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潛移默化(上)

bookmark

h2寬闊明亮的階梯式大教室裡,城陽武學院第三期一百四十二名學員正在全神貫注地傾聽。

講臺上的劉存將半截粉筆頭扔進小木盒,望向前方一張張熟悉而年輕的面孔,開始做最後總結:

“以上戰例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無論是孫臏的馬陵道之戰,還是徐榮的卞水伏擊戰,都充分體現這一特點。最後,我還要重複一遍,爲將者必須審時度勢,隨機應變,而不該墨守成規不知變通,更不能呈匹夫之勇,累死軍中兄弟,古往今來所謂的武功蓋世者,通常是最後的失敗者,比如楚霸王項羽,他的傳奇一生每每令人熱血滂湃,可最後,他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保不住!好了,下課。”

“起立——敬禮!”

一百四十二名學員右手握拳橫置胸前,擂得皮甲嘭嘭直響,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向他們敬愛的主公表達敬意。

講臺上的劉存認真回個禮,隨後默默收拾講義,看到當值學員隊長李劫走上來,微微點頭低聲問道:“你的測繪基礎補考過關了?”

李劫不好意思地點點頭:“回主公,過關了,良評。”

“還不錯,再有三個月就是你們最後一年的見習期,到哪見習你想好沒有?”劉存非常關心這位天賦過人的弟子。

李劫回答:“屬下想去水軍見習。”

劉存很驚訝:“原因呢?”

“水軍正在組建兩旅步騎軍,正像主公說的一樣,這是個全新兵種,機動性與作戰範圍遠大於傳統步騎軍,屬下很想去試試,或許能總結出一些新戰法。”李劫低聲回答。

劉存點點頭:“你的術科很好,但理科需要加強,要是你期末考試各科成績都達到優良,我任命你爲水軍司馬。”

“真的?”李劫驚喜不已。

劉存收起講義轉身要走,看到高奐和一羣學員已經站在李劫身後,臉上都是拘束的笑容,於是順口開了句玩笑:“高奐,你各科成績都不錯,三軍各部主官都想要你,你完全可以挑個好部隊,如同皇帝的女兒一樣,不愁嫁了。”

學員們鬨然大笑,高奐英俊的臉上微微發紅,卻很快挺起胸大聲向劉存報告:“稟報主公,家父上月爲屬下行了冠禮,改了名字,名爲覽,字伯遠,覽是一覽無遺的覽。”

“高覽,很不錯的名字,登高遠眺,一覽衆山小!有氣勢,我記住了。”

劉存說完,像是忽然記起了什麼,猛然擡起頭,呆呆望着吃驚的高覽好一會兒,最後哈哈一笑,在高覽胸口上不輕不重擂一拳,說聲好好幹就轉身出去了。

學員們對主公劉存的反常舉動驚疑不已,紛紛望向心情激動的高覽,李劫也學着劉存的樣子,給了高覽胸口一拳,說聲好好幹轉身就溜,頓時惹來同袍一陣哈哈大笑。

劉存在親衛長翟趨的陪伴下,走向中區辦公室,腦子裡還在想着高覽的事,很快從高覽想到不願依附自己卻選擇投奔陶謙的臧霸,又從臧霸想到大匠師霍堅推薦來的二十四歲衛國(今山東莘縣)猛將樂進樂文謙,以及司馬俱保薦的蓬萊水賊頭目管承,還有一年半前被公孫瓚招攬的常山趙子龍。

“主公,玉璞師兄在前面樹下,估計有急事稟報。”翟趨的聲音打斷了劉存的思考。

劉存望向前方大槐樹下的魯佩,加快步伐走到他面前:“你一來準有急報。”

已晉升軍令署主官的魯佩笑道:“急報有三件之多,公孫度被朝廷任命爲遼東太守,已從雒陽行至東郡,派人送來拜帖想拜見主公,估計明日午時抵達臨淄;第二件,朝廷諭令上午送達,敕封王杞師伯爲蕩寇將軍、顏慎爲平遠將軍、翟越爲安遠將軍、樂進爲討寇將軍,管亥爲奮威將軍、張饒爲奮武將軍、劉闢爲折衝校尉,其餘四人均授騎都尉;第三件,曹操之父曹嵩大人前日抵達夏河,當晚就到琅琊書院拜訪鄭師,如今居住在書院北面琅琊商會的會館裡,同行者五十餘人,除八名衛士之外均爲家僕。”

劉存最重視第三件事,略微考慮做出決定:“替我給曹嵩大人送上拜帖和幾件小禮物,三天後的上午我登門拜訪。子尼先生與公孫度有些交情,煩請子尼先生先行設宴款待,明晚我在臨淄城設宴款待公孫度將軍。”

魯佩拍拍手中沉重的文件袋:“董卓這次真大方,一次就以皇命敕封我軍六個將軍、七個校尉,還特別把師父之前的‘蕩寇將軍’稱號敕封給了師伯,看來他很忌憚我青州。”

劉存示意魯佩一起走,邊走邊說:“未嘗沒有感謝的意思在裡面,畢竟咱們沒有罵他,也沒出兵攻打他,從去年冬到上個月,短短五個月時間裡他三次派來特使,詢問我青州立場,公孫先生和子尼先生幾個把事情辦得八面玲瓏,皆大歡喜,換成你我都不行啊!”

“不過再過兩年,將軍稱號恐怕就不值錢了,遠的不說,袁紹這幾個月來,不是先後冊封各路聯軍十六名領兵之將爲上將軍嗎?”

魯佩心中頗爲遺憾,他能理解師父劉存的小心謹慎,可還是覺得師父的謹慎有些過了,各路諸侯眼裡已經沒有朝廷和皇帝,如長沙太守孫堅逼死前任荊州刺史王睿,去年又爲了糧草軍餉斬殺南陽太守張諮,身爲皇親的益州牧劉焉已經封鎖入川棧道拒不進貢,就連德高望重的幽州牧劉虞,也敢不經朝廷同意就與各藩國訂立盟約。

在這樣的情況下,師父劉存還在爲將軍府的設立反覆權衡利弊,最後經過多次幕僚會議討論才低調施行,這對吸引人才極爲不利。

魯佩不瞭解的是,劉存根本就不迷信當世所謂的名士。

所謂的英傑,集中大漢近半名士的琅琊書院裡,被譽爲“滿腹經綸有王佐之才”的名士沒有三百也有兩百,絕大多數都是手捧孔孟典籍高談闊論之輩,其中大部分卻連基本的算術都不懂,竟然還敢好高騖遠眼高於頂,那些人在劉存眼裡,根本比不上他一手開辦的琅琊農工商學院畢業生。

爲此,劉存將琅琊農工商學院前兩界畢業生中的五百餘人,招進幕府和各縣衙門做吏員,期待他們經過數年磨練,成長爲具有開明思想、樹立嶄新觀念、掌握先進知識的主官和能吏。

劉存還力排衆議定下兩條人事規定:自本年起,各方舉薦之賢才均須從縣丞做起,任滿四年方可晉級,有特殊才華或特殊貢獻者,須經特別政務會議討論通過,方可破格任用;各級掾屬吏員之聘用,必須通過州牧府衙每兩年一次的選拔考試,策論、算學、常識三科考試成績合格者方能聘用。

以上舉措是青州新政中的重要部分,自然引起大批豪門士紳的反對,如東阿名士程昱、南陽名士許攸、潁川名士郭圖等二十餘位名傳天下的奇才,都曾先後在琅琊書院蟄伏期間當過博士或者教習,但這些人無法接受劉存的人才“考試選拔政策”和“全民納稅政策”,因而寧願投奔劉岱、韓馥、袁紹等勢力,也不願意爲劉存所用。

劉存對此卻毫不在意。

自從去年的“青州新政之利弊”大辯論波及大漢十三州之後,劉存再也沒有前往爭論激烈的琅琊書院,劉存清楚地知道,在既得利益者眼裡,仕途本是爲士紳階層準備的,農夫、工匠、商人等等賤業階層生來就是他們管制驅使的對象,根本不配也沒有資格踏入仕途,否則就是對傳統的顛覆,就是對佔據大漢官場數百年的世家豪門和地主階級的巨大威懾。

雖然劉存不再前往琅琊書院,但並不意味着劉存聽之任之不做任何反擊——去年十月初一,橫空出世的《青州時報》就是劉存的反擊手段之一。

這份前所未有的報紙每五日發行一期,雙開四版,僅售一枚五銖錢,無論排版還是印刷都很精美,頭版刊登的各種重大消息及時準確,對大漢天下各種重大事件的評論,力求做到客觀公正、簡明扼要;第二版連續刊登《大漢律》和青州新政各項補充條令,以及各種法律解釋、青州各級衙門對各種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審判案例;第三版是農工商各階層極爲重視的技術知識介紹與評述,青州各地及周邊各州的原材料價格、手工業品和農產品價格,均能在這個版面一覽無遺;第四版幾乎全是青州各大商家的廣而告之。

《青州時報》剛發行時,各地士紳很是吃驚,但並沒有當成一回事,認爲除了創意新穎、印刷精美之外,無論格調還是文筆都一無是處。

琅琊書院的博士們看過之後大多一笑了之,不少人還調侃《青州時報》的主辦單位青州府衙的官員們,說他們爲劉存的新政搖旗吶喊也該選個聰明點的辦法。

ps:新的一週,求訂閱、月票、全贊和免費的推薦票支持,拜謝!

第78章 待價而沽(下)第97章 建衙(下)第107章 固山之戰(下)第145章 朝貢(下)第11章 最大的糧倉第31章 出其不意(上)第98章 冀州來使(上)第27章 歲貢第126章 討董聯盟(下)第35章 東莞城(上)第85章 順勢而動(上)第15章 決斷第129章 搶佔先機(上)第14章 衆志成城第98章 冀州來使(上)第282章 無可阻擋(下)第48章 當斷即斷(下)第3章 東逃第120章 逆水行舟(下)第196章 徐晃歸心(下)第147章 亂局(下)第175章 四方來投(下)第33章 攻其不備(上)第69章 鏖戰(上)第189章 誘敵(下)第229章 牽制第155章 形勢逼人(下)第206章 縱橫捭闔第161章 所謀乃大(下)第161章 所謀乃大(下)第91章 殺機暗藏第124章 蓄勢(下)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第39章 悄然改變(中)第118章 羣英會(下)第87章 誓言(上)第265章 將星隕落(上)第159章 泰山之戰(下)第72章 義釋管亥(下)第215章 破城(上)第285章 歸心(下)第222章 全線發動(上)第287章 少帝駕崩第223章 全線發動(下)第205章 改弦易張第276章 密談(上)第72章 義釋管亥(下)第212章 北上(上)第197章 嘉獎第268章 羣雄震動(上)第247章 麴義授首第108章 禍水西引(上)第107章 固山之戰(下)第219章 心腹大患(下)第40章 悄然改變(下)第19章 商機第138章 謀算(下)第95章 得失之間(下)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第77章 待價而沽(上)第61章 中流砥柱(上)第43章 名聲鵲起(下)第121章 亂中取利第111章 奉詔進京(中)第226章 連鎖反應(下)第272章 整合(下)第127章 管亥歸來(上)第197章 嘉獎第225章 連鎖反應(上)第151章 無聲殺伐(下)第24章 人心難測第180章 問鼎之基(上)第124章 蓄勢(下)第128章 管亥歸來(下)第6章 躁動第212章 北上(上)第188章 誘敵(上)第77章 待價而沽(上)第109章 禍水西引(下)第6章 躁動第103章 陽謀(下)第21章 擴張第217章 招攬子龍第152章 天下雄城(上)第289章 名正言順第147章 亂局(下)第276章 密談(上)第69章 鏖戰(上)第240章 安撫(上)第114章 中德殿(下)第15章 決斷第213章 北上(下)第205章 改弦易張第150章 無聲殺伐(上)第149章 壓力重重(下)第134章 明爭暗搶(下)第270章 安撫第198章 勢如破竹第130章 搶佔先機(下)
第78章 待價而沽(下)第97章 建衙(下)第107章 固山之戰(下)第145章 朝貢(下)第11章 最大的糧倉第31章 出其不意(上)第98章 冀州來使(上)第27章 歲貢第126章 討董聯盟(下)第35章 東莞城(上)第85章 順勢而動(上)第15章 決斷第129章 搶佔先機(上)第14章 衆志成城第98章 冀州來使(上)第282章 無可阻擋(下)第48章 當斷即斷(下)第3章 東逃第120章 逆水行舟(下)第196章 徐晃歸心(下)第147章 亂局(下)第175章 四方來投(下)第33章 攻其不備(上)第69章 鏖戰(上)第189章 誘敵(下)第229章 牽制第155章 形勢逼人(下)第206章 縱橫捭闔第161章 所謀乃大(下)第161章 所謀乃大(下)第91章 殺機暗藏第124章 蓄勢(下)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第39章 悄然改變(中)第118章 羣英會(下)第87章 誓言(上)第265章 將星隕落(上)第159章 泰山之戰(下)第72章 義釋管亥(下)第215章 破城(上)第285章 歸心(下)第222章 全線發動(上)第287章 少帝駕崩第223章 全線發動(下)第205章 改弦易張第276章 密談(上)第72章 義釋管亥(下)第212章 北上(上)第197章 嘉獎第268章 羣雄震動(上)第247章 麴義授首第108章 禍水西引(上)第107章 固山之戰(下)第219章 心腹大患(下)第40章 悄然改變(下)第19章 商機第138章 謀算(下)第95章 得失之間(下)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第77章 待價而沽(上)第61章 中流砥柱(上)第43章 名聲鵲起(下)第121章 亂中取利第111章 奉詔進京(中)第226章 連鎖反應(下)第272章 整合(下)第127章 管亥歸來(上)第197章 嘉獎第225章 連鎖反應(上)第151章 無聲殺伐(下)第24章 人心難測第180章 問鼎之基(上)第124章 蓄勢(下)第128章 管亥歸來(下)第6章 躁動第212章 北上(上)第188章 誘敵(上)第77章 待價而沽(上)第109章 禍水西引(下)第6章 躁動第103章 陽謀(下)第21章 擴張第217章 招攬子龍第152章 天下雄城(上)第289章 名正言順第147章 亂局(下)第276章 密談(上)第69章 鏖戰(上)第240章 安撫(上)第114章 中德殿(下)第15章 決斷第213章 北上(下)第205章 改弦易張第150章 無聲殺伐(上)第149章 壓力重重(下)第134章 明爭暗搶(下)第270章 安撫第198章 勢如破竹第130章 搶佔先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