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招兵買馬(上)

bookmark

兩天後,劉存送走了滿載而歸的天使一行,仍然無法理清亂哄哄的思緒,好在船隊恰在此時順利返航,劉存婉拒來自四面八方多達上百份的邀請,拉上樂哈哈的糜竺和王杞趕赴珠山港。

寬闊的珠山港碼頭上已是人山人海,到處飄散歡喜的笑聲,商隊大總管陸九和水軍都尉鮑季鮑老三成了衆星捧月的對象,劉曄和一羣士子滿臉自豪,接過公孫沛和田牧等人奉上的接風酒,非常豪氣地喝下去。

劉存的兩個大管家呂平、呂安則圍着不斷從船上卸下的一堆堆貨物和駿馬,激動得不停轉圈,歸航的五百水軍士卒更牛氣,在上千水軍同袍和數千民衆羨慕的目光中,趾高氣揚地描繪遼東和三韓風光。

劉存和王杞等人的到來,讓碼頭上的歡呼聲更爲高亢,陸九和鮑老三急步迎上,雙雙向滿臉喜悅的劉存致禮,兩人身後的官兵和劉存的十幾名隨航弟子也齊齊彎腰高呼主上。

滿臉笑容的劉存扶起精神煥發的陸九和鮑老三:“幹得好!老九、老三,辛苦了!”

“不辛苦,此次航行很順利。”陸九笑道。

鮑老三咧個大嘴露出潔白的牙齒:“本以爲會碰到一兩個劫道的,沒想到沿途所有船隻見到咱們的船隊和大船,都嚇傻了,經過三韓海岸時,幾艘小船上的士卒遠遠看到咱們船隊,嚇得直接跳船,飛也似游上岸拼命叫喊,哈哈!”

衆人哈哈大笑,不用多想就知道情況如何,整個大漢最大的船都沒有自己的三百噸福船大,何況船隊中還有兩艘威風凜凜看起來更爲修長的三百噸戰艦,東面那些蠻夷小國的船與大戰艦相比,簡直和洗澡盆子差不多。

劉曄等人很快擠過人流前來相見,寒暄幾句劉曄興奮地說道:“兄長,小弟見到你在海圖上標註的濟州島了!”

劉存嚇一跳:“你們怎麼會到濟州島?濟州島距離此次航線最近一點也有四百多裡遠,而且位於航線的東南方向,怎麼回事?”

劉曄樂哈哈地指向陸九,陸九連忙解釋:“離開成山角沒多久,天上沒了太陽,走着走着就覺得茫茫無際的辨不清風向,屬下和穆衡幾個反覆對着海圖計算,直到晚上天色轉好,穆衡他們看到了北斗七星和紫薇星座,用牽星法和六分儀反覆測量計算,才推測出可能刮北風了,咱們約有半天是以側帆順着北風走的,而不是東南風,這才慌忙轉舵調整風帆,天亮後就看到了濟州島,剛開始還不敢認,靠近落錨停下,放下小船登上大島走半天,反覆詢問島上的土人,才確定就是主上所說的濟州島。船隊在濟州島的西南角停一夜,送給岸上村子裡的土人十匹布,然後繞過濟州島東面向東北走,下午時分終於看到了東面的陸地,上岸一問是馬韓,咱們立刻知道走對了。”

劉存頓感幸運,連呼好彩,一把拽過劉曄背後的穆衡問道:“船上的司南怎麼沒用?”

穆衡慚愧地低下頭:“手忙腳亂地,等到迷航了才記得利用司南對照海圖修正航線,可那時候已經偏離航線兩百里了。”

劉存哭笑不得,又不好當這麼多人批評愛徒,只好叮囑他儘快謄寫航海日誌送上來,然後和大家繼續談濟州:“濟州島上人多嗎?”

“不多,咱們問過島上土人,他們說還有幾個村子,住在中央大山北面、西面、東南和東北面海邊,咱們沿着濟州島航行大半圈,上百里也只見到零星分佈的幾個幾十戶人家的小村。”每天都記航海日記和一路風光的劉曄回答。

眼力最好的鮑老三補充道:“主上,濟州島沿海沒幾個村子,見到的幾條破漁船比咱們鄉親自家拼起來的近海撈蝦船都不如,沒見過一個官兵一匹馬,估計還都是不開化的村子。”

劉存雙眼一亮,略微尋思避開這個話題,向大家大聲說道:“走!看馬去,田先生已經等不及了。”

衆人鬨然大笑,精通養馬相馬的田牧也樂了,跟隨劉存等人走向剛下船不久的一大羣遼東駿馬。

糜竺哪有心機看遼東馬,跟隨滿臉紅光的族弟糜豐走向碼頭,很快乘坐小船登上自家兩艘貨船,然後撲向船艙裡滿當當的毛皮、人生、鹿茸和兩大箱金沙。

此次遠航遼東獲得的利潤,遠遠超過劉存和糜竺的估計,僅是糜家的一船綾羅綢緞和胭脂香粉等貨物,就給他賺取八百金的純利潤,剩下半船價值三百金的各種梳子和五金工具等雜貨,又換回了滿滿一船的人蔘鹿茸和珍貴毛皮,賣出後的利潤真不知該怎麼算。

劉存的四船貨物大半是遼東公孫家族指定購買的,一船鎧甲、皮甲、刀槍和箭頭,給劉存帶回一千三百金的鉅額收入,其他如陶瓷碗碟、瓶裝烈酒、車軸、精鋼鋸條等等獨一無二的精美商品,換回兩百七十匹千里挑一的遼東駿馬、兩船硝製得平平整整的牛羊皮、五十張虎皮和七十萬斤銅錠,兩艘戰艦上運載的各類刀具和六百柄特製佩劍,竟然換回了一千四百斤的狗頭金。

雖然漢制一斤只有兩百四十九克多點,但劉存換算之後,仍然被震得雙眼發直,當晚即與糜竺、劉曄、王杞和聞訊趕來的霍堅、韓漾等心腹謀士一起密商,很快就通過一個影響深遠的決議:

以糜家商行和琅琊商會合資成立的“琅琊錢行”的名義,用最好的技術和材料,雕刻出最好的磨具,大量製造相當於二十五克重的金幣,也就是一斤黃金鑄造十個金幣,等同於一千五銖錢。

金幣正面是揚帆起航的大福船圖案,背面是麥穗環繞的“琅琊錢行”字號和大漢年號,前期暫時用於徐州和陽城郡範圍內的交易和流通,然後慢慢擴大到周邊地區!

朝廷的鑄錢禁令只限銅錢,對銅錢之外的主要貨幣馬蹄金等黃金貨幣,從來沒有任何規定和禁令,大漢諸多豪門和鉅商同樣在熔鑄不同重量的金餅和金條,以方便他們常年的大宗貿易結算,數十年來,朝廷對此毫無意見,可至今爲止,還沒有一種重量平均、換算簡單能夠被天下所接受的金幣,因此,劉存和心腹們對於金幣的流通天下充滿信心。

解決完鑄幣流通的大事,劉存向大家提出城陽郡的政府機構設置問題,以及除琅琊、東安、東莞之外幾個縣的人事問題。

劉存的意思很明確,琅琊、東安、東莞保持不變,其餘各縣必須儘快換上自己人,派駐自己的軍隊,否則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有可能付之東流。

王杞非常輕鬆愜意,統轄全郡十一縣軍隊的郡都尉一職非他莫屬,兩個左右都尉一個定爲紀維,另一個由他提名,劉存對王杞無比信任,也不願意在這個問題上牽扯精力。

王杞很好地把握了劉存的心思,劉存話音剛落,他便舉薦首席幕僚公孫沛爲郡丞。

此議立刻獲得大家的贊成,公孫沛曾做過京官,雖然只是郎官,但以他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滿腹韜略,完全有資格坐上郡丞之位。深沉自信的公孫沛當仁不讓,隨即舉薦韓漾擔任劉存的少府史,爲劉存管理錢袋子和琅琊錢行。

公孫沛的舉薦同樣獲得衆人通過,因爲在座沒有一個人算賬比韓漾快,沒一個人比韓漾精明狡詐,更沒有韓漾一邊微笑一邊斤斤計較的本事。

拜謝!

第101章 順勢而爲(下)第12章 災禍突至第248章 四面楚歌(上)第94章 得失之間(上)第266章 將星隕落(下)第180章 問鼎之基(上)第24章 人心難測第236章 顏良(下)第224章 對峙第34章 攻其不備(下)第28章 進取第282章 無可阻擋(下)第238章 決斷(下)第152章 天下雄城(上)第264章 雷霆之勢(下)第17章 出仕第74章 悄然佈局(下)第154章 形勢逼人(上)第262章 決斷(下)第283章 各方反應第214章 雙雄會第127章 管亥歸來(上)第162章 步步蠶食(上)第147章 亂局(下)第267章 善後第266章 將星隕落(下)第90章 預取先舍(下)第280章 輕取潼關(下)第212章 北上(上)第78章 待價而沽(下)第71章 義釋管亥(上)第80章 潛移默化(下)第180章 問鼎之基(上)第76章 軍心民心(下)第59章 君君臣臣(上)第158章 泰山之戰(上)第184章 圍城(上)第241章 安撫(下)第269章 羣雄震動(下)第100章 順勢而爲(上)第276章 密談(上)第46章 多事之秋(下)第11章 最大的糧倉第205章 改弦易張第288章 大勢所趨第100章 順勢而爲(上)第92章 橫刀立馬(上)第123章 蓄勢(上)第27章 歲貢第19章 商機第193章 決戰(上)第171章 是非對錯(下)第143章 雛鷹振翅(下)第247章 麴義授首第224章 對峙第126章 討董聯盟(下)第264章 雷霆之勢(下)第269章 羣雄震動(下)第63章 虛虛實實(上)第89章 預取先舍(上)第117章 羣英會(上)第118章 羣英會(下)第129章 搶佔先機(上)第132章 潛移默化(下)第283章 各方反應第31章 出其不意(上)第88章 誓言(下)第233章 錯綜複雜(上)第153章 天下雄城(下)第162章 步步蠶食(上)第179章 駕馭之道(下)第207章 鷹視狼顧(上)第143章 雛鷹振翅(下)第264章 雷霆之勢(下)第86章 順勢而動(下)第103章 陽謀(下)第51章 求賢(上)第14章 衆志成城第145章 朝貢(下)第58章 勤王(下)第64章 虛虛實實(下)第172章 瞞天過海(上)第144章 朝貢(上)第34章 攻其不備(下)第203章 孰更重要?第208章 鷹視狼顧(下)第121章 亂中取利第246章 決戰前夕(下)第165章 利益交換(下)第4章 鐵山腳下第30章 征途(下)第21章 擴張第50章 招兵買馬(下)第146章 亂局(上)第92章 橫刀立馬(上)第120章 逆水行舟(下)第37章 利益交換第256章 借道(下)第96章 建衙(上)第255章 借道(上)
第101章 順勢而爲(下)第12章 災禍突至第248章 四面楚歌(上)第94章 得失之間(上)第266章 將星隕落(下)第180章 問鼎之基(上)第24章 人心難測第236章 顏良(下)第224章 對峙第34章 攻其不備(下)第28章 進取第282章 無可阻擋(下)第238章 決斷(下)第152章 天下雄城(上)第264章 雷霆之勢(下)第17章 出仕第74章 悄然佈局(下)第154章 形勢逼人(上)第262章 決斷(下)第283章 各方反應第214章 雙雄會第127章 管亥歸來(上)第162章 步步蠶食(上)第147章 亂局(下)第267章 善後第266章 將星隕落(下)第90章 預取先舍(下)第280章 輕取潼關(下)第212章 北上(上)第78章 待價而沽(下)第71章 義釋管亥(上)第80章 潛移默化(下)第180章 問鼎之基(上)第76章 軍心民心(下)第59章 君君臣臣(上)第158章 泰山之戰(上)第184章 圍城(上)第241章 安撫(下)第269章 羣雄震動(下)第100章 順勢而爲(上)第276章 密談(上)第46章 多事之秋(下)第11章 最大的糧倉第205章 改弦易張第288章 大勢所趨第100章 順勢而爲(上)第92章 橫刀立馬(上)第123章 蓄勢(上)第27章 歲貢第19章 商機第193章 決戰(上)第171章 是非對錯(下)第143章 雛鷹振翅(下)第247章 麴義授首第224章 對峙第126章 討董聯盟(下)第264章 雷霆之勢(下)第269章 羣雄震動(下)第63章 虛虛實實(上)第89章 預取先舍(上)第117章 羣英會(上)第118章 羣英會(下)第129章 搶佔先機(上)第132章 潛移默化(下)第283章 各方反應第31章 出其不意(上)第88章 誓言(下)第233章 錯綜複雜(上)第153章 天下雄城(下)第162章 步步蠶食(上)第179章 駕馭之道(下)第207章 鷹視狼顧(上)第143章 雛鷹振翅(下)第264章 雷霆之勢(下)第86章 順勢而動(下)第103章 陽謀(下)第51章 求賢(上)第14章 衆志成城第145章 朝貢(下)第58章 勤王(下)第64章 虛虛實實(下)第172章 瞞天過海(上)第144章 朝貢(上)第34章 攻其不備(下)第203章 孰更重要?第208章 鷹視狼顧(下)第121章 亂中取利第246章 決戰前夕(下)第165章 利益交換(下)第4章 鐵山腳下第30章 征途(下)第21章 擴張第50章 招兵買馬(下)第146章 亂局(上)第92章 橫刀立馬(上)第120章 逆水行舟(下)第37章 利益交換第256章 借道(下)第96章 建衙(上)第255章 借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