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軍心民心(下)

bookmark

P:謝謝這幾日大家送上的臘八粥、臘梅還有打賞!巨火感激不盡!

先介紹一下現在的情況,開書到現在四十多天,收藏4500多,下了新書榜後本書收藏就增加得很慢了!加上春節將至,家裡瑣事多,所以巨火就有些懈怠,琢磨着等有大推薦才爆發。

不過看到大家熱情支持,巨火決定以後還是保持每天兩更,每逢週一爆發三更,遇到大推薦也是爆發,請大家繼續支持!

最後說明一下,收藏且必須是有效收藏(指經常消費的VIP用戶)對一本書很重要,起點的強推、上架等等都收藏息息相關,巨火在這裡誠摯地求下收藏!也請朋友們廣而告之,多多宣傳一下這本書,讓巨火有更多的動力碼字和爆發!

謝謝大家!

“翟越特別對我強調,這條路位於你們兩城側後防區之內,安全方面有保障,一旦修好,被大山阻隔的費縣和蒙陰就能互成犄角,一日內即可相互支援……看來,翟越這傢伙的進步確實不小啊!”

說到這兒,劉存笑了起來。他之所以講解得這麼詳細,在於未來面臨的形勢很複雜,必須讓顏慎做到心中有底。

顏慎很好地領會了劉存的意思:“伯延一直很聰敏,只是走過一遍就能做出完成的總結,軍中沒幾個人有他這份靈性。只是,這傢伙五大三粗的樣子讓人總以爲他是個粗獷虎將,從而忽略他的狡猾,他也樂得別人這麼看,回想起來,這傢伙真不是個善類。”

劉存和王杞哈哈大笑,顏慎和翟越都是他倆兩年來苦心栽培的嫡系將領,如今都已獨當一面,而且有勇有謀屢立戰功,如此表現足以令他們高興自豪。

三人談到目前兗州和徐州的局勢,分析黃巾軍北撤泰山之後可能的行動,討論兗州軍進駐南武陽的一連串表現的目的,最後制定“加強軍隊訓練、吸引兗州移民”的計劃框架。

走下城牆之前,劉存徵求王杞的意見:“大哥你說,誰來接替你留下的城陽郡都尉好一些?”

王杞直接回答:“你暫時兼任爲好,愚兄反覆權衡利弊,覺得不應該倉促決定,應該以戰功和品德來確定這個重要人選。”

“紀維雖然不錯,經驗豐富踏實穩重,也掌握了我琅琊軍的練兵新法,他本人也是重情重義的漢子,但是軍功和資歷還不足以令將士信服,擔任副尉就可以了。”

“徐盛勤奮好學,進步神速,在許村作戰中無論是帶領步卒還是騎兵都很稱職,最讓我看好的是太史子義,不過兩人都還年輕了些,需要磨練磨練方能大用。”

劉存頻頻點頭,王杞的看法和他非常一致,因此劉存當即表示暫時兼任郡都尉一職,再告訴王杞和顏慎一個喜訊:

“東武城北維水東岸的新城再有兩個月就能竣工,規模比修復後的東武城略小,新城南門距離老城北門只有五百步距離,西門外是新建的河運碼頭,專門製造內河貨船的東武造船工坊建在碼頭上游,只是,這座新城不再容納軍隊系統之外的人員入住,除進駐三千步騎之外,剩下就是我軍各機要部門以及軍官眷屬。”

說到這,劉存突然記起軍校來:“差點兒忘了告訴你們,我軍的人才培養學堂正式名稱定爲‘城陽武學院’,意思是城陽郡自己開辦的武學,與各地那些教授經義文理的書院差不多,區別只是以武學爲主,不至招來太多非議。”

“你們軍中若是有好苗子,回頭挑幾個送過來接受訓練……學院七月初一正式開學,首期學員招收一百名,學制三年,學生年紀必須在十五歲以上,十八歲以下,有戰功者放寬到二十五歲。”

顏慎一聽大爲着急:“怎麼纔給咱們幾個名額?不行啊主公,你可不能偏心啊!至少給三十個名額吧?琅琊國目前的軍隊怎麼說也是兩萬將士,迫切需要中低層領軍人才,主公不能厚此薄彼啊!”

“仲謙說的沒錯!至少三十個名額,否則軍心不穩啊!”

王杞也提出同樣要求,他非常清楚講武學堂的性質,這是劉存從組建軍隊開始就在謀劃的重要舉措,爲此劉存一年多來苦讀兵法,用鵝毛筆寫下的筆記就有三尺厚,琅琊軍的《步卒操典》就是劉存一手修訂的,如今已顯示出強大效力。

更重要的是,主公劉存親自擔任武學院的院長,親自給學生們授課,無論誰能成爲主公劉存的弟子,都是件極爲幸運的事情,從劉存身上學到最多受益很大的王杞和顏慎,絕不會放過眼前這個機會,別的不說,只需看看劉存十餘名武學弟子在軍中鶴立雞羣般的優異表現,就知道獲得進學這次機會是多麼的寶貴。

劉存聽到“厚此薄彼”、“軍心不穩”的話語,不由得笑起來:“大哥,仲謙,我答應就是了,用不着如此危言聳聽嘛。”

王杞連忙拉住劉存:“絕不是什麼危言聳聽……之前,由於擔心整編的黃巾降卒不願與他們昔日弟兄作戰,兼之訓練不足,品性未穩,咱們把精挑細選的七千降卒調回了夏河城北大營繼續訓練,把你帶來的五千步卒和一千騎兵留在費縣鎮守,結果弟兄們以爲主公不管他們了,背地裡人心惶惶相互打聽,部分老兄弟甚至計劃好,哪怕被開除軍籍也要逃回去,寧願在主公身邊種田,甚至當只狗,也不願離開對他們情意深重恩同再造的主公,最後弄得戰前徵召的八千新兵也跟着人心浮動,要不是我和仲謙接到急報緊急處置,召集各部軍候曲長們狠狠臭罵一通,讓他們明白其中道理,恐怕早就出事了。”

劉存驚愕萬分:“怎麼會這樣?”

顏慎苦笑道:“主公,別說下面的老兄弟,就是屬下剛開始也一萬個不願意,蒙陰城的八千弟兄也一樣,要不是得知蒙陰縣本來就在主公治下,恐怕一樣會鬧出事情,軍中上下私下裡都說,他們不是朝廷的卑賤芻狗,他們是主公的子民,主公到哪兒他們就到哪兒,死也不離開!”

劉存再也忍不住了:“這絕對不行!這哪裡是一支經得起風吹雨打的軍隊?這分明還是一羣上不了檯面的家丁!不錯,我對麾下弟兄們的忠誠深感欣慰,很自豪,可這不是一支強軍該有的表現!看來軍法要重新制定,當初的處罰條款太寬鬆了,不足以形成威懾!”

“還有軍隊的教育,必須加強!軍人是什麼?是保家衛國的武裝力量,是國家民族的脊樑,隨時都能爲自己的父老鄉親去死,而不是爲了某個人某個狹小的集團!不解決這個問題,不樹立起正確的觀念,不明白軍人的職責和使命,琅琊軍永遠都不能成爲一支真正的強軍!”

顏慎和王杞胸中瞬間翻起滔天巨浪,對主公劉存的感佩無以復加,兩人呆滯片刻,齊齊跪下,匍匐在地誓死效忠,弄得劉存陣陣驚愕,隨之哭笑不得。

散佈周圍不遠處的親衛們清楚地聽到劉存的咆哮,看到王杞、顏慎跪倒匍匐,立刻跟着匍匐一片。

百般滋味涌上劉存心頭,說不出應該感到高興還是悲哀,他並非故作姿態收買人心,而是實實在在地想創立一支嶄新的軍隊,等自己死了之後,能給這個世界這個民族留下點兒什麼,讓國家民族不至於再去經歷一次次巨大磨難。

可如今,劉存發現自己想得太簡單了,他總以爲自己已經瞭解所處的環境和時代,可這剎那,他突然發現自己竟然連身邊最親近的兄弟都不瞭解。

第178章 駕馭之道(上)第197章 嘉獎第210章 文姬(下)第24章 人心難測第151章 無聲殺伐(下)第17章 出仕第79章 潛移默化(上)第77章 待價而沽(上)第243章 誘之以利(下)第42章 琅琊水軍(下)第101章 順勢而爲(下)第149章 壓力重重(下)第13章 浴血搏殺第170章 是非對錯(上)第230章 天下大亂第178章 駕馭之道(上)第256章 借道(下)第210章 文姬(下)第218章 心腹大患(上)第3章 東逃第21章 擴張第105章 正奇相輔(下)第179章 駕馭之道(下)第32章 出其不意(下)第80章 潛移默化(下)第42章 琅琊水軍(下)第222章 全線發動(上)第16章 餘波微瀾第71章 義釋管亥(上)第58章 勤王(下)第238章 決斷(下)第17章 出仕第10章 命運的抉擇第75章 軍心民心(上)第237章 決斷(上)第261章 決斷(上)第250章 無力迴天(上)第23章 心腹幕僚第39章 悄然改變(中)第140章 反制(中)第190章 激戰(上)第199章 除惡務盡第213章 北上(下)第90章 預取先舍(下)第211章 何去何從第137章 謀算(上)第190章 激戰(上)第205章 改弦易張第278章 西征前夕第54章 踏雪訪子義(下)第192章 破城第70章 鏖戰(下)第161章 所謀乃大(下)第31章 出其不意(上)第253章 高調納妾(上)第268章 羣雄震動(上)第37章 利益交換第106章 固山之戰(上)第140章 反制(中)第58章 勤王(下)第100章 順勢而爲(上)第284章 歸心(上)第58章 勤王(下)第90章 預取先舍(下)第81章 整軍(上)第28章 進取第116章 轟動(下)第103章 陽謀(下)第204章 急報傳來第74章 悄然佈局(下)第24章 人心難測第72章 義釋管亥(下)第262章 決斷(下)第42章 琅琊水軍(下)第289章 名正言順第280章 輕取潼關(下)第51章 求賢(上)第262章 決斷(下)第183章 報復(下)第16章 餘波微瀾第154章 形勢逼人(上)第261章 決斷(上)第285章 歸心(下)第250章 無力迴天(上)第150章 無聲殺伐(上)第101章 順勢而爲(下)第184章 圍城(上)第270章 安撫第81章 整軍(上)第136章 合縱連橫(下)第109章 禍水西引(下)第253章 高調納妾(上)第2章 絕境第39章 悄然改變(中)第286章 風雲匯聚第273章 引而不發第23章 心腹幕僚第192章 破城第8章 悄然發力
第178章 駕馭之道(上)第197章 嘉獎第210章 文姬(下)第24章 人心難測第151章 無聲殺伐(下)第17章 出仕第79章 潛移默化(上)第77章 待價而沽(上)第243章 誘之以利(下)第42章 琅琊水軍(下)第101章 順勢而爲(下)第149章 壓力重重(下)第13章 浴血搏殺第170章 是非對錯(上)第230章 天下大亂第178章 駕馭之道(上)第256章 借道(下)第210章 文姬(下)第218章 心腹大患(上)第3章 東逃第21章 擴張第105章 正奇相輔(下)第179章 駕馭之道(下)第32章 出其不意(下)第80章 潛移默化(下)第42章 琅琊水軍(下)第222章 全線發動(上)第16章 餘波微瀾第71章 義釋管亥(上)第58章 勤王(下)第238章 決斷(下)第17章 出仕第10章 命運的抉擇第75章 軍心民心(上)第237章 決斷(上)第261章 決斷(上)第250章 無力迴天(上)第23章 心腹幕僚第39章 悄然改變(中)第140章 反制(中)第190章 激戰(上)第199章 除惡務盡第213章 北上(下)第90章 預取先舍(下)第211章 何去何從第137章 謀算(上)第190章 激戰(上)第205章 改弦易張第278章 西征前夕第54章 踏雪訪子義(下)第192章 破城第70章 鏖戰(下)第161章 所謀乃大(下)第31章 出其不意(上)第253章 高調納妾(上)第268章 羣雄震動(上)第37章 利益交換第106章 固山之戰(上)第140章 反制(中)第58章 勤王(下)第100章 順勢而爲(上)第284章 歸心(上)第58章 勤王(下)第90章 預取先舍(下)第81章 整軍(上)第28章 進取第116章 轟動(下)第103章 陽謀(下)第204章 急報傳來第74章 悄然佈局(下)第24章 人心難測第72章 義釋管亥(下)第262章 決斷(下)第42章 琅琊水軍(下)第289章 名正言順第280章 輕取潼關(下)第51章 求賢(上)第262章 決斷(下)第183章 報復(下)第16章 餘波微瀾第154章 形勢逼人(上)第261章 決斷(上)第285章 歸心(下)第250章 無力迴天(上)第150章 無聲殺伐(上)第101章 順勢而爲(下)第184章 圍城(上)第270章 安撫第81章 整軍(上)第136章 合縱連橫(下)第109章 禍水西引(下)第253章 高調納妾(上)第2章 絕境第39章 悄然改變(中)第286章 風雲匯聚第273章 引而不發第23章 心腹幕僚第192章 破城第8章 悄然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