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李世民(免費章節)

最近知名漫畫《長歌行》據傳即將改編成電視劇,其原作者夏達小姐在漫畫中的一系列騷操作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爲了突出她的大女主,於是我們的唐太宗李世民又雙叒叕躺槍了!抹黑損貶,獨襯女主的白蓮花。

不過我無意批判夏達小姐以及《長歌行》,因爲我對這兩者都不瞭解。

然而如今網上“翻案”成風,爲了吸引大家的眼球,爲了凸顯自己的“獨具慧眼”,很多人往往會妖魔化原本在歷史中十分正面的人物,並且拔高一些負面角色。

於是在歷史中最爲有名的天可汗,往往就成了抹黑的對象。

但是,在這裡,我覺得很有必要爲大家科普一下李世民唐太宗的生平,以及他最有名的“篡改歷史”一案。

先說結論,李世民不是一個好兒子,不是一個好兄長,不是一個好弟弟,不是一個好叔叔。

但,他是一個令歷史驚豔的好皇帝。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他的才能或許能有人比擬,但其成就和功績,卻是一枝獨秀,無人能及!

太宗皇帝的光輝照耀古今,驚才絕豔!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唐太宗這個名字,就是千年以來所有皇帝的一面明鏡!

當然,他並不完美,從今人的角度上來說,他有着封建帝王的侷限性。但同時,他也做到了一個封建帝王所能做的所有事。

李世民十六歲從軍雁門,十八歲隨父起兵,直取關中。

“太宗自南原馳下阪,分兵斷其軍爲二,而出其陣後,老生兵敗走,遂斬之。進次涇陽,擊胡賊劉鷂子,破之。唐兵攻長安,太宗屯金城坊,攻其西北,遂克之。”

破薛仁杲平定隴西。

“太宗將驍騎數十入賊陣,於是王師表裡齊奮,羅睺大潰,斬首數千級,投澗谷而死者不可勝計。太宗率左右二十餘騎追奔,直趣折墌以乘之。仁杲大懼,嬰城自守。將夕,大軍繼至,四面合圍。詰朝,仁杲請降,俘其精兵萬餘人、男女五萬口。”

敗宋、劉安定北方。

“尋而永安王孝基敗於夏縣,於筠、獨孤懷恩、唐儉併爲賊將尋相、尉遲敬德所執,將還澮州。太宗遣殷開山、秦叔寶邀之於美良川,大破之,相等僅以身免,悉虜其衆,復歸柏壁。”

“太宗率精騎擊之,衝其陣後,賊衆大敗,追奔數十里。”

“三年四月,擊敗宋金剛於柏壁。金剛走介州,太宗追之,一百夜馳二百里,宿於雀鼠谷之西原。”

虎牢關一戰震驚天下,唐王朝至此定鼎中原!

“太宗以精騎陣於北邙山,令屈突通率步卒五千渡水以擊之,因誡通曰:“待兵交即放煙,吾當率騎軍南下。”兵才接,太宗以騎衝之,挺身先進,與通表裡相應。賊衆殊死戰,散而複合者數焉。自辰及午,賊衆始退。縱兵乘之,俘斬八千人,於是進營城下。”

“太宗先登擊之,所向皆靡。俄而衆軍合戰,囂塵四起。太宗率史大奈、程咬金、秦叔寶、宇文歆等揮幡而入,直突出其陣後,張我旗幟。賊顧見之,大潰。追奔三十里,斬首三千餘級,虜其衆五萬,生擒建德於陣。”

薛仁杲宋金剛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無一不是一時英傑,卻都敗在了李世民的手上。

突厥寇邊,胡人欲再次入主中原,李世民布疑兵結渭水之盟,四年便“封狼居胥”生擒突厥可汗於長安!

縱觀李世民一生,開疆拓土無比平常。

貞觀四年,平突厥,百萬漢人得以歸唐。

貞觀九年,平吐谷渾。

貞觀十四年,平高昌,在西域設都護府,於是西域重回中國懷抱。

貞觀十八年,平焉耆。

貞觀十九年,重創高句麗,收遼東千里之地。

貞觀二十年,平薛延陀,飲馬瀚海,設安北(燕然)都護府。

貞觀二十二年,滅龜(qiu)茲(ci),震驚西域。

貞觀二十三年,遣右驍衛郎將俘車鼻可汗於長安。

文治方面就更不必提,若是想要細查“貞觀之治”,可以從《兩唐書》、《貞觀政要》、《帝範》等等一系列作品略窺其貌嗎,我這裡即使寫上三天三夜也寫不完。

我們只要知道,李世民如此赫赫戰功,死後諡號卻是“文”。後人亦稱之爲,大唐“文皇帝”。

僅觀後人評價,便可略知其一二。

“跡其聽斷不惑,從善如流,千載可稱,一人而已!”——五代《舊唐書》

“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宋《新唐書》

“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亂,比跡湯、武;致治之美,庶幾成、康。”——宋·歐陽修

“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宋·司馬光

“唐太宗之賢,自西漢以來,一人而已。任賢使能,將相莫非其人,恭儉節用,天下幾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見其比也。”——宋·蘇轍

“昔者唐之太宗,以神武之略起定禍亂,以王天下,威加四海矣。然所謂固天下之勢,以遺諸子孫者,蓋未立也。於是乎藉兵於府,置將於衛,據關而臨制之。處兵於府,則將無內專之權;處將於衛,則兵無外擅之患。然猶以爲未也,乃大誅四夷之侵侮者:破突厥,夷吐渾,平高昌,滅焉耆,皆俘其王,親駕遼左而殘其國。凡此者,非以黷武也,皆所以立權而固天下之勢者也。”——宋·何去非

“太宗富有天下,貴爲天子,功業皆其所自致,而能俯首抑意,聽拂逆之辭於疇昔所惡之臣。嗚呼!此其所以致貞觀之治,庶幾於三代之王者乎?”——宋·陸九淵

“三代以後,治功莫盛於唐,而唐三百年間,莫若貞觀之盛。”——明·明憲宗

?

????接下來是闢謠時間

李世民吃印度番僧丹藥而亡?

這種說法的依據是《舊唐書》:“是時就其國得方土那邇娑婆寐,自言壽二百歲,雲有長生之術。太宗深加禮敬,館之於金飈門內。造延年之藥。令兵部尚書崔敦禮監主之,發使天下,採諸奇藥異石,不可稱數。延歷歲月,藥成,服竟不效,後放還本國。太宗之葬昭陵也,刻石像阿羅那順之形,列於玄闕之下。”

由此便有人大放厥詞,稱李世民爲了長生不老而吃丹藥而亡。

但是即使以普通高中生的文言文水平,也可以看出,吃丹藥和太宗之死說的是兩件事。

一件事是說,印度有個老神棍說自己兩百歲了,於是給李世民煉丹藥,吃了之後並沒有效果,於是後來就把他攆走了。

第二件事是說,李世民去世之後下葬昭陵,人們將阿羅那順的石像雕刻在昭陵的玄闕上耀其武功。而阿羅那順,便是王玄策俘虜的一位天竺王。

並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李世民的死和丹藥有直接關係,若是他真因丹藥而亡,怎會僅僅將那神棍驅逐了事?

唐太宗吃丹藥亦非求長生,治病罷了。

貞觀二十一年:

“(正月)上將往哭之,房玄齡以上疾新愈,固諫。”

“(四月)是月,上得風疾,苦京師盛暑,夏,四月,乙丑,命修終南山太和廢宮爲翠微宮。”

“(十一月)壬子,上疾愈,三日一視朝。”

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去世那年):

“(三月)辛酉,上力疾至顯道門外,赦天下。丁卯,敕太子於金液門聽政。”

“(五月)上苦利增劇,太子晝夜不離側,或累日不食,發有變白者。上泣曰:“汝能孝愛如此,吾死何恨!”丁卯,疾篤,召長孫無忌入含風殿。”

由此可見,李世民是正常病逝,和丹藥並無關係,他本寄希望于丹藥能治病,只是沒有效果。

此外,還有一個謠言,稱李世民晚年奢侈,大修宮殿。

這也是謠言,李世民是有修宮殿不錯,但大多是修繕隋帝以及李淵時期的宮殿,遠遠稱不上是大興土木。

由於此處史料比較零散,不表。

最後也是最廣爲人傳的“李世民篡改歷史”,不學無術而又好談歷史之人對此捶足頓胸,稱“李世民改史,遺毒無窮”云云。

李世民真的有篡改歷史嗎?答案是否定的。一年半以前,我曾經在知乎上爲了反駁某人專門寫過文章,如今稍作修改即可。

玄武門之變,史書上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沒有必要有任何掩飾,唐太宗要看國史,房玄齡給他看的根本就不是原版,而是在原版之上的修改版。

而且,從頭到尾,李世民就沒有看過自己歷史的原始資料。

“玄齡乃與給事中許敬宗等刪爲《高祖》、《今上實錄》:癸巳,書成,上之。”

可以說,李世民根本就沒有接觸到真正版本的史書,而是房玄齡等人修改特供版,原始資料依舊保留着。

某些人言之鑿鑿的說李世民篡改歷史,他的原因如下:

“上見書六月四日事,語多微隱,謂玄齡曰:“昔周公誅管、蔡以安周,季友鴆叔牙以存魯。朕之所以,亦類是耳,史官何諱焉!“即命削去浮詞,直書其事。”

即使只有高中生的文言文水平,便可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史書中說的很清楚,起居注語多微隱,什麼叫微隱呢?春秋上說:爲尊者諱恥,爲賢者諱過,爲親者諱疾。

這個時候,唐太宗是尊者,是賢者,所以起居注自然而然爲他微隱了,根本就不需要唐太宗的命令,史官自然而然就把一些不光彩的事情模糊處理,這些肯定也包括所謂的玄武門之變。

但是從唐太宗的話中可以得知,他是非常坦蕩的,甚至是理直氣壯的,至少表面上是如此。他以周公、季友舉例子,表示自己所做的那些事情是合理的。

所以他的是責備史官,把那些寫的隱晦浮誇的詞刪掉:即命削去浮詞,直書其事。

這是什麼意思?就是告訴史官要有一說一,別替老子藏着掖着的,好像老子做賊心虛似的,要寫就大膽的寫。

《貞觀政要》中也有這樣的記載:

“玄齡等遂刪略國史爲編年體,撰高祖、太宗實錄各二十卷,表上之。”

“太宗見六月四日事(玄武門之變),語多微文,乃謂玄齡曰:昔周公誅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鴆叔牙而魯國寧。朕之所爲,義同此類,蓋所以安社稷,利萬民耳。史官執筆,何煩有隱?宜即改削浮詞,直書其事。”

“侍中魏徵奏曰:臣聞人主位居尊極,無所忌憚。惟有國史,用爲懲惡勸善,書不以實,後嗣何觀?陛下今遣史官正其辭,雅合至公之道。”

魏徵都沒對此說三道四,反而褒揚唐太宗實事求是的精神!諫臣魏徵即使真的畏懼玄武門之干係重大,也絕無可能在這件事上主動溜鬚拍馬。

所以這明明是展現了李世民的胸襟氣度,爲什麼到了某些人嘴裡就變成了篡改歷史了呢?如果真的篡改歷史,他第一個要改的,就是把他看史書的記錄給刪掉!

而且唐太宗之前看的是大唐國史,不是他私人的起居注!而且說起私人歷史,他的確也想看過:

“貞觀十三年,褚遂良爲諫議大夫,兼知起居注。”

“太宗問曰:卿比知起居,書何等事?大抵於人君得觀見否?朕欲見此註記者,將卻觀所爲得失以自警戒耳。”

“遂良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記人君言行,善惡畢書,庶幾人主不爲非法,不聞帝王躬自觀史。”

“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記耶?”

“遂良曰:臣聞守道不如守官,臣職當載筆,何不書之?”黃門侍郎劉洎進曰:“人君有過失,如日月之蝕,人皆見之。設令遂良不記,天下之人皆記之矣。”

“太宗以爲然。”

唐太宗:我能看自己的起居注嗎?

褚遂良:滾,不能,我還沒聽說要看自己起居注的皇帝。

唐太宗:我有不好的地方你記下來了?

褚遂良:放心吧,全記下來了。

劉洎:放心吧,就算他不記,我們也會記。

唐太宗:……算你們狠。

唐太宗連自己的起居注看都不能看,何來篡改之說?

關於所謂的“篡改歷史”,史書上還有這麼一段記載:

“至七月八日。又謂遂良曰。爾知起居。記何事善惡。朕今勤行三事。望爾史官不書吾惡。一則遠鑑前代敗事。以爲元龜。二則進用善人。共成政道。三則斥棄羣小。不聽讒言。吾能守之。終不轉也。鷹犬平生所好。今亦罷之。雖有順時冬狩。不逾旬而返。亦不曾絕域訪奇異。遠方求珍羞。比日已來。饌無兼味。自非膏雨有年。師行克捷。未嘗與公等舉杯酒。奏管絃。朕雖每日兢懼。終藉公等匡翊。各宜勉之。”

李世民:寶寶很乖的,知人善任,不聽讒言,而且能固守本心。過去喜歡玩玩鷹犬,現在也不玩了,雖然偶爾打獵,但是不超過十天就返回了,也不像漢武帝那廝跑到西域求珍寶,就算是出征打了勝仗,回來也沒有飲酒作樂。寶寶戰戰兢兢,還好有你們這些大臣的輔佐(拍個馬屁),你們別在史書上寫我壞話了,讓我們永遠做彼此的天使吧!

李世民篡改過歷史嗎,最後幾年甚至都有點向褚遂良討饒了,要是真的能修改歷史還用得着如此?

而且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一點:《舊唐書》是五代時期編撰的,《新唐書》是宋朝編撰的。編者根本不怕唐朝的皇帝

既然今天隨便一個人都能“看出”唐太宗“篡改了”歷史,那麼史料更加豐富的古代,史學大家劉昫、趙瑩、宋祁、歐陽修等人全部都看不出來了?還是說他們都是和李世民有親戚,幫着李世民篡改歷史了?

至於說《兩唐書》和《大唐創業起居注》說晉陽起兵的事情有出入。

《新唐書》文如下:

高祖留守太原,領晉陽宮監,而所善客裴寂爲副監,世民陰與寂謀,寂因選晉陽宮人私侍高祖。高祖過寂飲酒,酒酣從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驚。寂曰:“正爲宮人奉公,事發當誅,爲此爾。“世民因亦入白其事,高祖初陽不許,欲執世民送官,已而許之,曰:“吾愛汝,豈忍告汝邪?”

《大唐創業起居注》如下:

時皇太子在河東,獨有秦王侍側耳,謂王曰:“隋歷將盡,吾家繼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顧爾兄弟未集耳。今遭羑里之厄,爾昆季須會盟津之師,不得同受孥戮,家破身亡,爲英雄所笑。”王泣而啓帝曰:“芒碭山澤,是處容人。請同漢祖,以觀時變。”

這看上去很似乎完全相反,關於起兵的提議,《唐書》上說是李世民所謀劃的,《大唐創業起居注》說是李淵主動對李世民說的。

但是隻要稍加冷靜的分析,這兩者其實並不矛盾。因爲從《唐書》中可以得出,李世民是個堅定的造反分子,不停的攛掇着李淵造反。

而李淵卻是在猶豫不決的,而且在《大唐創業起居注》中記載,他也不是堅定的造反派,他也在猶豫,他也沒有提出要造反,而是向李世民解釋爲什麼不起兵:“隋歷將盡,吾家繼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顧爾兄弟未集耳……不得同受孥戮,家破身亡,爲英雄所笑。”

那麼問題來了,李淵幹嘛無緣無故遮遮掩掩的向李世民解釋?原因只能是一個,那就是李世民之前就在攛掇他了,只有李世民催他趕緊造反,他纔會做出解釋。

而那晉陽喝酒讓宮女陪睡的鬧劇,應該是確實發生的。但其實李世民的這個手法很幼稚,更像是小孩子在耍脾氣。造反這麼大的事情,你安排老父睡兩個宮女就能搞定的?

李淵事後當然是知道李世民用意的,他估計自己都不在意,至於說要拉李世民去見官,完全就是做做樣子,嚇唬李世民的。果不其然,很快就把李世民放了。

而面對如此激進的兒子,作爲一個父親他自然要安撫:“隋朝氣數將盡,天命的確快到我家了,但是我爲什麼不起兵啊,就是因爲顧及你們兄弟都不在啊balabalabala……”

當時的李世民不到二十歲,年輕氣盛容易激動,有些小孩子脾氣都是很正常的,也別把李世安排宮女陪睡這件事看的多高明。

經過李淵的一通陳述厲害關係,李世民也明白過來:

(秦)王泣而啓帝曰:“芒碭山澤,是處容人。請同漢祖,以觀時變。”

所以說這一切並不矛盾,只是彼此都隱去了一些。《大唐創業起居注》不是正史,也不是即時筆記,而是溫大雅在貞觀初年(或者武德末)完稿的,可以說是回憶錄。

其中的很多事情想必也找的當時的資料,不可能說他連李淵李世民說了什麼做了什麼都能完全記下來。而且溫大雅是李淵的舊臣,隱去宮女陪睡這些不太光彩的事情很正常。畢竟他寫書時,還是在李淵的武德年間。

現在很多人都有這麼一個觀點:李建成其實很厲害,都是李世民嫉妒他,把他功勞全刪了,正史上的李建成被寫的很差,就是因爲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balabala

但是的確如此嗎?且不說李世民的手能不能管到正史新舊唐書的修訂。

更重要的是,正史上的李建成真的很差勁嗎?某些人的觀點是,正史被李世民篡改了,把李建成發功勞全抹去,所以正史上的李建成很差勁。

但是,咱們看看《新唐書》中記錄的李建成的戰功:

“引兵略定西河,從平京師。唐國建,爲世子,開府置官屬。又遷撫軍大將軍,爲東討元帥,將萬人徇洛陽,授尚書令。”

“詔率將軍桑顯和擊司竹羣盜,平之。”

“稽胡劉仚成寇邊,詔建成進討,破之鄠州,斬虜千計,引渠長悉官之,使還招羣胡。仚成與它大帥降,建成畏其衆,紿欲城州縣者,使降胡操築,陰勒兵殺六千人,仚成奔樑師都。嘗循行北邊,遇賊四百出降,悉馘其耳縱之。”

“既而黑闥復振,廬江王瑗棄洺州,山東亂。命齊王元吉討之,有詔降者赦罪,衆不信。建成至,獲俘皆撫遣之,百姓欣悅。賊懼,夜奔,兵追戰。黑闥衆猶盛,乃縱囚使相告曰:“褫而甲還鄉里,若妻子獲者,既已釋矣。”衆乃散,或縛其渠長降,遂禽黑闥。”

史書上記載的明明白白,何來沒有戰功?

甚至得益於李世民的胸襟,就連玄武門之變的過程也在正史中記錄的非常清楚,甚至連唐太宗親自射殺了自己的哥哥這件事情都記錄下來了:

俄而突厥寇邊,太子薦元吉北討,欲因其兵作亂。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等勸秦王先圖之。

王乃密奏建成等與後宮亂,因曰:“臣無負兄弟,今乃欲殺臣,是爲世充、建德復仇。使臣死,雖地下,愧見諸賊。”帝大驚,報曰:“旦日當窮治,而必早參。”

張婕妤馳語建成,乃召元吉謀,曰:“請勒宮甲,託疾不朝。“建成曰:“善,然不共入朝,事何繇知?”遲明,乘馬至玄武門,秦王先至,以勇士九人自衛。時帝已召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德彝、宇文士及、竇誕、顏師古等入。

建成、元吉至臨湖殿,覺變,遽反走,秦王隨呼之,元吉引弓欲射,不能彀者三。秦王射建成即死,元吉中矢走,敬德追殺之。

如果李世民真的要改史,何必要讓史書記錄下自己的罪狀?殺害手足兄弟?並且斬草除根連侄兒也不放過,這些事情都明明白白地記錄在史書之中。

亦或說,李世民因爲得位不正篡改唐初國史,已經是學界的共識,你比陳寅恪、黃永年、李樹桐這些前輩學者還NB?歐陽修、宋祈這些宋人掌握得史料豐富,他們對唐初歷史的認知就比今人深入?合着我們的現代史學這一百多年都白髮展了,陳寅恪、黃永年這些人都是在招搖撞騙呢?後人不斷利用人的資料和成果,不斷地解決過去懸而未決的問題,發現前人所未發現的問題,所以纔有學術上的進步,你懂嗎?

總之這些人的觀點就是,李世民改史是史學界的共識。就這一句話就足以顯示出他的無知,因爲這從來不是共識。

還舉起了陳寅恪、黃永年、李樹桐這些民國的史家前輩的觀點來反駁,這更可笑了。

且不說這三位前輩的造詣能不能比得上歐陽修等人,就說這些人的觀點:因爲這三位前輩說李世民改史了,所以李世民就改史了。

迷信專家簡直貽笑大方。他還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如果這些大師都是錯的,合着我們的現代史學這一百多年都白髮展了?

那幾位前輩的確是國史大家,但是請想清楚他們的年代,他們出生在上個世紀最動盪的年代,山河破碎,歷史資料非常匱乏,肯定沒有宋時國家組織修史時的資料多,觀點有所偏頗很正常,但是被人迷信實在好笑。

“後人不斷利用人的資料和成果,不斷地解決過去懸而未決的問題,發現前人所未發現的問題,所以纔有學術上的進步。”

這句話本身很對,我們現在身處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史學資料俯身可拾,所以研究之後,對於一百年前的史學大家們的一些錯誤的觀點,也可以進行補充和適當的批評。

我拿的都是史書原文,而“我認爲”“前輩學者們認爲”云云,這無疑非常的不嚴謹的。

又說:參與編撰《貞觀實錄》的許敬宗人品不行,或許會故意曲筆,以迎合一些掌權者。

但是,這和唐太宗篡改歷史有什麼關係呢?更何況,撰寫起居注的是褚遂良,而且唐太宗本人就已經批評了許敬宗撰寫實錄的曲筆之處!

且史書中又云:“敬播,蒲州河東人也。貞觀初,舉進士。俄有詔詣秘書內省佐顏師古、孔穎達修《隋史》,尋授太子校書。史成,遷著作郎,兼修國史。與給事中許敬宗撰《高祖》、《太宗實錄》,自創業至於貞觀十四年,凡四十卷。”

貞觀十四年之前的實錄不是許敬宗一個人修的,而是和敬播兩個人合修的,而且敬播是有良史之稱。

“時樑國公房玄齡,深稱播有良史之才,曰:陳壽之流也。”

甚至貞觀後十年的實錄,是敬播獨自完成的:

“(敬播)又撰《太宗實錄》,從貞觀十五年至二十三年,爲二十卷。奏之,賜帛三百段。”

當然人們也可以說,許敬宗也是前期的負責人之一,所以史書還是可能有問題,但是,史書又有記載:

“高宗咸亨四年:三月丙申,詔劉仁軌等改修國史,以許敬宗等所記多不實故也。”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唐高宗時期,劉仁軌把國史又修訂了一遍,許敬宗撰寫的許多不實的地方都修正了。

綜上所述,李世民並無任何修改歷史之行爲,甚至都沒有真正看過史書。所謂太宗改史,不過是好事者的無稽之談罷了。???????

????傳者壞,信者蠢。

第四十七章 檢查第一百九十章 來給我揉啊~(兩千六百字大章)第七十二章 約〇啊第一百七十三章 給我消腫!第四百一十章 超得意(4/5)第三十三章 女僕望月兔第七十一章 爲什麼要喜歡呢?(第二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戲精本精第一百二十二章 偶遇藍素詩第三百八十四章第六十九章 小棉襖與討債鬼第四百一十二章 有孩子嗎?第六十八章 謝謝蘇荷華生日篇4,完結(接起點第三百七十二章)第三百九十六章 近一點第一百八十六章 圈套第一章到第三章 世事悠悠渾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許第二百二十六章 爸爸抱抱第七十四章 一本大佬第二百四十章 女兒們的戰爭第二百八十四章 (半個小時再看)蘇荷華生日篇4,完結(接起點第三百七十二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配不上旅遊流水賬(免費章節)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喜歡第二百三十九章 開始了是嗎?第三百九十九章 就是那個蘇陌啊!第十五章 都是碧池!第二百一十章 不詳的預感第一百五十一章 蘇陌,死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羞恥第四百三十四章 老婆們(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富蘿莉的請客第八十四章 自以爲是第三百一十四章 返璞歸真第二百三十一章 蘇陌是我的!第四百四十三章 塗藥第一百七十二章 肩膀,就靠一小會兒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日禮物(第二更)第四十三章 漂亮女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你快來接她吧第四百二十七章 配不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巨頭到齊第一百三十章 巔峰對決(笑)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個願望第二百一十五章 羞恥第二百零四章 能不能單純一點第三百五十六章 好像是我媽媽?第四百二十八章 星空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對不起啊第一百二十二章 這還學個屁啊!第七十三章 喜歡你第二百三十三章 人渣第三百零九章 蘇陌大騙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愛你呦麼麼噠!(第二章)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是一般的關係吧第十四章 野炊第一百六十三章 搓啊搓第二百二十七章 代母上陣第一百章 情歌第一百六十九章 去世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藍素詩和奧特曼第四百三十八章 面前的,是阿鼻地獄啊第一章到第三章 世事悠悠渾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許第四百三十章 什麼叫正人君子啊!第二百八十八章 坦白第兩百零二章 關你屁事第四百五十四章 白月光?第一百三十八章 知難而退第三百三十章 見外婆第二百四十六章 割掉第二百五十七章 垂青第一百三十五章 星舞女僕第六十九章 小棉襖與討債鬼第四百零六章 垃圾遊戲第四百四十四章 不負責嗎?第五十八章 女僕指柔第五十一章 董磊請假~第二十一章 林老師開課(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一章 蘿莉的青春期2第三十章 好心有好報(第一更)第四百零四章 假正經第三百六十二章 睡覺第十二章 加油?第一百一十八章 憑什麼第一章到第三章 世事悠悠渾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許第一百三十一章 爛桃花第三百五十六章 好像是我媽媽?第二百三十七章 早戀禁止第二百七十四章 媽,你好強!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話第二百七十二章 超級喜歡你第一百八十六章 圈套第七十二章 約〇啊第三百零五章 你喜歡他什麼第一章到第三章 世事悠悠渾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許第十九章 見面,她是誰?第三百二十一章 姐妹情深第一章到第三章 世事悠悠渾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許
第四十七章 檢查第一百九十章 來給我揉啊~(兩千六百字大章)第七十二章 約〇啊第一百七十三章 給我消腫!第四百一十章 超得意(4/5)第三十三章 女僕望月兔第七十一章 爲什麼要喜歡呢?(第二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戲精本精第一百二十二章 偶遇藍素詩第三百八十四章第六十九章 小棉襖與討債鬼第四百一十二章 有孩子嗎?第六十八章 謝謝蘇荷華生日篇4,完結(接起點第三百七十二章)第三百九十六章 近一點第一百八十六章 圈套第一章到第三章 世事悠悠渾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許第二百二十六章 爸爸抱抱第七十四章 一本大佬第二百四十章 女兒們的戰爭第二百八十四章 (半個小時再看)蘇荷華生日篇4,完結(接起點第三百七十二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配不上旅遊流水賬(免費章節)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喜歡第二百三十九章 開始了是嗎?第三百九十九章 就是那個蘇陌啊!第十五章 都是碧池!第二百一十章 不詳的預感第一百五十一章 蘇陌,死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羞恥第四百三十四章 老婆們(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富蘿莉的請客第八十四章 自以爲是第三百一十四章 返璞歸真第二百三十一章 蘇陌是我的!第四百四十三章 塗藥第一百七十二章 肩膀,就靠一小會兒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日禮物(第二更)第四十三章 漂亮女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你快來接她吧第四百二十七章 配不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巨頭到齊第一百三十章 巔峰對決(笑)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個願望第二百一十五章 羞恥第二百零四章 能不能單純一點第三百五十六章 好像是我媽媽?第四百二十八章 星空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對不起啊第一百二十二章 這還學個屁啊!第七十三章 喜歡你第二百三十三章 人渣第三百零九章 蘇陌大騙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愛你呦麼麼噠!(第二章)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是一般的關係吧第十四章 野炊第一百六十三章 搓啊搓第二百二十七章 代母上陣第一百章 情歌第一百六十九章 去世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藍素詩和奧特曼第四百三十八章 面前的,是阿鼻地獄啊第一章到第三章 世事悠悠渾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許第四百三十章 什麼叫正人君子啊!第二百八十八章 坦白第兩百零二章 關你屁事第四百五十四章 白月光?第一百三十八章 知難而退第三百三十章 見外婆第二百四十六章 割掉第二百五十七章 垂青第一百三十五章 星舞女僕第六十九章 小棉襖與討債鬼第四百零六章 垃圾遊戲第四百四十四章 不負責嗎?第五十八章 女僕指柔第五十一章 董磊請假~第二十一章 林老師開課(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一章 蘿莉的青春期2第三十章 好心有好報(第一更)第四百零四章 假正經第三百六十二章 睡覺第十二章 加油?第一百一十八章 憑什麼第一章到第三章 世事悠悠渾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許第一百三十一章 爛桃花第三百五十六章 好像是我媽媽?第二百三十七章 早戀禁止第二百七十四章 媽,你好強!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話第二百七十二章 超級喜歡你第一百八十六章 圈套第七十二章 約〇啊第三百零五章 你喜歡他什麼第一章到第三章 世事悠悠渾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許第十九章 見面,她是誰?第三百二十一章 姐妹情深第一章到第三章 世事悠悠渾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