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校兒的處境
西李死了,朱由校自然而然要更換監護人了,東李是最佳選擇,朱由校終於可以如願以償地跟着東李過日子了,這一年朱由校5歲。
東李雖然知書達禮,但是對於教育卻知之甚少,甚至一竅不通。她太順着孩子了,以爲這樣就是在愛孩子,她自己沒有孩子,沒有親身感受,也難怪她。
這個時候,校兒已經顯示出了對於木匠活的熱情和天分,東李並沒有禁止,而是積極配合,找工具,找樣式,有效地發展了朱由校這一特長。
朱由校錯過學習最佳期,東李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儘管朱由校沒有正經上過學,但是耳濡目染地也認了一些字,學了一些詩,好歹沒有戴上文盲的帽子。這些是東李的功勞。
客氏雖然自己肚子裡面也有墨水,但是她並沒有花在校兒的身上,她雖然把寶押在校兒的身上,但是此時她就是一個下人奶媽而已,她知道鄭貴妃不想讓校兒接受教育,鄭貴妃的狠毒衆所周知,她又怎麼敢冒這個風險呢?
人的命天註定,是你的跑不了,不是你的也要不來。
既然校兒命中註定會有大出息,那是不管怎樣都會是這個結果的,如果人爲地刻意地去改變什麼,說不定會適得其反呢,在這一點上,客氏是很宿命的。
事實上客氏這也叫做歪打正着,幸虧校兒處處表現得如同他的父親朱常洛一樣的憨厚無能,這樣鄭貴妃纔不會把他們父子倆放在眼裡,輕視他們,反而倒救了他們,使得這父子倆得以在夾縫中生存。
只有命保住了,才能夠談得上其它的。如果當初朱由校像個小神童一樣的靈巧,早就會遭到鄭貴妃的嫉妒,而小命不保了。
因此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話一點不假。
我爲什麼要花這麼多的筆墨來描寫我出生之前的事情呢?因爲這是我的生存環境,我的出生決定了我的命運,帝王的後裔沒有幾個能夠生活幸福的,因爲他們時時處在利益的浪尖上,身不由己,隨波逐流,他們不能夠決定自己的命運,連普通百姓所擁有的平靜的生活也不曾擁有。
用可悲二字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怪不得我的叔父朱由檢在臨死的時候含淚對女兒說道,“誰讓你生在帝王家?”隨即一刀看下了女兒的手臂。
幸虧我在明王朝滅亡之前就已經出家了,所以沒有經歷家破人亡的慘劇,但是想想也是很有感觸的,我的叔父在我的印象當中是一位十分敬業、十分克己、十分慈祥的長輩,我對自己的親生父親朱由校沒有什麼印象,我一出生就跟着叔父過,很少見到父親,父親在我5歲那年就去世了,這些是後來母后告訴我的。
我是跟着叔父長大的,爲了免於麻煩,我乾脆就叫叔父爲父皇了,叔父對我寵愛有加,甚至超過他自己的子女。
當時我並不知道爲什麼我從一出生就要跟着叔父過日子,這個秘密是多年以後母后告訴我的,這些我在續集中再加以描述,還有叔父爲什麼會對我那麼好,也是很多年以後我才知道其中的玄機的,同樣在續集當中會加以描述的。
雖然西李已經不復存在了,但是最大的威脅鄭貴妃還活得好好的,都說善惡有報,但是這位十惡不赦的大惡人怎麼還活得挺滋潤的呢?難道是老天不長眼嗎?
其實不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鄭貴妃的報應在後面呢,她最在乎她的洵兒,然而她的洵兒卻慘死在她的前面,黑髮人送白髮人這是人間最最悲哀的事情,況且她的洵兒是被李自成活活煮死的,再被士兵們吃掉了,鄭貴妃聽到這個消息後是何感想呢?是不是比死還痛苦呢?
沒有了她權力地位,沒有了她心愛的兒子,沒有了榮華富貴,沒有了美麗容顏,她什麼都沒有了,只在她的軀體裡留有一口氣而已,什麼時候把這口氣吐出來,她也就走完了她罪惡的一生了。
生不如死這是最大的懲罰,這是一種煎熬,是對她所犯下的罪行的報應。這些都是後話。
就目前來講,朱由校的處境還是不錯的,沒有了西李的虐待,少了一些鄭貴妃的非議,朱由校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自己的圈子裡。
宮中的人各忙各的,沒有人會想起來還有這個小小的皇孫在成長着,就連兩宮皇太后都把校兒給遺忘了。
與校兒朝夕相伴的第一要算是客氏,第二是東李,這兩個人在校兒的生活當中佔據着相當重要的位置。
只可惜東李命不長,似乎好人的命都不長久,在校兒過了幾年舒心日子後,她就撒手西去了,生前沒有留下一男半女,也沒有什麼積蓄,有的只是一櫃子的詩書,這些於校兒也沒有什麼用處,她就這樣悄悄地來,又靜靜地走了,來沒有引起什麼漣漪,走也沒有掀起什麼大浪,來無影去無蹤,校兒愣愣地看着東李的遺物,小腦袋瓜裡不知道想什麼呢。
依校兒的智商,也想不出什麼名堂的,讓我們回放一下當時的情景吧。
校兒看着東李留下的一本本的書籍,心裡感慨萬千,他想到人真是一個不可捉摸的東西啊,來的時候什麼也沒有帶來,死的時候什麼也沒有留下,即便東宮娘娘生前擁有這麼多的書籍,但是卻沒有一本是她自己的,都是別人寫的詩,不是她自己寫的,這跟沒有有什麼兩樣啊?
校兒的小嘴脣咬得緊緊的,他纔不要像東宮娘娘這樣默默無聞地過一輩子呢,他要創造出來一些東西,一些他朱由校製造出來的東西,這些東西只屬於他自己,是別人偷不去拿不走的,他所指的這樣東西就是木匠活,即木匠活的技術。
通俗來講,這叫一技之長,校兒有這個想法也沒有什麼不對,關鍵在於他的地位和處境,
他不是平民百姓,他是未來的皇帝,是儲君,他的一技之長應該是治理國家,而不是什麼木匠活。
沒有人糾正他的想法,因爲他的尊貴地位,沒有人敢於冒險指責他,而且鑑於鄭貴妃的淫威,誰還敢輕舉妄動呢?
校兒就是在這樣的畸形的環境中長大的,身邊的人無不敬畏他,尊他爲小主,卻又無不在傷害着他,損害着他的利益,他做什麼沒有人會阻攔他,在唯我獨尊的同時,失去了光明的道路,在他走向黑暗的時候,沒有人上前去引導他,解救他,從某種意義上講,朱由校是個很可憐的孩子。
每天除了鑽研木匠活外,就是逗逗蟈蟈,大大陀螺什麼的,有時候玩得膩了,想發泄一下沉悶的情緒,就搞點小小的惡作劇,比方說把把哪位太監的臉蛋抹成大紅臉,把某位宮女的臉上畫上鬍子等,總之都是捉弄人的把戲。
東李逝去以後,校兒就沒有再搬家了,那時他已經十多歲了,可以自立一宮令人,因此就由客氏帶着校兒住在東宮娘娘的住所,身邊也沒有再配哪位妃子來撫養,說白了其實就是撒手不管了,這些都是鄭貴妃安排的。
鄭貴妃的毒計在某種程度上還真算是成功了的,因爲客氏並沒有擔負起輔導校兒的工作,就像東李一樣,太順着校兒了,以至於校兒放任自流,荒廢學業,幾乎成爲了廢人一個。
前面說過,福禍相依,正是因爲校兒的無能,才保全了校兒的性命,這些都是命中的玄機,人是渺小的,只能隨波飄蕩,主宰不了自己的。
這一天朱由校做了一間十分滿意的物件,一個架筷子用的小托架,別看這個物件很小,但是朱由校把它做得是小巧玲瓏,精美無比,不僅造型美觀,就連圖案也一絲不苟,捧在手裡,會讓人有愛不釋手的感覺。
朱由校的靈感來源於後花園中的一對鴛鴦,他巧妙地把架子做成了一對鴛鴦的,鴛鴦的後背上可以放筷子,這對鴛鴦頭對着頭,小嘴相連着,它們的身上刻有蓮花的圖案,很好地說明了鴛鴦是在水裡遊的。這對鴛鴦被朱由校刻畫得栩栩如生,好似活物一般,朱由校把它呈獻給客氏看,客氏連連豎大拇指,誇校兒聰明伶俐,心靈手巧,校兒心裡那個美呀,就別提了。
客氏的意見比任何人的意見都更能夠左右朱由校的情緒,當客氏讚賞他的時候,他會高興得忘乎所以,當客氏不加可否的時候,他則會忐忑不安戰戰兢兢。
客氏的話在朱由校就像是聖旨一般具有神效,在朱由校的心裡,從小就把客氏當成是自己的母親了,自己親生的母親死得太早,校兒是不可能有印象的,是這樣客氏奶媽一直陪伴着他長大,每天每時每刻,她都守候在身旁,保護着自己,呵護着自己,有客氏在身邊,校兒就感到踏實,感到高興,由衷的高興,他不敢想象沒有客氏的日子該怎麼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