了謝家,弟弟們每日上學唸書,母親依舊禁足牡丹院,少了謝莫如,謝莫憂又覺着,生活真是寂寞啊。嫡母的孝期明年就到了,她身爲庶女,要守孝二十七個月,父親卻只消一年的妻孝就好,只是,妻孝早過,卻不見父親有扶正母親的意思。她幾次去牡丹院看望母親,母親都問過她……想到母親憂心的模樣,謝莫憂心下暗歎,難道,父親真的沒有扶正母親的意思麼?

謝莫憂隱下心酸,與謝太太說起家裡的事來,這會兒真沒人同她爭風頭了,祖母有了年歲,平日裡的瑣事多是交給她練手,祖母幫着把關。謝太太去宮裡這半日,家裡也有幾件小事,謝莫憂一一稟過,又道,“蘇相府上打發人送來帖子,蘇家三子與戚家姑娘的親事定在臘月十二。”令素藍取來喜帖給謝太太看。

謝太太含笑接了,這大紅的喜帖又無端的戳中謝太太的心事,原本丈夫是看好蘇不語李樵兩個的,雖都是庶子出身,卻當真是好孩子,去歲春闈雙雙榜上得名,帝都公認的傑出青年。丈夫原是想擇一爲孫女婿的,不想方氏突然去逝,家裡孩子們都要守孝三年,親事自然是提不得了。結果,蘇不語就給戚國公府捷足先登了。當然,謝太太也不能說這親事不好,戚國公府嫡出姑娘,配蘇不語也絀絀有餘了。戚國公府的嫡女,這樣的條件,謝家還是有些不足的,怕就是爭也爭不過。謝太太瞧過帖子,同謝莫憂道,“記得提前備一份賀禮。”

謝莫憂柔聲應了,她並不知家裡先時的打算,故此對蘇戚兩家聯姻,謝莫憂並沒什麼感覺,她道,“祖母,大姐姐一直與蘇公子相熟,蘇公子成親的事,要不要打發人同大姐姐說一聲?”

謝太太想到謝莫如就發愁,還是道,“也好,你大姐姐現在還住在萬梅宮麼?”

謝莫憂也不大清楚,主要是謝莫如手裡的產業太多,謝莫如又時常換地方,謝莫憂道,“上個月給大姐姐送東西是在萬梅宮,應該還在吧?”不過,謝莫如也有一月換兩次住處的時候,謝莫憂爲求保險,道,“先令管家過去請安,要大姐姐在,再送東西。不然這大冷的天兒,又是剛下過雪,聽說城裡的路都不大好走,何況城外呢。”

謝太太只管交給謝莫憂去安排。

謝莫如並未在萬梅宮,萬梅宮雪景雖好,但她在萬梅宮住了有些時日,見外頭道觀廟宇連帶一些大戶人家都在外施粥舍衣的發放救濟。謝莫如有樣學樣,她也買了好些糙米去施粥捨飯。謝莫如做事向來轟轟烈烈與衆不同,別人都是稀粥稀飯,她不一樣,她的粥飯總能插上筷子不倒才成。於是,鬧得別家這善事做得有些不美。

江行雲一手支頭觀量棋秤,謹慎的落下一子,道,“你這樣真讓別家爲難。”

謝莫如不以爲意,“何必在意那些無關緊要的人。”

江行雲笑,“其實給這兩餐飽飯,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是啊,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謝莫如倒不是有心行善,主要是這一二年,她在梅樹上發了筆小財,她又不缺銀子,索性花銷出去。謝莫如道,“可惜手頭上沒什麼事,不然倒是不愁人手。”這樣發救濟什麼時候是個頭,到底是朝廷無能,才令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大冬天的來吃這種飯。

謝莫如爲做善事方便,就搬到了一處湯泉莊子居住。

江行雲與她一處。

謝忠跑了趟萬梅宮,與留在萬梅宮養腳傷的紫藤打聽,才知道謝莫如去了湯泉莊子,立刻馬不停蹄的趕去湯泉莊子。天已近傍晚,冬日天黑的晚,廳內已燃起蠟燭,燈火通明。謝忠跑了一日,下襬被路上濺到的泥水沾污,心下後悔沒帶套乾淨袍子,只得穿這身棉袍,硬着頭皮先請安,謝莫如賜了坐,問他何事。謝忠方說了蘇不語要成親的事。謝莫如聽謝忠說蘇不語定的是戚公府的閨秀,別的並未多問,只道,“知道了。還有別的事麼?”

謝忠恭謹道,“家裡都好,就是老爺太太一直惦記郡主。”

“天晚了,你在莊子上住一夜,明日再回也不遲。”謝莫如吩咐了一句,自有侍女帶謝忠下去用飯休息。晚飯後,謝莫如與江行雲去泡溫湯。

第二日,謝莫如備了給蘇家的賀禮令謝忠一併帶回,介時請謝太太一併帶去。

謝太太又命人給謝莫如送了吃食衣物,謝忠媳婦道,“太太說,眼瞅着就年了,請郡主早些回府過年呢。”

謝莫如淡淡,“知道了。”

自從方氏過身,謝莫如對謝家一直很冷淡,她直到臘月二十七纔回到謝府,堪堪沒有錯過家族的祭祖。但,剛過新年,正月初六,謝莫如就再次搬去了萬梅宮。謝太太是攔都攔不住,與丈夫抱怨,“莫如心裡定是記恨她母親的事呢。”可這事兒真怨不到謝家頭上啊。謝莫如倘真這般想,謝太太覺着,自己真是白給她操了這份兒心哪。

謝尚書道,“莫如不是這樣的人。她大約是在杜鵑院覺着傷心,想出去發散發散。”

“家裡院子多了,你跟她說,她願意住哪個都隨她,哪怕她想住我這院,我也給她讓出來。趕緊讓她回來吧,擱外頭天天得罪人。”謝太太簡直能愁死,謝莫如把萬梅宮的梅樹挨棵挖回來,那不是一家一家的得罪,那是一得罪一大片。後來大冬天的施粥捨飯,又把別人家的清湯寡水襯得面兒上無光。謝家在帝都好幾百年也沒謝莫如結下的仇家多。

謝莫如在外住就在外住,關鍵是,她在外頭不閒着啊。謝太太一想就頭疼,特想有機會同謝莫如講一講和光同塵的道理。

謝尚書只得安撫老妻幾句。

謝尚書思量的是,方氏之死真怪不到謝家頭上,哪怕謝貴妃有些自己的小心思,可實際上,推波助瀾促成此事絕非謝貴妃一人能做到的。而且,謝尚書自問盡了全力。謝莫如不至於真的遷怒家族吧。哎,不遷怒家族,謝莫如會把此事算到誰頭上呢?她已經把這些人的臉皮揭下大半了。

謝尚書與謝太太另有正經事要商量,謝尚書道,“二皇子的嫡長子都出生了,三皇子今年十七,自去歲,宮裡就有爲三皇子擇妃之意了。你進宮,貴妃可與你說起過三皇子成親的事?”

“哪兒能沒說過呢?”謝太太道,“貴妃一時也沒想好,我看貴妃的意思,倒是想在褚、戚兩個國公府裡選人呢。”

謝尚書嘆,“貴妃完全沒考慮過莫如麼?莫如與三皇子同齡,今年六月就出孝了。”

“有先時那事,不大合適吧?”謝太太猶豫。

“那不過是貴妃的私心,後宮婦人,即使有些私心,左右大局的也不是她們。真正算起來不過小節,若能讓莫如爲三皇子正妃,利益同體,莫如就是爲自己將來考慮,也不會計較貴妃那點兒私心的。”謝尚書幾番思慮,覺着謝莫如是極好的皇子妃人選。

謝太太還是比較瞭解自家閨女的,道,“倘娘娘有這意思,怕早就與我提了。”跟自己孃家結親,又不是什麼說不出口的事。謝貴妃自始至終沒提過,可見對兩個侄女沒那意思。

“下次進宮,同娘娘提一提吧。”謝尚書堅持,“她同不同意,都與她提一提。不然,我怕她終有後悔那日。”知女莫若父,謝尚書明白,謝家是謝貴妃的孃家,如果三皇子真有大位之望,謝家就是天然的同盟。血緣是斷不了的,就是有這種斬不斷的血親,謝貴妃纔不想將皇子妃的名額給侄女,謝貴妃更傾向給三皇子另一妻族強援。

只是,憑謝尚書的眼光,謝莫如繼承了強勢的母族血統,她或許不夠柔順,但是,謝莫如有王佐之才。這樣的才幹,用三皇子正妻之位來換,三皇子並不吃虧。閨女能在宮裡坐到貴妃之位,不算蠢人,只是,眼光與謝莫如比便遠遠不如了。或許,這就是閨女一直無法登上後位的原因吧?

見丈夫說的慎重,謝太太道,“我好生勸一勸娘娘。”

“不必深勸,把我的話與她說一說就是。她如今也有自己的打算,三皇子是她親子,咱們做外祖父母的畢竟遠了一層,深勸反令她爲難。倘她起了讓莫如做側妃的想頭兒,反是不美。”

“這怎麼能呢?莫如都是郡主了,如何能做側室!”謝太太道,“你說,莫如這親事可算怎麼着?”

謝尚書絲毫不擔心,“船到橋頭自然直。”

謝太太又愁謝莫如這總是往外跑,道,“我總得抽空勸勸她,還是回家住的好。”

還是回家住的好……

只是,謝莫如這一直住在外頭,到底是什麼緣故呢?是真的在家住不下去麼?

謝太太又絮叨着同丈夫商量,“要不,跟她說,固定個住處,甭今兒還在城內,明兒就搬城外了?我找她都費勁。”

謝尚書陡然一震,是這樣麼?

寧榮大長公主府。

寧榮大長公主有些懶懶的看向園中新放的迎春花,春日輕軟的微風拂過紗簾,帶進一絲青草木香。程離在寧榮大長公主身後,道,“殿下,有些謝郡主的事,屬下覺着不大對。”

“先生請講。”這一二年,穆元帝越發忌諱她,她也便少進宮了。反正在自己府裡吃穿不愁,不必應付胡太后那蠢貨,又有兒女相伴,倒也悠然自在。

程離躬身道,“謝郡主自年初六去了萬梅宮,龍擡頭那日到湯泉別莊小住,今又搬到了城西的花園別院。”

“她不早就這樣麼,自魏國夫人過逝,就不大住在謝家了。”寧榮大長公主似真似假的感嘆,“這孩子,委實命苦了些。就是再怨恨能如何呢?人死不能復生啊。”

程離道,“屬下這一二年一直令人留意謝郡主的行蹤,總覺着,謝郡主搬家般的勤了些。”

“這有什麼奇怪。當初寧平姐姐的產業就遍佈帝都,魏國夫人出嫁時,寧平姐姐大把陪嫁,謝郡主手裡的別院莊田總有十幾處吧。她就是一月一換,一年都住不過來。”

“殿下,搬家畢竟是件繁瑣事。人爲什麼要有家,就是因爲人渴望在一個固定的地方生活。而且,據屬下了解,謝郡主每到一處地方,必然要清點所住別院的物品。不是看清單明冊,而是要一件件親自在覈對。殿下,恕屬下直言,謝郡主這樣屢換居所,清點東西,倒不像是爲了住的舒坦,反像是在尋找什麼似的。”程離這句話,讓寧榮大長公主不禁皺眉,半晌猛然自軟榻上直起身子,脫口道,“難道是!”

寧榮大長公主的話嘎然而止,一雙眼睛冷冷的望向程離,程離知趣要退下,寧榮大長公主反道,“阿離你坐吧。你知道也無妨,說來,我也不知是真是假。”

寧榮大長公主嘆,“當年先帝征戰天下,也並不是一帆風順,先帝在前頭打仗,母親管着籌集糧草。我母親凡事喜留後手,據說母親曾在各地建密倉以備不測。但後來先帝一直打進帝都城,稱帝建國,這事兒就鮮有人提及了。”

程離一向思慮縝密,即使話自寧榮大長公主這裡說出,他仍有些不同看法兒,道,“可是,若真有此事,先帝沒有不告訴今上的道理。”先帝唯此一子,哪怕當年託政於寧平大長公主,可這等要事,絕對會告訴今上的。畢竟,先帝過逝時,今上已有六歲,也略略懂事了。

寧榮大長公主緩緩搖頭,“你不知道我母親的性子,先帝第一場戰事是攻打長平縣,那時,先帝駐兵長寧縣,兩縣離得不遠,中隔一條河,那河的名字說來也有趣,平寧可佔一字,叫平寧河。河上有座橋,若攻打長平縣,必過此橋。先帝彼時麾下不過兵五百,先帝帶兵一過了平寧橋,我母親就在對面令人把橋拆了。先帝倘不能攻進長平縣城,自己也不用回來了。這就是我母親,她即使有後手,恐怕也不會告訴先帝。”

“我母親過逝前,將衆人都譴出慈安宮,唯留寧平姐姐。如果真有此隱密,最可能知道的人,就是寧平姐姐了。”

程離仍是想不通,“可按常理,程太后不是該告訴先帝的麼。畢竟,先帝是長子。”

“母親的心思,一向不好揣測。當年她就說過,寧平姐姐執意掌政,怕是難得善終。先帝賭咒發誓,厚待寧平。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寧平結局,果如母親所料。”寧榮大長公主重倚回榻間隱囊,道,“我一直覺着,母親定給寧平留了後手,但直至最後,未見寧平出手。魏國這些年閉門不出,魏國剛烈,肖似其母。寧平常說,活當轟轟烈烈,死當頂天立地,人這一輩子,最怕苟且。依魏國的脾氣,倘不是有謝莫如,怕早就死了。如果魏國知道些什麼,她不會不告訴謝莫如的。”

寧榮大長公主曲指輕釦榻板,木材發出沉悶的輕響,寧榮大長公主一嘆,“以前我說謝莫如像寧平,真是小看她了。她因梅樹的事兒鬧了一場,大冬天的都不消停,施粥捨飯的都能打許多人的臉,我還以爲她真是母喪之痛難平,非要尋些晦氣呢。原來不過是轉移帝都諸人的視線,在掩飾她找東西的事。這就說得通了。”

寧榮大長公主看向程離,“就不知她是不是真的找到了?”寧平的東西,今上恐怕早翻了個遍,如果真有這樣東西,如果今上也未得手,那麼,必是藏的極是隱秘的。那麼,謝莫如得手了麼?

程離道,“謝郡主身邊斷難近身,但屬下思量,依謝郡主的脾氣,倘她有,她不會藏着。”

寧榮大長公主諷刺一笑,“不自己藏着,難道獻給朝廷?”魏國夫人的死,朝廷難辭其咎!今上病了一場又如何?他就是病死,魏國夫人也活不過來了!

程離搖頭,“謝郡主不似這個性子。”

寧榮大長公主笑,“她總不會自己去把密倉的東西取出來吧?”

主屬二人一時也琢磨不出謝莫如的用意,寧榮大長公主吩咐程離,“你多留意謝莫如的動向。”

程離凜然應下。

作者有話要說:  PS:看柯南晚了~~~~~~~

第8章 三老太太第161章 五皇子的夢第281章 告靖王第二書第166章 入彀之二第241章 交鋒之三第274章 交鋒之行雲之一第220章 終我一生第6章 不過小事耳第219章 積累~第299章 奪嫡之二第311章 奪嫡之十四第72章 玄機第291章 交鋒離職之半章第175章 祭奠第80章 變色第379章 太后之一第383章 元旦番外第104章 喜事當前第251章 交鋒之十三第60章 萬全策之龍擡頭第68章 使團歸期第207章 契成第388章第111章 崔氏第250章 交鋒之十二第132章 流言之一第274章 交鋒之行雲之一第294章 交鋒之帝都~~~第63章 帝心若何第298章 奪嫡之一第163章 延師第279章 交鋒之浮影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60章 萬全策之龍擡頭第340章 東宮之三第198章 建議第167章 一件東西第379章 太后之一第80章 變色第195章 愛操心的人第19章 致歉第208章 槓上第174章 宴飲第276章 交鋒行雲之三第100章 側妃事件第380章 太后之二第185章 在朝第322章 奪嫡之二五第340章 東宮之三第167章 一件東西第112章 後續第302章 奪嫡之五第199章 嫡系建設第358章 皇后之一第283章 交鋒飛羽你怎麼看第23章 衣裳第212章 小唐~第140章 嫉妒第188章 鐵御史第177章 恩威並施之一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78章 信第334章 奪嫡之三七第310章 奪嫡之十三第375章 聖誕番外第25章 看到第369章 皇后之十二第270章 交鋒之戰一第201章 臣心之二第348章 東宮之十一第111章 崔氏第345章 東宮之八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146章 暴雨即至第358章 皇后之一第8章 三老太太第185章 在朝第219章 積累~第174章 宴飲第20章 行雲第189章 小勝第316章 奪嫡之十九第23章 衣裳第14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02章 祭禮第344章 東宮之七第297章 交鋒之這一天下章第248章 交鋒之十第351章 東宮之十四第220章 終我一生第32章 攘外安內第218章 戰局第341章 東宮之四第57章 鸚鵡第96章 命運之三第206章 相留第167章 一件東西第192章 忠心第221章 爭功第42章 揣度
第8章 三老太太第161章 五皇子的夢第281章 告靖王第二書第166章 入彀之二第241章 交鋒之三第274章 交鋒之行雲之一第220章 終我一生第6章 不過小事耳第219章 積累~第299章 奪嫡之二第311章 奪嫡之十四第72章 玄機第291章 交鋒離職之半章第175章 祭奠第80章 變色第379章 太后之一第383章 元旦番外第104章 喜事當前第251章 交鋒之十三第60章 萬全策之龍擡頭第68章 使團歸期第207章 契成第388章第111章 崔氏第250章 交鋒之十二第132章 流言之一第274章 交鋒之行雲之一第294章 交鋒之帝都~~~第63章 帝心若何第298章 奪嫡之一第163章 延師第279章 交鋒之浮影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60章 萬全策之龍擡頭第340章 東宮之三第198章 建議第167章 一件東西第379章 太后之一第80章 變色第195章 愛操心的人第19章 致歉第208章 槓上第174章 宴飲第276章 交鋒行雲之三第100章 側妃事件第380章 太后之二第185章 在朝第322章 奪嫡之二五第340章 東宮之三第167章 一件東西第112章 後續第302章 奪嫡之五第199章 嫡系建設第358章 皇后之一第283章 交鋒飛羽你怎麼看第23章 衣裳第212章 小唐~第140章 嫉妒第188章 鐵御史第177章 恩威並施之一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78章 信第334章 奪嫡之三七第310章 奪嫡之十三第375章 聖誕番外第25章 看到第369章 皇后之十二第270章 交鋒之戰一第201章 臣心之二第348章 東宮之十一第111章 崔氏第345章 東宮之八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146章 暴雨即至第358章 皇后之一第8章 三老太太第185章 在朝第219章 積累~第174章 宴飲第20章 行雲第189章 小勝第316章 奪嫡之十九第23章 衣裳第14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02章 祭禮第344章 東宮之七第297章 交鋒之這一天下章第248章 交鋒之十第351章 東宮之十四第220章 終我一生第32章 攘外安內第218章 戰局第341章 東宮之四第57章 鸚鵡第96章 命運之三第206章 相留第167章 一件東西第192章 忠心第221章 爭功第42章 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