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孰更重要?

bookmark

冀州鄴城。

經過六萬工匠民夫一年多的建設,如今已初具規模。

城中的州府衙門、三大軍營和佔據城中近半地皮的五大住宅區已經投入使用,周長三十九里城牆完成近半,六大城門上方新落成的鏑樓,雄偉厚重,氣勢恢宏,處處顯示出袁氏集團的勃勃野心和深厚底蘊。

城中央寬闊華麗的州府正堂裡,飛速急報的兩名校尉依然一動不動匍匐在正中央,滿堂文武極度震驚的譁然過後,臉上的神色逐漸被憤怒所代替,可十餘萬兵強馬壯的白波軍,僅僅在短短的兩天內便灰飛煙滅,主帥韓暹的頭顱已然懸掛在安邑城樓上的驚人消息,又讓所有人深感震懾和恐懼。

坐在主位上的袁紹,久久呆滯過後猛然站起,“啪”的一聲摔碎鍾愛的琅琊瓷杯,赤紅的額頭和僵硬的脖子因憤怒而青筋畢露:“劉存匹夫……我和他勢不兩立!”

袁紹氣急敗壞的怒吼如同衝開堤岸的洪水,堂中頓時掀起對車騎將軍劉存憤怒聲討的浪潮,什麼“不知死活”,什麼“殘忍悖逆”,又什麼“自絕於天下”不絕於耳,無比的憤慨瞬間壓倒了衆人心底裡的驚恐害怕。

身居謀士行列第三位的許攸,卻與堂中衆人的反應迥然不同。

聽到來自安邑的急報後,他同樣深感震驚,和袁氏集團的所有文武一樣,許攸從未料到數年來縱橫大河兩岸擁有八萬彪悍將士加上輔兵、民夫足足有十餘萬之衆的白波軍,竟然會敗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慘!

更沒想到。素來以仁德之名聞達天下的青州軍主帥劉存。居然忽然變臉。以匪夷所思的戰力迅速殲滅強大的白波軍之後,立刻又對權高望重、富甲天下河東所有門閥展開無情的殺戮和掠奪。

如此的殺伐果敢,如此的殘酷狠辣,如此的肆無忌憚,怎麼能不讓人深感震驚和恐怖?

可不知爲何,震驚過後的許攸忽然發現,一種從未有過的混雜着欽佩、羨慕、快意、嚮往、失落的複雜情緒迅速浮上心頭,這種不合時宜卻又不斷翻涌的莫名念頭。令許攸微微顫抖起來。

稍微平復了一下心情,許攸遊目四顧,忽然發現堂中衆人包括自己主公袁紹在內的所有憤怒和咒罵,都無法掩蓋心底裡對劉存的巨大驚恐,特別是劉存對安邑、司鹽城等十餘個匯聚百年財富的膏腴之地展開的血腥掠奪,更是讓所有人心中充滿了嫉妒與憤恨。

過了許久,大爲失態的袁紹無力地坐下,他舉起右手,揉了揉脹痛的太陽穴,勉強打起精神敲了敲面前的案几:

“諸位。事已至此,再罵也沒有用。整個司隸地區的形勢已經驟然改變,相信不出半個月,白波軍覆滅和劉子鑑倒行逆施的消息就會傳遍天下,整個司隸地區的情況很可能亦隨之發生巨大變化……”

“沒有了白波軍的側翼牽制,咱們最爲重要的大後方河內郡,完全處在沒有任何顧忌的青州軍眼皮底下,所以請大家商議一下,接下來咱們該如何應對?”

尚未平復心情的衆文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竟然無法對忽然變得陌生的劉存和青州軍作出判斷。

面對或是茫然、或是猶猶豫豫的衆文武,袁紹有些失望地搖了搖頭,最後只好望向跪坐在謀臣首席,正在低頭沉思的田豐:“元皓有何看法?”

田豐連忙擡手致禮,權衡片刻,朗聲回答:

“根據目前的情況看,劫掠了鉅額財富和糧草物資的青州軍已經悉數撤離河東,正在渡過大河南岸返回洛陽,並沒有趁機霸佔河東的心思……”

“再結合楊奉部與青州軍秘密結盟的情報,以及兩位德高望重的朝廷天使一直留在洛陽斡旋等消息一同分析,屬下初步判斷,劉子鑑和他的青州軍並沒有藉機擴張的打算!”

“洛陽的重建及周邊方圓數百里的安寧,仍然是劉子鑑和他的青州軍的重中之重,雖然青州軍在河東郡展開肆無忌憚的殺戮和劫掠,犯下了種種令人髮指的罪行,必將引發天下世家豪門乃至天下士林的對立,但這天下有哪支軍隊不在戰勝後大肆劫掠?”

“所以,屬下初步判定,劉子鑑及其青州軍的所作所爲,很大程度上是出於一種報復,一種震懾。”

田豐話音剛落,屈居次席的謀士審配立刻大聲反駁:“元皓先生的看法有失偏頗,屬下以爲,劉子鑑之所以一反常態,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對河東世家門閥進行殺戮掠奪,顯然是不再隱藏他的勃勃野心和對主公的敵意。”

“之所以沒有順勢佔領富甲天下的膏腴之地河東,只是力有未逮,擔憂遭致各路諸侯的聯手攻擊罷了,一旦任其發展壯大下去,必將是對主公霸業的最大威脅……”

“因此,屬下以爲,主公應暫緩向北進軍的計劃,集中人力物力,對青州和洛陽實施壓制,並迅速派出不低於三萬的兵力佔領河東!”

審配的這一說法不但立即獲得私交甚好的謀士高幹的支持,堂中不少文武很快看到了這個稍縱即逝的巨大機遇。

以目前的情況看,長安朝廷不太可能迅速作出反應,河東郡南面的楊奉軍和北面的於夫羅鮮卑軍,都沒有膽子和實力乘虛佔領河東郡,唯獨出自四世三公門閥的主公袁紹擁有最佳的理由和資格。

一旦袁紹決心佔據河東,必將獲得河東所有世家門閥乃至大漢朝野的普遍支持,只需一兩年辛勤努力,被青州軍大掠過後的河東郡必將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爲袁紹爭霸天下的又一大糧倉和根據地。

主位上的袁紹心意大動,不知不覺間挺直了腰板。

唯獨田豐不以爲然,他知道審配和高幹等人對自己素來不滿,甚至懷有敵意,也知道審配的建議不但充滿誘惑,也切實可行,但性情直率目光高遠的田豐雖然看不清劉存毅然放棄河東郡的目的,但他敏銳地意識到其中蘊含的巨大危機。

因此,田豐沒有反駁審配的意見,而是向袁紹問出一句令所有人不得不深思的話語:“主公以爲,河東與冀州相比,哪一個更爲重要?”

這下袁紹猶豫了,堂中文武猶豫了,一時間滿堂寂靜。

ps:求訂閱!求全贊!謝謝您!

第92章 橫刀立馬(上)第110章 奉詔進京(上)第270章 安撫第207章 鷹視狼顧(上)第240章 安撫(上)第43章 名聲鵲起(上)第282章 無可阻擋(下)第135章 合縱連橫(上)第75章 軍心民心(上)第168章 錯綜複雜(上)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第93章 橫刀立馬(下)第222章 全線發動(上)第65章 鬥智鬥勇(上)第1章 東武城第140章 反制(中)第274章 今非昔比(上)第216章 破城(下)第68章 環環相扣(下)第29章 征途(上)第206章 縱橫捭闔第111章 奉詔進京(中)第270章 安撫第103章 陽謀(下)第156章 惑敵之計(上)第116章 轟動(下)第177章 坐山觀虎(下)第264章 雷霆之勢(下)第63章 虛虛實實(上)第219章 心腹大患(下)第215章 破城(上)第122章 世外桃源第126章 討董聯盟(下)第71章 義釋管亥(上)第55章 承諾(上)第56章 承諾(下)第262章 決斷(下)第233章 錯綜複雜(上)第198章 勢如破竹第84章 風起雲涌(下)第212章 北上(上)第69章 鏖戰(上)第94章 得失之間(上)第194章 決戰(下)第250章 無力迴天(上)第55章 承諾(上)第173章 瞞天過海(下)第187章 步步緊逼(下)第32章 出其不意(下)第4章 鐵山腳下第262章 決斷(下)第223章 全線發動(下)第151章 無聲殺伐(下)第158章 泰山之戰(上)第288章 大勢所趨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第135章 合縱連橫(上)第172章 瞞天過海(上)第88章 誓言(下)第149章 壓力重重(下)第7章 夏河城第251章 無力迴天(下)第72章 義釋管亥(下)第25章 築城第214章 雙雄會第260章 不歡而散第69章 鏖戰(上)第46章 多事之秋(下)第240章 安撫(上)第15章 決斷第79章 潛移默化(上)第63章 虛虛實實(上)第276章 密談(上)第206章 縱橫捭闔第49章 招兵買馬(上)第43章 名聲鵲起(上)第171章 是非對錯(下)第116章 轟動(下)第48章 當斷即斷(下)第227章 激怒(上)第249章 四面楚歌(下)第111章 奉詔進京(中)第203章 孰更重要?第241章 安撫(下)第195章 徐晃歸心(上)第241章 安撫(下)第111章 奉詔進京(中)第270章 安撫第14章 衆志成城第75章 軍心民心(上)第245章 決戰前夕(上)第81章 整軍(上)第120章 逆水行舟(下)第235章 顏良(上)第176章 坐山觀虎(上)第26章 擴軍第46章 多事之秋(下)第112章 奉詔進京(下)第100章 順勢而爲(上)第258章 陽謀(上)
第92章 橫刀立馬(上)第110章 奉詔進京(上)第270章 安撫第207章 鷹視狼顧(上)第240章 安撫(上)第43章 名聲鵲起(上)第282章 無可阻擋(下)第135章 合縱連橫(上)第75章 軍心民心(上)第168章 錯綜複雜(上)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第93章 橫刀立馬(下)第222章 全線發動(上)第65章 鬥智鬥勇(上)第1章 東武城第140章 反制(中)第274章 今非昔比(上)第216章 破城(下)第68章 環環相扣(下)第29章 征途(上)第206章 縱橫捭闔第111章 奉詔進京(中)第270章 安撫第103章 陽謀(下)第156章 惑敵之計(上)第116章 轟動(下)第177章 坐山觀虎(下)第264章 雷霆之勢(下)第63章 虛虛實實(上)第219章 心腹大患(下)第215章 破城(上)第122章 世外桃源第126章 討董聯盟(下)第71章 義釋管亥(上)第55章 承諾(上)第56章 承諾(下)第262章 決斷(下)第233章 錯綜複雜(上)第198章 勢如破竹第84章 風起雲涌(下)第212章 北上(上)第69章 鏖戰(上)第94章 得失之間(上)第194章 決戰(下)第250章 無力迴天(上)第55章 承諾(上)第173章 瞞天過海(下)第187章 步步緊逼(下)第32章 出其不意(下)第4章 鐵山腳下第262章 決斷(下)第223章 全線發動(下)第151章 無聲殺伐(下)第158章 泰山之戰(上)第288章 大勢所趨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第135章 合縱連橫(上)第172章 瞞天過海(上)第88章 誓言(下)第149章 壓力重重(下)第7章 夏河城第251章 無力迴天(下)第72章 義釋管亥(下)第25章 築城第214章 雙雄會第260章 不歡而散第69章 鏖戰(上)第46章 多事之秋(下)第240章 安撫(上)第15章 決斷第79章 潛移默化(上)第63章 虛虛實實(上)第276章 密談(上)第206章 縱橫捭闔第49章 招兵買馬(上)第43章 名聲鵲起(上)第171章 是非對錯(下)第116章 轟動(下)第48章 當斷即斷(下)第227章 激怒(上)第249章 四面楚歌(下)第111章 奉詔進京(中)第203章 孰更重要?第241章 安撫(下)第195章 徐晃歸心(上)第241章 安撫(下)第111章 奉詔進京(中)第270章 安撫第14章 衆志成城第75章 軍心民心(上)第245章 決戰前夕(上)第81章 整軍(上)第120章 逆水行舟(下)第235章 顏良(上)第176章 坐山觀虎(上)第26章 擴軍第46章 多事之秋(下)第112章 奉詔進京(下)第100章 順勢而爲(上)第258章 陽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