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踏雪訪子義(上)

bookmark

不知不覺間,中平三年悄然到來。

得益於鄭玄的巨大聲譽,由他擬就的招賢榜貼遍陽城郡轄內十縣不到一個月,數以百計的各方人才紛紛來到修葺一新的東武城.

高密、安丘兩縣的縣令也在見過家鄉名人鄭玄之後,放心地前往東武城拜見太守劉存,在劉存的盛情款待和諄諄叮囑之下,齊聲表示安心本職,全力報效。

只用兩個月時間,劉存的太守府納入八十餘名施政經驗豐富的各方賢才,其中大多是鬱郁而不得志的寒門子弟,這些人獲得任用之後倍加珍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使得城陽郡各項政務得以有序展開。

治下各縣官吏均已到位,政令暢通無阻,劉存以張榜公告的方式,下達了就任郡守以來的第一道命令“墾荒令”,破天荒地莊重承諾——開荒土地爲個人所有,各地官府覈實丈量完畢,即頒發地契並免稅兩年。

早已敬慕劉存仁德之名的各縣民衆歡欣慶幸,高呼蒼天開眼了,劉存也得以在年底之前,將郡、縣、鄉三級政權的官吏名冊和大致人口田畝數量填報造冊,派出專人火速送呈朝廷。

令劉存倍感欣慰的是,麾下一萬五千將士在東莞縣長趙溶、東安縣尉顏慎、東武縣尉翟越的指揮下,巧妙運用騷擾激怒、誘敵深入等戰術,終於在十二月初八的決戰中,重創傾巢來犯的三萬泰山郡黃巾軍,取得斬殺四千餘人、俘虜七千餘人的戰績,數月前率領三萬餘人馬佔領東安圍攻東莞的申樵、翟勉、張昌等十餘名黃巾將領,均被射殺於亂軍之中。

戰後審訊俘虜得知,死於亂軍中的渠帥張昌,就是數月前率部搶劫商隊屠殺數十護衛的黃巾賊寇魁首,而被猛將顏慎射落馬下並斬下首級的渠帥翟勉,正是與琅琊徐氏家族暗中勾結,率領兩千四百餘名膠山流寇襲擊屠戮王家並攻打珠山的罪魁禍首。

此戰有個遺憾,泰山黃巾主帥張饒幸運逃過一劫,率領萬餘殘部猖狂西遁隱入莽莽泰山,趙溶等人受兵力限制無法追擊,戰後得知率領萬餘殘部成功逃走的將領,竟是大名鼎鼎的黃巾將領張饒,趙溶等人懊悔不已,迅速將詳細戰報上呈劉存。

接到戰報的劉存唏噓不已,一直耿耿於懷的仇恨隨之消散,他命令侍衛長秦義將報仇雪恨的消息立即送回珠山,並舉行個隆重祭祀儀式,以告慰昔日遇難弟兄的在天之靈。

經此一戰,損失慘重的泰山黃巾再也不敢覬覦兵強馬壯的東莞和東安兩縣,城陽郡十一縣自此進入劉存的掌控之中,軍心民心也因此戰而徹底安定下來。

元旦過後第三天上午,心情大好的劉存抵達臨淄城,帶上豐盛禮物,前往刺史府拜見上官王仁。

劉存知道王仁祖籍琅琊,百年前全族已從琅琊縣境搬遷到南面的王城開陽,王氏一族是大漢名副其實的名門望族,王仁以上七代祖宗都曾做過大漢朝的官吏,其中三個祖宗是大儒,兩個祖宗官至大夫和大司空,並獲得封侯的殊榮。

劉存不知道的是,二十四孝中的“臥冰求鯉”,就是王仁的孫子王祥將來要乾的事,地點就在劉存治下沂水下游的岔河上。

琅琊王氏雖然累世顯貴,但到了王仁這代逐漸沉寂,刺史王仁除了在儒林頗具聲望之外,家族勢力已大不如前,所以儘管王仁很惱火劉存對世家豪族的惡劣態度,怨恨劉存不肯減免王氏一族的田畝稅和商稅,但對劉存確實無可奈何。

彼此知根知底,劉存對王仁也沒有任何顧忌,不過表面文章要做,他還是懷着對上司的尊敬,主動登門送禮。

王仁看到劉存帶上豐盛禮物恭敬來訪,也不好說些什麼,他這個青州刺史只代表皇上監察地方,只擁有糾察彈劾之權,沒有處置權和人事權,更沒有兵權,因此,他不但不敢整治劉存,反而懾於皇帝劉宏下達給劉存的任命詔書,怯於劉存身負的名望和身後琅琊書院越來越大的影響力,所以他對劉存還算客氣,但也只是例行勉勵一番,就端茶送客了。

離開小小的刺史府,劉存對王仁的傲慢冷淡頗爲惱火,但是想到被自己逼得麥田買地舉家遷往開陽王城的琅琊縣王氏宗族,劉存自己也不好意思惱火了。

走在寒風勁吹滿目蕭索的臨淄大街上,劉存忽然一陣迷茫,不知道該到哪去,該乾點什麼,似乎又有什麼事情還沒幹。

親衛長秦義見狀建議道:“主上,你不是幾次唸到東萊太史慈嗎?”

劉存拍拍腦門:“我說呢,總覺得忘了件什麼大事,走!咱們到黃縣去一趟!”

“這就去?從這到黃縣還有五百里啊!”秦義望向身後五輛軍中的兩輪定製馬車,以及二十五名侍衛,覺得護衛力量不足,一時間很是爲難。

劉存一看就知秦義想什麼:“人夠了,讓小四他們駕三輛空車到城南貨棧去,委託商隊運送貨物回程時順便送回東武即可,然後再牽上幾匹好馬追趕咱們,二十多人再加兩輛裝着禮物的馬車,路上有了馬換能走快點!”

“是!”秦義立刻命令幾名弟兄,把三輛空馬車趕回城南的琅琊商會貨棧,然後多挑幾匹好馬慢慢追趕。

劉存坐騎是冀州公孫家族贈送的塞北青灰色駿馬,馬首俊秀,胸襟開闊,四蹄頎長壯碩,身軀異常高大,擅長相馬的田牧把馬送給劉存時曾說:

“這匹馬擁有西域馬血統,衝刺快捷耐力十足,可食量也大,是一般塞北馬的兩倍,好在不挑食,主公暫以之代步吧!”

劉存接過此馬很快喜歡上了,這匹只有四歲的雄性青灰馬無論是衝刺還是耐力,都不比已送到馬場做**的那皮黑色伊列馬差,而且此馬很聽話,越來越通人性,劉存騎着它練騎射練槍,感覺越來越好,至於食量大,嘿嘿!劉存直接無視這個問題。

策馬並行的秦義見劉存臉上露出了笑容,高興之下大聲問道:“主上,那個太史慈真的值得主上親自去請?”

劉存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想了想對秦義說道:“陸總管的商隊替我打聽清楚了,太史慈今年才二十歲,去年秋在黃縣南山會獵中,多次展示他百步穿楊的絕技,主持會獵的東萊太守蔡伯起大人愛惜其才,想授予他個武職,但遭到門下衆官吏的反對,認爲許多大族子弟年近三十依然前程未定,不宜徵用寒門子弟太史慈,蔡大人沒辦法,只好放棄了,至於太史慈是否武技超羣,我也不知道,但有句話叫盛名之下無虛士,我想還是令人期待的。”

秦義緩緩點頭:“能有百步穿楊的絕技就很不一般了,至少屬下做不到。”

劉存正色道:“你有你的長處,你的刀術和搏擊就很不錯,在馬下徐盛、翟越也打不過你,我也不敢說能穩勝你,你修習兵法進步也很大,這就是你應該發揚的優勢。其實,爲將者不需要身先士卒奮勇搏殺,那是士卒們的責任,萬人敵纔是一個合格將校追求的目標。”

“謝主上,屬下記住了!”

秦義每次聆聽劉存的教誨,都有一次收穫,一年來進步很大,若不是他的兩個妻子只給他生下個女兒,讓期盼抱孫子的老拳師秦直時常掛念,劉存早就把他放下去帶兵磨練了。

“主上,太史慈會不會聽從主上召喚?”秦義突然問道。

劉存對此也沒信心:“不知道,聽說太史慈父親早逝,家境貧寒,但他對母親非常孝順,每天都習文練武,誠摯守信,自強不息,這樣的年輕俊傑往往很有主見,我不一定能說動他。”

停頓片刻,劉存又道:“東萊郡地處偏僻民風淳樸,幾十年來四方承平,不像咱們青州西部、徐州、豫州盜匪四起,估計正因爲這樣,東萊太守府和下轄各縣幾十年來沒有常設軍隊,郡尉一職均由太守兼領,麾下只有兩個軍候和八百士卒,各縣也沒有設立縣尉縣兵,捕盜平亂維持地方等事務,均由各縣令長和門下賊曹總攬,所以沒有多少武職安置像太史慈這樣的俊傑。”

“再就是去年春夏之間,東萊、北海和黃河兩岸遭受大蝗災,聽說東萊各地河裡的魚、山上的**都吃光了,不然蔡伯起太守也不會親自主持大規模的秋獵,可見民衆的日子艱難到何種地步,加上近年朝廷徵收的稅賦不減反增,平民百姓的日子越來越難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太史慈很難獲得名門望族才能享受的舉薦和徵辟,他應該好好考慮自己的前途了。”

第35章 東莞城(上)第147章 亂局(下)第210章 文姬(下)第147章 亂局(下)第218章 心腹大患(上)第154章 形勢逼人(上)第39章 悄然改變(中)第176章 坐山觀虎(上)第102章 陽謀(上)第92章 橫刀立馬(上)第129章 搶佔先機(上)第265章 將星隕落(上)第275章 今非昔比(下)第125章 討董聯盟(上)第61章 中流砥柱(上)第139章 反制(上)第202章 天下震怖第92章 橫刀立馬(上)第268章 羣雄震動(上)第67章 環環相扣(上)第116章 轟動(下)第92章 橫刀立馬(上)第26章 擴軍第96章 建衙(上)第24章 人心難測第39章 悄然改變(中)第113章 中德殿(上)第243章 誘之以利(下)第141章 反制(下)第155章 形勢逼人(下)第133章 明爭暗搶(上)第191章 激戰(下)第122章 世外桃源第104章 正奇相輔(上)第88章 誓言(下)第262章 決斷(下)第222章 全線發動(上)第140章 反制(中)第128章 管亥歸來(下)第105章 正奇相輔(下)第8章 悄然發力第216章 破城(下)第243章 誘之以利(下)第234章 錯綜複雜(下)第230章 天下大亂第190章 激戰(上)第254章 高調納妾(下)第139章 反制(上)第119章 逆水行舟(上)第23章 心腹幕僚第208章 鷹視狼顧(下)第101章 順勢而爲(下)第118章 羣英會(下)第176章 坐山觀虎(上)第197章 嘉獎第225章 連鎖反應(上)第101章 順勢而爲(下)第215章 破城(上)第77章 待價而沽(上)第109章 禍水西引(下)第232章 鳩佔鵲巢(下)第207章 鷹視狼顧(上)第229章 牽制第201章 “徵發”密令(下)第6章 躁動第115章 轟動(上)第270章 安撫第125章 討董聯盟(上)第11章 最大的糧倉第282章 無可阻擋(下)第209章 文姬(上)第57章 勤王(上)第44章 多事之秋(上)第163章 步步蠶食(下)第248章 四面楚歌(上)第193章 決戰(上)第79章 潛移默化(上)第106章 固山之戰(上)第161章 所謀乃大(下)第59章 君君臣臣(上)第257章 耐性第202章 天下震怖第88章 誓言(下)第208章 鷹視狼顧(下)第281章 無可阻擋(上)第269章 羣雄震動(下)第15章 決斷第196章 徐晃歸心(下)第132章 潛移默化(下)第163章 步步蠶食(下)第6章 躁動第151章 無聲殺伐(下)第201章 “徵發”密令(下)第93章 橫刀立馬(下)第150章 無聲殺伐(上)第230章 天下大亂第2章 絕境第72章 義釋管亥(下)第141章 反制(下)第221章 蓄勢待發
第35章 東莞城(上)第147章 亂局(下)第210章 文姬(下)第147章 亂局(下)第218章 心腹大患(上)第154章 形勢逼人(上)第39章 悄然改變(中)第176章 坐山觀虎(上)第102章 陽謀(上)第92章 橫刀立馬(上)第129章 搶佔先機(上)第265章 將星隕落(上)第275章 今非昔比(下)第125章 討董聯盟(上)第61章 中流砥柱(上)第139章 反制(上)第202章 天下震怖第92章 橫刀立馬(上)第268章 羣雄震動(上)第67章 環環相扣(上)第116章 轟動(下)第92章 橫刀立馬(上)第26章 擴軍第96章 建衙(上)第24章 人心難測第39章 悄然改變(中)第113章 中德殿(上)第243章 誘之以利(下)第141章 反制(下)第155章 形勢逼人(下)第133章 明爭暗搶(上)第191章 激戰(下)第122章 世外桃源第104章 正奇相輔(上)第88章 誓言(下)第262章 決斷(下)第222章 全線發動(上)第140章 反制(中)第128章 管亥歸來(下)第105章 正奇相輔(下)第8章 悄然發力第216章 破城(下)第243章 誘之以利(下)第234章 錯綜複雜(下)第230章 天下大亂第190章 激戰(上)第254章 高調納妾(下)第139章 反制(上)第119章 逆水行舟(上)第23章 心腹幕僚第208章 鷹視狼顧(下)第101章 順勢而爲(下)第118章 羣英會(下)第176章 坐山觀虎(上)第197章 嘉獎第225章 連鎖反應(上)第101章 順勢而爲(下)第215章 破城(上)第77章 待價而沽(上)第109章 禍水西引(下)第232章 鳩佔鵲巢(下)第207章 鷹視狼顧(上)第229章 牽制第201章 “徵發”密令(下)第6章 躁動第115章 轟動(上)第270章 安撫第125章 討董聯盟(上)第11章 最大的糧倉第282章 無可阻擋(下)第209章 文姬(上)第57章 勤王(上)第44章 多事之秋(上)第163章 步步蠶食(下)第248章 四面楚歌(上)第193章 決戰(上)第79章 潛移默化(上)第106章 固山之戰(上)第161章 所謀乃大(下)第59章 君君臣臣(上)第257章 耐性第202章 天下震怖第88章 誓言(下)第208章 鷹視狼顧(下)第281章 無可阻擋(上)第269章 羣雄震動(下)第15章 決斷第196章 徐晃歸心(下)第132章 潛移默化(下)第163章 步步蠶食(下)第6章 躁動第151章 無聲殺伐(下)第201章 “徵發”密令(下)第93章 橫刀立馬(下)第150章 無聲殺伐(上)第230章 天下大亂第2章 絕境第72章 義釋管亥(下)第141章 反制(下)第221章 蓄勢待發